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吴峰  尹庆水 《山东医药》2010,50(28):27-29
目的对经口前路寰枢椎复位内固定钢板系统(TARP)枢椎螺钉进行固定螺钉拔出力实验,为螺钉固定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6例枢椎新鲜标本分别采用椎体、前路椎弓根及关节突螺钉固定,在生物力学实验机上通过传感器测定固定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枢椎前路椎弓根螺钉拔出力(593.14±97.77)N,强于枢椎椎体和关节突螺钉,枢椎关节突螺钉拔出力(469.94±73.32)N,强于枢椎椎体螺钉(395.15±75.07)N(P均〈0.05)。结论 TARP系统枢椎螺钉固定采用前路椎弓根及关节突固定优于枢椎椎体固定,固定安全可靠。临床应用尤以枢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导航模板辅助和徒手置钉在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2例拟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7例)在3D导航模板辅助下行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15例)采用徒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钉时间、置钉准确性,术后疼痛程度及颈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于术前后设计寰椎钉道内倾角、头倾角与实际钉道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置钉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置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寰椎钉道内倾角和头倾角与术前设计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导航模板辅助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与术前预设钉道吻合度高,提高置钉准确性,并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优于徒手置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后路寰枢椎侧块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后路寰枢椎侧块内固定加自体松质骨颗粒植骨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14例。结果寰枢椎获解剖复位13例,大部分矫正1例,内固定位置良好,未发生与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并发症、内固定松动或断钉现象。均获得骨性融合。随访9-36个月,临床症状均缓解。结论经后路寰枢椎侧块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陶晓晖  田伟  刘波  李勤  于杰  孙玉珍 《山东医药》2010,50(28):30-32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减压结合Magerl+Brooks手术治疗复杂枕颈部畸形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21例复杂枕颈部畸形病例采用枕颈后路枕骨大孔减压治疗脊髓压迫症,同时采用Magerl+Brooks手术、植骨融合重建枕颈稳定性。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18例神经功能明显改善,3例轻度改善;全部病例得到植骨融合;共置入39枚Magerl螺钉,内固定位置好,无神经血管损伤的并发症。结论枕颈后路枕骨大孔减压(必要时切除寰椎后弓)能够改善复杂枕颈部畸形导致的脊髓压迫症;Magerl+Brooks手术可以短节段重建枕寰枢稳定性,保证植骨融合;使用计算机导航技术可以准确置入Magerl螺钉,避免神经血管损伤的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何帆  尹庆水  赵廷宝 《山东医药》2008,48(18):115-116
目前寰枢椎间固定融合常用的技术有allie钢丝、Brooks钢丝、Halifax椎板夹、Apofix椎板钩、Magerl经侧块关节螺钉等.钢丝联合经关节螺钉能提供坚强的固定和较高的融合率,也有助于通过维持脊柱的力线而使脊髓得到间接的减压,但在经关节螺钉固定的患者中有4%并发椎动脉损伤,而且不管采用哪种置钉技术,均需处理寰枢椎侧块关节后方的椎静脉丛,方可显露进钉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鼻插管口腔松解减压复位后路融合固定治疗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本院骨外科收治的18例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鼻插管口腔松解减压复位后路融合固定治疗.分析该术式的治疗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耗时在3.2~6 h范围之内,平均手术时间(4.22±0.54)h;手术出血量为550~780 mL,平均(652.20±55.23)mL;术后3 d采用CT复查,结果显示寰枢椎脱位关节复位理想,固定位置令患者满意,且椎弓根螺钉与椎动脉及脊髓关系理想.术后随访12个月,寰枢椎获得良好的骨性植骨融合,未发生内固定断裂及松动等方面的合并症;本组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畸形患者术后JOA评分及颈椎伸屈活动度均分别显著大于术前(P均0.05),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本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术前(P均0.05).结论经鼻插管口腔松解减压复位后路融合固定治疗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畸形的临床疗效显著,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永庆  田伟 《山东医药》2010,50(28):8-11
目的研究经小关节螺钉寰枢椎内固定和多轴螺钉系统经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寰枢椎内固定的稳定性。方法取新鲜青年男性上颈椎(C0~C4)12例,制成骨韧带标本,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进行3种不同的内固定后测量C1/C2间的相对转动位移量。完全复位组进行C1/C2完全复位状态下的Magerl+Brooks术,未完全复位组在C1/C2未完全复位时行Magerl+Brooks术,多轴螺钉组使用多轴螺钉系统行经C1侧块、C2椎弓根固定。对固定标本进行轴向旋转疲劳循环载荷后再行测量。进行活动度比较。结果 Magerl术在加用Brooks固定前后C1/C2各方向的活动度均减少(P〈0.05),而Magerl+Brooks术在疲劳循环载荷前后C1/C2间活动度无统计学差异。多轴螺钉固定在各方向的活动度较双侧经关节螺钉固定小,且在前屈—后伸的方向上有统计学差异;比Magerl+Brooks固定的活动度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疲劳载荷后,多轴螺钉固定的活动度增大,在前屈后伸和轴向旋转方向上有统计学差异;与Magerl+Brooks固定疲劳循环载荷后的活动度亦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1/C2完全复位与否对Magerl+Brooks固定的稳定性无影响,C1/C2双侧经关节螺钉固定在加用Brooks固定后稳定性增加显著。C1/C2多轴螺钉固定比双侧经关节螺钉固定更为稳定。C1/C2多轴螺钉即时固定稳定性与Magerl+Brooks相近,但在多次疲劳循环载荷后显著下降,弱于Magerl+Brooks疲劳载荷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小切口在胸腰段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进行胸腰段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取出术,观察组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小切口内固定取出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体温低于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小切口在胸腰段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能明显减少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使用术中CT导航和单纯术中CT扫描辅助下进行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诊断为颈椎病、颈椎外伤、颈椎肿瘤而行CT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65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采用CT导航将患者分为术中CT导航组和术中非CT导航组。术后进行经椎弓根螺钉水平的CT平扫,观察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确性。对2组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率、翻修率、置钉时间和术中CT的扫描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术中CT导航组椎弓根螺钉的穿破率和平均置钉时间显著低于非CT导航组(P〈0.05或P〈0.01)。2组病例均未出现明显的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在2组中均没有因内置物位置不佳而行二次手术的病例。结论术中CT导航系统辅助进行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可行的,能够显著提高后路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精确性,同时医护人员无X射线暴露。  相似文献   

10.
张波  田伟  王永庆  刘波  李勤  袁强 《山东医药》2010,50(28):24-26,F0003
目的探讨ISO-3D辅助计算机导航下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突骨折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外伤致齿突Ⅱ型骨折和浅Ⅲ型骨折齿突骨折患者27例,在全麻下行ISO-3D辅助计算机导航下前路螺钉内固定。考察围手术期情况及1 a复查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70~180 min、平均110 min,出血量30~100 ml、平均56 ml。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或延迟愈合发生。术后1 a复查,24例骨折愈合,3例骨折线仍存在,上颈椎无不稳定发生。螺钉固定稳定,无折断、松动、脱出或骨质内豁出等内固定失败发生。颈椎左右旋转40°~70°、平均51°。无相应神经症状出现或加重。结论 ISO-3D辅助计算机导航下齿突骨折的前路螺钉内固定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减少了放射暴露剂量,手术时间并未显著延长,应用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寰椎连接颅与颈椎,是脊髓生命中枢对应部位,其解剖位置重要。若发生寰枢椎脱位或寰枕部不稳,可直接压迫延髓,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寰椎部位切实有效的固定至关重要。寰枢椎后路钉板固定是新近出现的寰枢椎后路固定技术,其将螺钉分别固定于寰椎和枢椎上,具有操作方便、固定性能好的特点。该文就寰椎后路螺钉固定技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少儿上颈椎不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对8例4~10岁的幼儿上颈椎不稳患者施行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结果全组8例均获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随访6~22个月,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X线、CT复查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植骨3~6个月后均达到满意融合。结论少儿具有进行寰椎和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可行性,可作为治疗少儿寰枢椎不稳的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13.
许英杰  刘迎春 《山东医药》2009,49(38):64-65
目的观察Magerl法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疗效。方法采用Magerl法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26例。结果共植入螺钉52枚。随访8-36个月,术后JOA评分14.0-16.4分,平均15.40分。改善率平均78.13%±4.24%。术后无椎动脉和脊髓损伤发生,植骨全部融合。结论Magerl法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寰椎由于创伤、肿瘤切除、畸形矫正、医源性损伤等原因造成的不稳定,需要重建其稳定性;寰椎椎弓根螺钉技术较其它内固定方法有显著的优势,就近年来国内外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方面的研究近况,探讨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研究与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齿突畸形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20例齿突畸形患者术前均行颈椎正侧位及屈伸侧位X线片、CT及MRI检查。采用C1/C2经关节螺钉联合椎板下钛缆固定术14例,采用C1侧块螺钉和C2椎弓根螺钉固定术3例,单纯采用椎板下钛缆固定3例。同时行枕骨大孔减压术6例。所有的螺钉均在导航引导下置入,采用自体髂骨植骨。结果全部螺钉均准确置入,无椎动脉、舌下神经及颈内动脉损伤。所有病例均达到骨性融合,脊髓症状得到缓解。结论螺钉固定联合椎板下钛缆治疗齿突畸形可以达到坚强的固定,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Cervifix内固定系统治疗上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对12例上颈椎损伤患者(其中寰枢关节陈旧性脱位3例,寰枢关节新鲜脱位3例,枢椎齿状突骨折2例,C_2椎体骨折并寰枢关节半脱位2例,C_(2~3)椎体骨折2例)行后路切开、复位、Cervifix内固定,并行自体髂骨植骨。术前按ASIA分级:A级2例,B级4例,C级5例,D级1例。结果 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M~5a,平均2.7a。所有病例植骨均融合,植骨融合率100%。无1例发生Cervifix螺钉及固定棒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1年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3例,D级6例。瘫痪分级明显好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Cervifix内固定系统能够有效地维持上颈椎损伤修复所要求的稳定性,固定效果良好,内固定后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17.
Magerl+Brooks术是颈后路经寰枢椎侧块螺钉固定融合术联合双股钢丝分别穿过C1/C2后弓椎板,将植骨块和C1/C2后弓椎板捆扎固定的手术方法。我科2008年6月~2010年2月应用该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患者25例,通过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复杂寰枢椎脱位的复杂因素并探讨其解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复杂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特点、复杂因素,分别采取Ⅲ型经口咽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Ⅲ)内固定术、深部磨削减压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型(CAD-RP)技术个性化手术及经口扩大入路技术等相应的特殊治疗措施。结果随访平均28个月,60例获解剖复位,8例接近解剖复位,受压颈髓获充分减压,脊髓减压改善率87.2%,神经功能改善率76.6%。发生颅内感染3例。结论针对性地分别采用以上4项技术能使一些复杂的寰枢椎脱位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保留旋前方肌掌侧微创入路与传统Henry入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航天中心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微创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微创组采取保留旋前方肌掌侧微创入路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旋前方肌Henry掌侧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骨折复位情况(掌倾角和尺偏角)及术后3个月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微创组患者的切口长度[(2.4±0.3)和(7.2±1.4)cm]、术中出血量[(13.2±2.1)和(31.2±4.1)ml]和术后住院时间[(4.6±0.9)和(7.5±1.2)d]均显著减少(P0.05)。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微创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5±0.2)和(2.2±0.4)分,P0.05],而Gartland-Werley评分达优率(95.65%和73.91%)和腕关节旋前角度(83.8°±10.8°和74.6°±9.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旋前方肌掌侧微创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较好,且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3个月腕关节整体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影像学分析在结构学上进行寰枢椎关节畸形的总结和分类,为不同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 350个影像学资料完整的各种颈椎疾病病例进行重建CT图像分析并进行分类。结果共发现有35例寰枢椎关节畸形的病例。在矢状位畸形的26例病例中,我们分为5类畸形分别是前倾型侧块关节9例、后倾型侧块关节8例、双凸型侧块关节4例、融合型侧块关节2例和混合型侧块关节3例。另外我们还发现存在冠状位畸形5例(L型侧块关节2例、S型侧块关节1例和水平型侧块关节2例)、齿突前弓关节畸形3例和复杂型侧块关节1例,这些畸形可能和矢状位的畸形同时存在。结论寰枢椎关节存在诸多畸形,可能对手术方法的选择产生重大影响。临床上术前应常规进行冠状位和矢状位CT扫描,以明确手术方法的选择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