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53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发病6h内应用16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对患者健侧正常区与脑梗死区的局部脑血流容积(CBV),局部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等进行统计对比,53例患者均在1周内CT复查确诊为脑梗死。结果 53例患者患侧脑组织16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显示,脑梗死区CBF平均值与CBV平均值均较健侧平均值降低,MTT平均值明显长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层螺旋CT在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面具有优越性,能有效发现梗死灶的部位,确定病变大小范围,及时发现梗死区缺血性半暗带的存在,评价血流灌注情况。为医生早期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提高影像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大脑中动脉狭窄脑卒中患者CT灌注成像(CTP)与复发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大脑中动脉狭窄脑卒中患者98例,均行CTP检查,将患者灌注数据传至GE工作站处理数据,按照时间-密度曲线计算生成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量(CBV)。认知功能评估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以MoCA评分≥26分示认知功能无障碍,以MoCA评分<26分示认知功能障碍。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记录复发情况。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CBF和CBV变化,复发组与非复发组CBF和CBV变化,分析CBF和CBV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分析CBF和CBV与复发相关性。结果根据MoCA评分评估,其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7例,非认知功能障碍患者71例。认知功能障碍组CBF和CBV显著低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P<0.05)。随访6个月,复发患者13例,非复发患者85例。复发组CBF和CBV显著低于非复发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BF和CBV与认知功能障碍呈线性负相关(P<0.05),CBF和CBV与复发呈线性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大脑中动脉狭窄脑卒中患者CTP检查CBF和CBV与复发及认知功能障碍呈线性负相关,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30例脑胶质瘤患者于术前、术后分别行CT灌注成像,测量术前病灶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及术后病灶区、对侧正常脑组织区域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结果显示,术前脑胶质瘤随肿瘤级别的增高病变区rCBV升高,P<0.01;术后复发者,病变区CBF、CBV较未复发者及对侧正常脑组织区域升高,P均<0.01;未复发者,病变区CBF、CBV较对侧正常脑组织区域低,P均<0.05.认为CT灌注成像能较好地对胶质瘤进行术前分级,而且有助于术后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4.
双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双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对1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行头部CT平扫,选择基底核区或感兴趣区行CT脑灌注成像,获 取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出院时复查CT,与 入院时CT片比较。对同一例患者脑灌注后资料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 患者发病90min后,CT 脑灌注即可显示出病灶区域血流灌注异常,与对侧相比CBF、CBV下降,MTT延长。对于CT平 扫未见病灶的患者,可预示有无梗死灶的存在、位置及范围;对于已有梗死灶的患者可预示病灶 的发展趋势。12例CT脑灌注异常的同一例患者,左、右两侧半球脑实质内CBF、CBV及MTT差 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0.01),6例无CT脑灌注异常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0.01)。 结论 CT脑灌注成像技术可超早期预示脑梗死病灶及其发展趋势,有重要的临床应用 价值。统计学分析可作为诊断脑血流灌注异常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病人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将经知情同意并符合入组条件的80例脑梗死急性期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行磁共振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DSC-PWI)检查,计算脑血流灌注参数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脑血流量(CBF)比值(rCBF)、脑血容量(CBV)比值(rCBV)均有提高,平均通过时间(MTT)比值(rMTT)和达峰时间(TTP)比值(rTTP)均有降低。治疗后观察组rCBF、rCBV提高,rMTT降低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使用丁苯酞注射液后病灶区脑血流灌注较对照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通过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可提高脑梗死急性期病人病灶区域的脑血流灌注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28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在老年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溶栓治疗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行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给予128排容积CT进行全脑灌注扫描,应用后处理软件重建生成全脑灌注3D图像,分析患侧病灶区与健侧对照区脑血容量(r CBV)、脑血流量(r 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差异及治疗后1、7、14 d患侧病灶区r CBV、r CBF、MTT变化。结果两组患侧病灶区r CBV、r CBF、M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侧病灶区治疗后1、7、14 d与治疗前比较,r CBV、r CBF增高,MTT降低(均P0.05),治疗后1、7、14 d各指标呈逐渐改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128排CT全脑灌注成像准确快速地诊断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可敏感反映老年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溶栓治疗后的脑血流改善情况,为治疗提供有力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模式CT检查对脑缺血后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对39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3 d内行多模式CT检查,包括CT平扫、CT灌注(CTP)成像、CT血管成像(CTA),采用德国西门子64层螺旋CT系统的后处理软件,对受检者脑组织灌注状态及脑血管情况进行评估。对侧支循环良好者与侧支循环不良患者的CTP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平均达峰时间(TTP)]及出院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39例患者中,多模式CT检查阴性者2例,其中1例随访头部MRI,证实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为腔隙性脑梗死;阳性者37例。多模式CT检查发现病灶侧责任血管闭塞或狭窄24例,其中11例病灶侧可见侧支循环生成,另外13例患者病灶侧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病灶侧与健侧比较,侧支循环良好患者表现为CBF降低(t=-5.92),MTT、TTP延长(t值分别为4.27、3.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侧支循环不良患者CBV、CBF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4.27、-14.82),MTT、TTP延长(t值分别为7.26、7.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病灶侧CBF、CBV、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4、4.11、-2.34,均P0.05)。侧支循环良好与不良患者90 d mRS评分分别为(1.3±0.6)、(4.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9,P0.01),有侧支循环形成的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多模式CT检查对于评估脑血流灌注状态、了解脑侧支循环建立或开放情况、判断临床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灌注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发病时间在72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丹参多酚酸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14d,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行MRI检查,采用相对灌注参数(即病灶同侧兴趣区信号值与镜像区的比值)判断脑灌注变化;应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判断3个月结局预后。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相对灌注参数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14d后,丹参多酚酸组以颈内动脉(ICA)为责任血管的患者和入组时表现为低灌注的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病灶以及DWI病灶周围相对脑血容量(rCBV)明显低于对照组(ICA:DWI病灶0.87±0.36 vs 1.28±0.63,P=0.01;DWI病灶周围0.89±0.44 vs 1.40±0.74,P=0.02;低灌注:DWI病灶0.88±0.37 vs 1.36±0.54,P=0.00;DWI病灶周围0.89±0.50 vs 1.49±0.79,P=0.01);丹参多酚酸组DWI病灶以及DWI病灶周围CBV显著增加;丹参多酚酸组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6±1.71)分vs(2.33±1.57)分,P=0.003]。结论丹参多酚酸选择性增加低灌注脑组织CBV,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3个月临床结局。微循环代偿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pcASL)与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平扫、DWI和3D-pcASL序列扫描检查。分别测量ASL灌注异常面积和DWI信号异常面积进行比较分析;测量ASL灌注异常区域与对侧镜像区域的脑血流量(CBF)值,并对低灌注组梗死区CBF值与对侧镜像区进行比较。结果 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30例ASL显示病灶范围大于DWI,3例ASL显示病灶范围约等于D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例病灶中低灌注30例,平均CBF值(25.59±11.54)ml/100g·min,对侧镜像CBF值(39.31±13.12)ml/100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灌注2例;正常灌注1例。结论 3D-pcASL作为一种无创的MRI技术,能够客观地反映急性脑梗死区的血流灌注情况,结合DWI扫描,能够确定半暗带的范围,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颈动脉血管内再通治疗对症状性颈内动脉次全闭塞(ICASO)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行血管内再通治疗的ICASO患者35例,分别于术前1周内和术后3个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价认知功能,CT脑灌注扫描评价脑血流灌注情况[相对脑血流量(r 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 MTT)和相对脑血容量(r CBV)],并对术前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同时根据术后MoCA评分改善情况,将患者分为认知改善组(20例)和无显著改善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再通前后变化情况。结果 (1)术后3个月,35例患者MoCA评分和r CBF较术前改善[Mo CA评分:(26.2±1.9)分比(23.5±2.4)分,t=-5.218,P 0.01; r CBF:(1.00±0.09)比(0.95±0.08),t=-2.457,P=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认知改善组中,术后r CBF、r CBV、r MTT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分别为:(1.01±0.09)比(0.95±0.07),(0.99±0.10)比(0.94±0.08),(0.18±0.10) s比(0.24±0.12)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53、-1.746、1.718; P值分别为0.012,0.044,0.047);而无显著改善组中,此3项参数手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43、0.261、0.236; P值分别为0.262、0.398、0.592)。结论血管内再通治疗能改善症状性ICASO患者的认知功能,且这种改善可能与脑血流灌注改善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超早期脑梗死区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灌注成像变化,分析超早期脑梗死区域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7例突发偏瘫或失语、发病时间少于6 h、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常规扫描阴性的患者,立即行灌注成像检查。分析灌注成像相关数据,并且与20例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6 h内脑梗死患者患侧灰质及白质脑血流量、脑血流容积明显低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脑梗死组对侧与对照组比较,灰质区域的脑血流量下降、脑血流容积上升、达峰时间上升,白质区域的脑血流量上升、达峰时间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病年龄与病灶侧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呈显著性相关(脑血流量r=-0.707、脑血流容积r=-0.658)(P<0.05)。结论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灌注成像不仅有病灶侧大脑血流动力学改变,而且还有对侧大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患者年龄也是影响病灶侧大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相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对超早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均于发病6 h内行CT平扫、CTP及CTA检查,分析平扫及灌注成像表现,测量缺血区的脑灌注参数值,并重建颈段和脑内动脉CTA图像。结果30例患者中10例头颅CT平扫发现早期脑梗死征象,20例常规CT平扫未发现异常,CTP均发现灌注异常区。CTP表现为脑血流量及脑血容量减低、达峰时间延迟;梗死区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半暗带区脑血流量、达峰时间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脑血容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重建CTA图像显示17例脑梗死患者一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13例一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结论CTP能够早期快速、准确反映缺血部位及程度,预测半暗带;CTA可以显示病变血管的部位和程度,对早期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颈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CTA)和脑CT动态灌注成像(DCTPI)扫描,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管腔狭窄与脑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超急性或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急诊行头颅CT或MRI扫描后,立即行颈动脉双源CTA和脑DCTPI扫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管腔的狭窄程度和脑灌注血流参数进行评价。结果 40例患者中,颈动脉无狭窄9例,占22.5%;轻度狭窄9例,占22.5%;中度狭窄12例,占30.0%;重度狭窄8例,占20.0%;完全闭塞2例,占5.0%。15例超急性或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中心区患侧脑血流量较对侧明显下降,同时梗死中心区脑血流量较缺血半暗带或边缘区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中心区与缺血半暗带或边缘区脑血容量、造影剂到达峰值时间、平均通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双源CTA和脑DCTPI联合应用可同时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颈动脉狭窄情况和缺血脑组织的部位和范围,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7例,其中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92例(无症状性脑梗死组)和临床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35例(临床缺血性脑梗死组),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认知功能,比较2组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无症状性脑梗死组与临床缺血性脑梗死组MMSE和MoCA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性脑梗死组MMSE即刻记忆评分明显低于临床缺血性脑梗死组[(2.91±0.28)分vs(2.96±0.24)分,P<0.05],其他各认知领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临床缺血性脑梗死一样,无症状性脑梗死也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变化以及出现CTP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TIA行CTP和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获得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和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等参数值,通过与对侧镜像区进行比较确定CTP异常.对CTP异常组与正常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进行比较,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TIA患者出现CTP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69例TIA患者,其中52例存在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表现为TTP和MTT延长,但CBF和CBV下降不明显.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较高[优势比(odds ratio,OR)1.99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13 ~3.564;P=0.020]、症状持续时间较长(OR l.062,95% CI l.013~1.114;P=0.013)以及伴有颅内血管狭窄(OR 15.410,95% CI2.118 ~112.116;P=0.007)是TIA患者出现CTP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TTP延长(r=0.389,P=0.001)和MTT延长(r=0.413,P=0.001)与NIHSS评分显著相关.结论 TTP和MTT能敏感地显示TIA患者的脑灌注异常,病情越严重,CTP异常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关系的临床分析,为早期预防VCI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2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无器质性病变的成人血清40例作为对照组,在脑梗死后急性期(0~7 d)、恢复期(16~30 d)及脑梗死后3个月进行血清BDNF、IL-6、TNF-α的测定,随访3个月,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和中文版蒙特利认知评分量表,将1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预后分为2组,非认知障碍组和认知障碍组;比较2组BDNF、IL-6、TNF-α的差异,评估血清BDNF、IL-6、TNF-α含量与VCI关系。 结果研究组在急性期、恢复期的BDNF、IL-6、TNF-α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脑梗死后3个月的BDNF、TNF-α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脑梗死后3个月的IL-6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3个月,1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9例发生VCI,为认知障碍组;113例没有VCI,为非认知障碍组。非认知障碍组在急性期、恢复期、脑梗死后3个月的BDNF高于认知障碍组,特别是恢复期,BDNF含量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05,P=0.017)。非认知障碍组在急性期、恢复期、脑梗死后3个月的IL-6、TNF-α均低于认知障碍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BDNF、IL-6、TNF-α参与脑梗死后VCI的病理过程,BDNF在脑梗死后VCI有保护作用;IL-6、TNF-α在脑梗死后VCI可能存在负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临床诊断TIA的患者行常规头颅CT平扫、CTP及CTA检查,分析平扫及灌注成像表现,测量脑内感兴趣区的灌注参数值,并重建颈段和脑内动脉CTA图像。结果36例TIA患者中有26例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达峰时间延迟;另外10例未发现灌注异常区。26例患者病变侧及对侧的达峰时间分别为(12.04±4.05)s和(9.89±2.68)s,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病变侧脑血流量值较对侧略低,脑血容量值较对侧略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重建CTA图像显示26例患者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结论头颅CT平扫可排除其他脑内疾病,CTP提供脑血流动力学信息,CTA可明确血管有无狭窄,对TIA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灌注加权成像(PW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56例发病时间1~72 h(其中20例为超急性期脑梗死,发病时间<6 h;36例为急性期脑梗死,发病时间7~72 h)的老年脑梗死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人均进行PWI和DWI检查,主要观察指标:患侧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