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活血祛风法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长法  张胜林 《中医杂志》1993,34(9):547-548
用活血祛风法治疗反复发作的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70例,总有效为95.7%,对照组65例健脾清热利湿法治疗,总有效率为78。5%(P<0.05).治疗组抗LSP,LMA,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阴转率,HBeAg,抗HBcIgM,HBV-DNA阴转率,抗HBe阳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01)。  相似文献   

2.
复方三姐妹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复方三姐妹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方法:用复方三姐妹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4例,与用益肝灵治疗的22例作对照,治疗后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时和1年后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58%,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00%,583%和583%,5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结束时ALT和A/G的复常率分别为917%和727%,1年后则分别为100%和958%,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三姐妹片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且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有爱 《新中医》1997,29(2):43-44
运用中西结合治疗慢性惭型肝炎42例与药治疗42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HBeAg阴转率为42.8%,抗-HBe阴转率为38.2%,抗-HBe阳转率为21.4%,对照组分别为21.4%、19.0%、9.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且临床症状的改善、肝功能的好转与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以上观察,中西结合治疗不但临床症状,肝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病原学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4.
针刺对乙肝血清病毒标志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治疗乙型肝炎56例,并设西药治疗30例作对照,观察乙型肝炎血清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HBV-DNA)的阴转率。结果:治疗组HBsAg、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1%、53.6%、25.0%,对照组分别为0、33.3%、16.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治疗组患者CD4+、CD8+阳性细胞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干扰素、乙肝疫苗、胸腺肽,于肝俞、脾俞、血海、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83例。与上述三种药物肌肉注射治疗82例相比较,其HBsAg、HBeAg、HBDNA阴转率,及抗-HBs、抗HBe阳转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O.05)。  相似文献   

6.
二仙转阴汤治疗HBV携带者8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环 《新中医》1996,28(2):51-51
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补健脾为治法组成二仙转阴汤,并以市售“准字号”复方树舌片作对照治疗HBV携带共162例,结果HBsAg阴转率治疗组为34%、对照组为17%,HBeAg阴转率治疗组为71%、对照组为49%、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差异,提示本方法疗效优于对照组,有较好的抗HBV作用。  相似文献   

7.
沈秀兰  任树明 《中国针灸》1998,18(9):519-520
以α-干扰素20万IU加胸腺肽10mg,足三里、三阴交和肝俞交替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同时时以100万IUα-干扰素隔日肌注并加胸腺肽10mg每日肌注为对照。结果肝功能(SALT)复常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6.5%和75.0%(P〉0.05),HBeAg阴转率两组分别为65.8%少59.6%(P〉0.05),HBV-DNA阴转率两组分别为71.1%和69.2%(P〉0.05)。  相似文献   

8.
叶下珠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常青  方宏勋 《新中医》1998,30(6):45-45,62
采用叶下珠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并与干扰素α1b治疗25例对照观察,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0.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下叶珠复方组HBeAg,HBV-DNA阴转率与干扰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肝功能ALT,A/G、SB的复常率均优于干扰素组(P〈0.05),提示叶下珠复方治疗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和改善肝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抗乙肝病毒胶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抗乙肝病毒胶囊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对合格受试者按临床研究,研制成中药制剂《抗乙肝病毒胶囊》,采用随机对照法,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60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分布上,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0.05或0.1),具有可比性,两组基础用药相同,实验组加服抗乙肝病毒胶囊,两组均不用其它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观测指标除症状、体征、生化指标外,重点观察HBaAg、HBeAg、HBVDNA阴转情况及安全性观测。实验过程符合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HBaAg、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3%、43.3%、38.3%。而对照组分别为0.15%、6.6%,差异显著(P<0.01)。结论是:抗乙肝病毒胶囊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毒学指标,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75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活血化瘀中药为主结合西医对症支持治疗慢乙肝175例,平均治疗60.86±11.53d,结果总有效率88.5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82%(P<0.05)。在降ALT、提升血浆白蛋白、调节白/球蛋白比值方面,观察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两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观察组在抑制HBV复制,促进抗-BHe阳转方面优于对照组;从免疫功能测定来看,治疗后观察组的E-RFC均值升高,IgG均值降低,并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对患者紊乱的免疫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平均治疗日数观察组亦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在用药期间亦未发现任何副作用。经2年随访观察,观察组中有1例发生肝硬变,对照组有7例发生肝硬变,其中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外敷治疗恶性胸水50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亚声 《中医杂志》1993,34(9):545-546
应用中药外敷治疗恶性肿瘤胸水50例,取得胸水完全吸收10例,部分减21例的良好疗效,该方法对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也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2.
芍药甘草汤配伍意义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给予芍药、甘草单方或合剂芍药甘草汤后,动物血浆中芍药苷、甘草次酸的药动学参数,探索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方法:将芍药、甘草及芍药甘草汤制成水煎液,分别灌胃给予SD大鼠,采用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甘草次酸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单方相比,给予芍药甘草汤后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达峰时间提前,峰浓度增加;芍药苷达峰浓度提高、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两成分均出现半衰期缩短现象。结论:臣药甘草促进了君药芍药中芍药苷的吸收,提高了它的体内浓度与含量,这可能是复方芍药甘草汤解痉、镇痛、镇静等功效强劲有力的体内药动学依据。君药芍药提前助燃了臣药甘草中甘草次酸在体内出现的时间和数量,这也可能是复方芍药甘草汤抗溃疡、解痉、抗炎等功效迅速高效的体内药动学依据。本实验从药动学角度证明了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针刺对快速老化脑萎缩模型小鼠脑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观察针刺“水沟”,“内关”,“太冲”穴对快速老化脑萎缩模型小鼠(SAM-P/10)脑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针刺可降低模型动物MDA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结论: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可能是脑老化的重要因素,针刺可从整个抗氧化体系水平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代谢产物,从而起到延缓脑老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叶紫薇叶和果实中三萜酸的HPLC/UV/MS指纹图谱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伟  夏文水 《中成药》2005,27(7):754-756
目的:采用HPLC/UV/MS对大叶紫薇叶和果实中三萜酸类成分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方法:采用LunaC18柱(2.6mm×250 mm,5μ);乙腈与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结果:大叶紫薇叶和果实中都含有2α-羟基熊果酸和2α-羟基齐墩果酸,大叶紫薇叶中含有熊果酸,而果实中含有齐墩果酸.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大叶紫薇叶和果实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对健康家兔、利血平化类似"脾阳虚"大鼠采用不同灸质、灸量刺激"足三里"穴后,观察血中5-羟色胺、组织胺含量的变化。结果:各种灸刺激对健康家兔血中5-羟色胺、组织胺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而对"脾阳虚"大鼠血中5-羟色胺、组织胺含量有明显调节作用,其调节功能的强弱又与灸质、灸量有关。提示:灸效的产生除腧穴特性外,与机体功能状态、灸质、灸量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心肌康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艳丽  刘秀芬 《中医杂志》1993,34(9):537-539
一文报告应用心肌康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证119例的临床结果,并随机设对照组86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心肌康疗效满意,对3种病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在治疗和改善心气阴两两虚证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通过心肌康的药效学实验,说明该药对大鼠实验性钴心肌病模型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通过急,慢毒安全性实验评实其无任何毒性,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脉络宁注射液HPLC/UV/MS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研究脉络宁注射液(石斛、牛膝、玄参和金银花)的色谱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比较注射液与药材之间指纹图谱的相关性.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甲醇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00nm;参比波长:390nm;分析时间:60min;流速:1.0mL·min-1.结果:以绿原酸为参照峰,标示出脉络宁注射液10个共有峰,说明了其药材归属,并采用HPLC/MS对主要色谱峰进行了初步定性.结论:药材与注射液指纹图谱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方法准确、重现性好,为脉络宁注射液的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患者甲床紫晕与舌下络脉变化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靳士英  王苏 《中医杂志》1997,38(7):426-428
甲床紫晕指甲半月远侧甲床上的紫色晕带,宽约2mm以上。伴指压反应延迟者,多见于肺癌、肺转移癌、肝癌、全身转移癌等重症肿瘤及肺心病、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阻塞性肺疾患,辨证均属血瘀证。铸型标本显示甲床有三级血管弓,第一级弓发出直行血管,血流为瀑布样直流,不易瘀滞;第二级弓发出的微血管互相交叉吻合形成网眼,血流变缓,其弓正当甲半月远侧,在气滞血瘀微循环障碍时易形成甲床紫晕。通过与吉下络脉同步观察,认为两者均可作血瘀证体征。  相似文献   

19.
针刺对实验性兔角膜溃胶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杰  王秋 《中国针灸》2001,21(1):47-49
观察针刺治疗对角膜组织中胶原酶活性的影响。制作兔的细菌性角膜溃疡模型,测定针刺治疗后角膜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na ldehyde,MDA)含量和胶原酶活性。结果:针刺联合抗生素治疗能有更有效地减少组织脂质过氧化和活性胶原酶生成。结论:针刺治疗能够影响角膜组织胶原酶的活性,联合抗菌素应用对细菌性角膜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利培酮和9-OH-利培酮的浓度。方法:液相:色谱柱为Hypu-rity C18柱(Thermo Hypersil-Keystone 2.1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甲酸=85:15;流速为0.2m l.m in-1;柱温为40℃,自动进样瓶温10℃。质谱:离子源为ESI源,源电压5.0 KV;加热毛细管温度275℃;鞘气(N2)流速30m l.m in-1;辅助气流速5m l.m in-1;正离子方式检测;扫描方式为选择反应监测(SR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分别为219(内标左羟丙哌嗪)、191(利培酮)和207(9-羟基-利培酮)。结果:利培酮(R IS)线性范围为0.1~50ng.m l-1,最小检出浓度为0.05ng.m l-1。9-羟基-利培酮线性范围为0.1~50ng.m l-1,最低检出浓度为0.05ng.m l-1。提取回收率均大于50%。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利培酮和9-OH-利培酮血药浓度检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