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1977年Gruntzig发明了PTCA治疗冠心病,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人们希望有一种冠状动脉支架,既可以有像药物洗脱支架一样的低再狭窄率,同时又有较好的远期安全性。生物可吸收支架目前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1]。目前临床上研究的可吸收支架主要有2种:即多聚合物型可吸收支架和可吸收  相似文献   

2.
满万荣  孙冬冬 《心脏杂志》2017,29(6):731-734
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出现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策略。然而由于分叉病变的复杂性,在植入生物可吸收支架过程中还有多种技术手段可供选择。因此,本文旨在综合国外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对冠脉分叉病变应用生物可吸收支架策略选择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冠心病治疗手段,但支架内狭窄和晚期血栓形成影响冠状动脉支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及经济上给患者造成的负担,这些都限制了冠状动脉支架的进一步应用。生物可吸收金属支架具有与裸金属支架相当的支撑力及良好生物相容性,可有效降低再狭窄率和血栓形成,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4.
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Stent , BRS)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的最新技术成果,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本文就主要的几种生物可吸收支架做一汇总并就其研究、应用进展及推广所面临的难点等做一综述,以期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上提供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5.
生物可吸收支架作为一种创新型支架产品,由于其植入后可完全吸收,进而可恢复血管正常生理功能,被誉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第四次革命”。在上市之初便被寄予厚望,然而先前的临床效用结果并未达到其预期。近年来,大量的临床数据为新一代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现总结既往研究经验,并就生物可吸收支架的最新研发进展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现代药物洗脱支架的术后再狭窄率及支架内血栓风险显著下降,明显改善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远期预后,但是为了保持狭窄动脉的通畅,血管内不得不置入永久支架;永久支架置入所致的血管炎性反应、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及支架区域血管生理功能的部分丧失都是无法避免的"陷阱"。生物可吸收支架仅仅提供暂时的血管管腔支撑随之便逐渐消失,目前市场已经有多种生物可吸收支架正在进行临床评估及临床前期评估,其中两种已获得了欧盟认证,一种已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本文旨在对目前主要生物可吸收支架进行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量创新的治疗方式被不断引入心脏介入治疗中,相较于金属支架,植入血管后数年内可完全吸收的生物支架因促进内皮功能修复、血管重建及减少支架内晚期血栓形成等在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具有潜在的优势。现就生物可吸收支架(BRS)的生物学特性及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中的临床经验进行详细综述。BRS不推荐运用于分支血管近端直径2.5 mm和近、远端主支血管内径差异0.5 mm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治疗。双支架策略治疗真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时,BRS+BRS是否较BRS+药物洗脱支架带来更高心血管获益目前证据有限,备受关注的COBRA研究有望对此进行阐述。同时,考虑到BRS较药物洗脱支架存在更高的分支闭塞及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更强效的抗血小板治疗可能增加心血管获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国产永久涂层支架(Partner支架)和生物可吸收涂层支架(Excel支架)的疗效。方法 冠心病患者同期接受Partner支架和Excel支架植入,记录术后心绞痛、心肌梗死和支架内血栓发生情况,1年后冠状动脉造影观察血管再狭窄和分支血管开口的变化情况。结果 107例患者共植入Partner支架128枚和Excel支架117枚,支架长度分别为26.4±12.4 mm和28.2±11.5 mm(P>0.05),支架直径分别为3.035±0.455 mm和3.076±0.432 mm(P>0.0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支架内血栓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两组1年的再狭窄率分别为8.4%和7.5%(P>0.05),边支血管开口直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永久涂层支架和生物可吸收涂层支架PCI术后1年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已发展至药物洗脱支架时代,使血管再狭窄率降至10%以下,由于金属支架在体内长期留存可能会引发晚期不良反应。生物及金属可降解支架在置入早期对血管壁起到支撑作用,之后逐渐降解至消失,使血管的完整性和功能得以恢复,此类支架是未来支架的发展方向。现将重点阐述生物可降解支架及金属可吸收支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BRS)的热衷,即期待它能成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式突破。BRS的两个重要特点是既要保留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物理和生物学优势,同时还要具有支架框架和涂层材料随时定期降解吸收的作用。理论上讲,BRS的优势应包括支架结构材料的降解吸收可使血管张力得到完全恢复、避免长期双抗血小板治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 was considered as a way of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ut restenosis has become the main bottleneck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ent technique. Despite drug-eluting stents used widely, restenosis rate is still about 10%. The incidence of restenosis was associated with intervention injury, patient factors, genetic types, nerve endocrine factors and so on. Overview above aspects is expected to provide some ideas for reste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经选择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3年1月~2005年6月间,共有48例经选择的冠心病患者,年龄39~81岁,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左主干狭窄均≥75%)行介入治疗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结果48例患者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共置入药物洗脱支架75枚(51 Cypher,18 Taxus,6 Firebird)。其中左主干开口部狭窄5例(10.4%,5/48),体部狭窄6例(12.5%,6/48),远端分叉部位狭窄37例(77.1%,37/48)。37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患者中,主支支架加边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10例,双支架术27例,最后成功对吻球囊扩张30例(81.1%,30/37)。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住院及6个月随访期间无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43例患者术后6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2例患者再狭窄(均为分叉病变)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率89.6%,再狭窄率4.7%。结论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安全有效,近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复杂冠脉病变是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难点及热点,近年来的研究及临床实践表明,药物涂层支架在其中的临床应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现主要针对药物涂层支架在复杂冠脉病变中应用的一些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新型药物支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支架术后血栓问题困扰着人们。新型药物支架的研发不断进行,现分别对选用不同支架材料、药物载体、涂层药物及药物释放方式的新型药物支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Two months after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 artery and left circumflex (LCx) artery bare metal stent implantation, a proliferative subocclusive in‐stent restenosis in LCx coronary with severe LM coronary (LM) involvement developed. The present clinical case describes a simplified strategy for unprotected LM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using two bioabsorbable biolimus‐eluting stents without involvement of the LAD coronary using an “L” technique. © 2010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并发内膜夹层12例,成功植入冠状动脉支架(CS)17支,取得显著临床效果,且并发症少。初步结果提示,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选择性应用CS,有益于PTCA后急性并发症的防治,亦可减少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和探讨支架内亚急性血栓(SAT)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方法随访和分析2004-2007年5例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发生SAT患者的临床和冠脉造影特点。结果(1)在529例冠心病支架置入患者中有5例(0.94%)发生SAT,多于术后2~5d出现。其中3例冠脉造影证实SAT,积极治疗后6个月冠脉造影随访支架内无再狭窄;2例可能为SAT;死亡2例,1例在院外死亡,均为未及时介入治疗。(2)上述5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ST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表现为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1例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4例患者为药物洗脱支架后SAT,1例为裸支架后SAT。结论支架内SAT可能与C型病变,术中支架贴壁不良,急性心肌梗死有关,及时介入治疗可以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支架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再狭窄率,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了质的飞越.冠状动脉支架发展至今已多种多样,其中药物涂层支架应用最为广泛,但药物涂层支架在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同时存在增加支架内血栓的风险.因此,不断改进药物支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且药物支架向可降解支架逐渐发展.现就主要的药物涂层支架进行综述,介绍药物涂层支架的发展过程并大胆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国产无聚合物紫杉醇涂层支架(YINYI)和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涂层支架(EXCEL)治疗冠心病,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67例符合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指征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被随机分为YINYI组和EXCEL组,分别接受YINYI和EXCEL治疗.12个月临床随访,观察2组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MAC...  相似文献   

20.
药物支架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越来越多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药物支架也已成为介入治疗的焦点。通过对药物支架和裸支架的比较,指出了药物支架的特点和优势,以及药物支架发展至今其安全性的争议和研究进展,并预测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药物支架的不断发展,介入心脏病学必将会迎来更多的革命。药物支架取代裸支架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可降解支架的发展则是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