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榆升白片在肿瘤放化疗中的应用评价及共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放疗与化疗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放化疗均有一定程度的毒副反应,特别是引起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如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的造血系统毒性,常因此引起放化疗暂停、中断或减量,成为剂量限制性毒性原因之一.被迫延长治疗时间或减少剂量,降低放化疗的局部控制率和疗效.因此,如果能保护骨髓造血功能,尽量减少放化疗对骨髓的抑制作用,是保证放化疗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小板生成素在慢性乙型肝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76例慢性乙型肝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血清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骨髓巨核细胞计数检查。结果:血小板生成素水平与凝血酶原活动度、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外周血小板计数相关(r分别为0.423、0.396、0.297,P〈0.05);76例患者标本中有22例骨髓巨核细胞计数〈7(个/4.5cm^2),占20%;巨核细胞成熟障碍29例,占38%。结论:血小板生成素在慢性乙型肝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骨髓抑制是白血病患者加强化疗剂量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严重长时间骨髓抑制所产生的并发症是白血病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后进行序贯治疗的障碍。目前,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临床上主要采用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白介素11(IL—11)等用于刺  相似文献   

4.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可致骨髓抑制,影响疗效。白介素11(IL-11)是刺激血小板生长的细胞因子,可直接刺激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祖细胞增殖,诱导巨核细胞成熟分化,促进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生长,增加血小板数量及其功能。2004年5月-2007年12月,我科应用重组人IL-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45例,并观察其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及毒副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造血保护的多药耐药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药物导致的骨髓抑制,严重防碍着治疗中化疗药物剂量的增加和治疗用期的缩短,成为影响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近年来人们在研究应用细胞因子及自体骨髓移植等方法处理骨髓抑制的同时,尝试将多药耐药(MDR)基因转入造血干细胞(HSC)以保护和支持造血功能,减少药物对其的损伤,从而提高肿瘤患者对大剂量化疗的耐受水平。现就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正实验研究1.1目的基因MDR是指由一种药物诱发,同时对其他多种给构和作用机制不同的抗癌药物产生交叉耐药。人类MDR基因家族中与耐药有关的为MDRI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化疗过程中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判断骨髓造血功能早期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血细胞计数仪检测25例ANLL患者(ANLL组)化疗前、骨储抑制期、骨髓恢复期及化疗后血小板计数(PLT)、网织血小板绝对值(RP)、网织血小板百分数(RP%),并与3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NLL组化疗前PLT、RP低于对照组,P均〈0.05;RP%与对照组比较,P〉0.05;骨髓恢复期RP、RP%高于骨髓抑制期及化疗后(P均〈0.05),而PLT计数无显著改变(P〉0.05),ANLL患者RPoA与PLT呈负相关(r=-0.373,P〈0.05)。结论 与PLT比较,RP能更好的反映ANLL患者的骨硼恢复功能.并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ITP患儿TGF-β1、TPO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研究表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与造血功能异常密切相关。2004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对3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血清和骨髓上清液(骨髓)中血小板生成素(TPO)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进行检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因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科54例患有急性白血病、侵袭性淋巴瘤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例。在化疗结束骨髓抑制期仅给予预防出血、输注血小板的为对照组;化疗结束24 h开始予重组人白介素-11(1.5~3)mg/d,40μg/kg皮下注射治疗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恢复及出血并发症等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后14天,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程度要高于对照组,并且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化疗中,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状,减少化疗后出血并发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造血和免疫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来该院进行诊治并经过组织病理学、细胞学检查确认为NSCLCⅢB期和Ⅳ期的患者1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和研究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和其他支持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研究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2、淋巴细胞转化率(LTT)、总T淋巴细胞(CD3+)、辅助T淋巴细胞(CD4+)、自然杀伤细胞(NK)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以及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肝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保护骨髓,减轻化疗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并且可以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化疗所致晟严重副反应是骨髓抑制,使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值(ANC)减少,常导致化疗中止和易发生感染。一般来说,化疗的效果与药物的剂量呈正相关,即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疗效就越高,但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是许多抗癌药物剂量受限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1.
电针疗法对化疗患者免疫系统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芳  杨林  陈少宗 《山东医药》2001,41(9):33-34
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时常导致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抑制 ,出现白细胞、血小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等指标下降 ,而免疫功能衰竭是并发感染和导致癌症复发的主要原因。 1 996年以来 ,我们对 36例接受常规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同时加用电针疗法 ,对减轻化疗药物的抑制骨髓作用有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7例 ,女 9例 ;年龄 1 7~ 75岁 ,平均 52 .6岁 ;病程 0 .5~ 5年 ,平均 1 1 .6个月。其中肺癌 9例 ,胃癌 3例 ,贲门癌、结肠癌、直肠癌各 2例 ,乳腺癌 3例 ,其它恶性肿瘤 1 5例 ,均经影像学或细胞学、组织学…  相似文献   

12.
肺癌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及其并发症限制了化疗药物的有效使用。重组-造血克隆刺激因子能显著改善化疗患者的骨髓抑制状态,从而有可能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预后。本文就重组-造血克隆刺激因子在肺癌化疗中的临床试用结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一种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肾脏衰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恶性肿瘤化疗后引起贫血的治疗及术后患者减少异种输血的替代治疗的药物,近年的研究发现其除了促造血作用外,还具有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的作用,包括脑、肾、心脏组织等。EPO提供的心肌保护作用已经被证实与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后处理操作提供的保护作用同样有效,且易于用于临床。现从EPO心肌保护的预适应、后适应等方面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心肌保护作用的治疗窗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沈阳三生制药厂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和9 例难治性ITP患者皮下注射rhTPO1.0g/(kg·d),动态监测注射后血小板增长情况。结果:肿瘤化疗组使用rhTPO 9 d后,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需19±9.4 d,较对照组24±6.2天明显缩短。难治性ITP组显效6例,良效3例,总有效率100%。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rhTPO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及难治性ITP患者的严重血小板减少有促进血小板生成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生髓成肝法则治疗肝硬化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患者作为第1组研究,“补肾生髓成肝”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同时选取32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脏切除后血小板再减少患者作为第2组研究,“补肾生髓成肝”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肝、抗病毒等常规治疗。“补肾生髓成肝”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五养肝方与左归丸合方化裁、辨证加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第1组及第2组研究中,“补肾生髓成肝”治疗组患者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各组患者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以“补肾生髓成肝”法则治疗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其可能的机制与改善肝脏微环境,减低减缓肝炎病毒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改善骨髓的造血功能,促进血小板生成素的分泌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血海穴注射CSF治疗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9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但常破坏正常细胞.特别对增殖旺盛的骨髓造血系统损伤更为严重。造成周围血细胞减少,使放、化疗难以进行。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治疗白细胞减少症,但存在局部易产生硬结、药物吸收差、白细胞上升缓慢和疗效维持时间短等缺点。2003年10月~2005年5月.我科采用单穴位注射小剂量CSF治疗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9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参数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病人血小板减少是众所周知的。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可损害骨髓的造血功能和机体的免疫功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减弱,脾功能亢进,尤其是HBV抑制巨核细胞增殖,在病毒或毒素的作用下会导致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异常。为了解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化疗药物的不断更新,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有了显著的进展。但大剂量化疗可导致患者骨髓严重抑制和全身衰竭,同时因多种药物所产生的耐药性,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复发率仍然很高,患者长期存活者也不多。因而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近年来,由于组织相溶性配型技术和造血干细胞研究的进展,造血组织的移植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已知,造血干细胞是造血组织移植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类型。除外周血有少量造血干细胞外,主要存在于骨髓和胎肝中。骨髓移植或胎肝输注的本质,就是造血干细胞的移植。由于供体或未受肿瘤细胞侵犯的骨髓中含有造血干细胞,可在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中增殖,故可重建体内正常造血功能,并有效地防止严重  相似文献   

19.
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多功能性细胞因子,其主要作用为调控骨髓中红细胞的产生,促进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红细胞,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贫血.近年来的实验研究显示,EPO对非造血组织、器官具有保护功能,特别是肾脏.本文对近年来关于EPO非造血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自身交叉对照方法 ,观察中药呕宁方与西药恩丹西酮控制恶性肿瘤所致恶心呕吐反应的临床效果 ,以及对骨髓造血受抑程度的影响。结果 :中药组对含顺铂化疗和非顺铂化疗致呕吐反应均有良好的效果 ,其有效率分别为85 .7%、89.5 % ,与对照组相似 (P均 <0 .0 5 ) ,无任何不良反应 ;中药组化疗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最低均值、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总抑制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 (P<0 .0 1、0 .0 5、0 .0 5 )。结论 :呕宁方能有效地控制肿瘤化疗呕吐反应 ,有一定的保护病人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