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引言1906年,Gremer首先记录到食管导联心电图,结合1970年问世的心脏程序性刺激技术,最终形成了食管心脏电生理技术。至今食管心脏电生理技术已经历了40余年漫长的发展过程,对食管心脏电生理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当属Zoll、Monotoyo等心脏电生理大师。1952年,Zoll应用脉冲刺激仪经食管对心脏进行电刺激,首创经食管起搏心脏。1973年,Monotoyo应用经食管心房调搏进行了较全面的心脏电生理检查。  相似文献   

2.
赵昜 《心电学杂志》2009,28(6):430-434
经食管心房调搏术(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是一项经食管起搏心脏来进行临床电生理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该方法应用心脏刺激仪发放直流电脉冲,通过贴近心脏的食管电极对心房(或心室)进行调搏,同时记录体表及食管内心电图以获得心脏各部位的电生理参数,从而揭示某些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经食管心房程序起搏在临床电生理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心脏程序刺激是临床电生理检查的一个重要方法,但常需心脏插管,不便推广应用。本文探讨经食管心房程序刺激的临床应用范围及限度,以利此法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一、刺激脉冲:VFD—1、XD—2型心脏程序刺激仪都有经食管心房起搏(TEAP)的  相似文献   

4.
赵易 《心电学杂志》2010,29(2):152-159
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常引起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对其进行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一、隐性(潜在性)预激综合征当部分旁道不应期偏长或位于离窦房结较远时,窦性心律无法显示出预激图形、在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时,通过心房刺激频率的增快或期前刺激偶联间期的缩短,使激动落入房室结不应期中,  相似文献   

5.
食管心房调搏是利用食管与心脏解剖关系密切的特点,将电极导管经鼻腔送入食管。除了在心律失常时记录食管导联心电图外,主要应用心脏刺激仪发放直流电脉冲,通过贴近心脏的食管电极对心房进行调搏。同步记录体表及食管内心电图以获得心脏各部位的电生理参数,揭示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某些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6.
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需要发放多种方式的刺激脉冲及同步记录体表与食管导联心电图,连贯地仔细分析电生理检查全过程的体表和食管导联心电图改变,从而获得心脏各部位电生理参数。与分析体表心电图一样,可根据刺激波与心电图各间期及波形变化这些特点,仔细分析记录结果并做出心脏电生理诊断。 1分析方法 电脉冲在心电图上表现出高尖的钉状刺激波(S波),根据S波间距可测出起搏频率或期前刺激的偶联间期。仔细观察每次S波后是否有紧密相关的P波与QRS波群。S1S1连续刺激时需注意不同频率S波后的P-R间期及QRS形态改变,以及刺激结束后的节律与心率变化(参见本刊2014年第3期第262页图1)[1]。程控期前刺激时,在恒定的S1后发放程控期前刺激S2,测量S1-S2间期可获得期前刺激的偶联间期。此时应重点分析期前刺激引起的S2(P2)-R间期与QRS形态,以及对其后窦性节律的影响等(图1)。  相似文献   

7.
<正>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需要发放多种方式的刺激脉冲及同步记录体表与食管导联心电图,连贯地仔细分析电生理检查全过程的体表和食管导联心电图改变,从而获得心脏各部位电生理参数。与分析体表心电图一样,可根据刺激波与心电图各间期及波形变化这些特点,仔细分析记录结果并做出心脏电生理诊断。1分析方法电脉冲在心电图上表现出高尖的钉状刺激波  相似文献   

8.
心脏电生理学包括离体或在体心肌细胞电生理如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以病人为对象的临床心脏电生理学,后者包括体表心电图、高频信号叠加心电图(晚电位),动态心电图(AECG)食管内心脏电生理检测和心内电生理检测等。心内电生理的基本技术主要有:1.希司束电图;2.多导管电极的心内膜标测;3.程控期前刺激。  相似文献   

9.
李忠杰 《心电学杂志》2006,25(3):176-178
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包括记录心腔内心电图和程控电刺激两种基本方法,心脏对电刺激后形成的激动反应是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通过心脏各部位在电刺激反应后形成的一系列波形和间期的特征性变化,了解心脏激动的正常或异常起源以及不同的激动顺序。掌握心脏对电刺激后所形成的不同反应形式及其特征,有助于分析体表心电图中各种心律失常以及理解其电生理机制,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心电学会定于2011年3月10~14日在杭州举办中国食管心脏电生理培训基地授牌仪式暨第二期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研讨班。将由中国心电学会主任委员、著名心脏电生理学专家郭继鸿教授以及许原、屈百鸣、胡申江、惠杰、李中健、李乔华、李忠杰等教授就国内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的现状、临床应用、发展前景及新型食管心脏电生理仪应用等方面,采用理论与  相似文献   

11.
<正>心脏对心房程控期前刺激会形成一系列的反应,通过这些改变来研究心脏传导系统及其它部位的电生理特征,诱发或终止心律失常,复制电生理现象并分析其形成机制。了解这些心电图反应形式是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必须掌握的基本功。1心房S1S2期前刺激后出现不同的代偿间期其为窦房结对房性期前刺激的反应。1代偿间期完全:心房期前刺激未能进入窦房结,无法干扰窦性  相似文献   

12.
<正>经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是一项无创性心脏电生理诊断和治疗技术。它充分利用食管与心脏解剖关系十分密切的特点,将电极导管经鼻腔送入食管内,应用心脏刺激仪发放直流电脉冲,通过贴近心脏的食管电极间接对心房或心室进行调搏。检查时记录体表及食管心电图,以及心脏各部位的电生理参数,揭示某些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某些心律失常,还适用于不能进行运动试验的可疑冠心病患者的诊断。该方法简单易行,相对安全,但也会出现与  相似文献   

13.
短P—R间期食管心房调搏的电生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诚意 《心电学杂志》1993,12(2):128-129
对21例体表ECG记录的正常QRS波、短P-R间期患者作经食管心房调搏术,从其电生理特性进行探讨。资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龄26—50岁,(平均37±57岁)。常规12导联ECG 记录,选最长的P-R 导联测量P-R 间期,P-R 间期均<0.12s。2.仪器刺激仪用苏州产XD-2A 型心脏电生理诊疗仪。记录仪用日本产6511型心电图机。  相似文献   

14.
<正> 进行临床心脏电生理学检查,必须具备一系列的条件:a.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组成研究组,医务人员必须掌握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理论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能正确识别心律失常,熟习心肺复苏术、心脏起搏术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心内电生理检查时,医务人员必须组织严密,分工明确,通常施术放置心内导管电极的术者2人,心电图监护和施行电复律术者1人,心脏刺激仪操作者1人,电生理记录仪操作者1人,巡回护士1人,X 线透视机操作者1人,现场指挥1人。食管内心房调搏由1~2名医务人员即可施术。b.备有程控心脏刺激仪和各种类型的多极电极导管:程控心脏刺激仪必须安全准确、灵便地发放各类刺激电脉冲,通常使用的刺激方式有分级递增刺激法、连续递增刺激法、  相似文献   

15.
食管心房调搏对短P—R间期鉴别诊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报道60例短P-R间期的食管心房调博电生理学检查结果,以探讨食管调搏对短P-R间期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象和应用 年龄20岁以上的成年人60例.临床诊断冠心病2例,高血压病1例,其余无器质性心脏病,部分人有阵发性心悸症状.观察常规12导联心电图P-R间期<0.12s,QRS正常,无δ波.采用苏州产XD-2A型心脏电生理诊疗仪,调搏方法依次使用S_1S_1分级递增法,S_1S_2、RS_2、RS_2S_3递减或递增程控刺激法,猝发脉冲刺激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在无创性窦房结功能检测,揭示预激旁道与房室结双径路电生理特性,诱发、终止阵发陛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方面应用广泛,为普及电生理知识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在检查时只能通过体表单导联或多导联同步记录来分析诱发的心律失常,有时在心房刺激后诱发的心律失常瞬间出现,因不易捕捉或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时体表导联P波不清而丢失许多心电信息,从而无法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临床心脏电生理学是应用同步记录心腔内和/或体表心电图结合程控电刺激等方法来研究心脏生物电活动变化的一门学科.通过心脏电生理检查可以了解心脏传导系统的电生理特性,探讨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以协助选择治疗方案,并可判断预后与研究药物的疗效.近20年来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展,使心脏电生理概念不断得到更新,对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认识有了重大提高,已成为诊治心律失常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8.
食管心脏凋搏作为无创性电生理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已取得一定进展,食管凋搏过程中除了需要电生理刺激仪外,还需要1个满意的记录系统,目前国内应用的记录系统有2种①心电图仪:80年代多用单导联心电图仪,缺点是体表心电图和食管心电图不能同步记录,只能将图形作模拟同步分析,时距测量准确性差,易导致误诊,心电图纸耗量大。随后改用3导联或6导联心电图仪同步记录,克服了上述缺点,时距测量准确,误判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探讨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中存在S P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双极食管导联刺激同步记录时 ,能在刺激脉冲波后稳定录得清晰P2 波且资料完整者 5 0例。分别测量食管导联和V1导联中P2 波脱漏前最短S1S2 间期时的S2 波至P2 波间期 ,食管导联中P2 波至V1导联P2 波期间。结果 发现随着S1S2间期的逐渐缩短 ,食管导联和V1导联中均存在S2 ~P2 间期逐渐延长的特征。P2 波脱漏前的S2 P2 EB和S2 P2 V1间期分别为 (76 33± 11 89)ms和 (14 9± 2 6 83)ms,P2 EB P2 V1间期 (72 0 0± 10 31)ms。结论 提示 :①食管导联电极至左心房外膜间存在递减性传导 ,使该区域容易形成裂隙现象 ,亦造成心房不应期缩短和房间传导阻滞的假象 ;②采用单导联记录时不宜将刺激脉冲波作为左心房激动的标志 ,V1导联刺激波至P2 波顶峰时距不能反映左房后壁至右房前壁的房间传导时间 ;③心脏外组织存在传导延缓是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20.
李忠杰 《心电学杂志》2006,25(2):117-120
临床心脏电生理学是应用同步记录心腔内和/或体表心电图结合程控电刺激等方法来研究心脏生物电活动变化的一门学科。通过心脏电生理检查可以了解心脏传导系统的电生理特性,探讨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以协助选择治疗方案,并可判断预后与研究药物的疗效。近20年来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展,使心脏电生理概念不断得到更新,对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认识有了重大提高,已成为诊治心律失常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