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比较抗血小板制剂第斯格瑞(trifusal)和阿斯匹林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预防心血管事件上的药物疗效和耐受性.试验采用双盲对照多中心连续性系统研究,实验对象均为24小时内发病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病例随机化分组,并分别给予第斯格瑞(trifusal)600mg或阿斯匹林300mg每日一次,服用35天.  相似文献   

2.
比较抗血小板制剂第斯格瑞(trifusal)和阿斯匹林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预防心血管事件上的药物疗效和耐受性。 方法和结果 试验采用双盲对照多中心连续系统研究,实验对象均为24h内发病的  相似文献   

3.
比较抗血小板制剂第斯格瑞(trifusal)和阿斯匹林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预防心血管事件上的药物疗效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75岁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早期停药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连续募集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期间接受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75岁ACS或PCI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分析患者早期(服用3个月内)替格瑞洛停用发生情况、停药原因及停药对患者1年内发生主要缺血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紧急血运重建、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及主要出血终点事件(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3型)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募集19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年龄(78. 7±3. 6)岁,其中65例(占34. 2%)患者早期停用替格瑞洛。早期停药患者1年内主要缺血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持续替格瑞洛治疗患者(13. 8%vs 5. 7%;HR=3. 57,95%CI 1. 15~11. 09;P=0. 03)。1年内主要出血终点事件在早期停药患者与持续替格瑞洛治疗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5%vs 2. 4%;HR=0. 57,95%CI0. 05~6. 00;P=0. 64)。结论老年(≥75岁) ACS或PCI术后患者早期(3个月内)停用替格瑞洛可能增加主要缺血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使用小剂量尿激酶延迟溶栓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是否优于阿斯匹林加肝素钠 ,根据WHO的诊断标准 ,将 66例距发病时间 1 2~ 2 4h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尿激酶组 30例 ,阿斯匹林加肝素钠组 36例。以一周内心绞痛发生率、4周内病死率 ,心肌梗死并发症作为评定标准。结果发现 ,减少频发心绞痛发生率尿激酶组优于阿斯匹林加肝素钠组 (第一周 2 6 .7%比 36 .1 % ,P <0 .0 5) ,减少心衰竭并发症小剂量尿激酶组亦优于阿斯匹林加肝素钠组 (1 3 .3 %与 33 .3 % ,P <0 .0 5) ,4周病死率 ,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3 .3 %与 2 .8% ,P >0 .0 5)。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出血并发症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此结果提示 ,小剂量尿激酶延迟溶栓治疗发病 1 2~2 4h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降低频发心绞痛发生率及心肌梗死后心衰竭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作  者 (a)SacksFM ,PfefferMA ,Moye’L等(b)SacksFm ,PfefferMA ,MoyeLA等标  题 (a)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降低血浆胆固醇二级预防的原理及实验设计-胆固醇和复发事件研究(b)普伐他汀对平均血浆胆固醇病人发生心肌梗死后预防冠脉事件的效果参考文献 (a)AmJCardiol,1991,6 8J :14 36~14 4 6(b)NEnglJMed ,1996 ,335 :10 0 1- 10 0 9  疾  病 患急性心肌梗死后。目  的 评价普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平均血浆胆固醇病人发生致死性冠状动脉事件及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研究设计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随 …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冠心病PCI术后应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因血小板聚集率不达标且CYP2C19基因异常而改用替格瑞洛的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应用阿司匹林首次负荷剂量300 mg,维持剂量100 mg,每日一次;替格瑞洛维持剂量90 mg,每日二次,持续1年。研究主要终点为随访1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脑卒中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一般不良事件(包括轻微出血、过敏、呼吸困难)的发生率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后随访1个月未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脑卒中;一般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2例(4%)出现呼吸困难,2例(4%)发生轻微出血,其中1例鼻出血,1例皮下淤血。应用替格瑞洛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血小板计数未明显下降。结论替格瑞洛用于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短期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如何理解ALLHAT降脂治疗的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LLHAT (Theantihypertensiveandlipid lowingtreatmenttopreventheartattacktrial)入选的高血压患者中 ,10 35 5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12 0~ 189mg/dl(如果已患有冠心病者 ,10 0~ 12 9mg/dl) (1mg/dl =0 0 2 6mmol/L) ,甘油三酯 (TG)低于 35 0mg/dl(1mg/dl=0 0 113mmol/L) ,被开放随机分别接受普伐他汀 (4 0mg/d)或常规治疗 ,平均随访 4 8年。主要终点为总死亡率 ,次要终点包括联合计算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致死性冠心病 (冠心病事件 )、不同原因的死亡和癌症。试验中 ,常规治疗组中已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中的 32 %和无冠…  相似文献   

9.
C-反应蛋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危险因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 (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 )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CRP)浓度水平并与对照组 (即非急性冠脉综合征 ,包括稳定性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和正常体检人群 )比较 ,探讨CRP是否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危险因子。方法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对照组血清CRP浓度 ,同时检测冠心病的常见危险因子并与CRP一起作Lo 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浓度 [18 5 0mg/L± 2 3 98mg/L (SE 2 5 1,n =91) ]显著高于对照组 [3 89mg/L± 7 14mg/L (SE 0 5 1,n =194 ) ](P <0 0 1)。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CRP浓度 (18 6 5mg/L± 2 4 12mg/L)和不稳定性心绞痛CRP浓度 (17 95mg/L±2 4 10m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稳定性心绞痛CRP浓度 (3 94± 7 5 0mg/L) (P <0 0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 (5 93mg/L± 13 0 7mg/L) (P <0 0 1)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 (4 5 7mg/L± 8 2 7mg/L) (P <0 0 1)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之间CRP浓度无差别 (P >0 0 5 )并与正常人群比较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③每增加CRP 5mg/L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危险增加到近 2倍 (用Logistic回归 ,OR  相似文献   

10.
研究背景 1.抗血小板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1)阿司匹林治疗急性期心肌梗死的疗效 阿司匹林显示出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在80年代后期开展的ISIS-2研究中,17000例病人早期服用阿司匹林162 mg,5周可以降低早期死亡危险约1/4,非致死性再梗死和脑卒中约1/2。综合分析ISIS-2及几项小规模的同类临床试验显示,对AMI病人进行为期数周的早期抗血小板治疗,可使严重心血管事件(死亡、非致死性再梗死或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下降近1/3。其绝对疗效相当于每治疗1 00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可减少40例严重心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216例行PCI成功的CTO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治疗作为研究组(82例),继续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134例)。研究主要终点为两组患者随访1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支架内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心原性死亡)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一般不良事件(包括出血、呼吸困难)的发生率。结果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总体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6%比21.3%,P=0.318),但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在研究组显著降低(3.9%比12.6%,P=0.038)。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比9.4%,P=0.430),但研究组呼吸困难更为多见(9.1%比1.6%,P=0.011)。结论与氯吡格雷比较,替格瑞洛用于CTO-PCI术后临床疗效确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但呼吸困难症状较多见。  相似文献   

12.
心血管病患者院内死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较准确地认识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多见和少见病种及其危害程度 ;了解在直接死因中 ,心力衰竭及心脏猝死的构成。方法 本所心内科 1993年 7月 1日至 1998年 6月 3 0日五年内死亡总病例数 2 3 3例 ,回顾性分析每种疾病致死的人数及其构成比 ,并计算心力衰竭及心脏猝死在直接死因中的构成比。结果 第一位致死疾病为急性心肌梗死 ( AMI) ,构成比 2 5 .75 % ( 60 /2 3 3 ) ;第二位致死疾病为风湿性心脏病 ( RHD) ,构成比 2 0 .60 % ( 4 8/2 3 3 ) ;并列第三位是冠心病 ( CHD) (急性心肌梗死另计 )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 IE) ,构成比均为 12 .0 2 % ( 2 8/2 3 3 ) ;其它依次为扩张型心肌病 ( 5 .15 %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 3 .86%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 3 .43 % )和主动脉瘤 ( 3 .43 % )、高血压性心脏病 ( 3 .0 0 % )、肺源性心脏病 ( 2 .15 % ) ,……。另外 ,在直接死因中 ,心力衰竭占72 .5 3 % ( 169/2 3 3 ) ,心脏猝死占 11.5 9% ( 2 7/2 3 3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另计 )、感染性心内膜炎、扩张型心肌病是主要的引起死亡的心血管病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病患者最多见的直接死因 ,(院内 )心脏猝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行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使用非负荷剂量替格瑞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入选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拟行延迟PCI的NSTEACS患者,由首诊医师自行决定是否使用替格瑞洛负荷剂量。观察组首次给予替格瑞洛90 mg,随后90 mg每日2次维持,对照组首次给予替格瑞洛180 mg负荷剂量,随后90 mg每日2次维持。两组均给予规范的冠心病药物治疗,并在24~72 h内行PCI。观察两组的有效性终点如术后1年内的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以及安全性终点如主要出血、次要出血。结果观察组PCI术后4 h肌钙蛋白升高水平及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NSTEACS患者延迟PCI术前使用或不使用负荷剂量替格瑞洛,疗效相当,出血发生率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剂量替格瑞洛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解放军空军第986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75岁老年ACS合并CRI患者148例,根据患者服用替格瑞洛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替格瑞洛组(45 mg/次,2次/d,n=52)和标准剂量替格瑞洛组(90 mg/次,2次/d,n=96),口服药物3 d后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比较2组患者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PA)和随访12个月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大出血事件的发生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标准剂量组患者ADP诱导的IPA高于低剂量替格瑞洛组患者[(83. 4±2. 5)%vs(67. 3±4. 7)%,P=0. 043],但2组IPA50%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 5%(7/52) vs 5. 2%(5/96),P=0. 219]。2组患者12个月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 2%(10/52) vs 13. 5(13/96),P=0. 476]。低剂量替格瑞洛组大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标准剂量替格瑞洛组[9. 6%(5/52) vs 24. 0%(23/96),P=0. 033]。结论低剂量替格瑞洛与标准剂量替格瑞洛相比同样可发挥较好的抗血小板作用,且降低出血事件风险,可更好地平衡缺血与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纳入老年心肌梗死患者248例,其中糖尿病患者132例,非糖尿病患者116例。所有患者常规服用拜阿司匹林75 mg,1次/d。将248例患者随机分成替格瑞洛(45 mg,2次/d)组和安慰剂组,每组124例,替格瑞洛组糖尿病患者72例,安慰剂组糖尿病患者60例,至少随访12个月,有8例因无法坚持服用替格瑞洛脱落,随访率为96.77%。主要的有效终点事件包括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脑梗死),主要的安全终点是心肌梗死中溶栓大出血,其他的包括颅内出血和致命性出血。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替格瑞洛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对发生率显著降低。与无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更高。在糖尿病患者中,替格瑞洛使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同时,糖尿病患者发生TIMI主要出血事件的风险并未明显增加。结论在老年糖尿病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小剂量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能够有效降低再缺血事件的发生,包括心血管疾病和冠心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延迟PCI与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皮延迟冠脉介入 (PCI)与直接PCI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疗效的差异。方法  14 5例连续行PCI的AMI患者分为直接PCI组 (75例 )和延迟PCI组 (70例 ) ,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各项心脏事件均无显著差异。平均随访 (12 1± 4 5 )个月时 ,直接PCI组患者在不稳定性心绞痛 (9 3%vs 32 9% ,P <0 0 1)、非致死性心衰 (4 0 %vs14 3% ,P <0 0 5 )、死亡 (0vs 7 1% ,P <0 0 5 )及复合终点事件 (12 %vs 4 0 % ,P <0 0 1)方面较延迟PCI组明显降低。但两组间在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缺血性靶血管重建及总的心脏性死亡率无显著差异。近期内LVEF值延迟PCI组较直接PCI组显著降低 (0 5 8± 0 14vs 0 6 3± 0 10 ,P <0 0 5 )。结论 与直接PCI相比 ,延迟PCI治疗AMI近期内同样安全有效 ,1年死亡率无显著降低 ,但不稳定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衰、死亡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3例成功行PCI的ACS病人,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替格瑞洛组PCI术前给予替格瑞洛负荷剂量180mg口服,术后维持剂量为90mg,每日2次。氯吡格雷组PCI术前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mg口服,术后维持剂量为每日75 mg。所有病人均给予拜阿司匹林负荷剂量300mg,术后维持剂量每日100mg。比较两组病人基线临床资料,术后1个月和1年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血管内血栓形成和再次血运重建)和出血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基线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格瑞洛组随访1年主要终点事件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困难发生率替格瑞洛组1个月时高于氯吡格雷组,之后明显减少,随访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对行PCI治疗的ACS病人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治疗早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安全性。方法将64例AC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结果对照组32例中发生心血管死亡4例、复发性心绞痛15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3例,共发生心血管事件22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9.7%(22/32);观察组32例中无心血管死亡病例、发生复发性心绞痛5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2例,共发生心血管事件7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0.3%(7/32)。观察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早期治疗AC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 QRS)对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1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将其分为fQRS组和无fQRS组,随访30±2d,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MACE事件)的发生率,MACE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事件、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比较fQRS组内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及未行PCI组心血管临床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共发生心血管事件42例,发生率26.9%,fQRS组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fQRS组(p<0.05)。fQRS组内行择期PCI术与未行PCI术患者比较,发生各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fQRS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关系密切,是一个独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 (AMI)行紧急PTCA联合支架置入术 (PCI)组与静脉内溶栓再通 (IT)组的差异。方法 对PCI组 4 8例和IT组 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以及经上述 2种方法治疗后的临床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PCI组的出血发生率较IT组少 (2 0 8%vs 2 9 73% ,P <0 0 1) ,住院时间短 (15 375d± 6 2 4dvs 18 6 7d± 10 89d ,P <0 0 5 )。非致死性心绞痛发作、再梗死、脑梗死、非致死性心衰发作、心源性死亡率前者均少于后者 ,但统计学上无差异。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 ,紧急PTCA联合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好的方法 ,在某些方面优于静脉溶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