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吉林省鼠疫地区的二齿新蚤和印鼠客蚤,在感染分离自达乌尔黄鼠的鼠疫毒菌后,其鼠疫媒介效能的实验室测定结果。在18-20℃,相对湿度80-90%条件下,二齿新蚤的鼬疫媒介效能为0.11,媒介指数为0.01;印鼠客蚤的鼠疫媒介效能为0.24,媒介指数为0.03。结合多年的野外调查资料,认为在把达乌尔黄鼠鼠间鼠疫播散到其它啮齿类包括家栖鼠类之间的过程中,二齿新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内不同低温条件下对二齿新蚤和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的死亡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对低温的耐受能力强于二齿新蚤,这两种蚤在-3℃~-10℃下,30分钟几乎全部休眠。  相似文献   

3.
非鼠疫疫区方形黄鼠蚤成龄蚤的菌栓形成能力钱存宁,张晓雪,冯玉明,姜万武,曹鸿翥,黄赤忠(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乌鲁木齐市830002)在非鼠疫自然疫源地中,寄生于长尾黄鼠的方形黄鼠蚤阿尔泰亚种Citellophilustesquorusaltaicu...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地区存在四个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由于各疫源地生态地理条件所决定,分布的宿主动物及其媒介蚤类各具特点。本文根据多年调查资料综合整理而成,着重讨论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蚤种。 一、松辽平原——察哈尔丘陵达乌尔黄鼠疫源地 该疫源地的主要宿主是达乌尔黄鼠(下称黄鼠)Citellus dauricus。它的主要寄生蚤是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Citellophilus tesquorum sungaris和蒙古亚种C.t.mongolicus(下通称黄鼠蚤),两亚种分布的过渡带是锡盟南部察哈尔丘陵地区,以东为松江亚种,以西为蒙古亚种。其次有二齿新蚤Neopsylla bidentatiformis、阿巴盖新蚤Neopsylla abagaitui、光亮额蚤Frontopsylla luculenta等。该疫源地的次要宿主是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其主要寄生蚤为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其次为不等单蚤Monopsyllus anisus和二齿新蚤等。上述蚤种,除阿巴盖新蚤主要分布于察哈尔丘陵区外,其它蚤种广布于疫源地各个  相似文献   

5.
鼠疫的传播媒介主要为蚤类。但并非全部已知蚤种都起媒介作用,既使有媒介作用的蚤类,其传播鼠疫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在白城地区这块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内主要传播媒介为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次之为二齿新蚤,这两种蚤乃  相似文献   

6.
方形黄鼠蚤阿尔泰亚种(C.tesquo。m.aha。ons以下简称为黄鼠蚤)是新疆灰旱獭一长尾黄鼠双宿主疫源地的主要寄生蚤之一。1982年钱存宁等曾在实验室对经区黄鼠蚤进行了感染率、菌性率方面的研究,并得出了该蚤的感染率和菌检率。据多方面指征,确认该蚤是鼠疫的主要传播媒介。那么非鼠疫疫区的方形黄鼠蚤对鼠疫菌感染的反应如何?就我frJ目前所查阅的文献中,尚未见研究报道。因此我们在实验室内对非疫区的黄鼠蚤进行了感染率方面的试验研究。1材料和方法工.且黄鼠蚤:采自经多次调查认为不存在鼠疫疫源性的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和巴仑台地…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围场县啮齿动物及寄生蚤的种群组成和数量动态,收集可检材料,开展动物鼠疫疫情监测。方法在不同的生境中,捕获啮齿动物调查其数量,收集其寄生蚤,并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结果发现围场境内有啮齿动物14种,以达乌尔黄鼠为优势种平均密度1.87只/hm^2;蚤类30种.以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为优势种;近5年剖验各种动物2183只,蚤培养144组1109只,动物血清1153份,经检验均为阴性。结论虽未分离出鼠疫菌,但仍存在着动物鼠疫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传播媒介的角度探讨环县存在鼠疫自然疫源性的可能性,并为确定该地区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性提供媒介昆虫学资料.方法 依据<中国动物志>(昆虫纲)蚤类调查方法 ,梳检啮齿动物体外寄生蚤,收集洞干及巢蚤进行鉴定,对蚤类种群分布、染蚤率及蚤指数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共发现有蚤类4科11属18种,蜱2种.阿拉善黄鼠体蚤总指数1.12.总染蚤率34.7%.阿拉善黄鼠主要寄生蚤是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蚤指数为0.83,占阿拉善黄鼠体蚤总数的75%.结论 该县媒介昆虫种类组成、主要寄生蚤染蚤率、蚤指数均与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基本相同,具有构成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媒介条件.  相似文献   

9.
非鼠疫疫区长尾黄鼠寄生蚤似升额蚤指名亚种和宽新蚤感染鼠疫菌后,在20 ̄23℃,80% ̄90%RH条件下,持续用小白鼠供血,其保菌时间不超过30d,与鼠疫疫区的这两种蚤有十分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2013—2022年吉林省达乌尔黄鼠(以下称黄鼠)疫源地蚤种类构成情况,为吉林省鼠疫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22年吉林省达乌尔黄鼠疫源地全部监测点的媒介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达乌尔黄鼠疫源地鼠疫媒介种群构成。结果 累计梳检达乌尔黄鼠17 509只、探达乌尔黄鼠洞干20 929个、梳检小型啮齿类动物4 298只,累计获蚤16 747只。在获得的所有蚤类中方形黄鼠蚤为绝对优势种,占85.09%,其次是二齿新蚤,占11.94%,种群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675.44,P<0.05)。2018—2019年黄鼠体蚤种群数量较高,2020—2022年呈下降趋势;黄鼠洞干蚤年际变化较大,平均蚤指数0.19,2019年后有下降趋势,2022年为0.10;小型鼠染蚤率波动范围为12.22%~19.48%;蚤指数波动范围为0.23~0.43,2017年为最低至0.23。结论 分析显示,吉林省达乌尔黄鼠鼠体蚤和洞干蚤以方形黄鼠蚤为绝对优势种群,其次为二齿新蚤,与以往监测结果接近,种群构成基本没有发生变化。黄鼠体蚤和洞干蚤...  相似文献   

11.
海原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曾有人间鼠疫发生,1962年发病4人均死亡。1963年从阿拉善黄鼠及其寄生蚤分离出鼠疫杆菌,1964、1965、1967、1975~1978年均检出鼠疫菌共127株,判定疫点52处,面积20万hm~2。历年检出菌多、疫点密集,认为是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中心地带。阿拉善黄鼠是主要宿主,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主要媒介。1979~1990年连续监测,虽间有IHA阳性出现,但始终未分离到鼠疫菌,1991年6月从红羊乡舒家川地区黄鼠体内检出4株鼠疫菌。  相似文献   

12.
方叶栉眼蚤传播鼠疫媒介效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在温度16℃、19℃,相对湿度80±5%的条件下,进行了方叶栉眼蚤感染鼠疫菌后的菌栓形成能力、生存期限(寿命)及集群呆咬传播鼠疫等实验。结果表明:该蚤不能形成菌栓,平均寿命44.13天,阴转率68.52% ̄76.19%,经多批次集群蚤叮咬大绒鼠不能感染鼠疫,媒介效能为零。证实方叶栉眼蚤在我省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中的传播媒介,即媒介蚤的地位不能成立,对鼠疫菌的种群延续没有实质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鼠疫,作为地方病,是生物群落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布氏田鼠鼠疫是干旱草原的一种生态学现象。布氏田鼠鼠疫的固着地带是干旱草原区的退化地段,其优势植物为克氏针茅、冷蒿、糙隐子草、多根葱、阿氏旋花、阿尔泰紫苑等[1]。鼠疫,作为动物病,是鼠、蚤、菌三位一体的。达乌尔黄鼠、长爪沙鼠和布氏田鼠三类疫源地的菌型和主要宿主都是明确的,方形黄鼠蚤及其亚种在达乌尔黄鼠鼠疫疫源地中的主要媒介地位是公认的,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的主要媒介是因地而异的秃病蚤、同型客蚤、二齿新蚤等,也是不言自明的。布氏四鼠鼠疫疫源地的主要媒介是…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对鼠疫的保存和传播机制,以及对该蚤的杀灭,都必须在实验室内大量饲养。如用其主要寄主达乌尔黄鼠饲养,黄鼠来源有很大困难。因此比较了该蚤的饲养条件,以便寻找简便的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二齿新蚤和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成虫寿命与温湿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齿新蚤和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在温度5~35℃范围内,寿命与温度呈直线负相关。二齿新蚤在相对湿度90%以下时,寿命与湿度呈直线正相关。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在相对湿度70%以下时,寿命与湿度呈直线正相关;在70%以上时,呈直线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印鼠客蚤缓慢细蚤的生物学特性及鼠疫媒介效能梁云,何晋侯,张洪英,赵文红,吴明寿,胡晓玲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是我省黄胸鼠鼠疫疫源地的优势种群,为究明它们在鼠疫流行中的传播地位,我们对上述两种蚤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鼠疫媒介效能的实验研究。生物学特性一、两种蚤...  相似文献   

17.
特新蚤指名亚种传播鼠疫的媒介效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温度19℃,相对湿度80±5%条件下,对特新蚤指名亚种进行信群叮咬、单蚤传播能力及菌栓形成等实验研究。集群叮咬大绒鼠10组,全部动物于7天内特异性死亡。单蚤传播实验的感染潜能为0.97,栓塞潜能0.55,传播潜能0.63,栓塞存活潜能0.23,媒介效能0.34,媒介指数0.08。结合疫源地动物流行病学分析认为,特新蚤指名亚种在云南省野鼠鼠疫疫源地中的传播媒介地位成立,对鼠疫菌种群在本疫源地内的延  相似文献   

18.
不同龄期方形黄鼠蚤阿尔泰亚种菌栓形成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小白鼠喂饲的方形黄鼠蚤阿尔泰亚种Ⅰ、Ⅱ、Ⅲ龄期的蚤为研究对象,以强毒鼠疫菌感染该蚤后对其菌栓形成率进行了实验观察。Ⅰ、Ⅱ龄期蚤菌栓率分别为3.13%和4.20%,而Ⅲ龄期蚤菌栓率则高达13.79%,它们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因而,作者认为它们在长尾黄鼠疫源地中对于鼠疫动物中流行病的实际意义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9.
阿鲁科尔沁旗东北部1987年5月首次从自毙达乌尔黄鼠(下称黄鼠)及其寄生蚤——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下称黄鼠蚤)体内分离出鼠疫菌41株,从而证实该旗北部为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方形黄鼠蚤七河亚种的分类讨论(蚤目:角叶蚤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形黄鼠蚤(Citellophilus tesquorum Wagner,1898)是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中的主要传播媒介和保菌者之一。在自然界,不仅已多次从其体内分离出鼠疫菌,而且实验证明该蚤能形成菌栓,是传播鼠疫的有效媒介。因此,它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所瞩目和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