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非HDL-C升高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648例非HDL-C升高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327例和对照组=321例。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对照组未用调脂药物。研究终点包括全因死亡,致死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及再次血运重建。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MI(6.4%vs12.3%,P=0.013)、再次血运重建(19.2%vs26.6%,P=0.029)及联合终点发生率(26.9%vs41.5%,P〈0.001)均明显下降,但死亡率(5.1%vs57.9%,P=0.196)下降不明显。调脂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无不良心脏事件生存的概率(HR=0.52,95%CI0.30~0.91,P=0.022)。结论非HDL—C升高的糖尿病患者PCI术后接受长期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可减少MI及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麝香保心丸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病人发生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性可增加(2~4)倍。一项人群调查研究显示,糖尿病病人7年内第1次心肌梗死(MI)的发生率或死亡率为20%,而非糖尿病病人仅为3.5%。在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中,既往心肌梗死史均可增加MI复发或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危险性(非糖尿病组18.8%,糖尿病组45.0%),可见糖尿病增加了心血管莉患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在血压控制相同的情况下,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Valsartan)比钙离子拮抗剂(CA)氨氯地平(Amlodipine)能更好地降低心源性死亡率及发病率,以及降低心肌梗死(MI)、脑卒中、心力衰竭(HF)和新发糖尿病(DM)的发生而进行本研究。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6年中国慢性病报告,自1985年至2010年我国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逐年上升。然而2007年的美国冠心病的死亡率自1968年开始逐年下降。在这一升一降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的一级预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我国对AS的干预措施还远远不够。2008年中国卫生部提出“健康中国2020战略”,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AHA)专家委员提出新的10年战略目标,即“AHA2020健康战略”,其中要求到了2020年全美心血管健康改善率达20%以及由于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导致的死亡率降低20%。由此可见中美都十分重视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并将“健康2020”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总被引:81,自引:1,他引:81  
目的研究降压治疗能否降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和其它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方法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入选病例总数为2394例。1253例患者分入尼群地平组,尼群地平的用量为10~40mg/d,必要时加用卡托普利12.5~50mg/d和(或)双氢克尿噻12.5~50mg/d。1141例患者分入对照组,给予相应的安慰剂治疗。结果入选时坐位血压的平均值为170.5/86.0mmHg(1mmHg=0.133kPa),平均年龄66.5岁,总胆固醇5.1mmol/l,经过4年的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压均明显下降,两组间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分别为8.0mmHg和3.2mmHg。经过降压治疗脑卒中降低了38%(P=0.01),全病因死亡率降低了39%(P=0.003),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了39%(P=0.03),致死性脑卒中降低了58%(P=0.02),所有的致死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降低了37%(P=0.004)。结论每治疗1000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5年可减少55例死亡,39例脑卒中或59例主要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抗血小板治疗,对降低病人病死率、改善机体残疾率的临床疗效。本试验简称CAST临床试验。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双盲治疗。对发病48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头颅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或临床检查基本排除出血性脑卒中即可入选。每日口服阿司匹林160mg或安慰剂4周。结果:自1993年11月至1997年4月全国413家医院共入选21106例病人。治疗期间阿司匹林组死亡343例,较对照组(死亡398例)下降14.0%(P=0.04)。再发缺血性脑卒中阿司匹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1.6%比2.1%,P=0.01)。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阿司匹林组较对照组略有增加,但差别不显著(1.1%比0.9%,P>0.1)。结论:本项研究显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进行早期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降低住院期间死亡率及再发脑卒中发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病人的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应用调脂药物可以调整血脂异常——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从而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与死亡率.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并且还能大大减少冠心病人需做介入治疗和搭桥术的概率,因此调脂药物.特别是他汀类药物已成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非常重要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是指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卒中不发生或推迟发病的目的。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只有一级预防才能降低疾病的人群发病率^[1]。2010年12月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卒中协会(ASA)撰写委员会在(Stroke))杂志上公布的关于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推荐的更新意见,  相似文献   

9.
踝臂收缩压比值低下提示高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比值高并动脉钙化时增加死亡风险。该研究探讨老年人踝臂指数(ABI)异常及动脉硬化与死亡率、心血管事件(包括脑卒中)的关联度。方法:共有2886名70-79岁的老年人人选该研究,平均随访致死事件及心血管事件(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及充血性心力衰竭)6.7年。结果:80%ABI处于0.9~1.3的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夹层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表现,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对26例AD患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误诊原因、死亡原因及死亡与就诊时间、确诊时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好转出院14例(53.85%),死亡12例(46.15%);误诊7例(26.92%)。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急腹症各2例,心脏瓣膜病、肾结石各1例,发热待查1例。急性期(2周内)死亡率42.30%。慢性期死亡率较低。就诊时间、确诊时间越早,死亡率越低。死亡原因为AD解离并发症,如主动脉破裂、心衰、肾衰、休克、脑卒中等。结论:减少误诊,早期诊断和治疗为降低AD死亡率的关键。CT、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β2肾上腺素受体在心肌梗死(MI)大鼠离体心脏机械电反馈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制作大鼠MI模型,同时设立假手术组。8周后行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自制球囊牵张左心室。记录左心室前壁单相动作电位(MAP),测量MAP时程(MAPD)、50%和90%MAP复极时程(MAPD50、MAPD50),计算牵张诱发心律失常(SIA)的发生率。分别给予选择性β2受体阻滞剂ICI118.551及Gi蛋白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X),观察牵张前后、给药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MI后MAPD、MAPD50、MAPD50分别延长15.2%,46.5%和25.4%(P〈0.01)。牵张后,假手术组MAPD、MAPD50、MAPD50分别缩短12.4%、18.0%和16.5%(P〈0.01),MI对照组分别缩短26.0%、53.1%和24.0%(P〈0.01),较假手术组显著。MI组SIA发生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分别为22.4%,10.3%;P〈0.05)。应用ICI118.551、PTX后,牵张对MAPD、MAPD50、MAPD50的影响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A发生率下降(由22.44%分别下降至8.83%、12.2%;P〈0.01)。结论牵张可使MAPD、MAPD50、MAPD50缩短,且MI组更敏感。ICI118.551、PTX可抑制牵张引起的电生理改变,β2肾上腺素受体参与MI后的心脏机械电反馈过程可能与Gi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2.
北京房山社区人群心血管病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索我国农村人群心血管病综合防治经验,初步总结一套有推广价值的综合防治方案。方法采用全人群与高危人群结合的防治策略,研究社区范围包括5个乡,10万以上人口。干预方式和主要措施:(1)在卫生保健服务和社区组织体系基础上建立健全三级防治网。(2)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3)基层心血管病防治人员的培训。(4)高血压检出、随访和管理。结果基线调查和复查分别于1991~1992年度和1995年完成,通过3年干预,干预区人群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对照区,干预区人群态度和行为向有利于心血管病防治方向改变。干预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测量率和管理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区(P<0.01)。与对照区相比,干预区人群收缩压净下降1.2mmHg(P<0.05),但体重和体重指数略有升高。干预区脑卒中发病率下降13.5%(P<0.01);脑卒中死亡率下降了12.9%(P<0.01)。对照区正相反,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上升。结论心血管病综合防治方法与措施可行,初步取得预防和降低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在我国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占世界首位.虽近些年来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但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即使在西方国家脑卒中死亡率从1993年以来下降18.5%.但发病率仅下降0.7%(据美国心脏协会报道)。  相似文献   

14.
房室传导阻滞(AVB)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常见并发症。在溶栓疗法出现之前,AMI并发Ⅱ-Ⅲ度AVB者为5%-7%,其中下壁MI时并发Ⅱ-Ⅲ度AVB者达28%。虽然采用溶栓治疗后AMI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AMI后,尤其是下壁MI后AVB发生率仍然较高。一旦并发AVB,尤其是前壁MI后并发的AVB,其住院死亡率及远期死亡率均较高。下壁MI后并发的AVB,其住院死亡率亦较高,但对远期死亡率的影响未明。本研究旨在评价溶栓治疗AMI时Ⅱ-Ⅲ度AVB发生率、预测因素及其对近期及远期死亡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死亡的第一原因。调查资料显示.近20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均在逐渐上升.尤其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如北京等。研究证实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的罪魁祸首之一。因此.及早调整血脂异常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减少死亡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杂志》2006,14(3):236-236
阿司匹林能减少成年人心血管病危险,但对女性是否同样有效还不清楚。该文系一荟萃分析,收集有对照的研究(1966—2005年)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无心血管病的人。共有6个研究95456名参加者,3个研究只收入男性,1个研究只收入女性,2个研究男女皆收。在51432名女性中,发生心脑血管事件1285名(其中脑卒中625,MI:469名,心血管死亡364名),阿司匹林治疗减少12%心血管事件,[危险比(0R)0.88,95%CI 0.70~0.97,P=0.02]减少脑卒中17%,主要是减少缺血性脑卒中(OR 0.76,95%CI 0.63~0.93,P=0.008)。  相似文献   

17.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死亡的第一原因。调查资料显示.近20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均在逐渐上升,尤其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如北京等。研究证实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的罪魁祸首之一。因此.及早调整血脂异常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减少死亡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2009年AHA年会发布消息:根据AHA为2010年而更新的心血管和脑卒中统计,对许多美国人来说,心脏病危险因子的罹患率及其控制、心脏病医疗费用的升高,仍然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观察了60例急性心梗病人,溶栓对心室晚电位(VLP),持续性室速(VT)及死亡率的影响。临床发现,溶栓组VLP的检率3例(10%),持续性室速的发生率6例(20%),死亡率3例(10%),非溶栓组分别为10例(33%),VTl5例(50%),死亡率10例(33%),二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再通组VLP的检出率1例(4.3%),VT的发生率2例(4.3%),非再通组分别为2例(28%)和4例(57%),二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再通组与非再通组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本文提示溶栓能降低心梗病人VLP及VT的发生率,降低心梗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早期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抑酸荆对急性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急性脑卒中病人18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奥美拉唑)和对照组(无药物预防)。测定不同时间胃液pH值,观察两组病人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结果入院时两组病人pH值均无差异.应用奥美拉唑后治疗组DH值显著升高,治疗组溃疡出血发生率为8.5%,病死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和11.5%(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以降低急性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