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引起低血糖的原因,低血糖偏瘫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2例低血糖偏瘫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右侧肢体偏瘫16例,左侧肢体偏瘫5例,两侧交替性瘫痪1例。结论低血糖原因很多,不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是引起低血糖的常见原因。低血糖偏瘫发生与低血糖损伤脑组织有关,也与脑组织自身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2.
烟雾病(Moyamoya)是一组以颈内动脉虹吸段狭窄或闭塞,以及颅底出现异常毛细血管网为特点的脑血管疾病,临床较少见。近10年来,我们经脑血管造影确诊3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4例,女18例;4~13岁4例,22~36岁25例,47~54岁3例。12例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起病;3例先出现发作性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并逐渐加重,最后表现为持久性偏瘫,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性失语;3例为急性不完全偏瘫,其中1例合并外层神经麻痹;2例为起病较急的交替性偏瘫、假性球麻痹,其中1例并双眼视力下降;5例为发作性头痛,其中3例反复发作性头痛1个月~30年后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  相似文献   

3.
1987~1996年,我们采用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8例。病情分级为Ⅱ级(嗜睡、轻偏瘫或偏瘫)9例,Ⅲ级(朦胧或木僵、轻偏瘫或偏瘫)15例,Ⅳ级(半昏迷、偏瘫、一侧瞳孔散大)12例,Ⅴ级(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去脑强直,病理呼吸)12例。C...  相似文献   

4.
电交替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心电现象,是P、QRS、ST、T各别或同时出现周期性交替改变。近年来人们已关注到心动过速时心电交替现象[1]。近期我们遇到一例室上速伴RR间期长短交替,同时合并的QRS T交替可能为性交替改变,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房室交接区双层阻滞的心电图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3年来所见8例房室交接区双层阻滞者的住院资料。结果8例均为器质性心脏病者,2例为心房扑动(AF)伴交替性文氏周期(B型),6例为非交替性文氏周期均出现于窦性心律(A型与B型各3例)。此6例中2例非交替性文氏周期加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减轻及消除各1例),余4例未加用者亦获2例减轻2例消除。8例均以临床治疗或好转出院。结论非交替性文氏周期的房室交接区双层阻滞均出现于窦性心律,交替性文氏周期仅见于AF,均提示为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对预后并无显著影响,可用作对症及过渡治疗。  相似文献   

6.
交替性双重性室性并行心律一例宋金钟交替性双重性室性并行心律至今甚少报道,现将作者所见的1例报道如下。患者,女,54岁。因急性胃肠炎合并电解质紊乱、冠心病入院,入院后1小时突然发生心脏骤停,心电静止,在复苏过程中心电图为心电静止→室性逸搏心律→加速室性...  相似文献   

7.
动态心电图检测T波电交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波电交替是心室复极不一致的表现,提示心肌电活动不稳定,是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强有力的独立预测指标。在常规心电图上观察到的T波电交替幅度为毫伏级(mV),又称显性T波电交替。而目前T波电交替的检查已发展为肉眼看不见、幅度为微伏级(μV)的电交替,又称微伏级T波电交替(microvolt Twave alternans,MTWA),需借助特殊的诊断系统和专用软件检测。  相似文献   

8.
关于同侧共济失调性轻偏瘫的定位与命名(附1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同侧共济失调性轻偏瘫的定位与命名(附19例报告)大连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16011)唐树良辽宁省盘锦市第二医院(124000)赵力华同侧共济失调性轻偏瘫(HAH),系指一侧肢体小脑性共济失调与锥体束损害所致的轻偏瘫并存。自Fisher1965年首...  相似文献   

9.
交替性完全性左、右束支阻滞,因其可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出现阿-斯综合征,故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意义。现介绍一例患者,其表现为 P-R 间期不一致的左、右束支传导阻滞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10.
三分支阻滞中的左后分支内A型交替性文克白现象“时志城,唐宝龙交替性文克白周期为分层传导阻滞现象的一种常见类型,可发生于心脏传导系统的各个部位,但以房室交接区为最多见;而发生于束支或分支内者较罕见,现报告一例。患者男性,67岁,高血压病史十余年,因胸闷...  相似文献   

11.
T波电交替——室性心律失常的先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1 T波电交替、室性早搏与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T波电交替系心电图上T波振幅与方向发生周期性改变,在胸导联上表现较明显。T波电交替过去认为是非特异性改变,现在发现随其后往往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发生猝死。故有人称T波电交替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先兆[1-3]。T波电交替常见于长QT间期综合征、缺血性心脏病及心包填塞电机械分离时。以下报告一例肾上腺素能依赖型长QT间期综合征伴T波电交替的心电图:患者陈××,女,36岁,住院号606477,98年6月23日因多次抽搐发作而入院。入院后第5天,在CCU出现…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过性偏瘫易误诊为脑血管病。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血管病致心电图T-U波电交替1例杨柳,吴永珍,江立勤急性脑血管病致心电图T-U波电交替较少见,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69岁。既往有高血压病,1991年2月10日入院。入院当天清晨发现患者昏迷、左侧偏瘫、尿失禁。入院后腰椎芽刺,脑脊...  相似文献   

14.
心脏电交替现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赵昜 《心电学杂志》2005,24(2):116-119
心脏电交替现象简称电交替(electl4cal alternans),是指来自同一起搏点的心搏的心电图形态和/或电压甚至极性呈交替性变化。心房、心室除极和复极的各波段如P波、QRS波群、ST段、T波、U波等均可能发生电交替。出现于单个或数个波(或段)的分别称为单纯性或复合性电交替,如出现于全部波(或段)的称为完全性电交替。最常见的电交替比例为2:1,少数还有3:1、4:1,甚至更为复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好图回放之8     
《心电学杂志》2011,(1):37-37
临床资料 男性,56岁,临床诊断:冠心病。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内交替性文氏周期(近端文氏,远端2:1),不能完全排除房室交接区交替性文氏现象。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35岁。因心悸来院就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106次/min,P-P间距匀齐,每间隔一次正常心搏出现1次心室预激波,P-R间期为0.09s,QRS时限0.12s,P-J间期0.26s,V1、3、5导联的预激波为正向。心电图诊断图1为:①窦性心动过速;②交替性A型心室预激波。交替性A型预激综合征讨论本例2∶1交替性预激综合征为旁道2∶1前向传导阻所致,即窦性激动循正常径路持续下传,旁道交替下传心室。其机理为:预激图形与正常QRS波交替出现或成阻滞。交替性心室预激波应与舒张晚期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伴室性融合波相鉴别,前者P-J间期正常,后者P-J间期…  相似文献   

17.
异位心动过速可发生在心房、交接区或心室,可单独出现或以各种形式并存。如果二者重叠并存在于同一心动周期内称为双重性心动过速,先后交替出现者称为交替性心动过速。本文报道1例交接性心动过速与室性心动过速(VT)。  相似文献   

18.
1872年Traube首先介绍脉交替(alte-rans of pulses),指的是正常起搏点发出的规则的心脏搏动,其脉搏为强弱交替。后来Lewwis指出这种交替性搏动可见于心房、左室和右室,并且有R-R间期的长短交替。1908年Hering又提出了电活动的交替(alternative electrical activity)。随着心电图技术的发展,发现了心房的P波和心室QRS波电交替活动。后又发现不少患者出现脉交替的同时,有心电图的电交替。显然,心脏的交替性活动应包括机械性强弱和  相似文献   

19.
房性早搏二联律伴交替性右束支阻滞罗勇患者男性,51岁,咳嗽,胸痛1月余。诊断右肺癌伴肺部感染。图1为V1导联呈房性早搏二联律,房性早搏每隔一次呈右束支阻滞图形(rsR′)形成房早交替性右束支阻滞。其机制是第一个房早下传时,正处于右束支不应期,故呈右束...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91岁。因反复发作胸闷、心慌就诊。图1为发作时同步12导联心电图。R—R间距呈0.32s和0.40s长短交替性心动过速,同时伴有QRS波及T波形态交替现象,aVF导联尤其显著呈qrs’-T直立与qRs-T倒置交替。比较图1和图2(终止发作后心电图略),心动过速时Ⅱ、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