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接受PCI患者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基因多态性、术后血小板再活化与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和支架内血栓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15年1月~12月期间就诊雅安市人民医院PCI患者362例,检测PCI后测血小板聚集率(PAR),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预测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最佳PAR值。将所有受试者分成术后血小板再活化(HPPR)组(PAR≥44.5%,即HPPR组)(n=180)和对照组(PAR44.5%)(n=182),检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实现,记录患者CYP2C19基因681(G/A)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以及患者CYP2C19(681G/A)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统计分析住院期间与术后6个月患者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HPPR组三个基因多态性位点(-108C/T,-126G/C及-162G/A)分别为63.9%、25.0%和2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6%、44.0%和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108C/T基因型是PCI治疗后MACE和术后支架内血栓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OR(95%CI)值为3.647(1.633~6.275),P=0.016。结论携带-108C/T基因型与HPPR是PCI治疗后MACE和支架内血栓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后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海南省老年病医院ACS患者9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PCI术后6月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15例纳入MACE组,未出现MACE的81例纳入无MACE组。比较两组PCI术前、后外周血MPV及血清VEGF、MMP-9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MPV及血清VEGF、MMP-9对ACS患者PCI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探讨ACS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ACS患者PCI术后3天、术后7天外周血MPV及血清VEGF、MMP-9水平低于术前(P<0.05)。MACE组PCI术前、术后3天、术后7天上述各指标高于无MACE组(P<0.05)。ROC分析显示,PCI术后7天MPV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87,大于术前、术后3天,当截断值>11.27 fL时,其预测ACS行PCI术患者出现MACE的灵敏度为96.67%,特异度为96.20%。PCI术后7天VEGF的AUC为0.906,当截断值>173.80 ng/L时,其预测MACE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8.61%。PCI术后7天MMP-9的AUC为0.843,当截断值>334.74 μg/L时,其预测MACE的灵敏度为73.33%,特异度为87.34%。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外周血MPV及血清VEGF、MMP-9水平显著降低。外周血MPV及血清VEGF、MMP-9均为ACS患者PCI术后出现MACE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预测MACE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入院时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联合对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293例患者,根据MPV及PDW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3组:低(MPV+PDW)组(n=2019);MPV+PDW异常组(即高MPV+低PDW或低MPV+高PDW,简称MPV+PDW异常组,n=333);高(MPV+PDW)组(n=1941)。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比较不同组别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基线资料分析表明,与低(MPV+PDW)组患者相比,高(MPV+PDW)组患者合并糖尿病者更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更低,糖化血红蛋白更高,使用β受体阻滞剂比例更低(P均<0.05)。与低(MPV+PDW)组比较,高(MPV+PDW)组患者心原性死亡率更高[17(0.9%)vs 5(0.2%),P=0.021],全因死亡发生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1.3%)vs 16(0.8%),P=0.298]。Kaplan-Meier分析表明,高(MPV+PDW)组患者心原性死亡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别(log-rank P=0.02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接受PCI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高(MPV+PDW)组患者的2年心原性死亡的发生风险显著高于低(MPV+PDW)组患者(HR=3.497,95%CI:1.155~10.586,P=0.027)。结论:在接受择期PCI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高MPV高PDW与远期预后不良相关。  相似文献   

4.
【】 目的 探讨影响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c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基因多态性与其血小板聚集率和临床预后的关联性。 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参加治疗的患者共 362 例。在受试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测定每位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io,PAR),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 曲线)预测患者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oronary event,MACE)发生的最佳 PAR 值;根据每位患者最佳PAR值的差别,将所有受试者分成两组,HPPR组(PAR≥44.5%)和对照组 (PAR<44.5%)。最后使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患者 CYP2C19基因 681(G/A)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记录患者CYP2C19(681G/A)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统计分析患者住院期间与术后6个月随访期间患者MACE的发生情况。 结果 ①HPPR组患者CYP2C19(681AA)基因型及携带681A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PPR组患者支架血栓事件及随访期间MACE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携带CYP2C19(681A)基因 、HPPR均是ACS患者,PCI治疗后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ACS患者CYP2C19基因68(G/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PCI 治疗后HPPR存在相关性ACS患者CYP2C19基因的突变导致患者对抗血小板治疗的低反应性,并增加患者PCI治疗后血栓事件和MACE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由血栓弹力图(TEG)测定二磷酸腺苷激活血小板形成最大血凝块强度(MAADP),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与氯吡格雷治疗相关的血小板高反应性(HTPR)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行PCI术的ACS患者360例。使用TEG检测其血小板的反应性,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并进行12个月随访,记录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全因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及反复心绞痛导致再住院等)。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EG检测ACS患者HTPR的MA-ADP最佳界值47mm,并依此分组,HTPR组71例,NTPR组289例。与NTPR组相比,HTPR组女性(39.4%vs.23.9%,P0.05),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14.1%vs.5.5%,P0.05),糖尿病(45.1%vs.31.5%,P0.05),高敏C反应蛋白(3.2vs.1.4,P0.05),纤维蛋白原[(3.2±0.7)vs.(2.9±0.7),P0.05]较高。Logistic回归显示女性、纤维蛋白原升高是TEG测定的HTPR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11,95%CI:1.144~3.533;OR=1.624,95%CI:1.122~2.350,P0.05);COX回归分析MAADP47mm是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HR=4.863,95%CI:2.505~9.439,P0.05)。结论:TEG测定的MAADP评价HTPR可预测ACS患者PCI术后再发缺血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早期直肠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早期直肠癌患者50例,分为无复发组(41例)和复发组(9例),收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MPV水平复发组为(12. 46±1. 95) f L,高于无复发组的(9. 85±1. 34) f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MPV (OR=3. 726,95%CI=1. 216~11. 413),CA19-9(OR=0. 010,95%CI=0. 000~0. 449)是早期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前MPV水平与早期直肠癌有相关性,MPV可能成为预测早期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C)比值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08年1月—2016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入院血小板参数、生化数据、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等资料。设定随访终点:全因死亡(ACM)、心血管死亡(CM)、出血事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并进行电话随访。最终纳入6 046例患者,选取患者入院MPV/PC比值,利用ROC曲线评估患者MPV/PC值的最佳临床截点后进行分组,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比较不同组别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基线资料分析表明,与MPV/PC低值组相比,MPV/PC高值组全因死亡率(6.4%比4.5%,P=0.001)、心源性死亡率(5.6%比3.4%,P0.001)、MACE事件发生率(15.8%比11.5%,P0.001)显著升高。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MPV/PC低值组相比,MPV/PC高值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46.6%(HR=1.466,95%CI:1.159~1.852,P=0.001),心源性死亡增加64.7%(HR=1.647,95%CI:1.271~2.137,P0.001),MACE发生率增加31.8%(HR=1.318,95%CI:1.138~1.527,P0.001)。结论 MPV/PC比值升高显著增加PCI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其水平的升高是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诺莫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确诊ACS并接受PCI的患者551例,根据1年内随访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176例和非MACE组375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构建诺莫图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MACE组Gensini评分、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明显高于非MACE组,预后营养指数明显低于非MACE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期吸烟(OR=2.222,95%CI:1.361~3.628,P=0.010)、高脂血症(OR=1.881,95%CI:1.145~3.089,P=0.013)、预后营养指数(OR=4.645,95%CI:2.788~7.739,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OR=5.177,95%CI:3.160~8...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信阳市中心医院行PCI的10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及对照组。分析2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超声指标、PCI治疗情况的差异,采用COX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MPV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的高血压率、糖尿病率、吸烟率、MPV、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使用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经COX回归分析,吸烟、MPV升高、CRP升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MPV对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最佳截点为10.68 fL,预测的敏感度为70.73%,特异度为72.22%。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MPV增加的ACS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于MPV正常的ACS患者(P0.05)。结论 MPV升高是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MPV超过10.68 fL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次行冠状动脉造影ACS患者(426例)的临床基本资料、实验室参数,根据住院MACE情况,将纳入的患者分为MACE组(104例)和无MACE组(322例)。根据Gensini评分的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三组:低Gensini组(≤34分,143例),中Gensini组(34~58分,142例),高Gensini组(>58分,141例),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h H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MACE组NLR[4.48(2.42,7.47)比2.82(1.79,4.70),P<0.001]和PLR[133.21(92.88,190.25)比101.03(75.33,134.01),P<0.001]显著高于无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基于Gensini评分分组的三组中,低Gensini组、中Gensini组、高Gensini组NLR[3.59(1.56,3.58)比3.47(1.94,5.73)比3.71(2.13,6.21),P<0.001]、PLR[93.98(66.03,127.94)比110.90(88.26,140.79)比120.37(84.58,174.54),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OR 1.189,95%CI 1.003~1.409,P=0.046;OR 1.102,95%CI 1.005~1.208,P=0.039)、PLR(OR 1.008,95%CI 1.002~1.014,P=0.021;OR 1.004,95%CI 1.002~1.009,P=0.042)是院内MACE和高Gensini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NLR预测院内MACE发生的截断值为4.516,敏感度为50.00%,特异度为74.53%,曲线下面积(AUC)为0.633(95%CI 0.585~0.679,P<0.001);PLR预测院内MACE发生的截断值为153.103,敏感度为45.19%,特异度为84.78%,AUC为0.666(95%CI 0.619~0.711,P<0.001)。NLR预测高Gensini评分(>58分)的截断值为3.802,敏感度为49.62%,特异度为66.44%(AUC=0.600,95%CI 0.552~0.647,P<0.001);PLR预测高Gensini评分的截断值为153.543,敏感度为37.40%,特异度为84.75%(AUC=0.616,95%CI 0.567~0.662,P<0.001)。结论NLR、PLR作为一种新的炎症标志物,与ACS患者院内MACE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有显著的独立相关性。NLR、PLR作为一种容易获得且价格便宜的炎症指标,可作为有效的炎症标志物广泛应用于鉴别高危患者,从而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以改善ACS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分别联合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风险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ACS合并T2DM患者共120例,根据抗血小板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57例),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分别加用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发生率,术后24h花生四烯酸途径(AA)抑制率、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二磷酸腺苷诱导最大血块强度(MA-ADP)水平,全因死亡率,MACE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血栓弹力图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率、脑卒中、再发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用于ACS合并T2DM患者可显著降低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提高抗血小板效果,并有助于预防支架内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PCI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8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ACS患者344例,均接受PCI及冠状动脉造影,根据PCI术后有无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分为MACCE组95例和无MACCE组249例;根据PLR判断预后界值分为高PLR组247例(PLR≥137.6)和低PLR组97例(PLR137.6)。回顾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等,用ROC曲线确定PLR判断预后的界值,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MACCE组吸烟、糖尿病、LDL-C、PLR及Gensini评分均较无MACCE组高(P0.01);PLR和Gensini评分预测PCI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98(95%CI:0.859~0.937)和0.842(95%CI:0.794~0.891);PLR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54,P0.01)。高PLR组总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低PLR组(78.35%vs 7.69%,P0.01),术前高PLR水平是预测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27,95%CI:1.058~6.039,P=0.037)。结论 PLR与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CE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血栓形成最大振幅、血小板参数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连云港临床学院心血管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CS老年患者129例,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组(34例),双支组(41例),三支组(54例),比较3组间TEG(MA)和血小板参数水平差异。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ANOVA方差分析或Kruskall-Wallis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LSD检验。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老年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单支组TEG(MA)值低于双支组及三支组[(58.60±7.17)和(61.41±7.44)及(62.07±6.5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支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低于双支组及三支组[(9.37±1.21)和(10.19±1.34)及(10.95±1.25)fL],双支组低于三支组,差均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TEG(MA)、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是冠状动脉病变三支病变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TEG(MA)联合MPV预测老年ACS患者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43%和67.18%。高MPV组(n=78)住院期间及出院3个月MACE事件发生率17.9%,全因死亡率2.6%;低MPV组(n=51)分别为7.8%,无死亡病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ACS患者入院时MPV与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相关,为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有预测价值,且与住院期间及出院3个月MACE事件发生率较高相关;老年ACS患者入院时TEG(MA)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血小板反应性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进行PCI术后1年内发生支架内血栓的39例患者为血栓组,同期选取PCI术后1年内未发生支架血栓的42例患者为非血栓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小板反应性(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ADP诱导血小板高反应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1年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支架直径及血小板反应性对PCI术后1年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既往PCI史、冠心病家族史、左心室射血分数、植入血管、冠心病类型、高血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栓组患者体质量指数、病灶血管数、支架长度、支架数量、糖尿病、高脂血症、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ADP诱导血小板高反应性大于非高血栓组(t/χ2=2.350、9.198、5.328、9.198、4.352、4.685、13.031、2.129、14.242,P0.05),而支架直径小于非高血栓组(t=-10.512,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支架长度、支架直径、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为PCI术后1年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890(1.023~3.494)、0.017(0.000~0.743)、1.645(1.008~2.685), P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支架直径预测PCI术后1年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AUC面积为0.857,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预测PCI术后1年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AUC面积为0.885。结论 较小的支架直径和较高的血小板反应性与PCI术后1年内支架内血栓形成有关,可作为预测PCI术后1年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术后血小板再活化(posttreatment platelet reactivity,HPPR)的关系及对其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ACS并接受PCI治疗的患者362例。于PCI治疗后测定5μmol/L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io,PAR),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确定预测患者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oronary event,MACE)发生的最佳PAR值(44.5%)后将患者分为HPPR组(PAR≥44.5%)和对照组(PAR<44.5%)。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患者CYP2C19基因681(G/A)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观察两组患者CYP2C19(681G/A)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情况及住院期间与术后6个月随访期内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HPPR组CYP2C19(681AA)基因型及携带681A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9%vs.10.4%,P<0.01;48.7%vs.24.0%,P<0.01)。HPPR组明确的支架血栓事件及随访期间MACE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vs.0.8%,χ2=7.433,P=0.012;14.3%vs.7.2%,χ2=4.563,P=0.0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携带CYP2C19(681A)基因、HPPR均是ACS患者PCI治疗后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ACS患者CYP2C19基因681(G/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PCI治疗后HPPR存在相关性;ACS患者CYP2C19基因的突变导致患者对抗血小板治疗的低反应性,并增加患者PCI治疗后血栓事件和MACE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术前血小板平均容积(MPV)水平与术后心肌灌注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AMI并接受急诊PCI的老年患者273例,根据术后心肌呈色分级(MBG)分为灌注良好组(MBG 3级)159例和灌注不良组(MBG 0~2级)114例。比较2组入院时血常规等情况,分析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灌注不良组MPV[(11.2±1.4)fl vs(9.4±1.2)fl]及白细胞计数[(11.2±1.0)×109/L vs(10.1±1.3)×109/L]较灌注良好组明显增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V(OR=2.409,95%CI:1.640~3.539,P0.01)和白细胞计数(OR=1.683,95%CI:1.107~2.558,P0.05)是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的预测因素;相关分析显示,MPV和白细胞计数分别与急诊PCI术后MBG(r=-0.616,P0.01;r=-0.449,P0.05)和左心室射血分数(r=-0.671,P0.01;r=-0.265,P0.05)呈负相关。结论在接受急诊PCI术成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老年AMI患者中,其MPV和白细胞计数越高,术后心肌灌注情况越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小板高反应性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PCI术后发生临床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CI的患者263例,平均随访(362.6±66.7)d。根据是否诊断为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61例和非糖尿病组202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高反应性(HPR)定义为血小板聚集率≥50%。结果糖尿病组患者ADP诱导的HPR比例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27.9%vs 16.3%,P=0.044)。糖尿病组HPR患者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非HPR患者(35.3%vs 6.8%,P=0.016),HPR与PCI术后发生MACE的相关系数在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中分别为0.361(P=0.01,95%CI:1.6~64.7)、0.277(P=0.209,95%CI:0.6~7.5)。结论 HPR与MACE的关系在糖尿病组要强于非糖尿病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性期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与Killip分级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发病12 h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STEMI患者357例,于直接PCI术前及术后24 h、72 h和7 d分别检测MPV,分析MPV与反映心功能的临床参数Killip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MPV于急诊就诊时达到最高值(10.13±1.03)f L,直接PCI术后24 h后开始迅速下降,直至术后7 d。Killip分级≥2级的患者在心肌梗死1周内各时间点MPV均高于Killip分级1级的患者。校正了年龄、糖尿病、高血压、是否前壁心肌梗死、空腹血糖、发病至就诊时间、直接PCI后ST段回落及发病前是否有心绞痛这些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诊就诊时较高的MPV是较差心功能(Killip分级≥2级)的独立预测因子(OR 1.671,95%CI 1.177~2.222,P<0.05)。结论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心功能较差者MPV水平较高,提示MPV与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抵抗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南昌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6例,根据服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分为氯吡格雷敏感组113例和氯吡格雷抵抗组33例。自行设计《脑卒中患者信息收集表》,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情况、空腹血糖(FBG)、血脂、血小板计数(PLT)、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MPV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结果氯吡格雷抵抗组患者饮酒史、糖尿病病史阳性率及TIA发生率、总胆固醇(TC)高于氯吡格雷敏感组,MPV大于氯吡格雷敏感组,PCT小于氯吡格雷敏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饮酒史〔OR=2.423,95%CI(1.133,3.968)〕、有TIA〔OR=2.141,95%CI(2.245,3.352)〕、高水平TC〔OR=2.036,95%CI(1.857,3.757)〕及MPV增大〔OR=2.411,95%CI(2.028,2.998)〕是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PV预测氯吡格雷抵抗的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95%CI(0.756,0.950),P0.001〕;当MPV=9.394 fl时,MPV预测氯吡格雷抵抗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佳,分别为84.96%和78.79%。结论 MPV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预测价值较高,当MPV9.394 fl时患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性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PCI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CI的老年ACS患者248例,根据是否存在氯吡格雷抵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50%)分为抵抗组58例和不抵抗组190例,比较2组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及PCI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抵抗组CYP2C19基因多态性快代谢型比例明显低于不抵抗组,中间代谢型比例明显高于不抵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4%vs 52.6%,62.1%vs 37.9%,P=0.000);2组慢代谢型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6个月,抵抗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不抵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6%vs 3.7%,χ2=29.976,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2C19*2(OR=0.101,95%CI:0.013~0.765,P=0.026)和氯吡格雷抵抗(OR=0.037,95%CI:0.007~0.184,P=0.000)是ACS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对行PCI的ACS患者预后有一定程度的影响,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有一定相关性。临床上应该密切注意观察存在氯吡格雷抵抗及携带CYP2C19*2并行PCI的老年ACS患者,以减少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