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癌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的新方法,减少库血用量。方法在肺癌根治围手术期采用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微创小切口、主肺动脉阻断、合理应用抗纤溶制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手术中出血,促进血细胞生成,从而减少异体输血用量。结果本组426例患者中,只有23例病人输异体血,异体输血率仅为5.40%。结论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是减少肺癌根治术中异体输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收机在小儿脊柱矫形手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396例脊柱侧弯患儿分为两组,实验组为应用血液回收机自体输血者217例,对照组未应用血液回收机而输异体血179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值。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前后Hb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输异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血液回收机的使用明显减少了异体血的输入,在小儿脊柱矫形手术中应用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临床输血包括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两大类,人们日常所讲的临床输血通常是指异体输血。随着社会和医学领域对异体输血存在潜在的疾病传播的巨大风险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血液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又非常难以解决,自体输血的作用和意义凸显重要。自体输血是指采集受血者自身血液,或回收手术野或创伤区无污染的血液再进行回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术中洗涤式自体输血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1-03-2015-06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血回输的33例异位妊娠急诊手术患者为自体输血组,以同期行异体血输注的同类患者45例为异体输血组。记录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回收血量、异体血输注量、不良反应及输血费用等;观察自体输血组围术期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及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变化情况;对2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和预后比较。结果:1自体输血组在异体血输注量、输血反应发生率和输血费用显著低于异体输血组(P0.05);2自体输血组回输后及术后24hSBP、MAP及CVP明显升高(P0.05),HR明显下降(P0.05),WBC、Hb、HCT、PLT、SpO2明显升高(P0.05);3自体输血组伤口拆线时间(5.0±1.9)d,住院时间(5.7±2.1)d,明显少于异体输血组的拆线时间(6.6±2.2)d和住院时间(7.4±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回收机对异位妊娠急诊手术患者进行自体血回输,不但可快速回收回输自体血,还可显著减少输血反应和输血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血液保护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G)异体输血的危险因素及分享减少异体输血的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择期OPCABG受试者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患者围术期异体输血的患者22例(27%),输血组受试者,年龄偏大,女性较多,胸骨条件较差,血管条件差。完善术前准备,注意围术期用药,术中应用明胶海绵及毛毡片保护胸骨,术后注意护理可明显减少围术期异体输血。 结论 高龄、女性、胸骨条件差是OPCABG围术期异体输血的危险因素。严格把握OPCABG不输血适应征,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操作精确,围术用药时机、剂量准确可以显著减少OPCABG围术期异体输血,保证手术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心脏手术由于部分患者术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术中体外循环、低温、肝素化、外科操作等因素对患者凝血系统、血小板功能等造成损害,导致患者围手术期血液的大量丢失~([1])。心脏外科手术用血量占整个外科用血量的20%左右~([2])。围手术期异体输血增加感染肝炎等传染病及其他并发症的机会,与死亡率的增加和住院费用的增多有关,而且近年来血源日趋紧张,因此保护患者凝血功能,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异体输血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1-2016-08妇产科异位妊娠破裂伴出血性休克患者72例,按照数字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NH+CH组和ANH组,每组36例。ANH组行术中ANH,ANH+CH组在ANH基础上行CH。观察2组ANH前、后,手术开始后30min及术毕时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等。记录2组术中失血量、异体输血量及尿量。结果:与ANH组比较,ANH+CH组MAP在ANH后即刻、ANH后30min及术毕时降低(P0.05),而HR在ANH后即刻、ANH后30min升高(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不同时间节点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H+CH组术中出血量和异体输血量均明显少于AN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H与CH联合应用于异位妊娠手术,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异体输血,具有更有效的血液保护效应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W-8100A自体血液回收机在妇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对27例宫外孕、31例脾破裂患者手术进行术中的血液回收,回收的血液经过自动吸引、过滤、离心分离、清洗、回输.结果:应用该仪器58例手术平均出血量1 520 ml,平均回输血量1 020 ml,异体输血量平均红细胞悬液1.46单位(1单位=200 ml全血),血浆166 ml,术前平均血红蛋白115 g/L,术后平均血红蛋白89.6 g/L.结论:BW-8100A型血液回收机能及时有效的回收失血,维持有效血容量,减少异体输血的不良反应,提高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研二尖瓣手术围术期输血现状,探讨影响输血的相关因素,从而加强临床血液管理。方法:收集大连地区3家三甲级医院接受二尖瓣手术患者189例,根据是否输注异体血分为异体输血组(109例)和未输异体血组(80例);根据输血方式分为输异体血组(109例),自体输血组(39例)和(自体+异体)输血组(26例),未输血组(41例)。收集189例进行二尖瓣手术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手术相关信息(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患者转归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尖瓣手术患者围术期输异体血比例57.7%(109/189),患者总平均用血量(4.1±6.0)U。输异体血组和未输异体血组在年龄、手术时间、术前Hb、术前APTT、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围术期输血量与术前PLT、APTT有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02、0.16。未输血组、自体输血组和(自体+异体)输血组在抗生素使用天数、住院天数方面优于异体输血组(P0.05),未输血组、自体输血组在抗生素使用种类方面优于(自体+异体)输血组、异体输血组(P0.05)。结论:对二尖瓣手术围术期是否输血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手术时间、术前Hb、术前APTT。而输血量与术前PLT、术前APTT相关。异体输血组、(自体+异体)输血组、自体输血组、未输血组在对患者术后转归方面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择期骨科手术患者的输血方式及临床用血情况的差异,为输血科合理备血及手术科室用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搜集2016-04-01—2018-03-31期间共计128例骨科手术术中用血患者的临床输血资料,分析其年龄、病种、血型的分布情况,并对其输血方式和各种异体成分血的输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28例患者多为骨折和椎间盘突出患者,有15例术中应用自体输血,其中12例应用稀释式自体输血方式,3例应用回收式自体输血方式;15例应用自体输血的患者中有4例为自体异体联合输血患者。不同病种的骨科手术患者间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种、血型间各种异体成分血的平均用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体输血患者与自体输血患者间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体自体联合输血患者与自体输血患者间年龄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稀释式与回收式自体输血方式间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骨科手术患者术中输血情况的分析,总结出各病种的备血经验,利于输血科制定储血计划,自体输血是骨科手术重要的血液保护措施,可有效节约异体血液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研二尖瓣手术围术期输血现状,探讨影响输血的相关因素,从而加强临床血液管理。方法:收集大连地区3家三甲级医院接受二尖瓣手术患者189例,根据是否输注异体血分为异体输血组(109例)和未输异体血组(80例);根据输血方式分为输异体血组(109例),自体输血组(39例)和(自体+异体)输血组(26例),未输血组(41例)。收集189例进行二尖瓣手术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手术相关信息(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患者转归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尖瓣手术患者围术期输异体血比例57.7%(109/189),患者总平均用血量(4.1±6.0)U。输异体血组和未输异体血组在年龄、手术时间、术前Hb、术前APTT、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围术期输血量与术前PLT、APTT有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02、0.16。未输血组、自体输血组和(自体+异体)输血组在抗生素使用天数、住院天数方面优于异体输血组(P0.05),未输血组、自体输血组在抗生素使用种类方面优于(自体+异体)输血组、异体输血组(P0.05)。结论:对二尖瓣手术围术期是否输血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手术时间、术前Hb、术前APTT。而输血量与术前PLT、术前APTT相关。异体输血组、(自体+异体)输血组、自体输血组、未输血组在对患者术后转归方面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术中血液回输技术的安全性和效果,评价其在心脏瓣膜替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共选人单个心脏瓣膜替换手术32例,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于全身麻醉和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替换手术.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自体血液回输量,异体血输入量,手术前、输血前、输血后血常规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进行观测,记录输血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输血前、术后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积(H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气分析的pH值、血钾、乳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库血输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观察到有输血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可有效地减少围术期自体血的丢失,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循环,同时明显减少异体血的用量及并发症发生,是安全、有效的,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回收机应用于急诊大出血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采用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血液回输的56例急诊大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单纯输注异体血的相同或类似急诊患者61例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术前、自体血回输前后及术后24 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等生命体征指标和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及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血液指标进行检测,同时对2组术中失血量、异体血输注量、输血反应及输血费用进行比较。结果:①观察组自体血液回输后与回输前比较SBP、MAP及HR明显升高(P0.05),血压维持正常,SpO_2无明显变化;观察组自体血回输后及术后与术前比较24 h Hb、HCT、PLT升高明显(P0.05),PT及APTT无明显变化。②2组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体血输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反应发生率和输血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回收机应用于急诊大出血手术操作简单,快速有效回输自体血,减少输血反应和输血费用,具有重要的血液保护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稀释式自身输血技术和回收式自身输血技术在择期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围手术期联合应用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10例脊柱侧弯患者采用急性等容稀释式自身输血技术术前采集并贮存自身血液,术中使用血液回收机回收出血。观察pH、PO2、Hb、Hct、K、Na、APTT、PT及PLT在采血前10min、采血后10min、术中及输注术前贮血后10min的变化,记录患者术前贮血量、术中失血量、回收血量及输注自体血总量。结果:Hb、Hct、K、Na、APTT、PT及PLT在采血后和采血前相比较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PO2、、K、Na、APTT、PT及PLT在输注术前贮血后10min和采血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Hct和采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检测值在正常范围。围手术期未输注异体血。结论:择期脊柱侧弯患者在围手术期联合应用急性等容稀释式自身输血和回收式自身输血技术,是安全有效的,在缓解血液供应紧张的同时,可以避免输注异体血可能引起的免疫抑制、血源性传染病以及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输入异体全血、异体少白细胞红细胞和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对围术期 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择胃癌、结肠癌或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 60例 ,随机均分为 3组。1H1组 :术中输异体全血 40 0~ 60 0 m l;2 H2 组 :术中输异体少白细胞红细胞 2~ 3单元 ;3 A组 :于麻醉后手术切皮前经桡动脉放血 40 0~ 60 0 ml,同时经静脉输入相当容量的羟乙基淀粉 ,手术后半阶段将自体血回输。分别于术前、手术后即刻、术后 1天、术后 5天抽取静脉血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T细胞亚群和 NK细胞的数量。结果 三组术后第 1天 CD3、CD4、 CD4/ CD8、 NK细胞较术前显著减少 (P <0 .0 5或 P <0 .0 1) ,其中 H1组和 H2 组较 A组减少更明显 (P <0 .0 5)。术后第 5天异体输血组 CD3、 CD4、 CD4/ CD8、 NK细胞仍较术前显著减少 ,而 H2 组和 A组均基本恢复正常 ,且 A组 CD3、 CD4、高于 H2 组 (P <0 .0 5)。结论 围术期异体输血严重抑制患者免疫功能 ,少白细胞红细胞和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对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轻 ,且术后恢复较快 ,自体输血更优于少白细胞红细胞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手术量逐年增加。TKA术中的松质骨截骨和软组织松解会导致患者血液丢失,甚至造成术后贫血,给患者造成头晕等不适症状,且影响患者及患肢功能的快速康复,常需行同种异体输血治疗。而输血又存在传播疾病等风险,因此,减少TKA围手术期的失血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减少TKA围手术期失血的常用措施包括术前贫血的治疗、术中氨甲环酸的使用、术后引流管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输血技术逐渐成熟,输血有关的血液紧缺和风险问题也逐渐凸显。临床输血包括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一般来说,我们提到的临床输血指的是异体输血。异体输血不可避免的存在输血性疾病的传播风险:一方面目前已知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20种但由于我国仅检测发病率在全国范围内普遍较高、危害较大的4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标志物;另一方面窗口期感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而且异体输血类似于异基因器官移植可能带来的微血栓、凝血、溶血、输血后免疫抑制、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相似文献   

18.
心脏手术绝大多数需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 ,体外循环过程对血液成分的破坏程度大 ,术中丢血和术后渗血较其他外科手术严重 ,大多数患者需术后输血。如何减少异体输血量、推广自体输血、杜绝或降低输异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和疾病正日益受到心脏外科医生们的关注。1 999年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 EPO)在国内开始临床试验和批准应用 ,上述问题通过围手术期应用 rh EPO得以解决变得更为现实。我们通过对 2 0例应用 rh EPO和 1 5例不用rh EPO心脏外科患者不同时期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网织红细胞 (Ret)的改变及失血量、用异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逆行自体血预充(RAP)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血液稀释及围术期输血量的影响。方法:将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RAP组和常规预充组,每组15例。常规预充组采用常规晶体预充液预充,RAP组使用患者自身血液替换部分常规晶体预充液。监测体外循环前、中、结束时以及术后1h、3h等各个时间点的乳酸(Lac)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输血量和胸腔引流量。结果:逆行自体血预充能有效减轻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血液稀释程度,维持术中较高的Hct水平,对机体血液有较好保护作用,有效减少了围术期输血量。结论:逆行自体血预充能有效减轻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血液稀释程度,维持术中较高的Hct水平,对机体血液有较好保护作用,有效减少围术期输血量。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输血技术逐渐成熟,输血有关的血液紧缺和风险问题也逐渐凸显。临床输血包括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一般来说,我们提到的临床输血指的是异体输血。异体输血不可避免的存在输血性疾病的传播风险:一方面目前已知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20种但由于我国仅检测发病率在全国范围内普遍较高、危害较大的4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标志物;另一方面窗口期感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而且异体输血类似于异基因器官移植可能带来的微血栓、凝血、溶血、输血后免疫抑制、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