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灸足三里治疗疲劳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艾灸组大鼠以慢性负重力竭游泳21天建立疲劳大鼠模型。艾灸组在造模同时艾灸大鼠双侧"足三里",隔日1次,共1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予处理。干预前后比较各组大鼠力竭游泳时间。干预后观察各组大鼠旷场实验行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CA3区)小胶质细胞标记物离子钙接头蛋白1 (Iba-1)表达。结果干预后艾灸组力竭游泳时间为(658. 00±250. 76) s,较模型组(263. 38±105. 87) s显著延长(P 0. 01)。各组大鼠旷场实验的水平移动距离、垂直移动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IL-1β、IL-6、TNF-αmRNA表达及Iba-1表达升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海马IL-6 mRNA表达及Iba-1表达降低(P 0. 05或P 0. 01)。结论艾灸"足三里"可改善大鼠运动性疲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刺山柑、艾灸和二者联合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TNF-α、IL-1β、IFN-γ、IL-4含量的影响,比较三者的疗效,探讨其对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刺山柑组、艾灸组和综合组,于大鼠足跖皮下注射0. 1 mL弗氏完全佐剂建立RA模型。造模成功后阳性药组以甲氨蝶呤灌胃,刺山柑组以刺山柑外敷,艾灸组悬灸肾俞、足三里,综合组采用联合治疗,各组均治疗3疗程。分别于每个疗程观察大鼠AI指数评分、足爪容积和热痛阈,并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β、IFN-γ、IL-4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明显,痛阈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IFN-γ、IL-4含量较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在第3疗程后大鼠关节肿胀和疼痛敏感改善明显,血清中TNF-α、IL-1β、IFN-γ、IL-4含量均降低(P 0. 01或P 0. 05)。消炎方面刺山柑组和综合组起效较快,镇痛方面艾灸组和综合组起效较快。结论刺山柑、艾灸和联合治疗的方法可抑制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调节Th1/Th2免疫失衡,这可能是其产生消炎镇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蒙医温针对疲劳模型大鼠海马及下丘脑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及蒙医温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清洁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温针组、模型组及模型+温针组。正常组不予任何处理,平行饲养。采用大鼠游泳力竭运动疲劳模型,温针组同正常组大鼠平行饲养的同时采用蒙医温针治疗。模型+温针组力竭游泳后行温针治疗。实验期间观察其行为学的同时,在21 d后采取断头取样法对大鼠海马及下丘脑细胞因子方面进行检测,探讨疲劳模型大鼠海马及下丘脑细胞因子IL-1β,IL-6,TNF-a含量的影响及蒙医温针的作用机制。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IL-1β,IL-6,TNF-a含量明显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温针组,模型+温针组IL-1β,IL-6,TNF-a含量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蒙医温针能抑制力竭大鼠细胞因子释放的同时调节免疫功能、发挥抗疲劳功能。故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以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对参与创伤愈合炎性反应阶段的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模型组(39只)和艾灸组(39只)。采用直径8mm的取皮器从大鼠背部正中线肩胛下角2cm处钻取全层皮肤制备皮肤创伤模型。造模后即刻至造模后第5天每天给予创伤局部25min的艾灸干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模型组和艾灸组大鼠创伤局部组织血管重建情况。造模后第1、2、3、5天采用液态芯片法检测创伤模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IL-6、IL-4、IL-10、IL-13、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第1天艾灸组大鼠血清中IL-1α和IL-6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第1、2天艾灸组血清中IL-1β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第3天艾灸组血清中IL-1α和IL-6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艾灸组大鼠前3dMIP-1α的含量均升高,且在造模后第2天明显升高(P0.05)。艾灸组大鼠造模后第1天IL-4、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造模后第3天显著降低(P0.05)。艾灸组大鼠造模后第1、2天血清中VEGF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艾灸组大鼠造模后第5天创伤组织中VEGF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艾灸组大鼠造模后第5天创伤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明显增加。结论:艾灸通过调控促炎细胞因子促进创伤炎性反应的同时,也调控了抗炎细胞因子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促进并提前结束创伤愈合的炎性阶段,使创伤愈合提前进入增殖修复期,从而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蒙医温针疗法对抑郁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IL-2、IL-6及TNF-α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针组、药物组,抑郁大鼠采用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急刺激致抑郁大鼠模型,温针组采用蒙医温针疗法治疗,取顶会穴、赫依穴、心穴施针,药物组采用氟西汀治疗。取脑组织及血清测定IL-1β、IL-2、IL-6及TNF-α的含量。结果 IL-1含量,蒙医温针能显著降低下丘脑、大脑前额皮层异常增加的IL-1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P 0.01);对海马IL-1含量略有降低作用,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 0.05)。IL-2含量,蒙医温针能显著降低下丘脑、海马、大脑前额皮层异常增加的IL-2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P 0.05,P 0.01)。IL-6含量,蒙医温针能显著降低下丘脑、海马、大脑皮层异常增加的IL-6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P 0.01,P 0.01); TNF-α含量,蒙医温针能显著降低下丘脑异常增加的TNF-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对海马、大脑皮层TNF-α含量无影响,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P0.05,P 0.05)。蒙医温针能显著降低血清中异常增加的IL-1、IL-2、IL-6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P 0.05,P 0.05)。结论蒙医温针疗法可调节抑郁大鼠脑组织和血清内与抑郁相关细胞因子含量,揭示了蒙医温针疗法改善抑郁的机制与调节免疫功能、调节具有抗抑郁作用的细胞因子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穴对疲劳大鼠外周和中枢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IL-10/IL-6的影响,探讨艾灸缓解疲劳的调节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每组7只。以21 d负重力竭游泳法制备疲劳大鼠模型。艾灸组大鼠造模第1天用小艾炷灸双侧"足三里",隔日治疗1次,每次每穴艾灸3壮,治疗11次。观测大鼠一般状态和体质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腓肠肌与额叶皮层的IL-6、IL-10水平,并计算IL-10/IL-6比值。结果:造模第7、14、21天,模型组体质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造模第14、21天,艾灸组体质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腓肠肌及额叶皮层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模型组血清、额叶皮层IL-10/IL-6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腓肠肌和额叶皮层IL-6明显降低(P0.05);艾灸组血清、额叶皮层IL-10明显升高(P0.05);艾灸组血清、额叶皮层IL-10/IL-6明显升高(P0.01)。结论:艾灸可明显缓解运动性疲劳,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外周和中枢促炎因子IL-6、提高抗炎因子IL-10和IL-10/IL-6比值,减轻外周和中枢炎性反应,改善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分泌失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灸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含量及滑膜组织膜型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mPD-L1)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RA抗炎效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各15只。采用弗氏完全佐剂法对模型组和艾灸组造模,空白组同法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1 mL作为对照。在造模后第7 d,艾灸组采用麦粒灸"肾俞""足三里"穴各5壮,日1次,6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空白组及模型组不施灸。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中IL-10、IFN-γ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滑膜组织mPD-L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中IFN-γ含量高于空白组(P0.05),艾灸组低于模型组(P0.05),艾灸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中IL-10含量低于空白组(P0.05),艾灸组高于模型组(P0.05),艾灸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滑膜组织mPD-L1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艾灸组滑膜组织mPD-L1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艾灸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治疗实验性RA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艾灸调节滑膜组织mPD-L1的表达,进而调控炎症因子IL-10、IFN-γ的表达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炎性应激机制及艾灸背俞穴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药物组各10只;运用束缚-游泳复合刺激造模,观察艾灸背俞穴对慢性疲劳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RP、IL-1β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CRP、IL-1β、TNF-α含量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艾灸背俞穴通过抑制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细胞的炎性应激,拮抗免疫功能的损伤,能有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挑刺膏肓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血清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研究挑刺膏肓穴治疗CFS的作用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挑刺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束缚和强制冷水游泳的方法制备CFS模型大鼠。挑刺组给予挑刺膏肓穴治疗,正常组与模型组不做治疗,但按相同方式抓取。挑刺每2天治疗1次,1周治疗3次。治疗1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SOD、GSH-Px活力以及MDA、IL-1β、IFN-γ、TNF-α的含量。结果:慢性束缚加强制冷水游泳的复合应激可导致大鼠精神状态差及行为活动减少,挑刺膏肓穴可改善CFS大鼠的精神状态及行为活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OD活力、GSH-Px活力及IFN-γ、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 0. 05),MDA、IL-1β含量显著升高(P 0. 05);挑刺组大鼠血清SOD、GSH-Px活力及IFN-γ、TNF-α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 0. 05),MDA、IL-1β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 0. 05)。结论:该研究表明挑刺膏肓穴能调节CFS模型大鼠血清SOD、GSH-Px活力及MDA、IL-1β、IFN-γ、TNF-α的含量,抗氧化作用、抑制炎症反应及调节免疫功能可能是挑刺治疗CF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艾灸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炎性因子及神经元再生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DCX)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抑制炎性反应,促进神经元修复,改善V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西药组,每组15只。用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法建立VD大鼠模型。艾灸组给予悬灸"关元""命门""大椎"治疗,每穴15 min,每日1次,每周休息1 d,连续治疗4周;西药组给予尼莫地平灌胃治疗,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逃避潜伏期,HE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大鼠海马DG区DCX与NeuN共表达强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G区DCX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DCX、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PO)、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正常组与假手术组延长(P0.01),治疗后艾灸组与西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P0.05)。模型组海马组织神经元较正常组、假手术组排列紊乱,可见大量坏死神经元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艾灸组与西药组细胞形态接近正常。免疫荧光双标记检测显示,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CX/NeuN共表达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与西药组DCX/NeuN共表达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P0.01),艾灸组DCX/NeuN共表达细胞少于西药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DCX阳性表达高于正常组与假手术组(P0.01,P0.05),艾灸组、西药组高于模型组(P0.01),艾灸组略低于西药组(P0.05)。模型组海马组织促炎因子TNF-α、 MPO、NF-κB p65、IL-6、IL-1β及DCX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西药组大鼠各炎性因子表达明显下降(P0.01),DCX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与西药组比较,艾灸组大鼠海马组织中促炎因子表达下降(P0.05,P0.01),DCX相对表达量下降(P0.01)。结论:艾灸可通过抑制炎性损伤,促进神经细胞修复再生,改善VD大鼠记忆与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药物体外肝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文东  马辰 《中国药学杂志》2003,38(10):737-740
 目的介绍药物体外肝代谢方法的最新进展。方法根据近几年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分别按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及基因重组P450酶系、肝细胞体外温孵法、离体肝灌流及器官组织切片法等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介导药物体外代谢酶系的研究是药物体外肝代谢的研究热点,其在新药研究与开发及正确指导临床合并用药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医时间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收集近 5年来有关研究中医时间医学的文献资料 ,分别从理论研究方面、临床研究方面、实验研究方面作了综述 ,并就研究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进一步做好小儿紫癜中医辨证治疗作用的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80例小儿紫癜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保守治疗,观察两组的作用疗效。结果:中药组对小儿紫癜总有效率达到92.5%,而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只达到57.5%,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即中药组对小儿紫癜患者治疗后临床作用明显有效。结论:小儿紫癜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发生于下消化道的一种恶性肿瘤,据WHO统计报道,全球每年有超百万人被诊断为结直肠癌,其中死亡人数更是超过50万,其发病率在全球癌症中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位于第三位,病死率排在第四位[1],在国内发病率和病死率则分列第三位和第五位[2-3]。CRC因肠镜、肿瘤标志物等筛查手段的普及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中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喜食高油盐、高脂食物,加之运动不足等,目前发病率一直处于上升状态[4],且呈现年轻化趋势,给社会发展及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5.
Brazil has a long tradition of popular medicine in its different geographical areas (Amazonas, highlands and coast) and different cultural groups (Aruak, Tupi, Guarani).Recently the documentation of plants used in traditional medicine has been organized in Maceió, Brazil, but pharmacological investigations of these plants have been limited so far.High-level chemical research on natural products is developing quickly in the Federal Universities, but it is only seldom centred on medicinal plants.An exception is constituted by the Institute of Antibiotic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rnambuco where a multi-year programme on the chemistry of plants with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has been developed.Much interest is being shown in these studies, and the results should be coordinated and developed further.  相似文献   

16.
17.
刘洋  胡连栋  唐星 《中草药》2009,40(2):228-230
目的 测定川芎挥发油中藁本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采用RP-HPLC法,以蛇床子素为内标物测定大鼠口服川芎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后藁本内酯的血药浓度,使用3P97药动学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 藁本内酯在大鼠体内符合二室模型,主要的药动学参数:t_(1/2)(α)为(1.429±1.161)h,t_(1/2)(β)为(6.877±2.275)h,t(peak)为(3.401±1.951)h,AUC为(70.87±25.92)μg/mL·h.结论 以蛇床子素为内标,RP-HPLC法能够准确、灵敏地测定藁本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伤益气雾剂中栀子苷透皮吸收的特点,探讨伤益气雾剂外用时栀子苷的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方法:利用体内外实验对栀子苷透皮量及其血药浓度进行测试观察。结果:无论体内体外试验均表明,给药后半小时栀子苷即可透过皮肤,在皮下组织中分布,同时血中也能明显测到栀子苷。其透出量具有累积增多的线性关系。结论:伤益气雾剂中栀子苷可明显透过皮肤,并在皮下组织及血液中分布。本实验为该药外用治疗相关病症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伤益气雾剂中栀子苷透皮吸收的特点,探讨伤益气雾剂外用时栀子苷的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方法:利用体内外实验对栀子苷透皮量及其血药浓度进行测试观察.结果:无论体内体外试验均表明,给药后半小时栀子苷即可透过皮肤,在皮下组织中分布,同时血中也能明显测到栀子苷.其透出量具有累积增多的线性关系.结论:伤益气雾荆中栀子苷可明显透过皮肤,并在皮下组织及血液中分布.本实验为该药外用治疗相关病症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不同职业人群的亚健康状态。方法:通过中国人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CSHS-3),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中国东西南北中8个省市20~60岁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运用卡方检验、协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等统计方法,比较亚健康状态不同方面的职业特征及不同职业的亚健康状态的差异及特点。结果:亚健康状态不同方面的职业特征存在差异;不同职业的亚健康状态存在差异。其中亚健康状态总得分最高的是工人;躯体表现领域得分最高的是工人;心理领域学生得分最高;社会适应领域得分最高的是工人;性生活领域农民得分最高。结论:对不同职业的亚健康状态的差异及特点进行分析,可为职业相关的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