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分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肺结核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诱导性T细胞(CD4+)水平的意义。 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5例肺结核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异胭肼片+利福喷丁胶囊+乙胺丁醇片+吡嗪酰胺片的标准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4︰1),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气指标水平及肺功能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3+、CD4+、CD8+、CD4+/CD8+水平显著升高,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aO2、FEV1、FVC水平显著升高,PaCO2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FEV1、FV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用于肺结核,可利于痰菌转阴,促进结核病变的吸收与好转,可调节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益生菌辅治小儿支气管哮喘(BA)及对S100β蛋白、TLR4与炎性免疫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BA患儿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观察两组哮喘控制情况,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最大呼吸流量(PEF)、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血清CD4+、CD8+、CD4+/CD8+等免疫因子水平,血清S100β蛋白、TLR4水平;血清IL-17、IL-22、IL-35等炎性因子水平;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E、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100β蛋白、TLR4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7、IL-22均低于对照组,IL-35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控制率(92.19%)大于对照组(78.13%)(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 结论益生菌辅治小儿支气管哮喘可提高免疫功能,缓解机体炎性反应,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抑制100β蛋白、TLR4生成,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消岩汤加减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治疗效果观察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53例中晚期NSCLC新辅助治疗患者,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采用PD-1单抗治疗,观察组采用消岩汤加减联合PD-1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卡氏评分,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水平,无进展生存时间以及用药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卡氏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1.55个月和8.73个月,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消岩汤加减联合PD-1单抗用于中晚期NSCLC新辅助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同时能够提高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预后关系的意义。方法 以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对 79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规律化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动态观察 ,并在疗程结束后随访 1年 ,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 ,识别全T细胞 (CD3+)、识别T辅助 /诱导细胞 (CD4+ )值较正常人显著降低 ,识别T抑制 /杀伤细胞 (CD8+)无明显变化。治疗前有空洞者CD3+、CD4+值低于无空洞者 ,治疗后有空洞者CD3+、CD4+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而CD8+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疗程结束后12个月内有 4例复发。结论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病情变化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并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异丙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双水平气道正压力通气(BiPAP)辅助通气患者免疫功能、血清降钙素原(PCT)表达、活动耐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辅助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异丙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PCT水平、肺功能、病情严重程度及活动耐量差异,并分析PCT与肺功能、CAT评分、mMRC评分、6MWD相关性。 结果治疗后两组CD4+、CD4+/CD8+、IgA、IgM、IgG均升高,CD8+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PCT、CAT评分、mMRC评分均下降,FEV1、FEV1/FVC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6MWD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CT与FEV1、FEV1/FVC、6MWD呈负相关(r<0,P<0.05),与CAT评分、mMRC评分呈正相关(r>0,P<0.05)。 结论异丙托溴铵可能通过抗炎作用提高COPD并发呼吸衰竭BiPAP辅助通气患者肺功能及活动耐量,降低PCT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结核性胸腔积液及恶性胸腔积液中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与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并探讨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局部免疫机制。方法4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及34例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于第1次抽液时留取胸腔积液,ELISA法检测sIL-2R及TGF-β1的浓度,Ficoll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抗体标记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D4+ CD25+调节性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结果4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与34例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中D4+ CD25+调节性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8.7±0.6)%、(21.1±2.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核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中sIL-2R浓度分别为(563.2±92.61)ng/ml,(390.12±101.12)ng/ml,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胸腔积液中TGF-β1的水平(88.4±16.7mg/L),显著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40.3±3.6mg/L),结核性胸腔积液中sIL-2R、TGF-β1浓度与D4+ CD25+调节性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D4+ CD25+调节性T细胞,sIL-2R及TGF-β1可作为判定结核或恶性胸腔积液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补肺保元膏联合无烟灸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152例,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无烟灸组、补肺保元膏组和联合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无烟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烟灸治疗,补肺保元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肺保元膏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肺保元膏联合无烟灸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四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治疗前、治疗4周后及治疗12周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FVC],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核因子κB(NF-κB)、IL-8、IL-17、Toll样受体(TLR)2、TLR4、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研究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共...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的关系,并动态观察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及AgNORs测定方法,对98例肺结核患者,39例肺炎患者和41名正常人分别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AgNORs,并对7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 肺结核患者的CD3+、CD4+、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CD8+升高;AgNORs的I.S%值明显降低,与健康人及肺炎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肺结核患者病情的好转此两项指标逐渐上升。结论 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AgNORs检测结果一致,可动态地反映结核病人的免疫状态,并与病情发展呈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指导治疗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HIV/AIDS合并肺结核死亡病因分析,提高对该双重感染的诊疗水平。方法对308例HIV/AIDS合并肺结核中54例死亡患者的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D4+≥200/mm362例,死亡2例,CD4+100~199/mm370例,死亡8例,CD4+50~99/mm382例,死亡17例,CD4+<50/mm394例,死亡27例。抗结核治疗组268例,死亡35例,未抗结核治疗40例,死亡19例。真菌为主要死因的28例,细菌主因10例,结核病主因6例,卡氏孢子虫感染主因5例,以其他病毒为主因2例,其他死因3例,呼吸道感染为最多。结论抗结核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当CD4+较低时,病死率明显增高,且以真菌感染为主,是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主要死因。因此,及早抗结核治疗及HAART治疗、提高病人免疫、控制其他病原体感染尤其是真菌感染是治疗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LI/ARDS)高风险患者,应用小潮气量通气对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56例ALI/ARDS高风险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采用小潮气量(VT6~8ml/kg)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潮气量(VT10~12ml/kg)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气指标、血清炎症变化及预后差异。结果通气48h、通气96h后两组患者的Pa O2、Pa CO2、氧饱和度、p H值、氧合指数、中心静脉压均较通气即刻显著好转(P0.05)。通气48h、通气96h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ɑ、CRP水平均较通气即刻显著的降低(P0.05),研究组在通气48h、通气96h后血清IL-6、TNF-ɑ、CRP水平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ALI/ARDS发病率(14.29%)、ICU治疗时间(9.5±2.6)d、机械通气治疗时间(7.4±1.3)d、住院时间(13.7±3.2)d、死亡率(10.71%),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ALI/ARDS高风险患者应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较常规潮气量通气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预后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性镇痛应用于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4月无锡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将所有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观察组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性镇痛后行常规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使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后行常规结肠癌根治术。对比2组术后疼痛感、炎症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细胞数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0 min、1 h及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同组麻醉诱导前(P<0.05);术后24 h对照组IL-11β及IL-6水平高于观察组及同组麻醉诱导前,IL-10水平低于观察组及同组麻醉诱导前(P<0.05);术后24 h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低于同组麻醉诱导前及观察组(P<0.05),2组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性镇痛用于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能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可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保护其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CHB)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HBV前基因组RNA(pgRNA)的表达及其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结核门诊新确诊的40例CHB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0)采用2HRZE/4HR方案进行常规抗结核治疗,治疗组(n=20)在此基础上采用拉米夫定预防性抗病毒,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PBMCs中HBV DNA、HBV RNA表达水平,以及CD3+、CD4+、CD8+T细胞水平,分析HBV DNA、HBV RNA与CD3+、CD4+、CD8+T细胞相关性。结果治疗后2个月,两组PBMCs中HBV DNA、HBV RN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PBMCs中HBV DNA、HBV RNA水平较治疗后2个月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后6个月,免疫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2、6个月CD3+、CD4+、CD8+T、IFN-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BMCs中HBV DNA、HBV RNA与CD3+、IFN-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PBMCs中HBV pgRNA表达,抑制抗结核治疗过程中CHB再激活,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总IgE与儿童哮喘严重程度和肺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5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18例、中度组22例、重度组15例。对比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儿童血清EOS、总IgE、FeNO及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 pred)、呼气峰值流速(PEF)和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变化;观察给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治疗前后,哮喘组儿童上述指标变化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EOS、总IgE与儿童哮喘FeNO、病情严重程度及肺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哮喘组儿童FeNO及血EOS%、总IgE水平升高,肺功能指标FEV1% pred、PEF、FVC明显降低(P<0.05);重度哮喘组上述指标高于/低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低于轻度组(P<0.05)。ICS治疗后,哮喘组儿童FeNO及血EOS%、总IgE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肺功能指标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哮喘血EOS%和总IgE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EOS%、总IgE与FeNO和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FEV1% pred呈负相关(P<0.05),与PEF和FVC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儿童哮喘血EOS和总IgE水平明显升高,与FeNO、病情严重程度及肺功能相关,监测血EOS和总IgE水平变化可为儿童哮喘的临床诊治和病情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猪带绦虫重组Bb-TSO45W-4B-TSOL18疫苗免疫仔猪后诱导免疫应答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16头40 d龄健康仔猪均分为4组:重组Bb-TSO45W-4B-TSOL18疫苗组、重组Bb-TSO45W-4B疫苗组、重组Bb-TSOL18疫苗组和双歧杆菌液体培养基(MRS)对照组。各疫苗组均以1011CFU灌胃免疫,间隔2周免疫1次,共免疫2次。在免疫后0、2、4、6、8周采集仔猪前腔静脉血,分离血清和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采用ELISA法检测仔猪血清IgG、IgG1及IgG2a水平和PBMC培养上清液IL-2、IFN-γ、IL-4及IL-10水平;MTT比色法检测PBMC增殖水平;FCM检测CD4+和CD8+T细胞亚群。结果  各疫苗组血清IgG、IgG1、IgG2a水平均在免疫后2~8周升高,均在免疫后4周、6周、4周达较高水平;PBMC增殖水平均在免疫后2~8周升高,均在免疫后6周达较高水平CD4+和CD8+T细胞水平均在免疫后2~8周升高,均在免疫后8周和6周达较高水平;PBMC培养上清液IL-2、IFN-γ、IL-4、IL-10水平分别在免疫后2~6周、2~8周、4~6周和2~8周升高,分别在免疫后4周、6周、4周和8周达较高水平。各疫苗组上述指标与MRS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Bb-TSO45W-4B-TSOL18疫苗组与重组Bb-TSO45W-4B疫苗组和重组Bb-TSOL18疫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猪带绦虫重组Bb-TSO45W-4B-TSOL18疫苗免疫仔猪可诱导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且TSO45W-4B-TSOL18融合抗原疫苗组优于TSO45W-4B或TSOL18单一抗原疫苗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个体化序贯营养支持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病人炎症反应、免疫功能、肺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AECOPD病人112例,根据随机数表分为序贯营养支持组(试验组,n=56)和常规营养支持组(对照组,n=56).检测并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别按去脂体质量(LBW)、总体质量(TBW)2种剂量使用丙泊酚麻醉对病态肥胖患者行减重术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23例ASAI~II级拟行减重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TBW组(I组),LBW组(II组),另选一组正常体重进行腹腔镜手术患者(III组)为对照,使用分别采用不同剂量丙泊酚进行麻醉,记录术前(T1)、术后24 h(T2)、48 h(T3)、72 h(T4)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尿素氮(BUN)和β2微球蛋白(β2-MG)等肝肾功能指标。 结果3组患者组内不同时间点上AST、ALT等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相比,3组患者内的ALB、BUN在T3、T4明显降低(P<0.05);与T1相比,3组内的β2-微球蛋白在T2、T3时间点明显下降(P<0.05)。 结论对于病态肥胖患者,两种剂量丙泊酚麻醉对病态肥胖患者的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为减少丙泊酚输注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推荐LBW作为丙泊酚的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婴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术后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时效性。 方法 应用PS治疗CHD婴儿术后ARDS,符合入选标准患儿43例,年龄(5.3±2.8)个月,体质量(6.4±1.6)kg,记录患儿手术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患儿给药前,给药后2,6,12和24 h时间点患儿呼吸功能指标,计算氧合分数(PF)值,氧合指数(OI)和通气指数(VI)。 结果 患儿体外循环转机时间(151±2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6±12)min。术后ICU治疗时间为(12±3)d;呼吸机辅助时间为(194±26)h。全部患儿有1例死亡(病死率为2%),发生术后并发症9例(21%)。患儿应用PS后呼吸指标明显好转,PaO2自2 h开始逐渐升高至24 h,呈时间相关性改善;呼吸机峰压,平均压和给氧浓度FiO2(%)则在给药后24 h内逐渐降低,呈时间相关性改善。PF在24 h内相应逐渐增高,VI和OI在24 h内相应逐渐降低,呈时间相关性改善。 结论 CHD婴儿术后ARDS者应用PS治疗,患儿呼吸功能在24 h内呈时间相关性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