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凯轶  周慧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6):1028-1029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本院2009年9~2010年3月临床确诊24例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18例胸片均表现为肺纹理增多,6例表现为单肺斑片状影。CT显示6例单侧肺部炎性渗出影,12例双侧肺部炎性渗出影,4例弥漫性棉絮状病变;2例实质间质混合渗出。12例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出院1个月做CT检查,7例完全恢复正常;3例斑片状密度增高影2月后复查CT完全吸收;2例纤维条索影。结论影像学表现对于确定病变范围、病程发展变化和治疗后动态观察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胸部CT表现。方法分析我科确诊支原体肺炎的49例住院患儿肺CT病灶的分布与形态。结果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胸部CT特点:病变位单侧27例,双侧22例。左上叶17例,左下叶24例,右上叶18例,右中叶11例,右下叶27例,节段性病变9例。病灶呈大斑片状影43例,肺门影增浓19例,肺纹理增多18例,斑点状影17例,条索状影13例,磨玻璃样影10例,肺实变12例,肺不张6例,支气管充气征9例,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4例,胸腔积液11例,空洞2例。结论肺CT对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找到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初次就诊时的HRCT表现与抗体滴度值的某种相关性,提高成人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临床及血清学证实的103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初诊时的抗体滴度值及HRCT表现。结果 78例初诊抗体滴度值分别为1:80、1:160及1:320的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HRCT表现均为混合型明显高于单纯型(P0.05)。磨玻璃密度影、小斑片状影及支气管壁厚明显多于余下其他类型(P0.05)。其中抗体滴度值为1:80组没有出现大片状实变影,小斑片状影又多于磨玻璃密度影及支气管壁厚(P0.05)。1∶320组与1∶160组相比,各征象出现几率差异缩小。25例初诊抗体滴度值为1∶640的患者HRCT表现混合型与单纯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树芽征、支气管壁厚、磨玻璃密度影、小斑片状影及大片实变影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灶分布情况,抗体滴度值1∶80及1∶320组单肺明显多于双肺(P0.05)。抗体滴度值1:160及1:640组右肺下叶明显高于右肺上叶或右肺中叶(P0.05)。但双肺下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影像学表现本身缺乏特异性,但通过对支原体肺炎患者初次抗体滴度值与HRCT表现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对本疾病的敏锐度,一旦怀疑,积极治疗,减少漏诊与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7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的l沲床特点,实验室检查、x线表现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支原体肺炎表现为发热,顽固性剧烈咳嗽,肺部体征少,x线表现多为单侧病变,下肺多于上肺,右肺多于左肺,不完全节段或大叶实变及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可同时伴肺外脏器受损表现。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及x线较重,体征轻微,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可靠且副作用少,可做为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5.
李洁  周浩泉  胡嫚 《临床肺科杂志》2020,25(7):1041-1045
目的探讨影像学不同表现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8年1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MPP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影像学表现分为三组:肺纹理增多、增粗型组;小点片状或斑片状浸润型组;大片状或节段性实变浸润型组,比较这三组的临床特征。结果收集的165例病例中,大片状或节段性实变浸润型组患儿发热、长热程、高热及单侧右肺受累较其他两组更多见(均0.05);而肺纹理增多、增粗型组的喘息、喘鸣音及双肺病变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均0.05);三组患儿白细胞计数、CRP值、应用阿奇霉素/红霉素开始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片状或节段性实变浸润型组以学龄期儿童更常见,单侧右肺受累为主,而其他两组以婴幼儿、学龄前期儿童更多见,双肺受累为主;临床工作中对于影像学表现不同的MPP患儿早期做出识别,及早治疗,可以减少难治性MPP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19,COVID-19)不同临床分型的CT影像学特征,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阜阳地区54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影像学资料。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年龄、初诊时间、发热、咳嗽等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CT特征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普通型最常见CT影像学表现为双肺(25/41,60.98%)、多发(26/41,63.41%)、磨玻璃影(23/41,56.10%),直径大于3 cm者24例(58.54%),空气支气管征4例(9.76%)、支气管扩张2例(4.88%);重型CT影像学表现为双肺(13/13,100.00%)、多发(13/13,100.00%)、混合密度影(11/13,84.62%),直径大于3 cm者12例(92.31%),空气支气管征7例(53.85%)、支气管扩张5例(38.46%);普通型与重型CT影像学在病灶分布、数目、直径、密度方面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4例患者均无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所有病例均为核酸检测确诊病例,1次检测阳性43例(79.63%)、2次检测阳性8例(14.81%)、3次及以上检测阳性3例(5.56%),提示1次核酸检测存在假阴性。结论 COVID-19核酸检测存在假阴性可能,CT特异性影像学改变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识别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并发于糖尿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肺曲霉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3例并发于糖尿病COVID-19肺曲霉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男性患者,因“发热、咳嗽咳痰7~15 d”入院,入院时空腹血糖12.3~15.7 mmol/L,入院后胸部CT检查均可见双肺多发磨玻璃密度影,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阳性,诊断为重型COVID-19、糖尿病。入院后3例患者均予呼吸支持、糖皮质激素、抗病毒、抗感染、托珠单抗、胰岛素等治疗,治疗6~18 d后症状减轻,再次出现发热、咳嗽及咳痰,胸部CT检查可见双肺病灶密度增高、部分形成中央空洞,痰曲霉菌培养黄曲霉阳性2例,血清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阳性2例,3例均诊断肺曲霉病。3例患者均予伏立康唑(200 mg,12小时/次)治疗,治疗后患者体温正常,咳嗽、胸闷憋气症状好转,胸部CT检查可见肺部空洞影缩小。结论 并发于糖尿病COVID-19肺曲霉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及咳痰,胸部CT检查可见肺部多发磨玻璃密度影、中央空洞,痰曲霉菌培养及血清曲霉菌GM试验结果阳性;影像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结合可诊断;治疗方法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误诊原因和其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11例被误治为其他疾病的肺炎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讨论误诊误治经过和影像学(x线摄片、cT扫描)特点。结果肺炎型肺癌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咳嗽、咳痰,x线表现致密浸润阴影、斑片状阴影,cT扫描大片状致密阴影和小结节影等。9例患者被误诊为局灶性肺炎,2例被误诊为肺结核,经抗炎、抗结核等治疗无好转,后经反复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纤支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等措施确诊。结论肺炎型肺癌极易误诊为局灶性肺炎,确诊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纤支镜活检、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020-03-12该院收治的61例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影像学特征。结果 61例患者中有49例(80.33%)有湖北地区短暂居住史,7例(11.48%)未去外地,但有密切接触史; 5例(8.20%)发病前未去过疫区但有乘坐高铁或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史。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有6例患者无任何症状表现。实验室检验结果显示,61例患者的白细胞、淋巴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水平多表现为正常,而hs-CRP水平以升高为主。COVID-19病灶可分布于任何肺叶,早期可仅在一个肺段或肺叶出现,但也可在两肺多发。典型者的肺部病灶位于肺叶的中、外带长轴与胸壁平行分布,CT影像学表现以磨玻璃影、铺路石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束增粗为主要特征,进展期可表现为肺实变。45例(73.77%)患者在治疗3 d后肺部病变开始逐步吸收消散,16例(26.23%)在治疗后第2次复查胸部CT显示病灶较前不同程度增多,在第3次和(或)第4次复查CT时病灶逐步吸收消散。在病灶吸收过程中,磨玻璃影、部分斑片实变影密度变淡,范围减少。23例(37.70%)后期肺内病灶吸收演变为纤维条索影,6例(9.83%)小叶间隔增厚,11例(18.03%)胸膜下弧线影,1例(1.63%)右肺中叶及左肺上叶舌段支扩,5例(8.20%)胸膜增厚粘连,3例(4.92%)完全吸收。结论 CT影像学检查对COVID-19的诊断及转归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支持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成人20例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20例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头痛、咽痛、少痰为主,并可出现肝损害、皮疹、消化道等肺外表现,影像学改变多种多样,以片状、模糊雾状为主,外周血白细胞正常15例(75%),升高3例(15%),降低2例(5%)。肺炎支原体抗体1:160为5例,1:320为6例,≥1:640为9例。结论成人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复杂,影像学改变多种多样,单靠一般检查不易确诊,特殊实验室检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32例支原体肺炎患者的X线表现和鉴别诊断,旨在加强对该病的认识。临床资料: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15岁。X线表现为:1支气管周围炎型5例,表现为双侧中下肺野纹理增多,向中外带延伸,肺纹理边缘模糊不清。2支气管炎及节段性肺炎型19例,表现为中下肺野纹理增多,间以多数大小不等的小片状阴影,密度较淡。以节段性分布多见,多位于下肺野,表现为絮状模糊影,可呈小叶性分布,形如支气管肺炎。部分患儿病变累及一叶肺的肺段,呈大片模糊的密度增高影。75%的病例病变为单侧性,同侧肺门影子增大、模糊。3肺门周围浸润型7例,表现为病变自…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糖尿病患者多发球形肺炎与肺转移瘤临床CT影像学特征,从而可为糖尿病患者多发球形肺炎误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2月—2014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68例球形肺炎患者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经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多发球形肺炎与肺转移瘤于CT影像中的病灶大小、部位、形态、密度、边缘等均存在一定相似之处。结论由于糖尿病患者多发球形肺炎与肺转移瘤的临床CT影像学特征较为相似,因此诊断时需十分谨慎,并加以分析,以免发生误诊而影响临床治疗与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 1例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同时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结果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首发症状以咳嗽、咯血及进行性呼吸困难为多见,实变肺密度低、蜂窝肺征、血管造影征尤其是血管高密度征、枯树枝征及多发腺泡结节是其胸部CT的主要表现特点。结论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多样,易误诊误治,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找脱落细胞是诊断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影像表现、诊断要点,总结其诊断体会。方法对我科2009年1月—2012年3月46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支原体肺炎小儿X线影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中,0~3岁者占15.2%,4~7岁者占67.4%,8岁以上者占17.4%。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病灶以两下肺间质性炎性改变或(和)伴有同侧肺门影增大为主,肺实质性炎性浸润与患儿的病程长短、治疗措施有关。可有斑点状、小片状、大片状云絮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影像多不典型,甚至仅表现为两下肺纹理增多、增粗,诊断时应认真辨别其X线征象,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5.
薛梅荪 《山东医药》1995,35(11):37-38
1 细菌性肺炎 本病系细菌的肺部感染,其病理改变急性期以细胞变性、坏死、渗出为主,慢性期以组织细胞增生为主。典型的肺炎摄胸部平片即可诊断。按其病 变分布范围,可分为小叶性肺炎、节段或亚段性肺炎和大叶性肺炎。X线片示斑片状或大片状密度均匀增高边缘模糊影,病变多位于两肺下野内带或中带,CT显示的病灶形态、大小与胸片基本相似,但病灶内部常可显示充气的支气管影,即空气支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卧床老年人肺基底部“隐匿性”肺炎的影像学特点及其差异。方法对17例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卧床老年人分别进行X线胸片及CT检查,分析其影像学改变。结果17例X线胸片均未发现肺部异常;CT则于肺基底部发现局限性炎性病灶,右肺9例、左肺4例、双肺4例。所有病灶均位于膈顶平面以下,即膈穹窿前、后方肺组织内,其中膈穹窿前方2例,后方15例。病灶形态呈斑片状及小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13例可见局部肺纹理增粗、紊乱;9例见有局部胸膜反应。结论卧床老年人肺炎好发于肺基底部,病灶较小且相对局限,X线胸片检查易被隐匿,CT扫描则易检出病灶,对卧床老年人肺基底部隐匿性肺炎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肺炎浸润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平  王士信 《山东医药》2002,42(14):49-49
在胸部 X线片或 CT图像上 ,片状形态的肺癌容易与肺炎或结核相混淆。这类肺癌绝大多数是肺炎浸润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BAC)。笔者收集该病 11例 ,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并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中 ,女 6例 ,男 5例 ;年龄 2 3~ 5 5岁。主要症状为咳嗽、胸痛。2例咳多量粘液痰 ,听诊可闻及干湿性罗音 ;7例血 WBC升高。本组 11例均经抗炎抗结核治疗 ,但效果不佳。影像学表现 :15例表现为大片蜂窝影 ,病变呈大片状浸润一肺叶或累及一侧肺野的大部分 ,蜂窝呈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形气腔 ,分布疏密不均 ,腔壁…  相似文献   

18.
彭燕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9):1728-1729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PIPT)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1例经CT引导穿刺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PIPT的影像和临床资料。结果 21例均为单发病灶,术前CT诊断准确度为28.57%(6/21)。18例位于双肺中(左肺上叶舌段)下叶外带,14例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薄层重建病变内见多发低密度液化坏死区。6例边缘呈"平直征"、5例呈"桃尖征",4例可见粗长毛刺。常规平扫12例病灶密度较均匀,薄层重建图像4例可见多发类圆形小低密度区,常规平扫9例病灶密度不均,薄层重建图像中2例可见空泡征、3例可见含气支气管征、5例可见多发低密度液化区、1例可见钙化灶。结论 PIPT的MSCT表现呈多样性,术前与肺癌和结核等鉴别有一定困难,MSCT薄层图像和多平面重组有助于PIPT的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文樟泰 《内科》2011,6(5):448-449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患者胸部CT影像特点的分析,以提高对PCP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艾滋病合并PCP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分析各型肺炎的发生率。结果87例PCP患者胸部CT均表现为弥漫性病变,其中双肺弥漫性毛玻璃样改变31例占35.63%,渗出性斑片状影(肺泡实变影)34例占39.08%,其他还可表现为间质型性实变影、气囊性病变、粟粒样改变共占26.44%,但以上影像学表现多互相交叉存在而出现影像学上所谓的“四不像”现象。本组病人死亡4例,均是病程长,年龄大的患者。结论PCP各种影像学表现多互相交叉同时存在,即所谓的“四不像”现象,但肺间质损害表现以渗出性毛玻璃状影和渗出性斑片状影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胸部影像学特征,并提供有助于临床诊断的信息。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儿科住院患儿126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1岁以下年龄组患儿20例,1-3岁组28例,3岁以上组78例,三组影像学表现均以磨玻璃密度斑片影为主,三组患儿肺部CT表现以支气管充气征及淋巴结增大为主,1岁以下年龄组中3例发生于左侧,1例发生于右肺,16例发生于双肺;1-3岁组中3例发生于左侧,5例发生于右肺,20例发生于双肺;3岁以上组中24例发生于左侧,29例发生于右肺,25例发生于双肺,1岁组、3岁组两组相比,肺部受累情况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5.569,P0.001),1-3岁组、3岁组两组相比,肺部受累情况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3.177,P=0.001)。1岁组、1-3岁组患儿病变多发生于双肺。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密度斑片影的间质性改变及支气管充气征,更容易出现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