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出血性中风是在正气内虚的基础上,因内伤积损日久而使暗风、伏火等邪气内生,遇气候骤变、情志相激等诱因扰动气机,使气机逆乱"气之与血,并走于上"则导致络破脉损、血液溢出脉络之外而发为中风,急性期病机由"瘀停脉外、压迫神机","津行不畅、痰水形成","诸邪胶结、化毒伤脑"三个病理过程共同构成,恢复期虽病情趋于稳定,但局部脑髓空虚使症状难以得到完全恢复而留有后遗症,而诸邪伏藏又为复中风和呆病的发生构成风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毒邪致中风理论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王永炎院士指出[1]:毒邪致病是中风病病情险恶,难以治愈的关键,提出了中风病"毒损脑络"的病机假说.本文就中风病毒邪的内涵与特点以及清热解毒治疗原则做一浅论,探讨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药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出血性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脑出血在出血性中风中更为常见.根据<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发病2周至6个月为恢复期,发病6个月以后为后遗症期.急性期过后,大量患者留有偏瘫、语言障碍、肢体疼痛、痴呆等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中,中医药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方法:运用中医学络病理论与现代医学阐述肝豆状核变性毒损脉络的基本病机。结果:肝豆状核变性病机包括毒邪伏络、毒损肝络、肝络瘀阻、毒邪逆传四个时期。毒邪逆传可以损害脑络、肾络、骨络、胞络等。结论:虚、瘀、痰、毒夹杂的本虚标实是肝豆状核变性毒损脉络的基本病机特点,铜毒只是毒邪致病的始动因素。扶正驱毒通络是肝豆状核变性治疗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补阳还五汤是治疗中风气虚血瘀证的经典方,临床应用广泛。本研究综述近10年(特别是近5年)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先兆证、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我们应用蛇毒抗栓酶治疗各期脑血栓病人100例(男77 女23),年龄43~80岁,≥55岁者,占总数83%。急性期26例,恢复期47例,后遗症期27例。病程最短12小时,最长6年。经过治疗表明,急性期总有效率100%,恢复期89.3%;后遗症期81.4%,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对影响缺血性中风的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分期、既往史、个人史、牛津郡社区卒中研究分型(OCSP)和急性卒中治疗Org 10172试验TOAST分型不同组间各证候要素进行2×2或R×Cχ~2检验。结果男性痰湿比例高于女性(P0.05),女性气虚比例高于男性(P0.05);急性期内风比例高于恢复期(P0.01),急性期内风、内火、痰湿的比例高于后遗症期(P0.01),气虚比例低于后遗症期(P0.01);恢复期痰湿的比例高于后遗症期(P0.01),气虚比例低于后遗症期(P0.01)。既往有冠心病史的病人血瘀比例高于无冠心病史的病人(P0.05),既往有脑梗死病史的病人气虚比例高于无脑梗死病史的病人(P0.01)。有嗜酒史的病人痰湿比例高于无嗜酒史的病人(P0.05)。完全前循环梗死的内风比例低于后循环梗死和腔隙性梗死(P0.01)。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血瘀的比例高于小动脉性卒中(P0.01);小动脉性卒中痰湿的比例高于心源性栓塞(P0.01)。不同年龄段比较,各证候要素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且与性别、分期、既往史、个人史、OCSP分型、TOAST分型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中风为各种原因引起脑脉痹阻,脑络不通,进而脑髓神机失用而导致偏瘫失语,甚至神志昏蒙的临床综合征,相当于中医中风-中经络范畴.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多端,其根本的病机环节为"瘀"阻脑络形成脑缺血损伤.古代医家认为肝郁气滞、血行不畅而致脑脉痹阻是缺血性中风的重要病机,且肝气郁结与血瘀痰凝,甚至化火伤阴而致动风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中医通过疏肝活血、祛瘀生新,以最大限度恢复脑部血供及脑髓神机功能,从而降低病残率、病死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1 中风病机及现代腑实相关研究中风之证 ,历代医家论述颇多 ,可概括为“本虚标实”四字 ,本虚即肝肾不足 ,脾胃亏虚 ,标实不外“风、火、痰、瘀、毒”五端。中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急性期治疗是否得力 ,而急性期又以“标实”因素为主要矛盾 ,所以 ,现代医家十分重视中风急性期的标实治疗。王永炎教授[1] 首倡中风急性期的痰热腑实病机。他认为中风发病 ,内风旋动 ,夹痰瘀阻滞脑窍。病人或素食肥甘厚味 ,形体肥胖 ,或体弱久病 ,脾胃虚弱 ,痰浊渐生 ,阻于中焦 ,郁而化热。痰热中阻 ,枢机不利 ,清阳不升 ,气血不能上承 ,脑窍失养 …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称为胸痹。伏邪是指伏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伏痰、伏瘀等都属于伏邪,是胸痹的重要致病因素,平素伏藏于体内伏而待发,如伏痰、伏瘀突然加重或感受外邪可立即发病。本文主要探讨伏痰、伏瘀等伏邪与冠心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痰浊、瘀血、毒邪主要致病因素对脑出血发生发展的影响,分析三者间常胶结为病,阻滞气机并损伤脑络,以致血溢脉外,血蓄于脑发为脑出血。介绍脑出血发生后,瘀血继而化水生痰,瘀血、痰浊、水肿阻塞脉络,损害脑髓,进一步加重病情的理论。试从痰、瘀、毒三个方面论述脑出血的病因病机,并从痰、瘀、毒角度阐述"通因通用"法治疗脑出血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86年收治脑血栓病人196例 其中绝大部分是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病人。发病在一个月以内的急性期病人27例 治愈5例,基本治愈16例 好转6例,总有效率100%。因这部分病人多属自费患者,病情好转(一般用药1~2疗程)即要求出院,故多数病人未能达到治愈而出院。  相似文献   

13.
音猬因子(Shh)信号通路不仅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还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机制复杂,治疗手段也仅限于急性期的时间窗内。随着对Shh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该信号通路的相关基因和蛋白参与到缺血性脑卒中的各个阶段并发挥不同作用。本文综述了Shh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前期、急性期和恢复期三大阶段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期望对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和药物新靶点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中风患者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不同时相、不同面积缺血性中风患的关系。方法:采用胶乳凝聚法按不同年龄组分别测定92例正常人和118例缺血性中风患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结果:缺血性中风患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以急性期最高,恢复期D-二聚体含量已出现下降,与急性期相比有显性意义(P<0.05),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且与梗死面积呈正相关;正常人D-二聚体含量随年龄的增高有增长的趋势,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有显性差异(P<0.01)。结论:缺血性中风患急性期确实存在高凝状态,血浆D-二聚体水平不仅可作为观察缺血性中风病情轻重的指标,而且也是判断预后、观察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言语不清、口眼歪斜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危重疾病,重者中脏腑而见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甚至危及生命,急性期过后又多遗留后遗症。为中医四大难症之一。关于中风病机的认识,是随着对脑的病理生理的不断深化和广泛临床实践基础上而逐步发展的。其认识过程经历了由唐宋以前的“外风”学说,金元以后的“内风”立论,再到现阶段的“气”“瘀”“毒”等病理因素致中风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一般发病一个月内为急性期,经治疗大多数患者症状虽得到改善,但常易留有半身不遂等后遗症,并且近年研究表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存在感知觉、语言、记忆、意识等认知功能障碍,它与躯体损伤一样,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如生存率,致残率都有重要影响。本文就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作一简述,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与云南省地方性猝死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新发病区和非病区人群血浆TNF-α水平,其中猝死病例17份、病区内对照33份、非病区外对照24份。结果新发病区中急性期病例血浆TNF-α水平明显高于病区内对照、非病区外对照及恢复期病例(P<0.05);恢复期病例血浆TNF-α与病区内对照和非病区外对照无差别(P>0.05);病区内对照在病例急性期和恢复期的TNF-α水平相对非病区外对照未出现变化(P>0.05)。结论提示TNF-α作为炎症因子参与云南省地方性猝死心肌缺血损伤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何华 《山东医药》2006,46(7):81-82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病急性期经治疗缓解后遗留的偏瘫、失语、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传统观点认为,成年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后缺乏自身修复能力,因此认为,脑梗死后只有在急性期针对半暗带治疗才有价值,后遗症期即无治疗意义。但近年来研究证实,人及动物成年脑内有多处部位存在着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静息态神经干细胞(NSC),可参与修复缺损的神经功能。临床实践发现,有些缺血性中风患者即使在患病数年后,经治疗仍可出现功能恢复,即神经功能重建,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根据近年来最新的研究进展.从下调脑区激活、中枢神经再生、有效突触重建、神经影响因子和相关基因的调控等方面,综述缺血性卒中后遗症神经功能重建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慢性乙型肝炎病变发展有快有慢,病情有轻有重,预后有好有坏,临床证候复杂,治疗难易不一,今以个人之见,简述其发病及治疗中之要者如下。 1 病因 乙肝病毒为疫毒之邪,首犯肌肤,人于血分,深藏于肝。肝为五脏之一,脏本藏精气而不泻,若邪伏于肝,则难自净,是以难治。乙肝病毒固为疫毒之邪,但发于外则多表现为湿热,故有称之为湿热疫毒,其与一般湿热之邪不同者,实在于毒之性质迥异,故取一般清热利湿之剂治之,或能取效,但邪留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急性期以祛邪为先 中风病病位在脑,病变涉及肝、肾、心、脾等多个脏器.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者为气虚、阴虚或阳虚,标实者为风、火、痰、瘀.急性期病势急,急则治其标,以祛邪为先;恢复期病势缓,缓则治其本,以扶正为要.中风辨证分型,各家不一.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麻木或不遂,突然昏仆等是中风病人的共有症状,急性期以风火上扰和痰热腑实两型最为常见.风火上扰型常有头痛眩晕、舌质红、苔白或薄黄、脉弦等表现,其次可出现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黄便干等,血压增高.治以清热平肝熄风,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痰热腑实型常有眩晕、便秘、苔黄腻、脉弦滑等表现,血压可正常,也可增高,治以清热化痰,通腑熄风,方用涤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临床以痰热腑实型为多见,因此,清热熄风、化痰通腑是治疗中风急性期的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