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评估改良头低足高位与传统特伦德伦伯(氏)卧位(Trendelenburg)体位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择期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82例,其中行传统Trendelenburg体位摆放的患者40例(传统组),行改良头低足高位摆放的患者42例(改良组)。全身麻醉插管后,分别于建立气腹前(T0)、气腹后10min(T1)、摆放体位后10min(T2)、摆放体位后60min(T3)及停气腹平卧后10min(T4)记录脑氧饱和度(rSO2)、同时于术前1d进行迷你精神状态检查(MMSE),并通过MMSE评分量表于术后第1、3、7天进行术后神经认知评估。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T0和T1时刻rS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传统组患者在T2、T3和T4时刻rSO2分别为(79±8)%、(80±9)%和(72±10)%,改良组患者分别为(71±6)%、(77±8)%和(6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第7天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传统组患者术后第1、3天MMSE评分分别为(17.9±3.0)、(21.3±2.1)分,改良组分别为(24.6±2.0)、(25.2±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改良头低足高位能显著降低传统Trendelenburg体位带来的脑血流量增加,同时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D-二聚体(D-D)为依据二期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对髂静脉狭窄伴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髂静脉狭窄或闭塞伴血栓形成患者33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计算机软件产生随机数字,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患者18例,一期置管溶栓术后,若3d内D-D升高缓慢(极差<10mg/L),第4天行下肢静脉造影并行8cm球囊行髂静脉扩张术。对照组患者15例,一期置管溶栓术后,第7天均行下肢静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考虑是否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6天D-D、膝下小腿周径、静脉反流时间、支架个数和使用率、出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前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62±6.21)和(14.39±7.21)mg/L,P>0.05)];术后第6天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37±7.01)和(20.54±5.78)mg/L, P<0.05)];出院时膝下15cm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6)和(1.3±0.8)cm,P>0.05)];出院时静脉反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1.4)和(2.4±1.6)s,P>0.05)];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5±1.51)和(9.41±2.36)d,P<0.05];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750.6±12387.8)和(65217.2±13585.7)元,P<0.05];支架置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例(16.7%)和5例(33.3%),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如消化道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通过D-D水平对髂静脉狭窄伴血栓形成进行监测,可在早期达到同样效果时,提高溶栓效率,降低支架使用率和手术费用,并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围术期静脉注射中等剂量地塞米松对高龄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恶心呕吐和疼痛的预防性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择2021年1月至5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关节外科组收治的1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或Ⅱ级,拟行全麻下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80例)和生理盐水组(80例),全麻诱导前20min分别注射2ml地塞米松(10mg)(地塞米松组)或2ml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其中6例患者手术时间超过200min,予以剔除,最终地塞米松组有78例患者,生理盐水组有76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4、12、24、36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口头评分量表(VRS)评分;次要观察指标为止痛药和止吐剂的使用情况、血糖水平、住院天数和术后30d感染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膝关节置换术后恶心呕吐和疼痛多发生于24h以内,地塞米松组术后4、12、24h的VR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及VAS评分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h,2组患者VRS评分、PONV发生率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地塞米松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8.5±1.7)mmol/L和(5.9±1.4)mmol/L,P<0.05];术后第3天2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地塞米松组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3.0±0.8)d和(4.8±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30d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预防性静脉注射10mg地塞米松可有效缓解高龄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率,并显著减轻术后疼痛,同时减少术后镇痛药和止吐药的使用率,并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体质量指数(BMI)、体成分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营养门诊就诊的老年人39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进行认知评估,分为正常组(≥26分)、轻度组(17~26分)和中重度组(≤17分)。测量身高和体质量并计算BMI,采用多频节段生物电阻抗法得到体成分指标,分析BMI和体成分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以认知功能障碍(CI)诊断分级为因变量,BMI、相关人体成分为自变量,校正生活方式、基础疾病等混杂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LSD-t检验、方差分析及χ2检验。结果 正常组、轻度组和中重度组间BMI、体脂率(PBF)、腰臀比(W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组、轻度组和中重度组间BFM、VFA均随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增加而呈现升高趋势[(22.45±4.97)和(26.97±5.54)和(31.10±3.45)kg,(104.42±26.73)和(125.57±29.58)和(177.01±25.26)cm2;均P<0.05],中重度组SLM、SMM、BMR均低于正常组和轻度组[(37.97±8.16)和(48.06±8.00)、(47.70±9.44)kg,(21.42±5.60)和(28.14±5.11)、(28.00±6.04)kg,(1238.95±205.84)和(1469.33±182.12)、(1463.94±215.27)kcal;均P<0.05]。结果显示,与正常体质量组比较,肥胖组CI发生风险较高(OR=2.145,P<0.05);与WHR正常组比较,超标组CI发生风险较高(OR=21.475,P<0.05);与PBF Q1组比较,PBF Q2组、Q3组和Q4组CI发生风险较高(OR=14.324、22.298、39.175,P<0.05);与体脂肪量(BFM)Q1组比较,BFM Q3组和Q4组CI发生风险较高(OR=14.588、26.239,P<0.05)。结论 老年人群BMI、肥胖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疼痛和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THA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和阻滞组(Q组),每组30例。Q组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前行腰方肌阻滞,C组不进行阻滞。患者术后均使用自控静脉镇痛泵。评估患者术后4、8、24、48h静息时和运动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采用15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15)评估患者术后24h恢复质量;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患者术后第1晚睡眠质量;采用躁动评分评估患者苏醒期躁动状态;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估患者拔管后10min镇静状态。记录患者术中全麻药的用量、术后补救镇痛例数、不良反应和住院时间。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Q组患者术后4、8、24h静息时VAS评分分别为1(1,2)、2(1,2)、2(1,3);C组患者分别为3(2,3)、3(2,4)、3(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Q组患者术后4、8、24h运动时VAS评分分别为3(2,4)、3(2,4)、5(4,6);C组患者分别为6(5,7)、6(5,8)、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术后48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组患者术后24h QoR-15评分显著高于C组[(99.2±9.7)和(74.4±9.1);P<0.05],术后第1晚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显著低于C组[(9.8±2.4)和(16.0±3.6);P<0.05]。Q组患者苏醒期躁动评分显著低于C组[0(0,1)和2(1,2);P<0.05],拔管后10min 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C组[3(2,3)和1(1,1);P<0.05]。Q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补救镇痛率显著低于C组[(1.15±0.23)和(1.73±0.26)mg, 23.3%和53.3%;均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LB为THA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并提高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营养状态,分析营养状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评分不同,分为有营养风险组(75例)和无营养风险组(47例)。比较2组患者体质量指数、生化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呼吸衰竭发生率及住院时间。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结果 有营养风险组PaCO2及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高于无营养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15±14.17)和(48.78±11.83)mmHg(1mmHg=0.133kPa),(15.43±4.18)和(11.67±3.37)分;均P<0.05];有营养风险组和无营养风险组PO2和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7.42±23.65)和(72.76±19.01)mmHg,(7.39±0.61)和(7.38±0.58)mmHg;均P>0.05]。有营养风险组呼吸衰竭发生率60.0%(45/75),无营养风险组为38.3%(1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营养风险组AECOPD患者的住院时间(14.43±6.23)d,长于无营养风险组(10.19±3.3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ECOPD住院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高。存在营养风险的AECOPD患者CAT评分高,呼吸衰竭发生率高,且住院时间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降钙素原(PCT)与D-二聚体(D-D)的动态变化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入组患者的预后,治疗前、治疗第3天、第7天,及转出ICU(或死亡)前PCT、D-D水平。计算降钙素原变化率(PCTc)和D-二聚体变化率(D-Dc)值,同时记录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CTc及D-Dc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转归的评估作用。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结果 7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31例(39.7%)经治疗后好转并转出监护室,47例(60.2%)病情恶化死亡;生存组的年龄[(77.30±6.72)岁]及APACHE Ⅱ[(19.29±2.69)分]明显低于死亡组[(83.84±5.54)岁、(21.02±2.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组及死亡组患者PCT水平在治疗前和3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治疗7d、转出或死亡前PCT水平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57±0.65)和(7.18±1.91)ng/ml,(0.62±0.25)和(10.37±2.47)mg/ml;均P<0.01]。2组患者D-D水平在治疗前和3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D-D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在死亡组呈逐渐升高趋势,治疗7d、转出或死亡前存活组患者的D-D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5±0.15)和(3.78±0.85)mg/L,(0.40±0.09)和(4.98±0.69)mg/L;P<0.001]。存活组和死亡组PCTc在治疗3、7d及转出或死亡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56 (3.28,8.22)和-3.17 (-4.55,0.00),53.73(49.12,58.93)和-31.75(-40.91,-21.05),89.29(86.36,91.78)和-96.86(-119.40,-68.00),均P<0.001]。D-Dc在生存组始终维持在高水平,并随病情好转升高,D-Dc在死亡组中则相对较低,并随病情恶化逐渐下降,2组在治疗3、7d,转出或死亡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0.00 (0.00,6.25) 和0.00(-7.69,0.00),58.33(55.29,64.21)和-95.24(-128.50,-60.87),77.22(74.29,83.64)和-161.10(-218.70,-114.20),均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PCTc,D-Dc,APACHE Ⅱ对老年重症肺炎预后具有评估意义[曲线下面积(AUC)=0.974,0.779,0.337; P<0.05],其中PCTc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预测的AUC为0.974,95%CI为(0.940,1.010),最佳截断点为0.658,灵敏度为93.5%,特异度为97.9%。结论 PCTc及D-Dc可以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培养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表型和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培养的人PASMC株随机分成8组:对照组(A组)、溶媒组(B组)、10%胎牛血清干预组(C组)、atRA干预组分别加入浓度为0.001μmol/L(D组)、0.01μmol/L(E组)、0.1μmol/L(F组)、1μmol/L(G组)、10μmol/L(H)组的atRA,干预24 h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JWA基因mRNA表达,用改良Boyden小室法检测各组迁移细胞数,用RT-PCR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内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SM-α-actin)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人PASMC内JWA mRNA表达量A、B、C组分别为0.125±0.014、0.164±0.018、0.164±0.006,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D组(0.326±0.018)、E组(0.440±0.033)、F组(0.460±0.040)、G组(0.589±0.024)、H组(0.821±0.050)分别与A、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迁移细胞数C组为(30.4±7.4)个/高倍视野(HP),与A组[(7.2±1.9)个/HP]、B组(6.8±2.3)个/H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D组[(21.8±2.9)个/HP]、E组[(17.2±2.3)个/HP]、F组[(14.4±3.5)个/HP]、G组[(12.6±3.4)个/HP]、H组[(8.8±2.4)个/HP]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G、H组与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细胞内SM-α-actin蛋白表达量C组为0.219±0.018,与A组(0.319±0.011)、B组(0.325±0.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E组(0.328±0.016)、F组(0.386±0.025)、G组(0.442±0.017)、H组(0.501±0.018)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F、G、H组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细胞内SM--αactin mRNA表达量C组为0.144±0.009,与A组(0.299±0.023)、B组(0.296±0.0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D组(0.487±0.014)、E组(0.501±0.020)、F组(0.611±0.018)、G组(0.774±0.013)、H组(0.851±0.026)与A、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atRA能诱导人PASMCs内JWA基因表达增加,使细胞表现为收缩表型,细胞迁移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及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在老年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1例老年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组(MAP组,73例)、中度急性胰腺炎组(MSAP组,42例)和重度急性胰腺炎组(SAP组,46例)。根据死亡情况,将SAP组患者分为死亡组(17例)和存活组(29例)。比较各组GNRI、SII及TyG指数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NRI、SII及TyG指数预测老年SAP发生及死亡的价值。结果 SAP组GNRI明显低于MSAP组和MAP组[(84.62±3.73)和(88.75±6.10),(92.80±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AP组SII[(2738.74±1068.15)和(1950.42±987.82),(1293.27±719.50)]及TyG指数[(7.92±1.26)和(6.47±1.02),(4.60±0.53)]明显高于MSAP组和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组GNRI明显低于存活组[(82.40±3.10)和(87.53±4.92);P<0.001];而死亡组SII[(3160.94±1207.15)和(2318.50±1002.53)]及TyG指数[(9.36±1.42)和(6.75±1.16)]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NRI、SII及TyG指数三项联合预测老年SAP发生及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7(95%CI 0.798~0.916)、0.910(95%CI 0.848~0.971)。结论 GNRI、SII及TyG指数与老年AP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三项联合检测对SAP诊断及预测死亡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在大鼠心肌梗死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36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心肌梗死模型组(模型组)、心肌梗死+Ala-Gln[0.75mg/(kg·d)]组(治疗组)、心肌梗死+槲皮素[100mg/(kg·d)]+Ala-Gln[0.75mg/(kg·d)]+二甲基亚砜(DMSO)组(槲皮素组),每组9例。模型组、治疗组、槲皮素组造模成功后,治疗组、槲皮素组继续给予相应处理至第7天时处死大鼠,假手术组给予上述各组等量生理盐水。HE染色法观察心肌梗死情况,直接称重法计算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心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心肌酶(AST、CK-MB、CK)、丙二醛(MDA)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SPSS 13.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模型组、治疗组、槲皮素组心肌梗死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241±0.054)%、(0.165±0.372)%、(0.248±0.035)%,与假手术组的(0.010±0.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心肌梗死质量百分比较模型组和槲皮素组显著缩小(均P<0.01)。假手术组、模型组、槲皮素组HSP70表达水平分别为(0.154±0.036)、(0.151±0.033)、(0.151±0.025)ng/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SP70含量为(0.286±0.056)ng/ml,较其余各组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治疗组、槲皮素组中CK、AST、LDH均升高(均P<0.01),而治疗组CK、AST、LDH低于模型组和槲皮素组(均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槲皮素组MDA水平升高(P<0.05),SOD水平下降(P<0.05);而治疗组MDA水平较模型组和槲皮素组下降(P<0.05),SOD水平较模型组和槲皮素组升高(P<0.05)。结论 Ala-Gln对大鼠心肌梗死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HSP70表达、降低MDA活性、升高SOD水平、增强心肌细胞的抗氧化能力、降低活性自由基的损伤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由呼吸肺静脉容积CT扫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择行肺静脉CT造影者(PCTV)患者140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屏气扫描组70例和B组自由呼吸扫描组70例,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结果:两组测量区平均CT值、信噪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152);辐射剂量(P=0.482)和对比剂用量(P=0.58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宽体探测器CT前瞻性心电门控容积扫描模式,在自由呼吸状态下PCTV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缝合方法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残留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囊内多点连续缝合法组(A组)、基底部连续U型缝合法组(B组)、囊外连续缝合法组(C组)、囊外间断缝合法组(D组),每组30例。比较四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前(T1)、术后1个月(T2)、术后3个月(T3)、术后6个月(T4)和术后1年(T5)的卵巢储备功能相关指标[包括血清雌二醇(E2)、孕激素(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窦卵泡数(F0)、卵巢间质动脉血流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低值流速(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5时间点,四组E2、P、F0、PSV水平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在T3时间点达到最低值,B组E2、P、F0、PSV水平较其他三组高,四组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FSH、LH、RI、PI水平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T3时间点达到最高值,B组FSH、LH、RI、PI水平较其他三组低,四组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用基底部连续U型缝合法具有止血效果好、手术操作时间短,且患者术后卵巢储备功能恢复较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高龄老年多器官衰竭(MOFE)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老年病房诊治的多器官功能衰竭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存活时间是否超过15d,分为存活组(18例)和死亡组(15例)。收集患者的年龄、衰竭器官数量、血生化指标、动脉血气、治疗方法及死亡时间等指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股静脉置管,有4例发生导管感染。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年龄、CVVH前的血尿素氮、肌酐、电解质、脑利钠肽前体、动脉血pH值、全血剩余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乳酸[(2.32±1.17)和(5.00±4.35)mmol/L]、24h尿量[(501.17±229.62)和(220.33±191.68)ml]、衰竭器官个数[(3.33±1.14)和(4.33±1.15)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VVH治疗前后尿素氮[(34.27±13.54)和(15.77±9.15)mmol/L]、血肌酐[(347.57±170.22)和(165.55±89.32)μmol/L]、脑利钠肽前体[(2128.27±1416.08)和(1181.86±1 305.17)pmol/L]、血钾[(4.78±1.03)和(4.12±0.56)mmol/L]、动脉血pH值[(7.28±0.12)和(7.33±0.1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血钠、钙、磷、全血剩余碱及乳酸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CVVH治疗有助于改善高龄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能明显减轻高龄患者心脏负荷、加快小分子毒素的清除、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angiography,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优缺点。方法2005年1月~2005年8月行CAG和(或)PCI患者231例,按途径分为2组,桡动脉组111例,股动脉组120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手术成功率:桡动脉组97.3%,股动脉组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桡动脉组1.8%,股动脉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G操作时间:桡动脉组(19±5)min,股动脉组(17±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操作时间:桡动脉组(56±8)min,股动脉组(56±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桡动脉组(2.1±1.3)日,股动脉组(3.7±0.8)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股动脉途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行CAG和(或)PCI,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患者舒适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源CT Double-Flash模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心率≤65 次/min的73例CABG受检者进行CT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CTCA)。将受检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普通模式组(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35例),B组为Double-Flash模式组(大螺距前瞻性心电触发采集模式,38例);检查过程中分别记录A、B两组中两种扫描模式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对比剂使用量。结果两组CABG血管共151支,平均随访(13.3±9.7)年。普通扫描模式A组82支,图像质量评分为(1.5±0.4)分;Double-Flash扫描模式B组69支,图像质量评分为(1.6±0.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辐射剂量(ED)和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分别为(16.14±3.51)msv和(39.51±6.81)mGy,B组分别为(2.91±0.87)msv和(4.43±0.71)m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对比剂一次性注射量分别为(81±14)ml与(60±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 Double-Flash扫描模式在CABG冠脉造影中,与普通螺旋扫描模式比较,在保证图像质量同时,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使用量。  相似文献   

16.
老年男性心房颤动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房颤动(房颤)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根据我院1990年以来的尸检资料,选择年龄70岁以上,生前有房颤发作记录的69例男性患者为房颤组,临床均诊断有冠心病,其中慢性房颤32例。阵发性房颤37例;选择与房颤组年龄匹配、临床无房颤发作的60例男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房颤组与对照组以及房颤组中两种不同类型房颤亚组的冠状动脉病理结果。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经病理证实的冠心病发病率为55.1%和53.3%,心肌梗死发生率为42.0%和3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冠状动脉的病变血管数量、病变程度和分布相似(P>0.05);房颤组与对照组心脏重量、左室壁厚度分别为[(440.5±81.9)、(398.7±82.2)g,P<0.01;(1.42±0.34)、(1.27±0.32)cm,P<0.05]。阵发房颤组除Ⅳ级病变的血管数量17支与对照组5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但与房颤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中国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使用利伐沙班预防卒中的合适剂量,提高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连续入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5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利伐沙班A组及利伐沙班B组。A组采用国际推荐剂量的利伐沙班(15mg),B组采用低剂量利伐沙班(10mg)。随访12个月后,最后入组患者A组73例,B组67例。检测应用利伐沙班前后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浆抗Ⅹa因子活性浓度及血栓弹力图等指标,记录随访期间的出血、缺血事件及全因死亡情况。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服用利伐沙班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血尿素氮、尿酸、血红蛋白、血小板、血小板聚集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峰值、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峰值、凝血酶原活动度峰值、国际标准化比值峰值及抗Xa因子谷浓度值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意义有统计学(P<0.05)。2组其余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栓弹力图各项主要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血尿外,2组患者的其他出血性事件、缺血性事件及全因死亡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A组的累积生存率为93.5%,B组为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我国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防治前需个体化评估缺血/出血风险,抗凝治疗推荐选用偏低剂量的利伐沙班,可取得明显且相对安全的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冠状动脉血流多普勒检测 ,探讨微血管病变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及其与血管内皮损伤、局部微血栓的关系。方法 对有胸痛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 16例患者的 43支血管 (右冠状动脉 14支 ,左前降支 15支 ,左回旋支 14支 )行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查 ,记录基础血流参数和充血相血流参数 ,同时记录冠状动脉血流速率储备 (CFVR)。以CFVR 2 5为标准 ,分为正常组 (A组 )和微血管病变组 (B组 ) ,比较二组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参数及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差异。结果 A组包括 7例患者的 19支血管 ,B组包括 9例患者的 2 4支血管。A组的基础平均峰值流速 (bAPV)显著小于B组 [(17 7± 4 8)vs (2 0 9± 5 4)cm s ,P <0 0 0 1];而充血相平均峰值流速 (hAPV)A组显著大于B组 [(5 1 0± 13 3)vs (4 2 5± 11 3)cm s ,P <0 0 5 ];A组的CFVR显著大于B组 [(2 9± 0 5 )vs (2 0± 0 3) ,P <0 0 0 1];A组的血浆vWF显著小于B组 [(112 5± 2 7 5 ) %vs(173 2± 40 8) % ,P <0 0 5 ]。结论 微血管病变患者的基础平均峰血流速度显著增大 ,而充血相平均峰血流速度显著减小 ,可能与冠状动脉内皮损伤及局部微血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罗沙司他对不同年龄血液透析促红素反应低下患者的血红蛋白及血红蛋白变异率的影响,并观察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北京航天总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且确诊为促红素反应低下患者55例,并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按年龄不同分为2组,老年组患者28例,年龄≥60岁;非老年组患者27例,年龄<60岁。根据体质量应用罗沙司他治疗6个月。2组均不使用铁剂,分别检测2组用药前和用药6个月后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饱和度和血清铁蛋白(SF)、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并计算2组患者6个月内的血红蛋白变异率(Hb-Va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治疗前后老年组Hb [(100.20±14.26)和(114.47±7.70)g/L]和非老年组Hb [(96.05±11.45)和(112.42±14.60)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Hb-Var低于非老年组[(8.84 ± 4.13)和(12.47 ± 3.8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老年组SF [(947.0±715.6)和(694.3±369.9)ng/ml],非老年组SF [(850.9±668.6)和(640.6±174.4)ng/ml]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老年组TC [(3.98±1.01)和(3.45±0.61)mmol/L],非老年组TC [(3.61±0.66)和(3.26±0.80)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8%(4/28),非老年组为11.11%(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患者应用罗沙司他血红蛋白均可上升;不同年龄患者血红蛋白波动程度不同,需密切监测。罗沙司他可改善铁利用状态,降低铁负荷,并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性分析比伐芦定与肝素用于冠心病(CHD)合并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的抗凝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武汉市普仁医院接受PCI治疗的62例CHD合并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给予抗凝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肝素)29例和观察组(比伐芦定)33例。比较2组住院期间造影剂肾病(CIN),术后30d及1年净临床不良事件(NACE)、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全部出血事件发生情况;观察2组MACCE分项指标的差异。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 住院期间2组各发生CIN 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观察组NACE与全部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AC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N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ACCE、全部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合并ESRD患者行PCI治疗,与肝素相比,比伐芦定能显著减少术后30d NACE 及全部出血事件,抗凝效果良好,且NACE减少优势持续至术后1年。比伐芦定更适合 CHD合并ESRD患者PCI术中抗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