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 比较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皮质入路行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皮质入路行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比较2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资料以及术后3个月时的转归情况(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3分为转归良好,≥4分为转归不良)和病死率.结果 共纳入68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40例,经皮质入路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3个月时,经外侧裂-岛叶和经皮质入路组转归良好率分别为52.50%(21/40)和21.43%(6/28),前组显著性高于后组(x2=6.642,P=0.010);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组和经皮质入路组病死率分别为2.50% (1/40)和21.43%(6/28),前组显著性低于后组(Fisher精确检验,P=0.017).结论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进行血肿清除的临床疗效优于经皮质入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60例,采用翼点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开颅,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经岛叶入路行颅内血肿清除和止血,必要时去骨瓣减压。术后随访6~24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临床预后,以MRS 0~2分为良好,3~4分为一般,5分和死亡为差。结果 60例患者中,死亡5例,病死率8.3%。存活的55例中,MRS 0分0例,1分1例,2分2例,3分19例,4分25例,5分8例,恢复良好占5.5%,一般占80.0%,差14.5%。结论经翼点入路或扩大翼点入路开颅,经外侧裂经岛叶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术清除颅内血肿和止血的方法.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68例临床资料,依照手术入路分为两组:A组(经侧裂-岛叶入路)34例,B组(经颞叶皮层入路)34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血肿清除率、去骨瓣减压例数、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术后自动睁眼时间、术后7 d脑水肿体积、并发症以及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优于B组。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血肿清除率高、术后恢复较好、并发症少等优势,对降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及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伟  张东  杨利军 《山东医药》2010,50(28):63-65
目的探讨微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H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PH患者63例,出血量39~120 ml、平均66 ml。所有患者就诊时未出现脑疝征象。行微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40例,行微骨窗皮质造瘘血肿清除术23例。结果行微骨窗侧裂—岛叶入路的40例患者在72 h内清醒34例,14 d内清醒1例,持续昏迷3例,21 d内死亡2例。行微骨窗皮质造瘘的23例患者术后72 h内清醒13例,14 d内清醒4例,持续昏迷5例,23 d内死亡1例。左侧优势半球血肿患者经侧裂入路手术语言功能好于经皮质造瘘者。结论对于适当的病例选择微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有利于更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对38例经CT确诊高血压脑壳核出血(出血量40-80ml)患者,均采用经翼部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脑壳核血肿清除术.结果:38例中死亡3例,存活35例.术后6个月随访,生活自理21例,生活部分自理8例,生活不能自理6例.认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壳核出血为最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和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青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青年基底节区重症脑出血患者。发病后6个月时采用格拉斯哥转归量表评价转归,4~5分定义为转归良好,1~3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 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患者195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97例与观察组98例。对照组患者行经颞叶皮质入路显微手术,观察组患者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自动睁眼时间、手术前后血清S-100B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自动睁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S-100B、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100B、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可有效提高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缩短术后自动睁眼时间,减轻脑组织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显微手术外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采用经外侧裂人路小骨窗开颅或去骨瓣减压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结果 全部病例血肿清除满意,术后24 h内复查了解血肿清除情况,23例血肿清除100%,6例清除90%以上,7例清除80%以上.认为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创伤小、止血可靠、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有效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与经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免疫因子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老年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外侧裂岛叶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d、7d患者CD3和CD4阳性细胞率,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转归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5.4%vs72.9%,P0.01);治疗3个月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56±1.38)分vs (17.75±2.36)分,P=0.000];2组治疗后1d、7dCD3和CD4细胞阳性率明显下降(P0.01))。与治疗后1d比较,2组治疗后7dCD3和CD4细胞阳性率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1d、7d CD3和CD4细胞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1d、7d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1d、7d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29.2%vs 4.2%,P=0.000)。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患者较经皮质入路疗效好,对机体神经功能和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应用价值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骨窗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CH)的效果,总结手术指征、技巧及围术期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小骨窗开颅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9例基底节区HC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中,血肿清除〉90%者26例,80%~90%者10例。术中改颞上沟入路者2例。术后再出血3例。术后随访3个月~2 a,根据GOS,良好19例,中残15例,重残3例,死亡2例。结论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HCH效果好,但应注意把握手术适应证。良好的操作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前提,围术期出血的有效防治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小骨瓣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HBGH)的效果。方法 58例HBGH患者应用小翼点开颅,小骨瓣经侧裂岛叶入路清除血肿。结果 24h内复查CT,残余血肿量与术前比较。血肿彻底清除有30例,血肿残留量小于5ml、10ml、20ml分别有15例、5例、5例;血肿残留量接近和超过原血肿量共3例;术后72h复查CT,脑水肿引起的占位效应与传统手术相比血肿非常轻微;术后12h意识状况:42例神志清楚,12例较术前好转,4例无改善;死亡6例,死亡率10.34%;术后6~24个月随访,按ADL分级进行测评:Ⅰ级4例(6.9%);Ⅱ级20例(34.48%);Ⅲ级15例(25.86%);Ⅳ级7例(12.07%);Ⅴ级2例(3.45%)。结论早期小骨瓣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HBGH有彻底清除血肿、创伤小、神经组织损伤轻微和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一般术后脑水肿不明显,病人恢复快,明显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6~2016-08该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观察组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能力及昏迷程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手术后,观察组生活能力及昏迷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形成的创伤较小、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与经颞中回入路治疗50例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行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及颞中回入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50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B组采用显微镜下经颞中回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随访0.5~1年,评价其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结果 A组患者死亡(GOS分级I级)3例、生存22例,其中植物生存(GOS分级Ⅱ级)3例、重残(GOS分级Ⅲ级)3例、中残(GOS分级Ⅳ级)10例、良好(GOS分级V级)6例;B组患者死亡3例、生存22例,其中植物生存3例、重残6例、中残10例、良好3例;结论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可靠,手术创伤小,清除血肿彻底,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显微镜下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8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外侧裂组49例和对照组38例。外侧裂组进行显微镜下外侧裂入路手术,对照组进行骨瓣开颅颞叶手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年,外侧裂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外侧裂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5/49),低于对照组的28.9%(11/48)(P0.05)。结论显微镜下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术后恢复效果好,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的预后。方法将58例具备手术指征的超早期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发病时间<4h)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试验组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入路开颅,开颅后均在显微镜下解剖侧裂池、切开岛叶皮质、清除血肿。术后随访3个月,对其预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术式对超早期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具有手术路径短、创伤小的优点,预后好,可更好地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行血肿清除手术和常规传统经皮层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优劣。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汕尾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行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传统经皮层开颅清除血肿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炎症指标,以及临床预后的差异。 结果2组患者在术前GCS评分、术前血肿体积、血肿清楚率上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清醒时间、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癫痫、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再出血、颅内感染、应激性胃肠道出血、深静脉血栓上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第3个月时生活质量评分平均秩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6、12个月时的平均秩次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清除外科手术入路选择上,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较常规传统经皮层开颅入路能够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术后清醒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炎性因子水平,节约医疗成本,以及改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青岛市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经侧裂一岛叶人路清除血肿的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115例,其中男71例,女44例;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3~15分的12例,9~12分的33例,5~8分的70例;根据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发病7~24h内)手术组(82例)和晚期(24h~5d)手术组(33例)。对比分析各组手术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死亡率和手术后6个月随访,按照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进行疗效评价。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手术组与晚期手术组的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早期手术组血肿大部以上清除76例(92.68%)、再出血8例(9.76%)、死亡6例(7.31%)、术后6个月ADL良好率76.82%(63/82)。晚期手术组血肿大部以上清除27例(81.81%)、再出血10例(30.30%)、死亡14例(42.42%)、术后6个月ADL良好率24.24%(8/33)。统计分析两组再出血率、死亡率及术后ADL分级具有显著性差异(X2=7.5245、20.1866、13.3942,P均〈0.05)。结论早期小骨窗侧裂一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具有创伤小、神经功能恢复快、预后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经额叶上沟入路与经外侧裂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ICH患者210例,依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A组(经额叶上沟入路行血肿清除术,102例)和B组(经外侧裂入路行血肿清除术,108例)。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颅内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因子(BDN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B组血肿清除率高于A组(t=3.551,P <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相近(t=0.321、1.939、1.198,P> 0.05)。B组术后3 d颅内压、NIHSS评分、PCT、IL-6及CRP水平低于A组(t=7.798、6.699、34.638、17.399、18.201,均P <0.05)。B组术后3 d NGF、BDNF及IGF-1水平高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早期经脑回皮质手术与经脑沟裂入路显微手术对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差异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8例行超早期经脑回皮质手术(经脑回皮质组)和135例行经脑沟裂入路显微手术(经脑沟裂入路组)的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外侧裂入路显微外科治疗老年人岛叶区低级别胶质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8年3月经外侧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老年人岛叶区低级别胶质瘤9例手术及随访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偏瘫1例、失语1例,均在1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早期复查头颅MRI,未见明显肿瘤残留;近期复查头颅MRI未发现肿瘤复发征象.结论 经外侧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技术是治疗老年人岛叶区低级别胶质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