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巴西,曼氏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有B.tenagophila、藁杆双脐螺、光滑双脐螺三种双脐螺。本文比较研究了这三种螺的毛蚴感染水平及每天的尾蚴逸出数。 用实验室饲养的长度分别为8—10mm、8—10mm、4—7mm的上述三种双脐螺,进行曼氏血吸虫发育的比较研究。每种螺200只,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因吡喹酮抗性产生而导致曼氏血吸虫抗性虫株繁殖力发生改变的可能性。方法 以抗性株与敏感株毛蚴和尾蚴定量感染光滑双脐螺和CD,小鼠,宿主体内观察比较曼氏虹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生物学特性:对螺感染率、感染性螺存活期、在螺体内产尾蚴量、尾蚴和虫卵开放前期及虫卵孵化率。结果单只螺暴露于单个毛蚴2h,抗性株与敏感株对螺感染率为19.8%和8.9%,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6);逸蚴期间,塞内加尔抗性株感染螺存活率高于敏感株;用塞内加尔抗性株和敏感株毛蚴感染所获阳性螺产尾蚴量(尾蚴/螺)为6875条和14611条;塞内加尔抗性株和敏感株尾蚴开放前期为32.2d和27.7d。抗性株与敏感株鼠体内虫卵开放前期为42.8d和45.5d;虫卵孵化率为80.9%和78.0%。结论 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对实验室传代的光滑双脐螺具有高感染性,此生物学改变似与吡喹酮抗性产生相关;塞内加尔抗性株与敏感株问存在其他变化则被认为是曼氏血吸虫不同地理株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在非洲同时流行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人们常同时感染这两种血吸虫。本文作者采用一个毛蚴感染亚历山大双脐螺及热带小泡螺后逸出的尾蚴感染仓鼠,就这两种血吸虫的雌、雄成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血吸虫在宿主体内的发育及产卵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将仓鼠分成三组:第一组为单性感染组,即用单性毛蚴感染亚历山大双脐螺和热带小泡螺,用每种螺所选出的约200条尾蚴经皮下接种感染仓鼠;第二组为异种交叉配对感染组,即埃及血吸虫雄虫与曼氏血吸虫雌虫  相似文献   

4.
藁杆双脐螺Biomphalarta straminea(Dunker1848)广泛分布于中美及南美洲,是曼氏血吸虫的中间宿主(Getz et al.,1975),而且是巴西东北部地区曼氏血吸虫最重要的中间宿主。Meier-Brook(1974)报告存香港发现此种双脐螺。作者在香港九龙新界地区的灌溉沟内也采到此螺。它们生活在水中,往往聚集成团,漂浮在水面或沉于水底。为了了解藁杆双脐螺的活动规律,在实验室内观察它在静水和充气水中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弄清阿曼南方地区曼氏血吸虫病和埃及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及其媒介螺,作者在阿曼西南部佐法尔省的6个地区进行了现场调查。在取样的16个调查点中有15个点水体中都发现有密度不等的阿拉伯双脐螺(Biomphalaria arabica)。经实验观察,其中13个点的螺均有曼氏血吸虫尾蚴逸出,另2个点的螺逸出的为非血吸虫尾蚴。用自一个最大水体取得的78只阿拉伯双脐螺进行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曼氏血吸虫的中间宿主藁杆双脐螺的生态水力学特性。方法采用排水体积法和沉降管法分别测定了双脐螺的密度和静水沉速。结果藁杆双脐螺的密度在1.04~1.16 g/cm~3之间,平均密度为1.08 g/cm3;其静水沉速在2.32~12.92 cm/s之间。结论藁杆双脐螺的生态水力学特性与钉螺有所不同,在研究采用水利措施防控藁杆双脐螺扩散中应考虑其特性。  相似文献   

7.
作者等于1974年发现小白鼠在单次感染苏丹北方地区曼氏血吸虫尾蚴100条后7及8周有肝细胞坏死及肉芽肿性肝炎等变化。有些人认为苏丹南方地区曼氏血吸虫对人的致病力较北方地区的要强,但尚未获得证实。作者分别用感染苏丹北方及南方地区曼氏血吸虫病人虫卵毛蚴的Biomphalaria pfeifferi及B.sudanica螺逸出的尾蚴感感小白鼠作实验。就其感染程度、潜伏期、宿主存活时间、虫数及肝脏病理变化等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如下:B.sudanica螺在感染毛蚴  相似文献   

8.
作者报告了吡喹酮能不同程度地抑制感染曼氏血吸虫的双脐螺和感染牛血吸虫的扁卷螺逸出尾蚴,并以组织学研究对此项结果加以分析。方法:分别用5个毛蚴个别感染每个螺蛳,待首次逸出尾蚴一周后,用相当于0.1%的吡喹酮混和饲料代替常规的螺饲料,喂养48小时后,仍以常规饲料饲养螺蛳。并连续10周,每天作尾蚴逸出量的计数。同时固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主要流行区现场分离株虫卵、毛蚴和尾蚴阶段对吡喹酮的敏感性,为建立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性检测技术提供基础。方法分别从中国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和云南6省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虫卵,建立日本血吸虫现场分离虫株;采用实验室已有的3株曼氏血吸虫株为对照。将各虫株虫卵分别孵育于5×10-6、10-6、5×10-7、l0-7mol/L吡喹酮溶液中24 h后移至清水孵化,观察虫卵的孵化率。将各虫株毛蚴分别暴露于5×10-6、   10-6、5×10-7、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0、1、5 min后观察比较毛蚴的运动及形态学变化。将各虫株尾蚴分别暴露于 10-5、6×10-7,4×10-7、10-7 moI/L吡喹酮溶液中,0、20、40、60、80、100 min后,解剖镜下观察尾蚴的泳动、收缩和断尾率的变化。并将结果与曼氏血吸虫株进行比较。结果 经10-6,5×10-7、10-7 mol/L吡喹酮溶液中24 h后,日本血吸虫虫卵的孵化率分别为0. 52%、11. 90%和49.15%,曼氏血吸虫分别为4.17%、31. 37%和92. 53%。当暴露于10-6 mol/L 吡喹酮1 min后,日本血吸虫毛蚴的变形率为100.00%,曼氏血吸虫为55. 73%;当分别暴露于5×10-7、10-7mol/L吡喹酮5 min后,日本血吸虫毛蚴的变形率为96. 82%和21. 80%,曼氏血吸虫毛蚴为21. 80%和0。当暴露于10-5 mol/L吡喹酮中40 min,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断尾率为96. 75%,曼氏血吸虫为28. 30%;暴露于4×10-7mol/L吡喹酮中100 min,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断尾率为95. 82%,曼氏血吸虫为11. 40%;当暴露于l0-7mol/L吡喹酮中80 min,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断尾率为29. 65%,曼氏血吸虫尾蚴为0。结论 日本血吸虫各现场分离株间在虫卵、毛蚴和尾蚴阶段财吡喹酮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高于曼氏血吸虫。研究提示,将毛蚴移人5×l0-7mol/L吡喹酮溶液中1 min,镜下观察其变形率,可作为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敏感性的观察指标,可用于现场判断病人化疗失败的原因是否是由于吡喹酮不敏感株产生所引起。将尾蚴移入 4×10-7 mol/L吡喹酮溶液中80~100 min,镜下观察其断尾率,可用于螺体内虫株吡喹酮敏感性监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用曼氏血吸虫成虫分离的表皮制剂免疫小鼠获得单克隆抗体的方法。这种抗体能杀死童虫并可识别童虫的表面抗原。实验采用曼氏血吸虫波多黎各株和光滑双脐螺。成虫从感染6周的仓鼠门静脉中检获,尾蚴用Ramalho-Pinto法发育为童虫,肺部童虫可从感染1000条尾蚴的CBA/Ca  相似文献   

11.
实验采用白昼逸出尾蚴早期型和晚期型的曼氏血吸虫Sm(E)株与Sm(L)株,前者来源于人宿主,保种于光滑双脐螺体内;后者则来源于自然感染的黑家鼠。此外,还用夜间逸出尾蚴的罗氏血吸虫Sr(N)株,保种于光滑双脐螺体内。亲代杂交是将自螺体逸出的尾蚴确定性别后,各以100条按下述三种组合感染小鼠:sm♀(E)×Sr♂(N);Sm♀(L)×Sr♂(N);  相似文献   

12.
藁杆双脐螺可作为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1981年证实在深圳市局部地区有该螺孳生; 2013年再次调查发现, 该 螺已在深圳市、 以及周边的东莞市和惠州市等地大范围蔓延扩散, 并已在当地形成较优势种群, 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由 于深圳市及周边地区与国际交流密切, 劳务输出等人口流动性大, 且目前我国由境外输入的曼氏血吸虫病病例报道亦逐 渐增多, 因此曼氏血吸虫病在我国传播或流行的潜在风险因素正在逐步增加,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及早采取相应的防控措 施, 加强监测, 降低该病在我国传播或流行的风险。本文就藁杆双脐螺在中国内陆的发现、 分布、 扩散蔓延及传病风险等 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相关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者曾报道编码曼氏血吸虫8kDa尾蚴特异性的钙结合蛋白(CaBP)基因的克隆、定序及表达。本文对此蛋白的有关功能进行了免疫化学研究。 成虫取自感染曼氏血吸虫7周的小鼠肝脏。每4天收集一次光滑双脐螺逸出的尾蚴。胞蚴按两个时间取自双脐螺的肝脏(HP):  相似文献   

14.
中国香港和深圳地区相继出现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藁杆双脐螺孳生地; 在我国援非项目和赴非务工人员数量剧增的同时, 赴非洲回国人员中感染曼氏或埃及血吸虫的报道亦逐渐增多; 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大环境下, 非洲血吸虫病会否在中国境内传播或流行, 再度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从生物学和流行病学角度, 就其传播风险作一剖析, 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非易感的双脐螺体内曼氏血吸虫胞蚴最终将被血细胞包围和破坏,已有资料表明,双脐螺对血吸虫的不易感性主要源于血细胞介导的抗性。 为获得进一步证据,作者在非易感的13-16-R1螺体内植入琼脂糖微球包裹的曼氏血吸虫毛蚴,并将其与钻入双脐螺体的毛蚴转化而成的胞蚴进行比较。取8只螺,按下述方法植入毛蚴:将巴斯德管在火焰上拉出一尖细端,加入Chernin等渗盐溶液(CBSS)内的  相似文献   

16.
感染吸虫的软体动物的病理反应特征常常是不产卵或产卵减少。作者研究了吡喹酮对感染曼氏血吸虫的光滑双脐螺生殖力的恢复作用和它对螺内子胞蚴和发育尾蚴的作用。实验用在实验室饲养的光滑双脐螺成螺(壳直径10~13mm)和在MF1小鼠内保种的曼氏血吸虫作为材料。先将成螺(壳直径10~11mm)感染曼氏血吸虫,感染后6周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抗性株雌性与雄性尾蚴对吡喹酮敏感性的差异,为探索血吸虫对吡喹酮抗性产生机制提供线索。方法分别用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抗性株感染鼠粪便中的虫卵孵化毛蚴,以单只毛蚴感染单只光滑双脐螺,建立单性别血吸虫尾蚴系;以WI特异性序列为引物,采用直接PCR法鉴别出单性别系尾蚴的性别,分别将敏感株与抗性株的雌、雄尾蚴暴露于不同浓度的毗喹酮溶液中,经一定时间后观察并计算尾蚴的断尾率。结果曼氏血吸虫尾蚴 暴露于10-4、10_5、6×10-7 mol/L和4×10-7 mol/L毗喹酮溶液中100 min,吡喹酮敏感株雄性尾蚴的断尾率分别为66. 7%、75. 8%、43. 5%和21. 7%.雌性的断尾率分别为29. 3%、27. 9%、12. i和7. 6%,雄性尾蚴的断尾率显著高于雌性尾蚴(P均<0. 05);而抗性株雄性尾蚴的断尾率分别为43. 3%、39. 4%、25. 4%和6.9%,雌性尾蚴的断尾率分别为47. 0%、38. 9%、26. 3%和6.3%,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曼氏血吸虫尾蚴分别暴露于10_4、10_5、6×10-7 mol/L和4×10-7 mol/L吡喹酮溶液中80 min,敏感株雄性尾蚴的断尾率分别为54. 4%、68. 6%、42. 1%和16. 1%,抗性株雄性尾蚴的断尾率分别为30. 2%、34. 4%、20. 1%和2.8%,敏感株显著高于抗性株(P均<0.05)。结论曼氏血吸虫雌雄尾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存在差异,雄性尾蚴敏感性高于雌性。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的产生与雄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用曼氏血吸虫敏感株为波多黎谷株。抗羟蒽酮的虫株系在实验室内保存的Baltimore株,用前以1次肌注羟蒽酮800mg/kg选育。经在3代虫重复选育后,与对羟蒽酮敏感的虫株进行杂交。另一抗性株是从感染对羟葸酮敏感的曼氏血吸虫的小鼠,用羟蒽酮800mg/kg×1治疗后,选取残存有成对成虫的小鼠肝卵孵化的毛蚴,感染双脐螺后再用逸出的尾蚴感染小鼠,用羟葸酮重复治疗培育的抗性株。从感染抗性株和敏感株的杂交的血吸虫  相似文献   

19.
在热带地区和非洲,双脐螺分布广泛并对线虫有很高的易感性,它们是曼氏血吸虫最重要的中间宿主。在巴西,现已经鉴定出双脐螺的10个种和一个亚种,它们分别是:光滑双脐螺(B.glabrata)、浅滩双脐螺(B.tenagophila)、藁杆双脐螺(B.straminea)、西方双脐螺(B.occidentalis)、奇异双脐螺  相似文献   

20.
吡喹酮(PZQ)是一种由相同比例的同分异构体,左旋(L)和右旋(D)吡喹酮构成的外消旋化合物。本文报道了L-PZQ和D-PZQ对感染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小鼠的杀虫效果。实验所用药物系上海第六制药厂提供,日本血吸虫日本株和曼氏血吸虫波多黎各株已在实验室用雄性ICR小鼠在片心钉螺、光滑双脐螺中传代十年以上,从20个以上的感染螺中收集各血吸虫种的尾蚴在3小时内用于感染。雄性ICR小鼠(5周龄)用盖玻片法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30条,或用尾部浸水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