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空气压力波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康复训练,研究组术后联合使用康复训练与空气压力波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肿胀、髋关节功能等指标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VAS法评分、患肢肿胀程度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法评分、患肢肿胀程度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对照组为26.67%,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两组Harris量表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更优(P<0.05)。结论联用康复训练与空气压力波治疗有利于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肿胀程度,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髋关节恢复效果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滑动加压技术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行PFNA治疗的8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是否应用滑动加压技术,分为滑动加压组(n=46)与对照组(n=42)。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并对比两组术后1、3、6、12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滑动加压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复位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6和12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滑动加压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6和12个月的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滑动加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治疗中应用滑动加压技术有助于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可能对髋关节功能早期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经皮微创桥式内固定治疗对老年骨盆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06例老年骨盆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经皮微创桥式内固定干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疗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6、9、12个月均高于对照组,且伴随时间的延长评分也越来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时段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1、6、12、24 h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延长疼痛值不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ajee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结论 微创经皮桥式内固定手术与常规手术相比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痊愈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次及两次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术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研究组术后7 h再次给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失血情况、凝血功能及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总失血量、隐性出血量及输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3 d,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及术后7 h两次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可更有效减少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隐性失血量,且不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益气活血方对老年性下肢骨折后骨量丢失的预防作用。方法老年下肢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全部患者在治疗骨折同时服用维生素D3(钙尔奇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组方中药综合治疗,观察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与治疗后3及6个月骨量丢失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骨量丢失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有显著差异(P<0.05),且6个月较3个月时更明显(P<0.05)。结论中药益气活血方预防老年性下肢骨折后骨量丢失疗效肯定,并随时间延长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其中34例行切开复位髓外固定治疗(对照组),另外34例行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对肱骨中段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6例肱骨中段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12周关节功能、骨代谢指标及术前、术后3d应激反应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周观察组Constant-Murley、Mayo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短(P<0.05)。术前两组骨代谢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周观察组骨钙素(BGP)、胶原羟基末端肽(CTX)、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应激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均有改变,但观察组术后3d血清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2.08%,与对照组14.58%对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中段骨折,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骨代谢指标,减轻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制作的足踝功能锻炼器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实验,以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老年髋部骨折术后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抛币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足踝功能锻炼器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在术后不同时间点评价两组患肢肌力、下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Harris评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4天干预组达到肌力4级及以上者41例,对照组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下肢功能锻炼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干预组术后2个月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踝功能锻炼器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实用有效、经济舒适,提高功能锻炼依从性,有利于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免疫治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1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化疗)与研究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各90例,比较治疗效果、生存质量、免疫功能、凝血能力等数据信息。结果 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自然杀伤(NK)细胞、CD3+、CD4+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提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白细胞减少与血小板减少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树突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治疗中,能够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经后外侧改良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于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中的效果。方法 将90例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按数字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单纯接受经后外侧改良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在术后经阿仑膦酸钠治疗;对比两组康复情况及骨密度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3个月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术后时间延长,评分均升高,但术后1 w、1个月两组髋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双侧骨密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BALP、BMP-2显著高于对照组,TRAP、CTX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在经后外侧改良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后服用阿仑膦酸钠,能提高术后远期效果,增加骨密度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导管消融手术在高原地区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87例进行导管消融手术的老年房颤患者及150例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老年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 d、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的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左心房直径(LA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随访患者6个月内相关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在治疗后1 d、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LAD水平显著降低而LVEF水平出现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LA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高原地区的老年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能够有效提高房颤治疗的疗效,提高患者心脏功能,且治疗过程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八珍汤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病历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联合PFNA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八珍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骨代谢水平、血液流变学、髋关节功能。结果 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两组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两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刚性指标、红细胞变形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余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脉络舒通丸联合利伐沙班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血栓的预防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9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45例术后6小时口服利伐沙班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脉络舒通丸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凝血功能。结果 研究组静脉血栓形成率2.22%(1/45)低于对照组17.78%(8/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95,P=0.036)。治疗后,两组PT、aPTT均延长,Fbg、D-D均降低,且研究组PT(16.23±0.75)s、aPTT(35.27±1.54)s均长于对照组,Fbg(3.32±0.42)g/L、D-D(0.33±0.29)mg/L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1.11%,对照组为8.89%,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络舒通丸联合利伐沙班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血栓具有理想的预防作用,且能够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4.
刘佐庆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515-2516
目的探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有效的髓内固定法。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0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机械抽样随机将其中42例分为InterTan组,采用交锁组合(InterTan)钉为内固定材料;其余28例分为Gamma组,采用Gamma钉为内固定材料。结果 InterTan组优良率显著高于Gamma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InterTan组患者愈合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Gamma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99,P=0.038)。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an钉髓内固定法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能够达到满意复位,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联合交锁髓内钉(InterTAN)内固定治疗效果的对比。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PFNA组(n=60,PFNA内固定治疗)和InterTAN组(n=40,InterTAN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所有患者随访至少6个月,对比两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髋伸屈活动度(ROM)、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VAS均明显小于InterTAN组(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Harris评分比较:术后6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1个月(均P<0.05)。InterTAN组内固定和髋关节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PFNA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两种内固定方法均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PF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48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膝关节功能恢复、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解剖钢板,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安全性更高,更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下肢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01~2019-12收治的34例下肢长骨骨折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及手术方式不同,将2013-01~2017-02的17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03~2019-12的17例采用闭合复位小儿弹性髓内针固定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观察组骨折断端在术后4周拆除石膏时复查X线即可见到骨痂生成,髓内钉钉眼处均未见感染、松动、皮肤过敏等现象。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3.25±5.36) d,未见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未见骨折对线畸形,无肢体短缩,未见内固定物感染,6个月后随访所有患儿肢体活动功能恢复正常,骨折周围关节活动无受限。对照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70.49±8.41) d,3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内固定物感染,予再次手术后骨折愈合,未见骨折对线畸形及肢体短缩畸形。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弹性髓内针应用于儿童下肢长骨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因股骨粗隆间骨折而进入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均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髋关节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快,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后外侧入路可吸收螺钉固定用于踝关节骨折的价值。方法选择90例踝关节骨折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使用金属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使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2个月评价并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情况,记录患者手术情况,记录并对比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年,评价并对比两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骨折愈合情况比较,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花费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后侧入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开始负重时间缩短,更利于术后骨折愈合与踝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手术患者血糖控制和并发症的临床研究。方法将北京中关村医院内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总计138例患者,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69例)与实验组(6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干预,而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并对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对照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随访期间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其中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率为1.45%明显少于对照组1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随访期间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中,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住院期间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