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湿热证黄腻苔舌微生态与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探讨湿热证舌苔形成机理. 方法 42例湿热证黄腻苔患者为实验组,28名健康人正常舌象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清洁口腔后刮取舌苔送检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细菌总数,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厚黄腻苔与实验组薄黄腻苔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变化表现为正常舌苔>湿热证薄黄腻苔>湿热证厚黄腻苔;细菌总数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厚黄腻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变化表现为湿热证厚黄腻苔>湿热证薄黄腻苔>正常舌苔;两组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细菌总数相关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湿热证的病因病机和病位的变化反映在舌苔的变化上,可能与舌微生态和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有关,但两指标间的相关性未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脾胃湿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黄腻苔与舌上皮细胞凋亡和细菌总数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脾胃湿热证患者50例为实验组(黄腻苔必备),30例正常舌象健康者为正常组(淡红舌,薄白苔),观察实验组黄腻苔分级,检测正常组和实验组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舌苔细菌总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舌上皮Al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随着舌苔严重程度分级的增加,舌上皮细胞凋亡减少,两者呈负相关(P<0.05);实验组舌苔细菌总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随着舌苔严重程度分级的增加,细菌总数增多,两者呈正相关(P<0.05).结论 脾胃湿热证黄腻苔同时存在着舌上皮细胞凋亡的明显减少和细菌总数的增多,且黄腻苔越重,舌上皮细胞凋亡减少越明显,细菌总数的增加也越多.两指标的变化反映了脾胃湿热证舌苔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湿热证患者舌苔微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湿热证患者黄腻苔菌群密集度和菌群多样性的变化,从微生态的角度分析湿热证舌苔变化的特征。方法:选择湿热证52例为观察组(黄腻苔),设34例健康人正常舌象作对照(淡红舌,薄白苔)。两组患者清洁口腔后刮取舌苔涂抹于玻片上,经革兰染色后直接镜检。结果:湿热证黄腻苔细菌总数明显多于正常薄白苔,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各种球菌密集度级别构成比比较发现,革兰阳性小球菌和微球菌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热证黄腻苔中G+c和微C的量较多;其他球菌和两组各种杆菌密集度级别构成比比较,以及在球菌和杆菌可见种类的构成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证黄腻苔组发现真菌的例数和真菌种类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舌象在不同临床因素分布规律以及对辨证的重要意义。方法:共纳入原发性肺癌患者207例。对肺癌患者舌象进行人工判读及中医辨证分型,从定性角度对舌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舌质颜色与肺癌患者病理及分期无明显关联(P0.05),苔色在不同病理和分期中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舌苔厚度在不同病理分期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不同分期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鳞癌患者主要以白腻、黄腻苔为主,腺癌患者以薄白苔占多数,早期肺癌患者以薄白苔多见,而晚期则多以白厚腻苔和黄腻苔为主;舌质颜色在不同证型中分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精气两亏证患者以淡红舌和淡紫舌为主,脾虚痰湿证患者以淡白舌为主,痰热内蕴证患者以淡红舌为主,阴虚内热证患者以红绛舌占主要地位;舌苔颜色和厚度在不同证型中分布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痰热内蕴证中淡黄苔与黄苔共占66.6%,其余三组证型以白苔为主;78.8%的肺癌患者舌苔表现为腻苔;精气两亏证患者以薄白苔为主,脾虚痰湿证患者以厚苔和薄苔为主,痰热内蕴证患者以厚苔占主要地位,阴虚内热证患者舌苔少或薄。结论:舌诊对肺癌中医辨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观察患者病势进展亦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湿热证黄腻苔细菌总数与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探讨湿热证舌苔形成机理。方法:43例湿热证黄腻苔患者为实验组,28例健康人正常舌象为对照组,所有研究者清洁口腔后刮取舌苔送检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细菌总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厚苔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低于实验组薄苔和对照组(P〈0.05);但实验组薄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厚苔细菌总数高于对照组(P〈0.01);而实验组薄苔与实验组厚苔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深色苔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低于实验组浅色苔和对照组,实验组深色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实验组浅色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深色苔细菌总数高于实验组浅色苔和对照组,实验组深色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与实验组浅色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细菌总数相关分析,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湿热证的病因病机和病位的变化反映在舌苔的病理变化上,与舌微生态和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有关,但指标间的相关性未得到证实,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常见舌苔舌上皮细胞凋亡与fas mRNA和蛋白产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舌苔厚度变化与舌上皮细胞凋亡、fas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运用TUNEL(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嘧啶核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 )技术、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技术 ,观察正常薄白苔、病理薄白苔、厚苔和剥苔等几种常见舌苔的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和fas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薄苔比较 ,剥苔AI(凋亡指数 )升高 (P <0 0 5 ) ,而厚苔AI降低 (P <0 0 5 )。剥苔fas基因表达阳性率高于其他各组。结论 :舌上皮细胞fas表达水平与舌苔上皮细胞凋亡及舌苔厚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RA风湿热郁型舌苔、炎症性指标、舌细胞凋亡及微生态指标的观察,分析各指标的变化及关系,探讨舌苔形成机理。方法:30例RA风湿热郁型患者为实验组,20例健康人正常舌象作对照,检测两组ESR、舌苔细菌总数和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ESR、舌苔细菌总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厚苔较薄苔显著(P<0.01);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呈正相关(P<0.01);而实验组舌苔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厚苔较薄苔显著(P<0.01);相关分析显示,舌苔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ESR、细菌总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RA风湿热郁型患者炎性指标ESR的变化与舌苔细菌总数及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密切相关,亦与舌苔的薄、厚的变化有关。舌苔的变化与ESR变化一致,反映炎症活动严重程度,ESR越高,舌面细菌总数越高,而舌苔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越低。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通过对胃镜下不同黏膜象患者的舌诊及辨证分型的观察研究发现,对照组(功能性消化不良组)舌质主要是淡红舌,薄白苔为主,明显高于各型胃病(P<0.05);浅表性胃炎以淡红舌,薄白及白腻苔为主,以湿热中阻、肝气犯胃及脾胃虚寒为主要证型;萎缩性胃炎以红、黯红舌、花剥苔为主(P<0.05),以瘀血停滞及胃阴亏虚证型为主;返流性胃炎以黯红及青紫舌,白腻与黄腻苔为主,肝胃郁热、湿热中阻及脾胃虚寒证型为主;胃十二指肠溃疡以红舌及淡红舌、薄黄苔及黄腻苔为主(P<0.05),主要证型是湿热中阻及脾胃虚寒;十二指肠炎以淡及红舌,薄黄及黄腻苔为主(P<0.05),以脾胃虚寒、湿热中阻及肝气犯胃为主要证型(P<0.05)。总之,慢性胃病以湿热中阻及脾胃虚寒证型(P<0.05)居多,其中湿热中阻较以往增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大骨节病患者早、中、晚期舌象特点进行分析,为研究不同时期证候特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确诊为大骨节病的患者进行舌诊检查,记录舌象,对不同分期的舌象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早期患者舌色以淡红、淡白、淡紫舌出现比率高,舌形以正常舌形、苍老舌出现比率高,舌苔以薄白苔、白腻苔出现比率高。中期患者舌色以淡红舌、红舌,舌形以正常舌形、裂纹舌,舌苔以燥苔、黄腻苔出现比率高。晚期患者舌色以绛紫舌、淡紫舌,舌形以裂纹舌、淡嫩舌,舌苔以燥苔、剥苔出现比率高。结论:大骨节病早、中、晚期的舌象具有不同证候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肺癌介入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的变化情况。方法: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150例。对照组仅给予吸氧、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实施介入治疗,术前30min取30mg磷酸可待因片口服,取5mg盐酸托烷司琼静推,术中选择洛铂50mg/㎡行动脉灌注化疗,术后再静脉给予化疗。在介入治疗前3天、治疗后1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变化,并观察治疗前后舌象变化,分析介入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以脾虚湿阻证为主(34.00%),其次为痰湿证(23.33%),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中医证候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阴虚毒热证低于对照组(P<0.05),脾虚湿阻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红舌、光剥苔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淡暗舌、薄白苔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舌象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肺癌介入治疗前中医证候以阴虚毒热证为主,治疗后以脾虚湿阻证为主、其次为痰湿证,针对脾虚湿阻给予健脾祛湿改善相关症状,可达到解毒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