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FIB-4指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确诊为AMI并行PCI术的患者159例,根据随访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无支架内再狭窄(NISR)组及ISR组。比较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手术资料、PCI术后服药情况、PCI前及随访时实验室结果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ISR的相关因素,ROC曲线评价FIB-4预测ISR临床价值。结果: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术后服用药物及PCI前实验室结果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NISR组相比,ISR组行急诊PCI比例低(P<0.05)。ISR组随访时HDL-C水平及FIB-4指数显著高于NISR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访时FIB-4指数(OR=3.022,P=0.032)是IS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时FIB-4指数ROC曲线下面积为0.632(95%CI:0.524~0.740,P=0.024),诊断临界值为0.474,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52.7%。结论:PCI术后随访时F...  相似文献   

2.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预后较差,但目前其影响因素尚未明确。目的分析首发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HFpEF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9年1月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行PCI的首发AMI患者426例,根据心力衰竭发生情况分为A组(HFpEF患者,n=85)和B组(射血分数保留的非心力衰竭患者,n=320)。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指标、入院时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情况、预后及住院时间。首发AMI患者PCI后HFpEF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病变血管支数对首发AMI患者PCI后HFpEF的预测价值。结果 (1)两组患者年龄,男性比例,有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病史、卒中病史者所占比例、吸烟率、心率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者所占比例高于B组,舒张压低于B组(P0.05)。(2)两组患者入院时血红蛋白(H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清蛋白、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hs-CRP、空腹血糖、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患者入院时左心房直径(LAD)、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大于B组(P0.05)。(4)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数量、左主干(LM)梗死者所占比例、左回旋支(LCX)梗死者所占比例及PCI后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缺血再灌注时间、病变血管支数及左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梗死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发生率、恶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发生率、住院期间病死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突发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发生率高于B组(P0.0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OR=1.248,95%CI(1.031,1.511)〕、NT-proBNP〔OR=1.005,95%CI(1.003,1.008)〕及病变血管支数〔OR=4.108,95%CI(1.595,10.578)〕是首发AMI患者PCI后HFpEF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7)ROC曲线显示,hs-CRP、NT-proBNP、病变血管支数预测首发AMI患者PCI后HFpEF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5、0.959、0.589。结论 PCI后发生HFpEF的首发AMI患者预后较差,其中hs-CRP、NT-proBNP及病变血管支数是首发AMI患者PCI后HFpEF的影响因素,且NT-proBNP对首发AMI患者PCI后HFpEF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Partner)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年5月至2006年8月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116例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依所置入支架不同,分为进口Cypher组(n=52)和国产Partner组(n=64)。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和血管再狭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ypher组置入支架55枚,Partner组置入支架64枚。所有患者急诊PCI手术均成功,住院及随访期间无MACE发生。Cypher组11例(21.15%)、Partner组18例(28.13%)完成了6个月冠脉造影随访,再狭窄率均为0。结论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应用于AMI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建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预测模型,即RNM。方法 回顾性分析HBV-ACLF患者102例,随访患者90 d内生存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构建短期预后预测模型,即RNM。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 本组90 d生存48例,死亡54例(52.9%);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并发感染、RDW、WBC、NEU、NLR、TBIL、INR、Cr和MELD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而淋巴细胞(LY)、ALB、Na+和PTA显著低于生存组(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RDW(OR=1.410,95%CI,1.149~1.730)、NLR(OR=1.155,95%CI,1.001~1.333)和MELD评分(OR=1.128,95%CI,1.001~1.271)为影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得出,RDW(AUC=0.826)、NLR(AUC=0.819)、MELD评分(AUC=0.791)和RNM模型(AUC=0.888)具有预测肝衰竭预后的应用价值,其中RNM模型的预测价值最优。结论 我们基于RDW和NLR建立的RNM模型预测CHB-ACLF患者90 d预后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老年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脏介入中心PCI术后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老年支架内再狭窄患者456例,根据入院前治疗方案分为联合治疗组180例,他汀单药组276例。完善基线数据、既往PCI和此次入院治疗情况。出院后每6个月随访1次,分析2组长期预后差异。结果 2组置入支架数、病变血管数、靶血管位置、支架内再狭窄分型、支架内再狭窄程度及治疗手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20~59个月,联合治疗组末次随访再次入院率及再次PCI发生率明显低于他汀单药组(20.0%vs 45.7%,5.0%vs 19.6%,P<0.01)。2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全因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2组无事件生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og rank<0.01)。结论 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显著降低老年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再入院率和再次PCI发生率,无论老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补救性PCI和延迟PCI 3种不同的经皮冠状动脉 (冠脉 )血运重建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因AMI住院并接受PCI治疗者 5 8例。急诊直接PCI者 19例 ,溶栓后梗死相关血管未通行补救性PCI者 12例 ,溶栓后梗死相关血管开通行延迟PCI 2 7例。直接PCI或补救性PCI者仅处理梗死相关血管 ,延迟PCI者除处理梗死相关血管外 ,对严重狭窄的非梗死相关血管也同时进行了处理。术后随访 3~ 2 4个月 ,观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直接PCI和补救性PCI组梗死相关血管均成功开通 ,延迟PCI组除梗死相关血管外 ,对 17支非梗死相关血管进行了扩张或支架术 ,结果均获得成功血运重建。术中冠脉内血栓的发生率直接PCI和补救性PCI者较高 ,梗死相关血管重建术后即刻慢复流的发生率直接PCI和补救性PCI组也较延迟PCI组高 (P <0 .0 5 )。其中 2 0 %梗死相关血管和 2 9.4 %非梗死相关血管行直接支架置入 ,均获得有效的血运重建。梗死相关血管支架的置入率为 96 .7%。扩张后即刻造影结果平均残余狭窄为 (8± 6 ) % ,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手术成功率为 10 0 %。术后随访期间 3例死亡 ,2例术后 3个月内发生心绞痛 ,经造影证实再狭窄。结论 :经皮冠脉血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弥散加权成像-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WT-ASPECTS)对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98例。所有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及静脉溶栓治疗。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DWT-ASPECTS对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6个月,98例患者中预后良好者62例(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者36例(预后不良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脑卒中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吸烟史、抗血小板治疗者所占比例、使用调脂药物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率、DWT-ASPECTS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后血管再通[OR=0.252,95%CI(0.073,0.872)]、DWT-ASPECTS≥7分[OR=0.051,95%CI(0.016,0.160)]是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DWT-ASPECTS预测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3[95%CI(0.874,0.968)],当DWT-ASPECTS为7分时,灵敏度为95.16%,特异度为83.33%,阳性预测值为90.77%,阴性预测值为90.91%。结论DWT-ASPECTS对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溶栓后血管再通、DWT-ASPECTS≥7分是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初发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入院时血清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对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3年9月~2014年9月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初发STEMI患者163例,随访时间(19.1±2.8)月,随访终点为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力衰竭再住院、心肌梗死、卒中、心源性死亡。对MACE组和无MACE组临床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ACE组肌酸激酶(CK)峰值显著高于无MACE组,血清EPO水平和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无MACE组(P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EPO低于中位数(HR=3.504,95%CI:1.548~7.935,P=0.003)和CK峰值高于中位数(HR=7.456,95%CI:2.001~27.776,P=0.003)是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以血清EPO切点界值17.6IU/L预测MACE,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741~0.891,P0.001),预测价值优于CK峰值;LogRank检验显示血清EPO与无MACE生存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6.095,P=0.014)。结论初发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血清内源性EPO是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长期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增高与ACS患者病变程度及行急诊 PCI 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RDW 与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相关机制。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ACS入院并行急诊 PCI的患者资料106例,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 Gensini 评分对各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分别比较各亚组间RDW水平,探讨RDW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随访所有患者至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止(MACE),将患者分成 MACE 组和无 MACE组,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子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根据入院 24小时首次红细胞分布宽度中位数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低 RDW和高RDW 组,并观察其随访期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无差别。结果 分析显示 RDW 与 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是早期预测冠心病病变程度的预测因子;与低 RDW 组相比,高 RDW 组患者年龄较大、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减低、LVEF 偏低、WBC 明显增加、Hs-CRP 明显升高,提示RDW参与炎症反应,且高 RDW 组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DW与急性冠脉综合症冠脉的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RDW 值对行急诊 PCI 的 ACS 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高水平RDW值的ACS 患者行急诊PCI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预后较差;炎症反应是高 RDW 水平的ACS患者行急诊PCI 预后不良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血管生成素2(Ang-2)、肾胺酶(renalase)与AMI有关,但二者与AMI患者预后的关系尚未明确。目的探讨血清Ang-2、renalase水平与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3年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就诊并接受PCI的AMI患者165例,因失访剔除16例,最终纳入149例患者。比较AMI患者及不同预后患者PCI前及PCI后7 d血清Ang-2、renalase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PCI后7 d血清Ang-2、renalase水平对AMI患者PCI后3年预后的预测价值;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以评价不同PCI后7 d血清Ang-2、renalase水平的AMI患者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生存状况;AMI患者PCI后3年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 (1)AMI患者PCI后7 d血清Ang-2、renalase水平低于PCI前(P0.05)。(2)本组患者随访期间预后不良28例、预后良好121例。不同预后患者PCI前血清Ang-2、renala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PCI后7 d血清Ang-2、renalase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3)ROC曲线显示,PCI后7 d血清Ang-2水平预测AMI患者PCI后3年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7〔95%CI(0.813,0.925)〕,血清renalase水平为0.930〔95%CI(0.877,0.9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小于二者联合的0.994〔95%CI(0.964,1.000)〕(P0.01)。(4)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PCI后7 d血清Ang-2水平≤2.49μg/L的AMI患者无MACE生存时间为35.65个月,长于血清Ang-2水平2.49μg/L患者的28.85个月(P0.01);PCI后7 d血清renalase水平≤38.00μg/L的AMI患者无MACE生存时间为35.69个月,长于血清renalase水平38.00μg/L患者的27.89个月(P0.01)。(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I后7 d血清Ang-2〔HR=61.675,95%CI(13.314,285.707)〕、renalase〔HR=7.046,95%CI(1.668,29.759)〕水平是AMI患者PCI后3年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PCI后7 d血清Ang-2、renalase水平对AMI患者PCI后3年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且PCI后7 d血清Ang-2水平2.49μg/L、血清renalase水平38.00μg/L的AMI患者PCI后3年预后较差,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合并非梗死相关血管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期间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210例老年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合并非梗死相关血管CTO患者(CTO组,n=30)与非梗死相关血管无CTO患者(无CTO组,n=180)临床资料。随访12个月。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CTO组院内死亡率、术后1年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无CTO组(16.67%比6.11%,P=0.03;20.00%比8.39%,P=0.03)。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源性休克、左前降支血管梗死是老年STEMI患者院内死亡和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非梗死相关血管CTO是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肾功能不全、多支血管病变是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非梗死相关血管CTO预示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近期预后不佳或死亡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择期完全开通和不完全开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非梗死相关血管的临床预后。方法:收集2007-01-2008-12在我院所有直接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154例,对非梗死相关血管择期完全血管开通与不完全血管开通进行临床预后分析。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年以上,完全血管开通组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不完全血管开通组(4∶20,P=0.009),其余临床事件,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完全血管开通较不完全开通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对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非梗死相关血管慢性完全闭塞(CTO)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01至2011-06连续在我院确诊急性STEMI并行早期直接PCI治疗的185例患者,分为非梗死相关血管无CTO组(无CTO组)和非梗死相关血管合并CTO组(CTO组),共150例患者完成了1年随访,主要终点为1年时因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MI)、心力衰竭而住院或再次血运重建以及心血管死亡。结果:(1)无CTO组160例(86.5%),CTO组25例(13.5%),CTO组患者糖尿病及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无CTO组(40.0%vs 20.0%,P=0.049;68.0%vs 36.3%,P=0.003);CTO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无CTO组[(40.0±20.1)%vs(51.3±15.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CTO组患者6个月、1年的心血管死亡以及1年时的主要终点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CTO组(26.3%vs 6.1%,P=0.013;31.6%vs 8.4%,P=0.010;52.6%vs 16.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分析显示,非梗死相关血管合并CTO[风险比(HR)=3.889,95%可信区间:1.239~4.206,P=0.020]、心原性休克(HR=3.229,95%可信区间:2.760~3.725,P=0.012)及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HR=2.008,95%可信区间:1.549~3.372,P=0.040)是行直接PCI的急性STEMI患者1年心血管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非梗死相关血管存在CTO并接受直接PCI的急性STEMI患者多预后不良,非梗死相关血管合并CTO、心原性休克、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是这类患者1年心血管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CD147水平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干预非梗死相关动脉(non-IRA)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3例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03例,患者均在PCI成功开通IRA后的3~7天行non-IRA PCI治疗。根据术后6个月患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两组:非MACE组75例,MACE组28例。依据Killip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检查超声心动图并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记录血管狭窄情况。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CD147水平对STEMI患者行多支血管PCI后发生MACE的诊断价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STEMI患者行多支血管PCI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高脂血症比例、KillipⅡ~Ⅲ级比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CD147水平均较高(P0.05),LVEF较低(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CD147诊断STEMI患者行多支血管PCI后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834,截断值为625.58 ng/L,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8.60%、81.30%,约登指数为0.599。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KillipⅡ~Ⅲ级、LVEF45%、高水平CD147均是STEMI患者行多支血管PCI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D147与STEMI患者行多支血管PCI预后密切相关,对STEMI患者PCI后发生MACE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为行多支血管PCI的STEMI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外周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比值(hemoglobin-to-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atio, HRR)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并探究HRR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对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人口学资料、疾病特征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等。根据外周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分布宽度计算患者的HRR水平,并以中位数为分界线,将患者分为高水平HRR组与低水平HRR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探究HRR变化与NSCLC患者不同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Cox相乘交互作用分析HRR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对NSCLC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并绘制相应的生存曲线。结果 NSCLC患者的HRR水平与其性别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且此交互作用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在男性患者中,HRR呈低水平者的疾病进展风险是高水平者的3.171倍(95%CI:1.924~6.015,P=0.002)。在女性患者中,不同HRR水平的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同时处理存在严重狭窄的非梗死相关血管的安全性及1年随访期的疗效。方法将221例多支血管严重狭窄的急性STEMI患者,根据急诊PCI是否处理非梗死相关血管分为常规组(仅处理罪犯血管)179例及处理组(同时处理非梗死相关血管)42例,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术后心绞痛症状、心功能状况、再次手术率、再次住院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术后及随访期间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血肌酐、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常规组比较,术后处理组的心绞痛发生率降低(40.48%比60.34%,χ2=5.46,P=0.02)、再次手术率降低(9.52%比58.10%,χ2=32.13,P=0.00)和再次住院率减低(11.90%比27.93%,χ2=4.68,P=0.03)。处理组心功能状况优于常规组[(1.19±0.59)级比(1.49±0.89)级,t=2.66,P=0.01]。两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6%比2.79%,χ2=0.03,P=0.87)。结论急性STEMI直接PCI同时处理存在严重狭窄的非梗死相关血管有助于减少心绞痛发作,降低再次手术率、再次住院率,改善心功能状况,且未增加MACE发生率,在预期成功率高的情况下可作为急性STEMI直接PCI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AS)与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关系。方法选择AS患者117例,同期健康体检无AS者71例,比较两组外周血各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S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联合因子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两组RDW、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肌酐、血尿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S的影响因素,RDW、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尿酸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将RDW、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尿酸作为联合预测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形成联合预测因子,其AUC=0.747(0.654~0.839),敏感性为0.780,特异性为0.625。对颈动脉内膜厚度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OR=1.61,95%CI 1.09~2.37,P=0.016)与颈动脉的内膜厚度相关。结论 RDW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动态监测RDW,有助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术前血清学炎症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生存时间的评价及炎症标志物构建。方法 回顾性选取208例经PCI治疗的AMI患者,收集并分析术前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评估PCI术后生存时间的最佳截断值来构建预测AMI患者PCI术后生存时间的系统炎症标志物评分(SIMS);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评价指标患者的全因病死率,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影响AM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1~48个月,平均(45.39±8.74)个月,全因死亡19例(9.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LR和NLR评估AMI术后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3和0.76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55.93和3.5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LR>155.93组、NLR>3.55组AMI患者PCI术后的死亡率显著高于PLR≤155.93组、NLR≤3.55组(χ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处理罪犯血管,和完全血运重建两种策略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续入选1 008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血管≥2支的STEMI患者,根据患者接受血运重建的策略不同分为:罪犯血管PCI介入组和多支病变PCI组。多支病变PCI组包括患者在直接PCI接受梗死相关血管介入治疗后,在同次住院期间择期接受至少1支非梗死相关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结果:研究入选急性期仅处理罪犯血管的患者622例,急性期或住院期间处理多支血管的患者386例。基线资料显示罪犯血管PCI组患者平均年龄高于多支血管PCI组[(67.1±6.6)vs.(66.1±6.5)岁,P=0.024],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多支血管PCI组[(62.1±7.4)%vs.(63.6±8.0)%,P=0.003]。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部位以前降支最多(83.9%vs.85.0%)其次为右冠状动脉(70.6%vs.69.9%)和回旋支(65.3%vs.65.0%),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随访(41.9±7.5)个月,心肌梗死发生率罪犯血管PCI组高于多支血管PCI组(4.3%vs.1.8%,HR=0.43,95%CI:0.19~0.99,P=0.049)。两组患者死亡、脑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复合终点(MACE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TEMI患者直接PCI实现完全血运重建可降低再发心肌梗死事件率,STEMI在真实世界中的PCI策略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CTO-D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CTO-DM患者和单纯CTO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PCI术后预后情况。结果试验组病变支数单支和3支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双支病变发生率和病变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18个月,试验组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和血管内再狭窄部位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O-DM患者血管病变程度较高,PCI术后远期预后效果基本满意,但ISR和血管内再狭窄部位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