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FHF)中对肝损伤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和D-氨基半乳糖(D-GalN)构建FHF小鼠模型,采用ELtSA方法和RT-PCR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及肝组织TNF-αmRNA表达,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RT-PCR法检测血清NO水平及肝组织iNOSmRNA,在小鼠用药后不同时期动态观察TNF-α、NO及肝损伤的变化,并对模型鼠分别给予TNF-α单抗和NO合成酶抑制剂L-NMMA,动态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在FHF小鼠中,用药后2~4h肝组织TNF-αmRNA表达显著增加(0.91±0.75→0.82±0.08,P<O.01),伴血清TNF-α水平升高,给予TNF-α单抗后可阻断LPSD-GalN介导的肝损伤,用药后4~8 h肝组织iNOSmRNA表达及血清NO水平亦显著升高(0.87±0.08→0.85±0.08,P<0.01),给予L-NMMA后使肝损伤反而加重.FHF小鼠用药后8~12 h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ALT明显异常,肝组织切片可见肝组织大块状出血和坏死. 结论:在LPS/D-GalN所致的FHF中,TNF-α的产生与肝损伤成正相关,而NO在此模型中似有保肝和肝损伤的双重作用,TNF-α和NO在FHF模型鼠的肝损伤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黄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组和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组.大黄组和PHGF组于造模前3d分别每天灌服大黄水煎液和皮下注射PHGF 1 ml/100 mg,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灌服0.9%氯化钠注射液1 ml/100 mg.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N)/内毒素脂多糖(LPS)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造模8h后开腹取大鼠肝组织作病理检查,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肝组织中Fas、FasL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D-GαlN和LPS可引起严重的急性肝坏死并有广泛的肝细胞凋亡,伴Fas、FasL和caspaSe-3在肝细胞中强烈表达,大黄能减轻肝组织损伤,并可降低肝细胞凋亡及Fas、FasL和caspase-3表达(P均<0.05).结论 大黄可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肝细胞Fas、FasL和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D-氨基半乳糖(D-Ga lN)联合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衰竭TNF-α、Caspase-3、TGF-β1 mRNA的表达,并探讨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 ♂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 正常组、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和干预组以D-Ga lN/LPS腹腔注射构建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正常组则相应予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干预组于造模前2 h予以罗格列酮灌胃,正常组和对照组则相应予以生理盐水灌胃.比较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肝组织病变程度及肝组织TNF-α、Caspase-3,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D-GalN联合LPS腹腔注射成功构建了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对照组肝组织中TNF-α、Caspase-3、TGF-β1 mRNA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高( P<0.001);干预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403.6±76.1 U/L vs 3664.8±646.1 U/L,464.6±63.0 U/L vs 3514.0±468.9 U/L,均P<0.001),肝组织中TNF-α、Caspase-3、TGF-β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270±0.042 vs 0.459±0.072,0.388±0.033 vs 0.553±0.033,0.261±0.031 vs 0.403±0.042,均P<0.00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肝细胞以变性为主,未见明显坏死.结论: 罗格列酮可能通过下调T N F - α、Caspase-3、TGF-β1的表达对D-GalN/LPS小鼠急性肝衰竭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降脂复肝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病理学、肝功能、血脂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造模结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血脂康组和降脂复肝汤组,治疗12 w后,通过HE染色、血清生化以及免疫组化检测,观察降脂复肝汤对肝组织病理学、血清酶学、血脂以及TNF-α的影响.结果 血脂康组和降脂复肝汤组体重、肝重、肝指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P<0.05).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降脂复肝汤组TNF-α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而且,降脂复肝汤组比血脂康组作用明显(P<0.05).结论 降脂复肝汤能明显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大鼠肝脏的病理变化、减轻肝组织脂肪变性,同时,也能降低脂肪肝变性肝组织TNF-α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陈海鸥  谢玉桃  傅爱 《肝脏》2009,14(6):458-461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D-氨基半乳糖(D-GalN)联合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并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以D-GalN/LPS腹腔注射构建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正常组则相应予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治疗组于造模前2 h予以罗格列酮灌胃,正常组和对照组则相应予以生理盐水灌胃.比较各组小鼠24 h存活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肝组织病变程度及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天冬氨酸特异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组小鼠24 h存活率明显高十对照组(P<0.05),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肝细胞以变性为主,未见明显坏死;治疗组小鼠肝组织TNF-α、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罗格列酮对D-GalN/LPS小鼠急性肝衰竭有保护作用,可改善肝细胞炎症和坏死.降低急性肝衰竭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与罗格列酮下调TNF-α、Caspasc-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D-氨基半乳糖(D-GalN)联合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并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以D-GalN/LPS腹腔注射构建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正常组则相应予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治疗组于造模前2 h予以罗格列酮灌胃,正常组和对照组则相应予以生理盐水灌胃。比较各组小鼠24 h存活率,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肝组织病变程度及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天冬氨酸特异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小鼠24 h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肝细胞以变性为主,未见明显坏死;治疗组小鼠肝组织中TNF-α、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对D-GalN/LPS小鼠急性肝衰竭有保护作用,可改善肝细胞炎症和坏死,降低急性肝衰竭的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与罗格列酮下调TNF-α、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mxisome pmlifo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小鼠肝组织PPARγ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在NASH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酶法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甘油三酯(TG)水平;光镜下观察肝组织脂肪变程度、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PPARγ和TNF-a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小鼠肝脏未出现明显的脂肪变、炎症和纤维化,而模型组肝脂肪变及炎症明显,罗格列酮干预组肝脂肪变及炎症均明显减轻.罗格列酮干预组、模型组和对照组肝组织PPARγ mRNA及其蛋白表达依次为0.83±0.01、0.75±0.01、0.72±0.01和0.77±0.00、0.69±0.02、/0.49±0.01(P<0.01).模型组、罗格列酮干预组、对照组TNF-a mRNA及蛋白表达依次为1.11±0.01、0.99±0.02、0.91±0.00和0.99±0.01、0.60±0.01、0.47±0.01(P<0.01).结论 在高脂、胆碱一蛋氨酸缺乏饮食诱导的小鼠NASH模型中,肝组织TNF-α活性与NASH的进展有关;PPARγ特异性激动剂罗格列酮可通过上调PPARγ水平而抑制TNF-α表达,进一步阻止NASH的进展,为NASH的靶向性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氨(LPS/D-Gal)联合诱导的急性肝衰竭(ALF)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肝组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取1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30只。采用LPS/D-Gal腹腔注射建立小鼠ALF模型,设生理盐水对照组、Oridonin对照组、LPS/D-Gal诱导模型组和LPS/D-Gal处理及不同剂量Oridonin干预组。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和IL-6 m RNA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48 h存活率为0.0%(0/30),而两个Oridonin干预组小鼠48 h存活率分别提高至64.5%(19/30)和80.6%(24/30,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细胞呈大块或/和亚大块坏死,肝小叶结构消失,残存肝细胞肿胀、空泡变性,肝窦肿胀充血,炎细胞浸润。Oridonin干预组小鼠肝细胞坏死、空泡变性和炎细胞浸润等较模型组有明显的改善;模型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345.3±54.1)U/L和(500.2±53.5)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3±0.6)U/L和(117.1±9.8)U/L,P0.01],两个Oridonin干预组分别为(303.9±39.5)U/L和(340.6±2.8)U/L及[(130.2±38.3)U/L和(209.8±36.2)U/L,P0.05];模型组小鼠肝组织TNF-α、IL-1α、IL-1β和IL-6 m 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两个Oridonin干预组肝组织TNF-α、IL-1α、IL-1β和IL-6 m RN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Oridonin对LPS/D-Gal诱导的ALF小鼠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肝组织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罗格列酮联合丹参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 db/db小鼠被随机分为3组,在模型组给予高热量饮食基础上罗格列酮(DM-R)组、罗格列酮和丹参联合用药(DM-R+ D)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治疗,12 w末处死动物留取标本检测各相应指标.结果DM-R组较模型组血糖(FBG)、血清甘油三酯(TG)、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明显降低(P<0.05),血浆胰岛素水平(Ins)显著降低(P<0.01),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P <0.05);DM-R+D组较DM-R组FBG、Ins、ALT及TG均明显降低(P<0.05),TNF-α显著降低(P<0.01),SOD明显升高(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改善db/db小鼠糖脂代谢和肝脂肪变性,同时联合丹参抗氧化应激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赤芍承气汤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赤芍承气汤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致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内毒素(LPS)+D-氨基半乳糖(D-GalN))联合制备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模型组用生理盐水、治疗组用复方中药赤芍 承气汤分别灌胃,4天后开腹取鼠肝组织作病理检查,以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Fas,FasL蛋白在大鼠肝 的表达情况,并观察赤芍承气汤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LPS+D-GalN可引起严重的急性肝坏死并有广阔物肝细胞凋亡,伴Fas,FasL蛋白在肝细胞中强烈表达;肝细胞Fas/FasL阳性率,模型组为83%:92%,中药组为53%:50%,经统计学分析,P<0.01;其阳性表达率随肝细胞坏死程度加重而增加,结论:赤芍承气汤可减轻肝细胞Fas/FasL的表达,抵抗内毒素诱发的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胃癌及癌旁组织Fas、Fas L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Fas、FasL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74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FasL蛋白在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高中分化型胃癌Fas和FasL的阳性表达率一致性显著高于低分化型胃癌(P<0.05)。而在早期和进展期胃癌间,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胃癌间Fas和FasL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组织Fas 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FasL在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as和FasL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胃粘膜癌变过程中细胞凋亡抑制的重要机制之一,并与胃癌的分化和免疫逃逸有关。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Fas及Fas配体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乙型肝炎肝组织中Fas及Fas配体(FasL)表达和分布的相互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以兔抗-Fas及兔抗-FasL多克隆抗体,对60例急性轻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患者石蜡包埋肝组织中的Fas及FasL进行了检测。Fas及FasL的检出率分别为76.7%(46/60)及70.0%(42/60),Fas于肝细胞胞浆内表达,FasL多在肝组织中浸润的淋巴细胞胞浆内表达(34/42,80.9%),也见于肝细胞胞浆中(25/42,59.5%)。FasL阳性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汇管区,肝小叶内很少见,FasL阳性肝细胞的分布类同Fas阳性肝细胞;在急性轻型肝炎,阳性细胞多在小叶内弥散分布,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活动性肝硬化则更多集聚于碎屑样坏死灶和假小叶的周边。免疫组化双标记染色显示,Fas及FasL可在同一或不同肝细胞胞浆内表达,但多分布于同一区域。本研究在正常肝组织中未查见FasL的表达,提示在病理状态下,肝细胞才出现FasL的表达。Fas及FasL在肝组织中的分布表明,Fas-FasL系统在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患者肝组织中Fas的表达与血清可溶性Fas水平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Fas的表达,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可溶性Fas。结果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Fas水平>中度>轻度,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Fas表达的程度和血清sFas水平与肝组织病变的活动性一致。结论 1.肝组织炎症程度与肝组织Fas抗原的表达有关;2.Fas介导的肝细胞凋亡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抑制肝细胞Fas表达有助于减轻肝细胞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4.
Fas在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Fas的性质,结构,作用机制及其与心力衰竭中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可溶性Fas受体的水平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可溶性Fas(sFas)受体水平及其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浆sFas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难治复发患者sFas含量(ANLL9.69±3.51μg/L; n=8,ALL7.14±2.18μg/L; n=7)显著高于( P<0.01)正常对照(3.49±2.36μg/L)和CR组(ANLL4.23±1. 98μg/L;n=8,ALL 3.72±0.72μg/L; n=7)。 ANLL与 ALL患者 sFas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5)。结论:初步提示血浆sFas水平升高与急性白血病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氟伐他汀预处理对心肌梗死后鼠心肌细胞Fas基因表达及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梗死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及氟伐他汀组.8 w后测定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采用Masson染色法分别检测心肌梗死后胶原成分来评估心室重塑情况,同时利用免疫组化法测定Fas蛋白阳性染色指数以衡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8 w后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组梗死区及梗死周边区胶原纤维数量明显增加,而氟伐他汀组相应部分的胶原纤维数量减少,差异显著(P<0.05).氟伐他汀组Fas蛋白阳性表达的细胞明显减少,与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氟伐他汀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氟伐他汀能通过Fas/FasL系统抑制梗死后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并阻止胶原纤维的形成,从而抑制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18.
心肌细胞的凋亡和代偿性肥大是缺血性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过去曾认为Fas与缺血后心肌细胞的凋亡有关,但近来研究发现两者并没有直接关系,并认为Fas与心肌细胞肥大有关,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凋亡基因Fas-670基因多态性在青海地区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RFLP法检测95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129例健康人(对照组)Fas-670基因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胃癌组Fas-670基因多态分布为:纯合野生型AA 29.5%(28/95)、杂合型AG 49.5%(47/95)、纯合突变型GG 21.0%(20/95)。对照组Fas-670基因多态分布为:纯合野生型AA频率41.9%(54/129)、杂合型AG频率47.3%(61/129)、纯合突变型GG频率10.8%(14/129)。Fas-670基因型与青海地区胃癌风险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 Fas-670基因多态可能与青海地区胃癌发生风险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慢性HBV感染时血清可溶性Fas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HBV复制状态对肝细胞Fas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慢性HBV感染时血清可溶性Fas分子浓度的变化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81便来慢性肝炎患者肝穿刺标本(慢性活动性肝炎19例,慢性迁延性肝炎62例),患者血清标本于-70℃冷藏。肝组织本Fas分子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的检测用DNA末产示记法(TUNEL法)。血清HBVDNA用PCR法检测,血清sFas浓度用ELISA法检测。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