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一、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其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相似文献   

2.
肝脾两脏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肝脾同治”是治疗脾胃相关性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金匮要略》之“治肝实脾”理论是对肝脾同治理论精髓的高度概括.本文集大家之说,结合临床实际,对“治肝实脾”理论之应用探讨如下. 1 “治肝实脾”理论概述 “治肝实脾”理论出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治疗杂病的典籍 ,其首篇首条中的“十七句”(酸入肝 ,焦苦入心 ,甘入脾。脾能伤肾 ,肾气微弱 ,则水不行 ;水不行 ,则心火气盛 ;心火气盛 ,则伤肺 ,肺被伤 ,则金气不行 ;金气不行 ,则肝气盛。故实脾 ,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  相似文献   

4.
陈磊  杨思华 《光明中医》2011,26(3):468-469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言:“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即强调在治疗肝病时,即注意调补未病之脾,目的在使脾脏正气充实,防止肝病蔓延,如果脾脏本气旺盛,则可不必实脾。反之,见肝之病,不解实脾,只知见肝治肝,导致肝病未愈,脾病又起,这是缺乏整体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唯治肝也。”其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一句,充分说明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体现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人体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组成。各脏器、组织、器官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而这些功能又都是人体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机体统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  相似文献   

6.
张亚 《国医论坛》2005,20(2):20-21
《金匮要略》首篇首条中的“十七句”:“酸人肝,焦苦人心,甘人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文中的“伤”字作“制”字解,在一些书上或文章中多执此说。笔者认为“伤”字作“制”字解,在文理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正"隔二隔三之治"最早见于《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1]),用于注解著名的"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一句。其注文述:"用酸入肝,以补已病之肝,用焦苦入心,以助不病之心,用甘入脾,以益不实之脾……此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化生不病之理,隔二、隔三之治,故曰: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总结注文提到的具体治法可知,脏病治其脏乃正治法(文中之治肝法),治所生之  相似文献   

8.
“肝病传脾”与“肝病实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治未病是中医治则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仲景尤其重视治未病,他在《金匾要略》开始就明确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对于本条之"肝病传脾",多数医家以五行相克相乘学说解释,以致对"肝病实脾"的涵义含混不清。  相似文献   

9.
《金匮要略》肝虚传脾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虚传脾,乍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理论上客观存在,实践上经得起检验."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金匮要略>肝病实脾的这个著名论断虽被世代传承,并被不断发掘(或创新),但过去我们曾囿于尤在泾"盖脏病,惟虚者受之,而实则不受,脏邪惟实则能传,而虚则不传"之论,强调肝虚一般不传脾.纵观<金匮要略>全书,肝虚亦可传脾.现特论述之: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健康观念以及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符合社会与医学的发展。"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若衰与亢,则能为诸脏之残贼""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诸多论述反映了肝脾在治未病中的重要作用。肝脾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病机,调和肝脾是中医治未病理论中预防疾病发生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治则。肝脾相关理论已在亚健康状态、脾胃疾病、高血压病、中风、乳腺疾病、骨质疏松等多系统治未病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敏  周语平  韩维斌 《河南中医》2009,29(6):532-534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论述,强调了其内容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肝病传脾”是从人体内部脏腑相关的整体现念出发得出的认识,而“当先实脾”则以肝脾关系为例论述杂病的治疗原则,体现了未病先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仲景<金匮要略>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对治未病的典型举例.依据五行的生克制化观点,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的生理功能是主疏泄(调畅气机、调畅情志、促进消化),主藏血、主筋、开窍于目、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运化水谷、运化水液),主统血,主升清、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因此肝之疾病,最易传及脾脏,<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在治疗肝病的同时,要注意调理脾脏,就是治其未病,其目的在使脾脏正气充实,防止肝病蔓延,如果脾脏本气旺盛,则可不必实脾,反之,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其肝,这是缺乏整体观的治疗方法,就不能得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仲景《金匮要略》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对治未病的典型举例。依据五行的生克制化观点,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的生理功能是主疏泄(调畅气机、调畅情志、促进消化),主藏血、主筋、开窍于目、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运化水谷、运化水液),主统血,主升清、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因此肝之疾病,最易传及脾脏,《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在治疗肝病的同时,要注意调理脾脏,就是治其未病,其目的在使脾脏正气充实,防止肝病蔓延,如果脾脏本气旺盛,则可不必实脾,反之,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其肝,这是缺乏整体观的治疗方法,就不能得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病"实脾"是治疗肝病的一个重要原则。临床所见杂病中,肝病十居六七[1],故清代医家魏玉璜称"肝为万病之贼"[2]。然而在临床中治疗肝胆病时,对于调理脾胃也当为重中之重。1生理病理关系脾为阴中之至阴,属土;肝为阴中之阳,属木。实脾胃,是因为土能克水,实脾能抑制肾水;肾水弱,不能上济心火,则心火旺盛;心火旺盛,则火刑金,肺金就会  相似文献   

15.
肝病“实脾”是治疗肝病的一个重要治则,肝病传脾及其未病先防的思想源于《难经》。《难经·七十七难》云“所以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当先实其脾气,无令其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其本意为肝病最易传脾,在治肝的同时,先调补脾气,使脾气充实,不受邪侵。《金匮要略》又进一步指出“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并将肝病“实脾”谓之上工之举,一直为后世医家奉为金科玉律,被广泛用于肝病的治疗中。1肝病实脾的理论基础肝病实脾这一理论是从五行学说推演发展而来的。因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肝木旺盛,则克脾土。…  相似文献   

16.
徐成贺 《国医论坛》2006,21(6):50-50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在开卷论述治未病的思想举肝病为例说:"夫治未病者,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 不解实脾, 唯治肝也."其中对"四季脾王"一语该当何理解有不同认识.一般认为"王"与"旺"通 ,而笔者认为此语的关键是对"四季"的认识,现就"王"与"四季"一并考证如下.  相似文献   

17.
第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本篇为全书的总论部分。以整体观念、恒动观念为指导思想,论述了脏腑经络患病的一般规律。对病因病机、诊断、治则、预防等各方面都作了原则性的论述。一、总纲原文: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虚虚实实,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思想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特色理论。文章首先论述了“治未病”思想的理论来源、含义及其发展和形成过程,并以张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为例介绍了肝脾两脏对于“治未病”的重要意义以及肝脾同治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基于“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从五行制化的正常和异常、脏腑关系与肝脾同治的关系角度探讨了肝脾同治的重要性。其次,通过论述治未病与肝脾同治的关系,阐释了肝脾同治在治未病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阶段中的重要性。最后,通过肝脾同治在抑郁症和亚健康失眠防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肝脾同治对于治未病的临床意义,以期为治未病思想的发展和应用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刘政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6):377-378
肝病“实脾”是治疗肝病的一个重要治则,该法首见于《难经》、《金匮要略》。然肝病传脾及其未病先防的思想则源于《内经》中“风起火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也焉”。《难经》指出“所以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其受肝之邪,故日治未病焉”。《金匮要略》又进一步指出“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并将肝病“实脾”谓之上工之举,一直为后世医家奉为金科玉律,为临床治疗肝病所遵循。  相似文献   

20.
<金匮要略>开篇第一条即:"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本条以肝病为例,说明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后面篇章中提出的病愈防复,概括了张仲景的治未病思想,这一思想正是<内经>之"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思想在临床中的具体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