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血清尿酸水平与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血清尿酸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比较扩张型心肌病(DCM,96例)不同心功能和其他状态下的尿酸浓度。结果:DCM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的尿酸分别为(303±34)mmol/L,(403±95)mmol/L和(595±190)mmol/L,各级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心衰控制前比较,心衰控制后尿酸浓度明显降低[(609±218)mmol/L比(414±147)mmol/L,P〈0.01];左室内径≥65mm者尿酸浓度明显高于〈65mm者[(572±183)mmol/L比(425±112)mmol/L,P〈0.01];人院时服与未服利尿剂者尿酸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BUN〉7.5mmol/L与≤7.5mmol/L者尿酸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尿酸浓度升高,升高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而独立于服用利尿剂及肾功能不全;血清尿酸浓度是反映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的各项血清标志物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患者总共98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心肌病类型分成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组48例和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组50例,两组均检测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I,c Tn-I)水平。结果 两组不同心功能分级者的cTn-I水平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脑钠肽(BNP)在扩张型心肌病(DCM)和缺血性心肌病(ICM)中的不同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6例DCM患者、64例ICM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检测各组血清TNF-α、sICAM-1及BNP水平。结果血清TNF-α、sICAM-1和BNP水平在DCM组及ICM组均高于对照组,且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P均〈0.01)。在相同NYHA心功能级别,DCM组及ICM组患者血清TNF-α、sICAM-1及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sICAM-1均参与了DCM及ICM心衰的发展,TNF-α、sICAM-1、BNP均可反映心衰的严重程度,检测血清TNF-α、sICAM-1对DCM及ICM鉴别诊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鉴别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中的价值。方法:43例入选患者分为扩张型心肌病组(28例),缺血性心肌病组(15例)。检查并对比观察hsCRP、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结果。行冠脉造影检查者36例。结果:与缺血性心肌病组对比,扩张型心肌病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扩大,左室射血分数减少,有显著差异(P〈0.05),hsCRP水平在扩张型心肌病组在正常范围内,在缺血性心肌病组则升高非常显著(P〈0.01)。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是鉴别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脑钠肽(BNP)指标做参照,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醛固酮(Ald)时心力衰竭的病因诊断与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44例心力衰竭组分别依照病因与NYHA分级分组,其中缺血性心肌病(ICM)组16例,扩张型心肌病(DCM)组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HHD)组12例;心功能Ⅲ级、Ⅳ级亚组各22例.另设健康对照组30名.测定所有入选者血清BNP、Ald和hs-CRP浓度.结果 心力衰竭组血清hs-CRP、Ald及BNP浓度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增高.ICM组血清hs-CRP浓度高于DCM组与HHD组(P<0.05).结论 联检Ald,hs-CRP可以判断心力衰竭病因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
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学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病因学相关因素,探讨其与环境、微量元素及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90例DCM(DCM组)及60例稳定型心绞痛(对照组)患者的血清人心肌抗体-IgC(AMA-IgG)、柯萨奇B组病毒-IgG(CBV-IgG)、腺病毒-IgG(ADV-IgG),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两组血清微量元素。结果DCM组人AMA-IgG、CBV-IgG及ADV-16;阳性率稍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CM组血清铁、铜、锰、钙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DCM与持续性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无关;血清铁、铜、锰、钙浓度升高与DCM发病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维娟  王磊  李克军 《山东医药》2008,48(40):86-87
采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TDI)32例缺血性心肌病(ICM组)、18例扩张型心肌病(DCM组)患者的右心功能.结果 ICM组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舒张晚期运动峰值均低于DCM组(P<0.05);而三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充盈速度/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明显高于DCM组(P<0.001).提示右心功能不全在ICM患者更明显;TDI有助于鉴别ICM及DCM.  相似文献   

8.
陈安勇  李健  陈猛 《山东医药》2014,(14):35-36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感染在扩张型心肌病( DCM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109例DCM患者肠道病毒RNA表达,其中肠道柯萨奇B组病毒RNA阳性49例(阳性组),阴性60例(阴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病毒RNA表达水平,比较两组近期预后(心衰再发率、再入院率、病死率等)。结果阳性组血清肠道病毒RNA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再入院率、急性心衰再发率、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均<0.05)。结论肠道病毒感染在扩张型心肌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肠道病毒RNA高表达者近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伴心衰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浓度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试验组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功能不全患者(NYHA心功能Ⅰ级15例、Ⅱ级16例、Ⅲ级15例、Ⅳ级17例)和26名健康对照者血清HGF浓度、NT—proBNP浓度、LVEDD值和LVEF值,比较各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同时探讨血清HGF浓度和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HGF浓度、NT—proBNP浓度、LVEDD值和LVEF值对照组分别为(323±29)pg/ml、(251±102)pg/ml、(42±7)mm和(57±11)%;NYHA心功能Ⅰ级组分别为(492±47)pg/ml、(973±112)pg/ml、(50±6)mm和(50±7)%;NYHA心功能Ⅱ级组分别为(607±68)pg/ml、(1229±214)pg/ml、(54±9)mm和(48±9)%;NYHA心功能Ⅲ级组分别为(662±94)pg/ml、(4208±1562)pg/ml、(59±16)mm和(42±7)%;NYHA心功能Ⅳ级组分别为(1028±135)pg/ml、(6963±2129)pg/ml、(66±19)mm和(38±6)%,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GF浓度和NT—proBNP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9;血清HGF浓度和LVEDD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血清HGF浓度和LVEF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9。结论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HGF浓度和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以作为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心肌细胞凋亡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DCM组21例,其心肌组织14例来自右室心内膜心肌活检(EMB)亚组,7例来自死后尸检(尸检组);对照组为5例死于非心血管疾病的尸检心肌组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心肌组织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1)DCM组的AI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EMB亚组的AI明显低于尸检亚组(P<0.01,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DCM组中,心胸比(HTR)<0.6、左室舒张末期内(LVDd)<65mm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患者AI均分别明显于低于HTR≥0.6、LVDd ≥65mm和LVEF<40%的患者(P值均<0.01),但仍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DCM存在明显心肌细胞凋亡并随心功能恶化而程度加重,提示凋亡是DCM的心肌细胞丢失和心功能不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窦性心律心衰患者PR间期昼夜变化规律及其意义,为A-V间期合理调整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优化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入选原发性DCM患者58例(DCM组),其中NY-HAⅡ级20例、Ⅲ级19例、Ⅳ19例;另选体检正常者20例(正常对照组),测量各组24h动态心电图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CM组(NYHAⅡ级组)昼间PR间期[(142±40.33)ms比(163±48.9)ms]、夜间PR间期[(186±49.91)ms比(195±51.72)ms]均显著增加(P均<0.05),夜昼PR间期差值[(44±15.37)ms比(32±15.72)ms]明显减少(P<0.05);且随心功能的恶化,昼间PR间期、夜间PR间期更加延长,夜昼PR间期差值更加减少(P<0.05或<0.01)。结论:扩张型心肌病窦性心律心衰患者昼间、夜间PR间期显著增加,夜昼PR间期差值明显减少,且随着心功能恶化更加显著,表明此时迷走神经损害更重,针对这一特点对NY-HAⅣ级患者优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能会明显改善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脑钠肽(BNP)和肌钙蛋白I(cTnI)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心内科和急诊科入住的DCM患者76例,将其按照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组22例,心功能Ⅲ级组26例,心功能Ⅳ级组28例;选择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3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BNP、cTnl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功能Ⅳ级组BNP、cTnI水平〉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Ⅱ级组〉正常对照组(P〈0.05)。DCM患者血清BNP与cTnl呈正相关(r=0.775,P〈0.05),血清BNP和cTnI与LVEF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0、-0.542,P〈0.05)。结论血清BNP水平对评价DCM患者心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cTnI联合检测可预测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炎症细胞因子与心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入选69例DCM患者,按Hb水平分为DCM贫血组(30例)和非贫血组(39例),同时选择21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红蛋白(H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自细胞介索-6(IL-6)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纰比较,DCM组TNF-α(25.21±4.26)ng/L比(82.43±42.13)ng/L]、IL-6[(41.18±4.15)μg/L比(134.95±60.5)μg/]水平显著升高,而LVEF[(66.54±7.08)%比(47.69±16.79)%]显著降低(P〈0.01);在DCM患者中,与非贫血组比较,贫血组TNF-α(55.63±10.16)ng/L比(92.33±6.39)ng/L]、IL-6[(106.5±20.36)μg/L比(145.22±13.53)μg/L]水平显著升高,而LVFF[(45.35±8.82)%比(33.94±5.23)%]显著降低(P〈0.01);随着NYHA心功能等级的升高,TNF-α、IL-6水平明屁升高,Hb和LVEF明显降低(P均〈0.01);DCM患者Hb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r=0.6919,P〈0.01),与TNF-α、1L-6水平早负相关(r=0.8407,0.6634,P均〈0.01)。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影响并促进贫血与心力衰竭相互影响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心肌病患者心脏超声特点的差异。 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卫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5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组)和55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ICM组)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LVEDD、LVESD、LAD、RAD、RVD、EF、FS、SV等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心脏形态学改变情况。 结果ICM组患者LVEDD、LVESD、LAD、RAD、RVD、SV等指标水平均低于DCM组,EF、FS水平高于D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患者左心室"球"形样改变、室壁弥漫性运动减低发生率高于ICM组,左心室"圆拱门"形样改变、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心尖圆而薄、主动脉根部钙化发生率低于I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DCM和ICM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和心脏形态学变化存在较大差异,DCM患者多存在左右心室同时增大,而ICM患者主动脉瓣钙化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衰患者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维蛋白原(F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状况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CHF患者为病例组,包括冠心病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心肌病16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肥厚型心肌病6例)。另外选择40例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测定外周血IL-1β、IL-6、TNF—α、FG、hs—CRP水平和血脂(TC、TG、LDL—C、HDL—C),同时询问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史。CHF患者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CHF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FG、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病因心衰患者间IL-1β、IL-6、TNF—α、FG、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组间IL-18、IL-6、TNF—α、FG、hs—CRP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HF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FG、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组间IL-1β、IL-6、TNF—α、FG、hs—CRP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它们之间可能有相互作用,共同参与CHF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电学指标-窦性心率震荡(HRT)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中的变化,以及与心率变异性时阈指标(SDNN)、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关系,从而探讨其对心源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2例,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资料,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计算TO、TS与SDNN、LVEF、LVED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CM组T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3.384±5.45)%VS(-6.08±3.76)%,P〈0.05;DCM组T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5.76±5.33)ms/RR间期VS(12.68±5.84)ms/RR间期,P〈0.05。DCM患者中TO与SDNN、LVEF、LVEDD间有明显相关性。结论DCM患者室性早搏后的HRT现象减弱,HRT可能成为评价DCM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一个新指标,可用来预测DCM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其中心功能(NYHA)Ⅱ级18例、心功能Ⅲ级27例、心功能Ⅳ级15例]、健康对照组25例,测定血清脂联素并对其变化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为(14.22±5.34)mg/L;冠心病无心力衰竭组血清脂联素为(4.79±1.61)mg/L;健康对照组为(6.98±1.62)mg/L,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也显著升高[NYHAII级为(9.25±2.71)mg/L,NYHAⅢ级为(13.72±3.38)mg/L,NYHAIV级为(18.0±6.72)mg/L,P〈0.01]。结论合并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是升高的,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也明显升高。血浆脂联素可能参与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对心力衰竭的进展和程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