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法整复结合针灸、推拿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1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小关节紊乱,由于解剖生理特点决定了本病临床中以腰椎间关节和腰骶关节为常见,颈椎小关节次之,胸椎小关节再次之。临床治疗手法整复时以胸椎小关节较前两者为难。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摸索,总结出一套整脊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甚佳。现将近年来治疗160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痞满脾胃虚弱证临床症状与胸椎小关节紊乱的关系和观察手法整复胸椎小关节紊乱对痞满脾胃虚弱证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以符合痞满脾胃虚弱证诊断标准者为调查对象,统计调查对象中并发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机率,并对具有胸椎小关节紊乱局部体征者进行手法治疗,以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情况评价疗效。结果:在调查的100例痞满脾胃虚弱证患者中,有32例具有胸椎棘突偏歪、后突和棘旁压痛或肌紧张等局部体征,占调查人数的32%;其中32例痞满脾胃虚弱证并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经手法整复其胸椎小关节紊乱后,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有效率为87.5%。结论:痞满脾胃虚弱证与胸椎小关节紊乱有关,手法整复胸椎小关节紊乱可有效地改善痞满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确切的治疗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贾坤  杨来福  Sara K 《河南中医》2014,(6):1110-1111
目的:观察整复手法结合针刺治疗黑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黑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随机分为手法+针刺组、针刺组和手法组三组,手法+针刺组采用双掌交叉按压整复法结合针刺夹脊穴和敏感点治疗,针刺组和手法组只采用单一方法治疗,治疗方法同手法+针刺组。结果:手法+针刺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针刺组和手法组(P〈0.05)。结论:整复手法结合针刺治疗黑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胸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胸椎小关节错缝,包括胸椎关节突关节、肋椎关节失衡.胸椎周围软组织比较薄弱,发生小关节紊乱并不少见,胸椎小关节紊乱后复位也较困难.笔者运用推拿复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33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手法配合温灸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椎小关节紊乱是临床常见的损伤性疾病,属中医学“骨错缝,筋出槽”范围,以受损胸椎棘突有压痛和扣击痛及椎旁压痛或可触及条索状物,患者有肩背部感觉异常如麻木感、冷厥感、瘙痒感、灼热感等,或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多汗、胸闷、心悸、失眠、胃肠功能紊乱).笔者采用手法整复配合温灸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罐结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椎小关节紊乱是临床常见病,笔者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10月,采用针罐结合的方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36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包飞  梁中  王道海 《中国针灸》2003,23(8):447-448
目的探讨针刺在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中的作用.方法将45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针刺、拔罐配合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治疗.结果观察组1次治愈率为84.0%,对照组为55.0%.经x2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罐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较单纯手法治疗见效快,且能节省人力,是治疗该病的又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现代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长期的伏案工作模式,胸椎小关节紊乱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常见病之一。胸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胸椎关节错缝,属于中医"骨错缝"的范畴[1-2],主要是指胸椎关节因为各种原因(如急性外伤,慢性劳损等因素)引起的胸椎小关节的  相似文献   

9.
<正>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包括胸椎关节突关节及肋椎关节错缝,是引起背痛的常见病症之一。笔者用推拿手法整复,配合中频、中药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胸椎小关节紊乱的相关病症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胸椎小关节由胸椎后关节、肋骨小头关节、肋横突关节三组关节构成,属联动微动关节,在外伤、劳损、胸椎椎间盘及胸椎韧带退行性变等情况下,可使胸椎小关节正常位置改变,胸椎内外平衡失调,进而导致胸椎小关节后仰或仰旋移位而紊乱[1].胸椎小关节紊乱导致神经、血管等周围软组织的功能受到伤害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称胸椎小关节紊乱症;胸椎小关节紊乱的常见症状是脊背疼痛[2,3].  相似文献   

11.
胸椎小关节紊乱是常见病之一,笔者围绕保守疗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通过查阅近十年文献,探讨胸椎小关节紊乱治疗方法和疗效,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于身体扭转不当导致胸廓的关节、软组织受损,出现背部及胸胁部疼痛、闷胀、呼吸不畅等一系列症状,称之为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俗称"岔气"。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引起背痛的常见的主要原因。2006年1  相似文献   

13.
手法推拿结合中药艾灸治疗运动员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胸椎关节突关节、肋椎关节和肋横突关节损伤后所引起的一系列神经、软组织及内脏器官的症状,常见于运动员。笔者在近10年的运动医学临床中,运用手法结合中药艾灸治疗16例运动员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复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正骨复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64例,其中男55例,女9例.年龄21~48岁,中位数32岁.病程1d至13个月,中位数5.2个月.所有患者均有局部肌肉紧张、痉挛、胸椎棘突压痛、叩痛或棘突旁压痛,棘突偏离后正中线或隆起,椎旁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物;X线片可见部分棘突侧偏改变.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王均云等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对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痊愈62例,好转2例.结论:中医正骨复位手法通过纠正错位的小关节恢复脊柱的内外力学平衡,可明显减轻或消除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胸椎小关节错缝,是指上一胸椎的下关节突与下一胸椎的上关节突构成的椎间关节,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其发生侧向错移,导致疼痛与功能障碍。胸椎小关节错缝,临床上以整个椎体略向前或向前倾倒,以及肋小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面间的位置错移为多见。笔者自2010年3月以来对86例胸椎小关节错缝采用针刺并手法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指胸椎小关节紊乱致神经、血管等周围软组织功能受损而出现的一系列相应症状和体征,多由外伤、劳损、长期姿势不良及退变等,使胸椎内外平衡失调,导致胸椎小关节紊乱。手法整复治疗本病应用较多,且疗效较好。为进一步评价手法整复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笔者于2009年10月一2010年9月采用手法整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34例,并设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胸椎小关节由胸椎后关节、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三组关节构成,属联动微动关节,在外伤、劳损、胸椎椎间盘及胸椎韧带退行性变等情况下,可使胸椎小关节正常位置改变,胸椎内外平衡失调,进而导致胸椎小关节后仰或仰旋移位而紊乱。胸椎小关节紊乱导致神经、血管等周围软组织的功能受到伤害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称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相似文献   

18.
胸椎小关节紊乱又称为胸椎小关节错位,属中医学"骨错缝"范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背部急慢性疼痛,活动头颈时有牵扯痛,可向手部放射,胸闷,肋间疼痛等,若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会引起错位关节周围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甚至压迫脊神经.目前西医没有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本病3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陈天成  张少群 《陕西中医》2012,33(7):927-929
<正>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又称胸椎小关节错缝(位),胸椎小关节滑膜嵌顿,俗称椎骨错缝、筋出槽等,现代医学有人称之为"椎体的微小位移"。胸椎小关节在外伤、劳损、蜕变、长期处于某种不良体位等因素作用下,造成胸脊柱失稳,引起胸椎小关节错位,导致神经、血管等软组织功能受到伤害而出现相应的症状、体征,称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随着人类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劳动的密集化,其发病率日益上升并影响工  相似文献   

20.
对245例颈椎病人并发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情况进行临床总结、分析,通过提炼老一辈专家的按摩经验并结合解剖学和骨伤学原理,作者在按摩学术界首次明确提出颈椎病必然并发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学术观点。证实了在采用按摩疗法治疗颈椎病时,同时整复胸椎小关节紊乱对于提高颈椎病的治愈率、缩短疗程、抑制颈椎病复发等具有突出的作用。因此,建议把整复胸椎小关节紊乱作为颈椎病按摩疗法的重要常规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