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现代社会郁证患者日渐增多,抗抑郁药尤其是SSRIs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该病的治疗,疗效参差不齐,且不良反应较多,总体疗效不甚满意。中医药治疗郁证独具特色,疗效显著。姚淮芳教授对于郁证从虚实两端入手辨证施治,实证以行气解郁为主,虚证以补益心脾为主,虚实相兼者虚实同治,调和气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中药治疗郁证取得了独特疗效。阐述姚教授对郁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并对其治疗经验进行总结,附典型病例2例,以证其效。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中医郁证发展源流的基础上,了解郁证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结合现代文献对中药治疗郁证的临床疗效研究,探讨郁证科研思路和文献研究特征,发现相关文献质量等级评价结果尚不理想,中医药治疗郁证的临床研究现状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是目前存在的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并且对公众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归属于中医学“郁证”的范畴,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中医药在治疗抑郁症历史悠久,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受到广大医者的追捧和认可。对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病因病机、中医治法(针灸疗法、中药疗法、针药并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刘媛  魏军平 《中医杂志》2014,(10):889-892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属中医"消渴合并郁证"范畴,对糖尿病的病情和预后均有不利影响。中医认为,消渴的发生与情绪抑郁关系密切,消渴合并郁证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消渴的脏腑亏虚为本,郁证的痰凝气滞血瘀为标。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中药治疗以疏肝为主,并有从心论治、从基础病论治者,其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均与抗抑郁药相当,而对于一些具体症状如失眠的改善则优于西药,且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更少;非药物疗法如情志护理、养生功法、耳穴压豆等也对改善抑郁症状有较好的疗效,这些疗法既可与口服抗抑郁药或口服中药治疗相结合,又可在患者不愿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5.
五脏致郁论     
郁证治疗首先应调和五脏,从五脏相关进行辨证论治;然郁证多有气机不畅,情志不遂,治疗亦应重视理气药物和心理疏导的治疗作用。现代医学对郁证研究蓬勃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今后郁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研究,以进一步提高疗效:郁证的证候分布规律;中医药治疗郁证的机理方面;将传统情志郁理论与现代精神医学相关理论结合,完善郁的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现有抗抑郁药普遍存在不良反应率高、患者选择药物面窄及依从性差等问题。舒肝解郁胶囊治疗郁证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分析舒肝解郁胶囊治疗郁证的理论依据和治疗原则,综述其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舒肝解郁胶囊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数据挖掘在中医治疗抑郁症方药文献研究中的应用。方法:运用现代的数据统计方法如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对历代郁证及近代文献治疗抑郁症方药进行数据挖掘。结果:运用现代的数据统计对历代郁证及近代文献治疗抑郁症方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性味归经、剂量、药物配伍及其与症状对应关系,通过分析整体数据,发掘其蕴藏的潜在规律,为优化组方配伍,指导临床运用提供依据。结论: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历代医家在中医药治疗郁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数据挖掘拓展了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思路,对推动中医药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发生后,临床上除脑卒中的各种躯体症状外,尚出现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的病症,属中风后郁证的范畴.中风后郁证发病率约为22%~60%,远高于同龄一般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率(10%~15%),也高于一般慢性病或骨折的康复期患者,中风患者比同等脑损害的外伤患者更易发生抑郁症.表现为对疾病康复丧失信心,不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康复措施实施,甚至拒绝进食,绝望自杀,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治疗多选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及特异性、选择性-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百忧解等),但都存在副作用,临床疗效不很理想.因此,积极探索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郁证,有可能形成治疗中风后郁证的新方法,对促进卒中患者的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晶  肖咏 《光明中医》2008,23(7):1047-1048
抑郁症在中医学中属"郁证"范畴,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经验丰富,效果显著,通过总结近年临床与实验研究,提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有进一步推广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负担率的精神疾患。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精神运动性抑制为特征。中医学并无抑郁症的病名,类似描述多见于“郁证”、“脏躁”、“百合病”、“梅核气”等病证中,现代中医内科一并将其纳入“郁证”范畴,故抑郁症类似中医郁证。对于抑郁症的治疗,西药的疗效有限,且易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使其抗抑郁作用受到极大限制,而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立足于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现笔者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肾脏疾病常见类型之一,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中医药治疗本病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的特色,目前临床上中医药联合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应用治疗NS效果较为显著。本文对肾病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证治规律等进行了分析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肾病综合征的中医临床证治思路,并着重就脾肾双补、活血化瘀、分期辩证结合等思路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辨证治疗冠心病,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年前《内经》开始就有详细的记载。中医对冠心病治疗的手段非常多样,包括中药、针灸等,现对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一些经验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吴楠  王渊  王强  杨海永  YAROV Abdulrakhim 《陕西中医》2022,(8):1140-1142,1146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不断升高的临床发病率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临床目前使用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多不理想,且存在服药周期长、不良反应大、撤药综合征显著等不足。目前,采用传统中医药方法治疗抑郁症虽已有所进展,但仍处在探索阶段,其中针刺耳迷走神经可以有效缓解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治疗效果得到了相关临床研究的证实。现通过查找和整理相关文献研究,从传统中医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等方面来探讨针刺耳迷走神经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乔靖  林亮 《环球中医药》2013,(10):769-772
中医药治疗哮喘历史悠久,从病因病机到治疗方法都有深入研究。针对哮喘的反复发作性和难根治性,中医药治疗具有明显优势,且治疗方案丰富,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本文从辨证分型论治、辨证分期论治、名医经验治疗、专方治疗、针灸治疗、辨证食疗、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等方面综述近10年来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硬皮病是一种以局灶性或弥漫性皮肤变硬和增厚为主要特征的结缔组织病,其病因病机复杂。西药为主的治疗措施疗效欠佳或不良反应大。中医治疗硬皮病历史悠久,通过辨病论证、辨证论治、分期分型论治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通过对近年来硬皮病的病因病机及中医内治法进行综述,以期为硬皮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危害人类身心健康。药物治疗是应对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大多是化学合成的、以单胺类神经递质为靶点的药物,普遍存在副作用大、起效缓慢、药价高和疗效差等缺点。而中药治疗抑郁症历史悠久,为从中寻找出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小的抗抑郁药提供了可能。具有抗抑郁作用的中药复方主要有疏肝解郁类、养心安神类及理气祛痰与活血化瘀类;单味中药及活性成分根据饮片分类主要有补益类、理气活血类、安神与平肝息风类、清热化湿类及解表止咳类。中药抗抑郁药理学研究的新知见、新成果或对传统辨证论治临证思维及用药习惯带来深刻影响。本文先从与抑郁症发病相关的解剖结构及生化指标两方面进行简要叙述,再对近几年来具有抗抑郁作用的中药进行归纳。拟为中药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概况。方法:总结、归纳、分析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文献。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应用中医药治疗痹证历史悠久,在防治及阻止类风湿关节炎病变进展上有很大优势,又可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中医称之为“消渴”。中医药膳食疗历史悠久,是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医食同源”“药食同源”为中心,寓医药于食,从而达到保健养生、防治疾病的目的。文章就近年糖尿病中医食疗的临床研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9.
感冒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小儿因生理病理不同于成人,疾病易发传变,不容小觑。感冒大部分病因为病毒感染,中医药治疗此病的历史久远,理论丰富且作用突出。现代中医治疗小儿感冒的方法多样,内治、外治法的研究众多,疗效显著。因此,中医治疗小儿感冒的有着广阔的前景。我辈医家应针对当代小儿感冒的疾病特点的变化在诊疗技术和理论上继承创新,并加强对中药防治感冒药物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加强大样本及动物实验的研究,以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更好地防治小儿感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