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经》在对气候现象、物候现象的直观观察,结合人们生活的切身体验,对病证反复临床验证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的系统思维(取象比类、司外揣内、形象思维等)方法,逐渐形成以风、寒、暑、湿、燥、热(火)六气原型作为病因名称及其相关理论,从而奠定了六淫病因理论,并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
武丽鸿  董立均 《光明中医》2008,23(10):1439-1440
伏邪学说是温病学病因与发病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和三因致病学说不同的是:伏邪不是自然界或人体内本身存在的病因,而是因为基于温病是外感病,而且某些类型温病的发病治疗,无法用外感六淫邪气致病所解释的困境,根据《黄帝内经》《伤寒论》中的某些论述,由理论推导演绎出来的。可以说,伏邪学说是一种臆说,是后世(主要是明清)的温病学家对中医病因发病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健 《浙江中医杂志》1997,32(6):267-268
古代医家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对温病病因的认识,经历了艰苦而漫长的探索,从(黄帝内经》至张仲景的(伤寒论)对温病的病因都作了探索,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后世巢元方、孙思邈刘河间等医家对温病的病因说进一步进行了发展,但总体仍在“六淫’”病因的范畴中变化,至明代吴又可的“戾气”病原说的提出,扩大了温病病因学。清代温病学大成,但有关病因学方面的研究则无大的进展。归纳历代的病因学说,相继出现了如下几种,即“六气”过则为灾、伏寒化温、“伏阳”致温、非时之气、戾气、外感六淫等学说。但从临床运用来看,仍以风热、暑…  相似文献   

4.
失常之气当为病因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常之气当为病因论储全根(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8)关键词失常之气病因《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在叙述病因时,在六淫、七情、疫疠等因素外介绍了作为病理产物的痰饮和瘀血,对此,笔者曾撰文认为“饮”实为“水”,以“饮”作为病因过于偏狭,应将其归之于水,以“...  相似文献   

5.
温病杂气病因说难以发展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病杂气病因说难以发展的原因分析戴春福,翁晓红福建中医学院(350003)吴又可比较明确系统地阐述了杂气病因说在中医病因学中独树一帜。然至今,杂气病因说地位远不如“六淫”病因说,使杂气病因说几乎停滞于吴氏阶段。引起杂气病因说难以发展的原因有多方面,现...  相似文献   

6.
实习生掌握中医临床思维是从理论学习转入临床的关键环节。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决策思维的基本模式,中医辨证思维主要有比较、类比、归纳、演绎、反证以及模糊判断等基本方法,中医临床辨证思维的常用模式主要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以及辨病因(六淫、疫疠等)病性(气、血、津液)等多种辨证归类的方法。文章对各种中医辨证思维和常用模式逐一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中风病因多而复杂,但多由患者脏腑功能失调,肝肾亏虚,气血衰少,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引起昏迷,喝僻不遂,发为中风。高校六版教材(中医内科学)归纳为: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基本上点明了中风病的病机特点,现就其相互内在联系,略呈浅见。1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从古至今,中风病都认为与“虚”有关。如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至金·刘…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病因分类探讨成都中医学院刘杨(610075)随着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的日臻完善,一个科学的病因分类将作为病因理论完善的重要标志。然而,从中医病因分类的历史和现状看,其理论仍然显得零乱和缺乏系统性,尤当面对科学进步而展现出引起人类病证的多种新因素和现...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原发性慢性退行性神经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姿势反射障碍为特征。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西医治疗最主要的药物是复方多巴(如美多巴)制剂,但服用数年后多出现疗效减退、症状波动、运动障碍(如开关现象、剂末现象)等副作用,中医药治疗PD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诸病源候论》对骨伤病症综合疗法的探讨福建中医学院魏贻光《诸病源候论》是隋朝太医巢元方于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奉敕撰集。全书50卷,分67类,1726种病候。主要论述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病变,间或涉及治法方药。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症状学的专著。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病因,探讨更有效更完善的治疗方法。方法:观察71例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均予以心电监护,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心酶谱检测,并做心律失常分类和病因分析。结果:窦性心律失常39例(54.92%),主要病因为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22例)、中毒(8例)、心肌炎(7例),重症感染(2例);早搏11例(15.49%),主要病因为心肌炎(5例),先心和中毒(各3例);快速性心律失常16例(22.53%),主要病因为予激综合征(11例)、心肌炎(3例)、先心(2例);传导障碍5例(7.04%),主要病因为予激综合征(11例)、心肌炎(3例)、先心(2例);传导障碍5例(7.04%),主要病因为心肌炎(3例)、先心(2例)。先心病婴儿占50%以上。结论:先心病、心肌炎是严重心律失常的主要病因。婴儿快速心律失常多为先心引起,应迅速处理,及时明确诊断。急性窦性心律失常多具有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医认为咳嗽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有咳痰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咳嗽是机体的防御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孑,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其病因复杂,易被误诊误治。特别是胸部影像学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更令临床医师倍感困惑。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①咳嗽变异性哮喘(CVA);②上气道咳嗽综合症(UACS,又称PNDS);  相似文献   

13.
张毅治疗湿疹经验鳞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疹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湿化、自觉瘙痒、病程迁延及容易反复发作为特点,治疗颇为棘手。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张毅教授针对湿疹的病因病理特点,依据传统中医学理论并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如下治疗思路:(1)利湿切勿伤阴;(2)辨证辨症相结合;(3)止痛即可止痒;(4)兼顾生理特点;(5)灵活运用中医理论;(6)注重局部辨证。以上治疗思路对提高湿疹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脾胃与中风证治琐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脾胃与中风证治琐谈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50000)杨军【关键词】脾胃,中风,论治中风病因不外风、痰、瘀、火、气、虚六端,此六邪杂而相搏,可使脏腑虚损,气血逆乱于脑。自《内经》、《金匮要略》至今,临证常用醒脑开窍、平肝熄风、祛风通络、化痰通腑、益气...  相似文献   

15.
脾虚为本治脾为要吴存亮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450000)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虽与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素虚或劳倦过度等病因有关,但病机重点在于脾脏。脾(胃)居中焦,禀纳谷、腐熟、转输、运化之职,更具升清降浊斡旋上下之能,若饮食失...  相似文献   

16.
咳嗽是一临床常见病症,外感、内伤诸多原因均可引起,而且其发病机理复杂多端,故有六气皆令人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之说。为全面继承古代中医对咳嗽的辨治经验和方药,我们首先从《中医大辞典》中有关咳嗽的条目入手,对咳嗽有关条目加以归纳、整理,并按辨证、辨病和辨症状特点三个方面加以分类,条分缕析,以期对咳嗽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并指导临床辨治。辩证(一)病因:据病因不同,我们将条目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1.外感咳嗽(1)因于风者有:风嗽、伤风嗽、冷风嗽、风温嗽、风寒嗽。(2)因于寒者有:寒嗽、伤寒咳、伤寒咳嗽…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证治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证治六法颜永潮浙江省兰溪市中医院(321100)主题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治六法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右胁隐痛不适,腹胀,头昏乏力,腿膝酸软,便溏或便干,纳差等为主症。相当于祖国医学的“胁痛”、“虚劳”等。其病因和发病机...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疗闭经泌乳综合征的体会程爱民(江西省森工医院330002)关键词闭经泌乳综合征,中医药治疗产褥、哺乳期外闭经同时伴泌乳的现象称为闭经泌乳综合征。其主要病因是间脑-垂体轴系机能紊乱,由此引起丘脑下部的生乳素抑制因子(PIF)和促性腺素释放激素(G...  相似文献   

19.
论风湿病病因——虚、邪、瘀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风湿病(痹病)病种多,表现复杂,涉及病因广泛。二千多年以来并没有形成较为理想的风湿病病因学理论,而“据因施治”又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因此而影响了学科的发展。娄多峰教授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又通过数十午的临床总结,将风湿病的病因概括为“虚、邪、瘀”,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病因学理论。临证时捉此三点详察细辨,多能执简驭繁,抓住风湿病的病因本质,指导遣方用药及调摄防护,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内科血证治疗规律的探讨洪广祥(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关键词内科血证病因病理辨证论治理论探讨凡血液不循常道,溢出脉络之外,而表现有出血证候者称为血证。在内科范围内,常见的有咳(咯)血、吐血、衄血(鼻衄、齿衄)、便血、尿血及皮下出血(紫癜)等。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