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溶栓治疗作为缺血性卒中急救的主要手段 ,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文章就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临床研究新进展及其影响因素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溶栓后患者神经功能的维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致残率很高,改善或维护患者的神经功能是治疗的最终目的。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但临床上仍可见溶栓后患者改善的神经功能不能得到有效维持。因此,溶栓后的神经功能维持意义重大。文章对目前维护溶栓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致死率均很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所以寻找 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重要,目前溶栓治疗已被大家公认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的主要手段,并且一直是人们关注 和探讨的热点。文章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治疗时窗、溶栓药物、溶栓治疗未来方向等方面进 行概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溶栓后患者神经功能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致残率很高 ,改善或维护患者的神经功能是治疗的最终目的。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 ,但临床上仍可见溶栓后患者改善的神经功能不能得到有效维持。因此 ,溶栓后的神经功能维持意义重大。文章对目前维护溶栓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内溶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缺血性卒中主要是由于脑动脉内血栓形成、栓子脱落或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供血区域血流量减少,使责任血管区域脑组织缺血坏死。急性缺血性卒中自然预后差,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近年来,经导管介入动脉内溶栓治疗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动脉内溶栓可使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闭塞的血管再通,恢复脑细胞的血供,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作者通过对4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溶栓治疗的回顾,从护理学角度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计划进行了分析,旨在更加准确、到位地配合动脉溶栓治疗,提高动脉溶栓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前,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方法不多,溶栓治疗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成功的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各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指南推荐的有效治疗方法。但临床上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比例较低,这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溶栓治疗本身存在风险,也存在不少限制因素,如溶栓时间窗、溶栓人群(年龄)、溶栓药物及溶栓治疗方式等,各国致力于提高溶栓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本文对此进行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7.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治疗方法包括在具备多学科治疗小组的专科病房(卒中单元)接受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然而,仅有少部分患者能够接受这些治疗.远程卒中医疗可提高现场缺乏卒中专科医生的医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率,并且可使乡村地区的卒中医疗保持在高质量水平.文章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远程卒中医疗和护士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是目前惟一一种证实有效的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药物。在许多情况下,费用低廉的尿激酶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虽然溶栓治疗日趋成熟,但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如新的溶栓药物用于发病3h以上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评价各种新的再灌注方法、静脉和动脉内药物溶栓联合应用、溶栓和新型抗小板药的联合应用,以及应用机械装置或经颅多普勒超声促进药物溶栓的作用等等。  相似文献   

9.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是目前惟一一种证实有效的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药物。在许多情况下,费用低廉的尿激酶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虽然溶栓治疗日趋成熟,但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如新的溶栓药物用于发病3h以上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评价各种新的再灌注方法、静脉和动脉内药物溶栓联合应用、溶栓和新型抗小板药的联合应用,以及应用机械装置或经颅多普勒超声促进药物溶栓的作用等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6小时内到达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未进行溶栓治疗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院内发生的或6小时内到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未进行溶栓治疗的原因统计,并对原因进行对策分析。结果17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到达医院就诊,42例接受溶栓治疗,占24.41%。溶栓患者平均到院时间(4.00±1.61)小时。发病6小时内就诊的132例脑梗死患者未接受溶栓治疗,其原因有醒后卒中,完成评估后超过时间窗,患方拒绝或犹豫,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年龄不符等。结论加强对醒后卒中的研究,加强公众对脑卒中的了解,优化院内卒中流程,更新我国溶栓指南等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溶栓治疗比例。  相似文献   

11.
应重视急性缺血性卒中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前,发病后3h行的静脉内溶栓治疗疗效仍然是明显的,并获准应用于临床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标准溶栓治疗方法。然而,静脉内溶栓治疗对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1段等大血管闭塞的再通率很低,疗效欠佳;而动脉内溶栓治疗较静脉内溶栓虽有较高的再通率,但其优点却被时间耽误所抵消。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兼有静脉内溶栓治疗的快速和动脉内溶栓治疗的高再通率,似乎是解决血管闭塞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老年脑梗死溶栓治疗值得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是当代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要课题.1995年,美国NINDS临床试验[1]的结果表明,对经过谨慎选择的发病3 h以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静脉溶栓治疗,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卒中患者的死亡及严重残疾的危险性,而且还可以大大改善生存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开创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明确青岛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溶栓率,并分析影响溶栓治疗的原因,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制定统一的青岛市卒中诊治现状调查表,回顾性连续收集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就诊于青岛市、县两级具有溶栓条件的11家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卒中住院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溶栓治疗的因素.结果 实际调查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64例,仅10例患者接受溶栓治疗,溶栓率为1.16%,4.5 h治疗时间窗内的溶栓率为6.3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溶栓禁忌证外,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的因素还包括就诊医院级别(OR=0.061,95% Cl0.006~0.703,P=0.040)和就诊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OR=0.810,95%CI0.729~0.900,P=0.000).结论 青岛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溶栓率偏低;除溶栓禁忌证外,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的因素还包括就诊医院级别和就诊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人民医院于1999年6月至2003年6月,用溶栓药物行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心房颤动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重要病因.研究表明,与无心房颤动者相比,伴有心房颤动的卒中患者会出现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更高的病死率.此外,心房颤动还是静脉溶栓后血管未能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转归不良相关.机械取栓治疗为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文章就合并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报道卒中后的致死,致残率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有关.下肢静脉血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笔者自1996年1月~2003年12月间收集了28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对其中的15例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作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少石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1):961-962
从1991—1994年进行的NINDSⅠ&Ⅱ、ATLANTISA&B以及ECASSⅠ&Ⅱ这些大规模经典的临床研究,都证明了对于卒中发病≤3h、符合适应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基因重组型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随访3、6、12个月患者病残的风险降低,并且不增加颅内出血死亡的危险。1996年美国FDA批准rt-PA的临床应用。2003美国卒中协会(ASA)卒中指南和欧洲卒中促进会(EUSI)的卒中管理推荐,共同把rt-PA的溶栓治疗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惟一选择,并且作为A级推荐。2004年中国批准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适应证,并且编人中国卒中指南。至今rt-PA仍然是全球第一个也是惟一用于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溶栓治疗继发脑出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继发性脑出血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临床医师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历来受到重视,仅就其发生率、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预防等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动脉内溶栓(IAT)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5例发病在8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人行IAT治疗.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疗效标准评定.临床疗效评价在溶栓后30 d进行,结果 5例病人溶栓后4例部分/完全再通,1例未通,临床治愈3例,显效1例,发生脑出血1例.结论急诊动脉内溶栓是安全可行的,是卒中早期的理想治疗.  相似文献   

20.

从1995 年起,静脉溶栓治疗就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在 中国仅有4%~5% 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有机会接受到静脉阿替普酶的治疗。文章简介中国静脉溶栓治疗之现状,探讨 目前存在的问题、相关因素、变化趋势,并罗列了近几年来出现的“卒中地图”等中国特色的急救模式,对国内静脉溶 栓治疗发展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