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正>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核心,从辨识证候到处方用药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思维方式。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虽源于《黄帝内经》,但把辨证论治与临床有机结合则始于《伤寒杂病论》。刘渡舟先生认为:"中医学以辨证为先,惟《伤寒论》一书,祖述岐黄之学,发明汤液之旨,对于辨证论治,独领风骚,高出人表,而为中医之魂。《伤寒论》总结了六经辨证的规律,又厘定了主证、兼证、变证和夹杂证四个层次……认识疾病在于证,治疗疾病则在于方。"[1]关键  相似文献   

2.
《内经》认为施治“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百病不治”,其施针服药择时的原则主要在阴阳昼夜消长,治宜顺势而为;疾病变化有期,贵在截之适时。现略论之,并列举历代医家择时施治经验,现代时间治疗学研究成果,说明其临床意义与科学性。阴阳昼夜消长治宜顺势而为《内经》认为人体阴阳有昼夜消长变化,临床可顺其消长之势而治。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日:“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曰:“顺天之气,而病可与期,顺者为工,逆者为粗。”所谓顺者,顺其自然之性之势也;天者,  相似文献   

3.
尝试从具体疾病的角度思考吴又可的温疫证治。吴又可治疗温疫关注的是气机的疏利和通达,汗下应顺势而为,务必保持胃肠道通畅。吴又可喜大黄通利,嫌黄连闭塞,认为只用苦寒药,忘其本而徒治其标。汗下之后,症状缓解,邪去正安;疏利之法达邪于表里,通利紧跟其后以驱邪外出。吴又可《温疫论》经戴天章、杨栗山等的补充和扩展、吴鞠通对其方药的议论,至何廉臣的《重订广温热论》,扩大了温热病的证治范围。  相似文献   

4.
<正>"因势利导"是《内经》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所谓因势利导,就是顺应疾病邪正斗争的势态,及时导邪外出。《灵枢·师传》说:"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可见,"顺而治之"是《内经》因势利导治疗思想的具体体现,强调因势利导,因性任物,使其自然化育,自然发展,自然完成[1]。这一治疗原则与道家的"无为"思想中"顺其自然"相符。《内经》治疗中"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顺脏腑气机运行之势根据"五郁"形成的机理,《素问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有云:"汁沫与血相抟,则并合凝聚不得散",启示津血抟聚之理。津血同源,津凝成痰,血聚为瘀,二者"相抟",随气上行,痹阻上部,而为上焦痰瘀互结证。葛根、川芎、石菖蒲药组具有通经活络,祛瘀化痰之功效,可广泛应用于痰瘀互结,痹阻上焦之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肩周炎、颈椎病等多种病症。笔者结合临证体会,对该药组的证治规律,尤其是脉证进行深入分析,为临床治疗上焦痰瘀互结证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肺与妇科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人以血为本。《灵枢·营卫生会》曰“中焦亦并胃中 ,出上焦之后 ,此所受气者 ,必糟粕 ,蒸津液 ,化其精微 ,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以奉生身。”说明血之生化与肺气调节息息相关。本文探讨肺在妇科证治中的地位 ,及对妇科疾病的辨证、立法、遣方用药的指导意义。1 从肺治经1 1 经行鼻衄肺素有热 ,则因经前或经期血海旺盛 ,肺热加重 ,热迫肺窍而出血。本人临床上用泻白散加黄芩、元参、牛膝、生赭石、生地 ,清热泻肺 ,引血下行 ,月经前 1周开始服药 ,每日 1剂 ,15d为 1疗程 ,治疗多例 ,疗效甚佳。1 2 血枯经闭血枯经闭与肝、肾、肺三脏…  相似文献   

7.
当归芍药散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载:"妇人怀妊,腹中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三》载:"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方由当归、白芍药、白术、泽泻、茯苓、川芎组成,具有养血和血、健脾利湿、调肝止痛的功效.《妇人大全良方》载:"妇人以血为本."叶天士云:"女子以肝为先天."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脾失调,则气血易于失和,气血失调则易于导致各种妇科疾病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关于血热证的论述丰富而翔实,可谓开启了后世血热证辨治的先河。《温热论》首创卫气营血辨治体系,明确了温病的证治规律。从两部著作的原文入手,将《伤寒论》血热证与《温热论》营血分证对举,发现两者病理基础相同,临床表现相似,治疗时皆擅清热、化瘀,实有相像之处。两者的不同在于:《伤寒论》血热证最初所受邪气为寒邪,《温热论》营血分证多是感受温热类邪气,也有伏邪内发的可能;《伤寒论》热入血室证强调热与血结之症状,《温热论》血热证强调血热之象;仲景所用针刺之法,为叶氏未言及之处;而叶氏所倡滋养阴血,为仲景未试之法。  相似文献   

9.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表明《伤寒论》诊断疾病的思路及过程,是脉与证的集合,体现了"脉-证"合参的辨证思维与方法,为辨证论治之雏形,为后来中医辨证论治的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说明"识脉证""辨脉证"在中医临床辨证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水蛭功用为破血逐瘀、通经。历代多用于治疗蓄血、症瘕积聚、妇人经闭等证。随着现代研究时深人,用水蛙治疗男、妇科疾病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拟就其源流及现代研究应用作一文献探讨。l历代文献记载水蛙历代多记载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其始见于《神农本草经》有“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痕积聚、无子、利水道”之功。《名医别录》亦载有“堕胎”之用。《药性论》有“治女子月候不通,欲成血劳,症块井一切血积聚”。《金匾要略》有用抵当汤治疗妇人经水不利下,亦治男子膀眈满急有瘀血者。《千金方》中有单用水蛙治疗漏下,去血不止…  相似文献   

11.
班秀文教授论治月经病经验撷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名老中医班秀文教授治疗月经病独具匠心。临证注重补益肝肾,主张五脏并重,以肝肾为宗。提出治经必治血,以血为本;然治血必理气,使气能助血行。止血要与化淤相结合,使血止而不留淤积之患。根据妇人体质特点,选药多用平和之品,擅长用花类药治疗妇科疾病。  相似文献   

12.
何莉娜  孙景波 《河南中医》2013,33(6):821-823
诸多医家认为《伤寒论》中桃核承气汤证为“膀胱蓄血”之证,但通过研究各注家的观点,结合临床分析此方虽可治“膀胱蓄血”之证,但其使用不能拘于膀胱.故临床遣方用药,当方证对应.  相似文献   

13.
顽痹证证治拾粹鄂州市中医医院(436000)朱祥麟《素问·痹论》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故治痹者多以三因立论。痹病久延不愈,衍成顽痹病疾,证情较为复杂,非循常法可获效。《灵枢·周痹》谓:“刺痹者,必先循切其上下之大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  相似文献   

14.
王苹 《福建中医药》1998,29(2):19-20
试论《金匮要略》对瘀血证的认识与辨治福建中医学院(350003)王苹主题词《金匮要略》血瘀瘀血,源于《内经》中“恶血”、“血泣”的记载。“瘀血”作为病证名提出,始于张仲景,其在《金匮要略》许多篇章中详细地阐述了瘀血证的病因病机及病证特点,并用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其中"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最能体现辨证论治精神。该文从"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在《伤寒论》中的出处及含义谈起,详细探讨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诊治方法,体现了中医诊治疾病的临床思维特色,强调了中医诊治疾病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但不能失去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特色。  相似文献   

16.
浅谈《金匮要略》中腹痛的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道发 《江西中医药》2005,36(10):15-16
笔者通过二十余年学习《金匮要略》,逐渐认识到该书论治痛证颇多,诸如头痛、身痛、胸痛、腹痛、腰痛等,讨论腹痛证治主要见于《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简称《腹满寒疝》)、《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简称《妇人产后》)、《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简称《妇人妊娠》)、《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简称《血痹虚劳》)等篇中,腹痛证治的内容也丰富多彩,涉及到内、外、妇科,病机也有寒、热、虚、实之别.  相似文献   

17.
唐容川集治血之大成,临证遣方用药看重理法,深谙药性,融会贯通。该文主要从《血证论》治血四法之理法方药探讨唐容川论治血证的要点与特色。  相似文献   

18.
四逆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由甘草、附子、干姜三味药组成,乃仲景为少阴寒化证所设,具有回阳救逆之功效,主要用于少阴病阴盛阳虚、四肢厥逆之证。笔者临床以此方治疗妇科疾病辨证属阳虚内寒证者效果良好,兹举验案数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探讨《伤寒论》中热入血室与妇科疾病的关系。通过对《伤寒论》中热入血室定义的分析,引入现代医学对热入血室的认识,探讨不同妇科疾病与热入血室的关系并进行分析归纳,并总结出在经期不同阶段进行热入血室的辨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傅青主女科》(下简称《女科》)系傅山代表著作。傅氏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对妇科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见解,尤其善用治肝法治疗妇科疑难病证。笔者将其归纳为治肝十六法,以此请教于同道。一、舒肝解郁法此法用于因七情所伤而致肝气郁结之病证。《女科·产后郁结乳汁不通》曰:“两乳胀满疼痛,乳汁不通,人以为阳明之火热也,谁知肝气之郁结乎?”不明此理者喜用柴胡疏肝散类,而傅氏却顾及产妇耗伤阴血,若投大量香燥之药,势必重伤阴血。故用通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