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曾是壶腹周围癌的标准术式.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目前已成为治疗慢性胰腺炎和壶腹周围癌首选的手术方式[1].PPPD较传统的PD减少了壶腹区肿瘤近端胃的切除范围,保留了胃的储存和消化功能.本文总结10例行PPPD的临床资料,进行疗效分析.  相似文献   

2.
1995~ 1999年 ,我院共实施保留幽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PPPD) 16例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6例中男 13例 ,女 3例 ;年龄 4 1~ 75岁 ,平均 54岁。其中壶腹癌 6例 ,胆总管下段癌 5例 ,十二指肠癌 2例 ,胰头钩突部癌 3例 ,均经术中探查和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手术方法 :常规开腹切除肿瘤 ,将幽门侧半胃大小弯在血管弓外游离 ,保留胃网膜血管弓的完整 ;于幽门下 3cm处切断十二指肠待吻合。消化道重建采用结肠后胰腺与空肠行端端或端侧套入式吻合 ,胰管内置引流管于空肠壁引出 ;胆总管与空肠行端侧一层连续吻合 ,于距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伴胰头病变患者的外科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1998年10月至2001年12月收治27例慢性胰腺炎伴胰头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PPPD手术)14例(有2例慢性胰腺炎的患者术前已有门静脉栓塞),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Beger手术)2例,胰头部分切除、胰空肠侧侧吻合(Frey手术)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Whipple手术)9例.结果 2例慢性胰腺炎合并门静脉血栓的患者术前先行门静脉取栓,降低门静脉压力,然后再针对慢性胰腺炎实行外科手术,术后1例恢复顺利,另1例死于多器官脏器功能衰竭.总的院内并发症率25%,总院内死亡率4%,其中PPPD手术后院内并发症率21%,院内死亡率7%.结论慢性胰腺炎伴胰头肿大的患者的手术治疗应根据胰腺和邻近周围其它器官的形态学改变决定手术的方法,其结果不仅可以有效地治疗慢性胰腺炎,同时有助于提高胰头癌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癌、十二指肠癌、胆总管下端癌、壶腹癌的有效手段,手术切除范围包括部分胰头部、胆总管及胆囊、十二指肠、空肠上端和胃幽门区,以及这些脏器周围的淋巴结清除、消化道重建等。由于手术复杂、创伤大,患者术后恢复缓慢、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精心护理十分重要。2005年8月-2008年8月,我们共为81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效果满意。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慢性胰腺炎伴胰头部病变的外科手术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进  陈杰 《胰腺病学》2002,2(4):204-207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伴胰头病变患者的外科处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了1998年10月至2001年12月收治27例慢性胰腺炎伴胰头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PPPI手术)14例(32例慢性胰腺炎的患者术前已有门静脉栓塞),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Beger手术)2例,胰头部分切除,胰空肠侧侧吻合(Frey手术)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Whipple手术)9例,结果 2例慢性胰腺炎合并门静脉血栓的患者术前先行门静脉取栓,降低门静脉压力,然后再针对慢性胰腺炎实行外科手术,术后1例恢复顺利,另1例死于多器官脏器功能衰竭,总的院内并发症率25%,总院内死亡率4%,其中PPPD手术后院内并发症率21%,院内死亡率7%。结论 慢性胰腺炎伴胰头肿大的患者的手术治疗应根据胰腺和邻近周围其它器官的形态学改变决定手术的方法。其结果不仅可以有效地治疗慢性胰腺炎,同时有助于提高胰头癌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王维举 《山东医药》2000,40(23):22-23
胰胆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早期常见而又凶险的并发症。1987~1999年,我院共实施PD41例,术后均无胰胆瘘发生。现结合临床资料,对PD后胰胆瘘的预防措施探讨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41例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36~68岁、平均52岁。其中胰头癌22例,壶腹癌14例,胆总管下段神经纤维瘤1例,胃窦癌胰头转移1例,慢性胰腺炎3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1.2 手术方法 34例参考Whipple切除范围,行半胃切除、肝总管横断加胆囊切除,胰腺于门静脉干、肠系膜上静脉左侧1~2cm处切断(术中均彻底切除钩突部胰腺),距屈氏韧带15cm处切…  相似文献   

7.
早先以切除胰腺为主的手术治疗慢性胰腺炎,可减轻患者腹痛症状,但容易引起咦腺分泌机能不足,术后糖尿病的发生率很高.以后Kausch和Whipple介绍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胰头、2/3胃体、十二指肠、胆囊及胆总管.此术式主要用以治疗胰头部恶性肿瘤.胰腺手术的危险性和死亡率不仅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并与切除的范围以及术后消化道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8.
张晨阳  张艳丽 《山东医药》2006,46(15):46-47
总结5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胆总管下段癌、十二指肠乳头癌及胰头癌的近期治疗结果。其中采用改良胰空肠单层褥式套入端端吻合,胆肠单层内翻缝合术12例。施行标准Whipple术40例。认为行改良术式的胆肠、胰肠吻合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优于标准的Whipple术式。  相似文献   

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乳糜漏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乳糜瘘的报道较少,我院曾确诊3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2006年7月~2008年6月本院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7例,术后出现乳糜漏3例,男2例、女1例,年龄51—62岁。胰头癌1例,胆管癌2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扩大清扫淋巴结。切除范围包括胆囊、胆总管、胃远端、十二直肠、胰头、空肠上端。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胰十二指肠前方和后方的淋巴结、幽门淋巴结、胆管淋巴结、胰头上方和下方淋巴结、胰体淋巴结。吻合顺序为胰肠、胆肠、空肠侧侧、胃肠吻合。腹腔内常规放置2根引流管(放置于胆肠吻合口和胰肠吻合口附近)。  相似文献   

10.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胰瘘是决定该术成败的关键。我们认为,对早期能切除的胰头癌和乏特氏壶腹周围癌,采用Child氏重建术式(按胰—胆管—胃的顺序与空肠吻合),对预防胰瘘有一定帮助。因该术式空肠端与胰腺端吻合时,空肠有足够的套入长度以保证包埋;同时小肠呈顺向蠕动,有自然负压吸引的虹吸作用,可使吻合口处保持空虚,既无胰液滞留,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的研究和探讨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1999—10/2000—10共有24例慢性胰腺炎的病人接受了外科治疗。手术方法: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PPW手术)14例,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Beger手术)2例,胰头部分切除、胰空肠侧侧吻合(Frey手术)2例,远端胰腺切除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Whipple手术)2例,胰腺假性囊肿侧侧空肠吻合2例。其中有2例慢性胰腺炎的病人术前已有门静脉栓塞。通常慢性胰腺炎的病人合并门静脉栓塞属手术禁忌,但我们术前将传统的用以治疗门脉高压的TIPPS(经颈内静脉干内门体分流)方法加以改进后先行门静脉取栓,然后再针对慢性胰腺炎实行外科手术。结果24例病人术后总并发症率17%,总死亡率4.2%,其中PPW手术后并发症率21%,病死率7%。术后并发症包括:胃排空障碍(8.3%)、肺炎(8.3%)、伤口感染(8.3%)、腹腔内脓肿(4.2%)、胰漏(4.2%)、术后胆管炎(4.2%)、糖尿病(4.2%)。其中2例慢性胰腺炎合并门静脉栓塞的病人术后1例恢复顺利,另1例死于多器官脏器功能衰竭。该方法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类似报道,该尝试或许可以为治疗慢性胰腺炎提供一种新的方法。结论掌握好慢性胰腺炎手术适应征,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是安全的,且近期内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90~1993年行Vater壶腹周围癌手术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44~73岁。术后病理诊断为胰头癌9例,胆总管下段腺癌6例,十二指肠降部恶性肿瘤6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按胰—胆—胃—空肠吻合重建上消化道,胰残端楔形切除,褥式缝合,胰管内插一有侧孔的硅胶管,结肠前行胰空肠端端套入吻合,隔此口下5~10cm行胆总管空肠端侧吻合,再距此口下25~35cm行胃空肠顺蠕动端侧吻合。于肝下及胰床置2根质软腔大硅胶管或橡胶管,3~4天拔除。持续胃肠减压3~4天,术后给静脉营养支持,常规应用抗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头、壶腹部癌临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1年1月-2002年12月临床诊断的胰头、壶腹部癌274例。将274例患者分为3组:A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3例,B组(肿瘤未切除者)66例,C组(单纯内镜检查)45例。结果临床诊断胰头、壶腹部痛27d例,与病理诊断比较符合率为73.7%(202/274)。A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符合率93.2%(152/163),B组为45.4%(30/66),C组为42.2%(19/45)。在122例胰头肿块中,胰头癌符合率为68.85%(84/122),其中A组胰头癌符合率89.71%(61/68),B组43.14%(22/1),C组33.3%(1/3)。在150例壶腹部肿块中,壶腹癌诊断符合率为72.0%(108/150),其中A组为88.17%(82/93),B组为53.3%(8/15),C组为42.85%(18/42)。2例为转移癌。胰头、壶腹部癌临床与病理诊断不符合72例(26.3%),其中15例为慢性胰腺炎,16例为慢性十二指肠黏膜炎,8例为十二指肠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和33例其他疾病。B超、CT、内镜、ERCP、血清标志物和PGGT、PGGT/TGGT的联合检测,发现早期胰头壶腹部癌(T1N0M0)30例(13.1%,30/229),其中早期胰头癌9例(10.7%,9/84),早期壶腹部癌21例(14.5%,21/145)。结论早期胰头、壶腹部癌(T1N0M0)诊断困难,应提高其诊断水平;胰头癌和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在组织病理学确诊胰头、壶腹部癌以前,胰十二指肠切除必须慎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头、壶腹部癌临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1年1月~ 2002年12月临床诊断的胰头、壶腹部癌274例.将274例患者分为3组:A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3例,B组(肿瘤未切除者)66例,C组(单纯内镜检查)45例.结果临床诊断胰头、壶腹部癌274例,与病理诊断比较符合率为73.7%(202/274).A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符合率93.2%(152/163),B组为45.4%(30/66),C组为42.2%(19/45).在122例胰头肿块中,胰头癌符合率为68.85%(84/122),其中A组胰头癌符合率89.71%(61/68),B组43.14%(22/1),C组33.3%(1/3).在150例壶腹部肿块中,壶腹癌诊断符合率为72.0%(108/150),其中A组为88.17%(82/93),B组为53.3%(8/15),C组为42.85%(18/42).2例为转移癌.胰头、壶腹部癌临床与病理诊断不符合72例(26.3%),其中15例为慢性胰腺炎,16例为慢性十二指肠黏膜炎,8例为十二指肠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和33例其他疾病.B超、CT、内镜、ERCP、血清标志物和PGGT、PGGT/TGGT的联合检测,发现早期胰头壶腹部癌(T1N0M0)30例(13.1%, 30/229),其中早期胰头癌9例(10.7%, 9/84),早期壶腹部癌21例(14.5%, 21/145).结论早期胰头、壶腹部癌(T1N0M0)诊断困难,应提高其诊断水平;胰头癌和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在组织病理学确诊胰头、壶腹部癌以前,胰十二指肠切除必须慎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5月行腹腔镜辅助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5例患者。其中2例术前诊断为胆总管下端腺癌,2例为十二指 肠降部腺癌,l例术中诊断为胰头癌。术中首先行腹腔镜探查,在腹腔镜下分离并切除胆囊、远端胆管、 远端胃、十二指肠、部分空肠及胰头,然后再剖腹完成消化道重建。结果 5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 平均为(339 t54)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38 t106) ml,术中无输血;术后平均(4.0±l.O)d恢复肠道 功能,术后(15.8 t4.7)d出院;一例发生胰瘘,经非手术治疗后愈合。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胰十二指肠 切除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扩大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一直是胰头癌切除的经典术式, 但生物学特性导致胰头癌手术切除率低以及手术后复发率高, 生存率低, 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以提高根治切除率为目的的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 本文结合最新文献阐述了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的病理生理基础,标准化手术范围, 并结合自身经验阐述了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淋巴结清扫、神经丛廓清、以及血管联合切除的适应证、手术技术和手术风险, 明确了通过细致的手术解剖, 扩大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并未增加手术风险同时显著提高了胰头癌的切除率.  相似文献   

17.
改良胰胃吻合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重建消化系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将改良胰胃吻合应用于重建消化系的手术安全性及其近期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03/2009-07采用改良胰胃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手术时间200-420(平均260)min,失血量150-1600(平均260)mL,无手术死;出现胰瘘2例(4.55%,2/44),经保守治疗后痊愈;5例出现胃排空障碍(11.36%,5/44);胰腺残端出血1例(2.27%,1/44);无手术伤口感染或腹腔感染的病例;术后住院时间13-27(平均15)d;随访率100%,随访6 mo至3年,无远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胰胃吻合使胰十二指肠切除成为一种操作容易、安全可靠的术式,值得各级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胰腺囊腺癌的临床表现、误诊原因及合理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990—01/2001—07我院收治8例胰腺囊腺癌。结果男3例,女5例;胰头部3例,胰体尾部5例,术前诊断正确率为37.5%,胰体尾切除联合脾切除术3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囊肿切除T型管引流1例,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胰体胃吻合T型管引流1例,胃空肠吻合1例,胆囊十二指肠吻合,原Billroth Ⅱ式胃空肠吻合术空肠输入输出段侧侧吻合1例。术后发生膈下脓肿1例和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1例经手术治愈,另有2例发生术后胰瘘经引流2周后自愈。随访8例,随访时间最长8年,最短4个月。结论胰腺囊腺癌发病少,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手术切除率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DPPHR)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2月于福建省立医院肝胆外科行DPPHR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6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假性囊肿2例,胰头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3例,胰头浆液性囊腺瘤2例,胰头黏液性囊腺瘤1例。结果手术时间200~360 min,平均(304.0±45.3)min,术中失血量50~500 ml,平均(267.5±116.1)ml。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出现生化漏5例,B级胰瘘2例,无C级胰瘘,胃瘫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17~78 d,平均(30.8±14.3)d。手术后对17例患者随访2个月~4年,未见肿瘤复发,无手术后新发糖尿病、消化不良以及胆总管狭窄等。结论 DPPHR在确保肿瘤完全切除的基础上,能够降低手术创伤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缩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较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DPPHR能够较好地保留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通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近年来,采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治疗良恶性病变增加.一方面,放射学水平的进展利于病变的精确诊断和治疗;另一方面,也归功于围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和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医院1990-01/2007-12施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604例,手术死亡率仅0.3%,手术效果优良.本文以胰头癌手术为例,介绍我们关于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