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0 毫秒
1.
转移性肝癌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性肝癌的治疗是肿瘤治疗中十分棘手的难题,治疗方法虽然较多,但迄今疗效不甚满意.转移性肝癌的预后取决于原发肿瘤的部位、恶性程度、肝受累范围、有无肝外转移灶和患者的全身情况.对已有肝转移的晚期肿瘤,只有在尽可能切除原发灶的情况下,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方法,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使患者病情缓解,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综述了各种转移性肝癌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2.
端粒酶活性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化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RAP),对42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42例肝癌组织有34例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81.0%。42例癌旁组织有12例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28.6%。端粒酶活性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肿瘤转移无显著相关。结论 原发性肝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对阐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理,癌  相似文献   

3.
小肝癌的CT诊断技术及其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肝癌的CT诊断技术及其评估周康荣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上海200032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因小肝癌的手术切除率高,术后五年生存率亦高于50%。临床生化检测血清AFP阳性仍需影像学配合、定位和行分期诊断,其中以B超和CT...  相似文献   

4.
5.
2006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原发性肝癌182例,其中采用腹腔镜下切除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肝癌特异性AFP亚组分联合AFP-mRNA对肝癌诊断与鉴别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基因及肝癌特异性AFP亚组份(AFP-L3)在肝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从肝病患者外周血中制备总RNA,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AFP基因。用小扁豆凝集素亲和层析法分离血清中AFP-L3,放射免疫法测定AFP及AFP-L3。结果 在肝癌和肝硬化病人中AFP-L3阳性率分别为91.7%(110/120)和18%(9/50),AFP-mRNA阳性率分别为56.7%(68/120)和16%(8/50),两者总阳性率分别为95%(114/120)和26%(13/50)。正常对照组AFP-L3及AFP-mRNA均为阴性。肝癌病人AFP-L3%及AFP-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硬化及正常对照组(P〈0.01)。AFP-L3及AFP-mRNA与肿瘤大小、数目等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是否转移及有无复发等明显相关(P〈0.05)。结论 外周血AFP-L3及AFP-mRNA检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有助于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肝外转移或术后复发监测。  相似文献   

7.
肝癌特异性GGT的发生及其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肝癌特异性GGT的动态变化及其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化学致癌剂2-FAA(005%)制备鼠肝癌模型,观察肝癌GGT的产生及其肝组织内分布,并对不同肝病患者血清肝癌特异性GGT区带(HSB)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在实验性鼠的诱癌过程中,鼠肝脏癌变组织中GGT大量表达,出现早并具有胎肝GGT的特点;人血清中HSB的定量检测发现:肝癌组明显高于其他肝病组,肝外肿瘤及正常对照组(P<0001);HSB在小肝癌中的阳性率为75%,在AFP阴性肝癌中为783%。结论研究资料提示HSB的定量检测其临床价值优于HSB的定性分析,且有助于小肝癌和AFP阴性肝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局部切除治疗大肝癌58例的体会刘家隽,闵君中,黄映照,冉崇新采用规则切除治疗大肝癌已有40多年历史,但因病程已是中晚期,又多合并肝硬化,不仅切除率低,且术后常因肝功能衰竭(以下简称肝衰)而死亡。1973年前我科采用规则切除,探查55例,只切除8例,其...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DNA及前C/C区变异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是非洲、东南亚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死于肝癌者约为250000。我国为100000,死亡率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三位,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因而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自70年代甲胎蛋白用于早期肝癌普查,80年代甲胎蛋白加超声显像对高危人群的联合监测,更提高了早期肝癌的检出率。据我所1958~1986年统计资料,在收治的肝癌中早期比例由1.4%升至12.5~18.2%;根治切除比例由12.5%升至31.5~44.8%。肝癌五年生存率亦由4.5%升至10.9~31.1%,近年来小肝癌切除五年生存率已高达70.2%。以上资料充分说明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改善肝癌预后的最主要因素。然而,临床肝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标记CD127low和Foxp3+两种方法检测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int Tregs水平的相关性,建立两者转换的回归方程.方法:流式细胞术同时用CD127low和Foxp3+两种标志物检测31例HC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int Tregs,检测32例对照组CD4+ CD25hi-int Foxp3+ Tregs水平.结果:HCC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hi-int Foxp3+ Tregs占CD4+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0.33%±4.47%和7.34%±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int CD127low Tregs的比例为10.51%±4.78%.与Foxp3+Tregs比例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889,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曲线拟合提示幂模型是最优模型,建立回归方程Y=1.236×(x0.899)(Y为Foxp3+Tregs,x为CD127lowTregs).结论:HCC患者外周血中Tregs水平明显升高,用CD127low和Foxp3+两种方法检测HCC患者外周血Tregs水平呈正相关,两者之间数值转换可利用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2.
孙振宇  袁旦平  徐力善 《肝脏》2020,(2):214-216
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73,GP73)是肝癌最有价值的标志之一。GP73水平的增加与肝硬化、肝癌、乙型肝炎相关的急性慢性肝功能衰竭以及预测肿瘤转移密切相关[1]。研究表明肝癌患者血清GP73表达水平升高,促进了肝癌的侵袭与迁移。目前GP73已作为肝癌早期诊断的血清标记物已被纳入肝癌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而随着人们对GP73的深入研究发现,GP73与多种肝癌治疗的药物存在相关性,并且血清GP73含量的多寡也可直接影响到肝癌的发生及发展,这表明GP73或将成为肝癌临床治疗的新靶点。目前国内外对于GP73的研究主要集中在GP73促进肝癌发生和进展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本文就近年来有关GP73与肝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LIP、JIS、中国分期3种肝癌分期方法对肝癌肝切除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25例肝癌肝切除患者,使用CLIP、JIS、中国分期3种肝癌分期系统对患者初次诊断时进行评分,并进行随访,采用ROC曲线分析各预后评估系统对患者6个月生存率、12个月生存率的特异性和敏感度预测价值,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评价3种分期系统对总体生存率的预测价值,应用似然比卡方检验(LRχ~2)值和线性趋势卡方检验(linear trendχ~2)值进行分期系统的判断力、同质性、梯度单一性对比。结果 CLIP分期、中国分期、JIS分期6个月生存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0.689、0.596,12个月生存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2、0.589、0.511,在预测肝癌肝切除患者6个月及12个月预后中,CLIP分期优于中国分期,中国分期优于JIS分期;JIS分期4分以上相互之间累积生存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国分期、CLIP各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期的判断力、同质性、梯度单一性比较,CLIP中国分期JIS。结论在上述3种分期系统中,CLIP对于肝癌肝切除患者生存率的预测能力最强,预后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15.
原发性肝癌血液CD44v 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检测外周静脉血液中游离肿瘤细胞表达的CD44v mRNA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以及预测、监测术后复发的意义。方法 应用套式PCR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餐周静脉血液中CD44v mRNA的表达,并结合病理检查及随访结果探讨其意义。结果 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静脉血液中检出了CD44v mRNA10例(66.67%,10/15)。随访回报13例,CD44v mRNA阳性9例,阴性4例,前者侵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肝癌治疗的研究取得很大进步,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使得肝癌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改观。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庚型肝炎病毒(HGV)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感染状况,本文对1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进行了分析。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庚型肝炎病毒基因,采用蛋白酶K裂解法提取血清中HGV-RNA,逆转录为cDNA后进行巢式扩增,获得238bp的特异性片段。用此方法对145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发现21例HGV-RNA阳性(14.5%),均为男性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抗肝癌单链抗体二聚体高分子免疫纳米颗粒,观察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子交联的方法,以壳聚糖水溶性衍生物多糖为基材,将已获得的抗肝癌单链抗体二聚体BDM制备成免疫纳米颗粒,检测纳米颗粒的表征、包封率及载药量,并通过MTT法观察免疫纳米颗粒对肝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结果:制备粒径为100-200nm的抗肝癌单链抗体二聚体高分子纳米颗粒,最佳包封率为53%,栽药量为75μg/mg抗体二聚体,抗肝癌单链抗体二聚体高分子纳米颗粒显示较好的抗肿瘤作用,其对肝癌细胞的抑制率为34%左右,且有浓度依赖性.结论:成功制备了抗肝癌单链抗体二聚体高分子纳米颗粒,初步应用具有抑瘤性,为下一步开展体内肝癌的放射免疫诊断和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与传统围手术期处理肝癌切除术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23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病人,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处理3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排气时间、肝脏功能变化和住院费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开始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患者较传统治疗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P0.05);两组病人术后第3天和第5天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加速康复外科治疗肝癌切除术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既有利病人术后器官功能的康复,又可以减少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0.
hTERT基因表达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 TERT)基因表达在肝细胞肝癌 (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 )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同步检测 6 2例 HCC及其对应癌旁组织、8例正常肝组织中 h TERT及 h TERTm RNA的表达情况 ,分析 h TERT基因表达与 HC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h TERT蛋白主要定位于肝癌细胞胞浆内 ,偶见核内染色。h TERT和 h TERTm RNA在 HC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88.71%、82 .2 6 % ,分别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的阳性率 9.6 8%、6 .4 5 %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h TERT及其 m RNA在 8例正常肝组织均未见表达。统计学分析显示 ,HCC中的 h TERT基因表达与肿瘤分期分级、门静脉有无癌栓、血清中甲胎蛋白表达水平、是否合并 HBV感染等有关 (P <0 .0 5 )。结论 h TERT基因可能在 HC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表达有望成为 HCC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