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42岁,因腹痛、恶心、呕吐10d在当地医院诊治。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上腹部CT示:后腹膜及后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成团,中心液化,考虑恶性可能,不排除淋巴结结核。于2006年7月18日转入我院。体检:体温37.6℃,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未及包块,中上腹有深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阴性。  相似文献   

2.
T1肺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1肺癌淋巴结转移频度、分布范围及特点,为淋巴结清除术提供依据.方法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对215例T1肺癌施行了手术及广泛肺内、叶间、纵隔淋巴结清除术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清除淋巴结1 674组.N1转移率11%,N2转移率6%.肿瘤最大直径≤1.5 cm㎝和1.6~3.0 cm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和8%.肿瘤最大直径≤1.5 cm的鳞癌N1、N2均无转移.N2转移在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分别为5%、23%和3/9,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N2转移鳞癌为某一组淋巴结转移的为3/4,腺癌≥3组转移占40%,跳跃式转移占N2转移的41%.N2阳性上叶肺癌下纵隔转移占14%,N2阳性下叶肺癌上纵隔转移占60%.结论瘤体增大,淋巴结转移频度增加,腺癌比鳞癌转移活跃,小细胞癌最活跃,肺癌可跨区域纵隔转移.除肿瘤最大直径≤1.5 cm的鳞癌不进行淋巴结清除亦有可能达到根治外,其余类型T1肺癌均应广泛清除肺内及纵隔淋巴结.  相似文献   

3.
AIM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pathway of metastatic lymph nodes in gastric carcinoma as a foundation for rational lymphadenectomy.METHODS We investigated 173 cases with solitary or single station metastatic lymph nodes (LN) from among 2476 gastric carcinoma patients. The location of metastatic LN, histological type and growth pattern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Of 88 solitary node metastases cases, 65 were limited to perigastric nodes (N1), while 23 showed skipping metastasis. Among 8 tumors in the upper third stomach, 3 involved right paracardial LN (station number No.1), and one in the greater curvature was found in No.1. In the 28 middle third stomach tumors, 10were found in LN of the lesser curvature (No.3) and 6 in LN of the left gastric artery (No.7); 5 of the 20 cases on the lesser curvature spread to No.7, while 2 of the 8 on the greater curvature metastasized to LN of the spleen hilum (No.10). Of 52 lower third stomach tumors, 13 involved in No.3 and 19 were detected in inferior pyloric LN (No.6); 9 of the 29 cases along the lesser curvature were involved in No.6.CONCLUSION Transversal and skipping metastases of sentinel lymph nodes (SLN) are notable, and rational lymphadenectomy should, therefore, be performed.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中纵隔淋巴结清扫在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贲门癌患者54例,均行贲门癌切除术并清扫腹腔及胸腔内淋巴结(包括上中纵隔淋巴结及下纵隔淋巴结),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度。结果 54例贲门癌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贲门癌切除食管残胃弓下吻合,并清扫淋巴结。本组共清扫淋巴结1 053枚,经病理证实转移的淋巴结共318枚。其中腹腔淋巴结转移43例,共229枚,转移率及转移度分别为79.63%、38.88%;胸腔淋巴结分别为14例、89枚、25.93%、19.18%,其中上中纵隔淋巴结分别为8例、27枚、14.81%、12.68%,下纵隔淋巴结分别为12例、62枚、22.22%、24.70%。上中纵隔淋巴结与腹腔、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转移度相比,P均<0.05。上、中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是否浸润食管下段、肿瘤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有关(P均<0.05),与肿瘤直径无关(P均>0.05)。结论贲门癌存在一定的上、中纵隔淋巴结转移几率,对于肿瘤分化程度较差、肿瘤累及食管下段、浸润较深者,手术切除时应尽可能彻底清扫上、中纵隔淋巴结。  相似文献   

5.
本综述介绍了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atic node SLN)的定义;淋巴结造影和前哨淋巴结定位的几种主要方法,并重点介绍前哨淋巴结在胃癌方面的临床研究和进展。  相似文献   

6.
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对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7年至10月至1997年4月期间收治的29例成人纵隔巴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中男10例,女19例,平均年龄39.8岁,胸部X线表现为双侧肺门肿大7例,左侧肺站肿大8例,右侧肺门肿大14例,经抗结核治疗28例治愈,1例因合并结核脑膜炎而自动出院。结论 尬纵隔淋巴结结核简易被易被误诊为其他肺啊疾病,在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8.
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颈淋巴结结核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混合型颈淋巴结结核的外科治疗途径。方法采用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122例混合型颈淋巴结结核。并对脓肿、窦道,肿大淋巴结大小、个数、发生部位、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122例颈淋巴结结核全部治愈,随访1~7年无复发。广泛性、顺行性感染、慢性迁延性是混合型颈淋巴结结核的特征。结论颈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混合型颈淋巴结结核的理想术式,具有治疗时间短、疗效确切、切口隐蔽、无功能障碍、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对胸段食管鳞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该外科收治的290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前的CT影像资料,记录每位患者隆突下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及平均CT值,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通过ROC曲线分析,CT下隆突下淋巴结长径≥10.8 mm时考虑转移,曲线下面积为0.860,敏感性为93.0%,特异性为67.5%;隆突下淋巴结短径/长径≥0.61时考虑转移,曲线下面积为0.776,敏感性为83.7%,特异性为69.5%;隆突下淋巴结平均CT值≥37.30 HU时考虑转移,曲线下面积为0.781,敏感性为90.7%,特异性为65.9%。隆突下淋巴结是否转移与肿瘤位置、肿瘤长度、浸润深度(肿瘤T分期)和其他站淋巴结是否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当CT显示,隆突下淋巴结长径≥10.8 mm,短径/长径比值≥0.61或平均CT值≥37.30 HU时,应考虑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此时应行经右胸、颈、腹三切口的三野清扫;胸部中段食管肿瘤长度≥5 cm、肿瘤浸润超过黏膜层或其他站淋巴结有转移为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胃癌手术中,对于扩大淋巴结清扫术的实施一直存在不同观点。近来日本很多学者对胃癌的No.16LN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提出了清扫No.16LN的D_4式扩大淋巴结清扫术,指出该手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改善作用。因此,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就No.16LN的解剖分组、淋巴交通及其清扫等相关内容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儿童肺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2.
胃癌手术中,对于扩大淋巴结清扫术的实施一直存在不同观点。近来日本很多学对胃癌的No.16LN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提出了清扫No.16LN的D4式扩大淋巴结清扫术,指出该手术对进展期胃癌患的预后有一定改善作用。因此,本结合献资料,就No.16LN的解剖分组、淋巴交通及其清扫等相关内容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多发淋巴结肿大的结缔组织疾病2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多发淋巴结肿大的结缔组织病(CTD)的临床特征,探讨可能的误诊原因。方法对2001—2004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初诊误诊的多发淋巴结肿大的CTD患者26例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均表现为多发淋巴结肿大,其中21例伴发热。分别误诊为恶性淋巴瘤(14/26)、转移性肿瘤(5/26)、淋巴结炎(5/26)和淋巴结结核(2/26)。其中14例行淋巴结活检,组织病理学报告均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结合临床表现及各项辅助检查,26例患者最终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9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5例、成人斯蒂尔病12例。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所有患者多发淋巴结肿大均消失。结论CTD可引起多发淋巴结肿大,但其临床表现和淋巴结活检病理学检查均无特异性。详细询问病史和细致的查体,尽早完善各项免疫学检查是避免延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静脉麻醉用于颈部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01~2012-12该院采用非气管插管静脉麻醉择期进行颈部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静脉以咪达唑仑、酒石酸布托啡诺、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术中常规以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结果手术切皮时无反应85例,有轻微反应3例。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pO2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呼吸减慢6例,舌后坠2例。手术结束后停药(20.87±9.02)min完全清醒。术后发生恶心、呕吐12例,出现精神症状2例,自觉有轻微头晕11例。结论非气管插管静脉麻醉用于颈部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是一种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简便的麻醉方法。但需随时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以防意外。  相似文献   

15.
长期发热、腹痛、腹部肿块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关键词结核,淋巴结病历摘要病人男33岁已婚因反复发热2月半,间歇腹痛1月余,于1993年9月15日入院。患者1993年6月30日,无明显诱因突起寒颤、发热,体温38.5℃,在外院就诊,予以复方氨基比林、...  相似文献   

16.
胃癌及其区域淋巴结中PTEN、IGF-1/IGF-1R mRNA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及其区域淋巴结中MMAC1基因(PTE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mRNA的表达及其在胃癌发生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RT-PCR方法检测胃癌组织、正常胃黏膜、胃癌区域淋巴结中PTEN,IGF-1/IGF-1R mRNA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 mRNA表达降低,IGF-1/IGF-1R mRNA表达增高,PTEN/IGF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与肿瘤的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转移淋巴结中PTEN/IGF表达失衡,并且比原发灶中的失衡更加严重。结论PTEN mRNA表达降低,IGF-1/IGF-1R mRNA表达增高对胃癌的发生和转移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壶腹部淋巴结结核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壶腹部淋巴结结核2例尹秀凤丁桂荣山东省茌平县人民医院252100主题词结核,淋巴结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22病例报告例1女,32岁.因上腹部隐痛、低热、乏力1年,皮肤巩膜黄染1个月入院.既往无结核病病史.查体:慢性消耗面容,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浅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经支气管淋巴结针吸活检(TBNA)在纵隔肺门肿大淋巴结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胸部CT检查发现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估计支气管镜检查不能发现气道内新生物的患者,在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完成TBNA操作.TBNA取出的每份标本分送呼吸科实验室和病理科细胞学室检查.结果 (1)人选的164例患者中80例诊断肺癌,69例诊断肺部良性疾病,其他类型恶性肿瘤2例,13例最终无明确诊断.(2)164例患者共穿刺260个部位,463针,其中TBNA穿刺成功445针(96.1%).(3)80例肺癌患者中,TBNA总结果 阳性66例(82.5%),其中25例患者TBNA结果 是惟一病理学证据.80例肺癌患者共穿刺122枚淋巴结,其中TBNA结果 阳性80枚(65.6%).(4)TBNA结果 的阳性率在小细胞肺癌(SCLC)和直径≥3 cm淋巴结中阳性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006年6月1日-2007年12月31日,64例(64/87,73.5%)患者可获得明确组织学标本.其中TBNA穿刺物病理诊断结节病阳性率为53.3%(8/15),诊断肺癌阳性率为78.6%(33/42).(6)100例(61.0%)患者穿刺部位少量出血.结论 TBNA安全性好,对肺癌的诊断和分期判定有很大帮助,对肺部良性疾病的诊断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方法对112例肺癌患者施行手术切除并行广泛肺门、叶间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共清除898组淋巴结中,单纯N1淋巴结转移率为24.1%,N2(包括N1+N2)淋巴结转移率30.4%。原发肺癌(T)分期T1、T2、T3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跳跃式转移占N2转移的35.3%。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T分期有关,具有较多的跳跃性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肿瘤部位及肺癌的病理学类型与淋巴结的转移无明显关系。外科治疗中应注意广泛清扫肺内、同侧纵隔淋巴结才有可能达到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20.
王东升  钱向龙  张浩 《山东医药》2007,47(21):79-80
对641例临床未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c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N0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53.0%。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与原发灶的数目、大小有关。获得随访的114例患者中12例发生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5例对侧甲状腺再发PTC。认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与肿瘤原发灶分期有关;淋巴结转移率高者易出现同侧颈淋巴结转移;cN0PTC患者应常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