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西省向有黑热病散在发生。经过长期反复查治后,该病已基本控制。近数年仅在武乡县偶有黑热病零星病例。 为了查清在武乡县黑热病散在发生的山区贾豁乡阳村和未曾发生黑热病的丘陵区城关镇下村的白蛉种类和数量,于1986年6~7月间,对上述两个村内外的白蛉作了监测调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新发现的流行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民丰县调查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的媒介蛉种。方法 在民丰县安迪尔乡雅通古斯村居民点和附近野外采集白蛉,经鉴定后计算蛉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定人、定点、定时观察白蛉数量统计密度;观察白蛉昼夜活动的数量变动;解剖白蛉,分析雌蛉生殖营养周期;检查白蛉有无前鞭毛体自然感染。结果 捕获白蛉1 210只,其中99.17%(1 200/1 210)为吴氏白蛉; 6月上中旬是该蛉季节消长的第一高峰; 生殖营养周期分析表明吴氏白蛉为野生野栖蛉种,夜间活动的白蛉主要在户外吸血,有较强的亲人性;在2只白蛉体内查到自然感染前鞭毛体。 结论 塔里木盆地南缘民丰县安迪尔乡雅通古斯村存在内脏利什曼病传播媒介吴氏白蛉,并有利什曼前鞭毛体自然感染,表明当地存在内脏利什曼病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黑水县中华白蛉季节消长及生态习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水县三个不同海拔高度(1810-2400m)的山洞内白蛉密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捕获的白蛉作了鉴定,发现三个观察点的白蛉皆系中华白蛉,在一年内均有两个密度高峰期,白蛉全年持续活动时间约为四个半月。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新疆伽师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媒介白蛉的动态,于2016年6月15-30日白蛉季节高峰期间,以伽师县卧里托格拉克乡荒漠农业区为监测点,采用人房外墙捕蛉管人工捕集法、野外悬挂白布灯照诱引法和黏性油纸法捕集白蛉,观察白蛉密度、鉴定白蛉种类并观察雌蛉消化道自然感染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前鞭毛体情况。结果共采集白蛉497只,经鉴定均为吴氏白蛉(Phlebotomus wui)。其中,雌蛉占75.3%(374/497),雄蛉占24.7%(123/497),雌雄比例3.04∶1。人房外墙捕集白蛉182只,密度为30.3只/人工小时;野外捕集白蛉259只,密度为43.2只/人工小时;居民庭院内捕集白蛉56只,密度为5.6只/张。剖检的109只吴氏白蛉雌蛉中,自然感染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的2只,自然感染率为1.8%。提示卧里托格拉克乡白蛉密度甚高,存在利什曼原虫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灭蛉与家犬药浴措施后对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的影响。 方法 在四川省南坪县野外洞穴用奋斗呐(50mg/m2)滞留喷洒灭蛉和药浴 (2.5%溴氰菊脂可湿性粉剂250mg/L)家犬防治中华白蛉措施后,逐年进行野外洞穴白蛉密度观察和当地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 野外洞穴白蛉密度得到有效控制。家犬药浴和白蛉密度降低后,对控制内脏利什曼病起到一定作用。 结论 在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采取家犬药浴和野外洞穴药物滞留喷洒灭蛉措施,对预防和阻断内脏利什曼病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溴氰菊酯和三氯杀虫酯现场灭蛉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2.5%可湿性溴氰菊酯和国产三氯杀虫酯(7504)进行现场喷洒灭蛉结果表明,每平方米墙面使用溴氰菊酯37.5mg、25mg和12.5mg剂量,可使白蛉数量比对照区降低13—19倍,削平季节高峰。当年的灭蛉效果超过50%的可湿性DDT。在模拟土墙和泸纸药膜上,残效至少可达50天以上。建议以每平方米12.5mg作为灭蛉喷洒剂量推广使用;7504每平方米1g的剂量可使白蛉数量降低8.9倍,值得进一步试用,但其剂型应研究改进。连续观察证明,在当地条件下,于喷洒后第三年白蛉密度可恢复到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当地黑热病传播媒介白蛉种类及评价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大灭)2种杀虫剂对白蛉的防制效果.方法 采用人工捕捉和诱蚊灯捕蛉,指标为捕捉白蛉只数/人工小时.结果 白蛉种类调查居民家的白蛉以长管白蛉占优势;户外以吴氏白蛉为主;用2.5%可湿性溴氰菊酯和大灭进行现场喷洒灭蛉可使白蛉数量比对照区降低3.89倍和11.11倍.结论 通过连续考核证明,2种杀虫剂均可以削平白蛉密度的季节高峰,大灭的灭蛉持效期要高于溴氰菊酯,可以取代溴氰菊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疆南部不同类型内脏利什曼病部分流行区媒介白蛉动态。方法选择库尔勒砾漠地带、喀什古老绿洲农业区和伽师荒漠农业区作为监测点;3种类型监测点采用粘性油纸法、诱蛉灯法、捕蛉管人工捕集法和白布灯照诱引法捕集白蛉;对捕集的白蛉观察密度、鉴定蛉种并检查雌蛉自然感染前鞭毛体。结果喀什、伽师和库尔勒捕蛉管人工捕集法白蛉密度分别为34.83、27.69和0.73只/人工小时;喀什解剖白蛉860只,其中吴氏白蛉占77.6%,长管白蛉占22.4%。伽师解剖白蛉604只,均为吴氏白蛉;库尔勒解剖白蛉11只均为亚历山大白蛉;吴氏白蛉是喀什古老绿洲农业区和伽师荒漠农业区夜间在有灯光的户外和人房外墙活动的优势蛉种;长管白蛉是喀什古老绿洲农业区白天主要在人房内和畜舍内活动的优势蛉种,夜晚也可在人房外墙捕到;亚历山大白蛉是库尔勒砾漠地带的优势蛉种。结论喀什和伽师白蛉密度甚高,应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有效方法控制传播媒介,降低人群内脏利什曼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曾是我国黑热病的严重流行区,中华白蛉为传播媒介,新中国成立前全省病例达50万。经积极防治,20世纪中期后传播已经阻断,但在其后的监测中发现,不仅有输入病例发生,而且在京广铁路以西的丘陵山区尚有媒介白蛉残存,表明黑热病传播的潜在危险依然存在。按照卫生部《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对曾有黑热病流行的县进行白蛉种类调查的要求,于2003年6月在许昌县及陕县进行了白蛉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曾是我国黑热病的严重流行区,中华白蛉为传播媒介,新中国成立前全省病例达50万[1].经积极防治,20世纪中期后传播已经阻断[2],但在其后的监测中发现,不仅有输入病例发生[3],而且在京广铁路以西的丘陵山区尚有媒介白蛉残存[4],表明黑热病传播的潜在危险依然存在.按照卫生部<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对曾有黑热病流行的县进行白蛉种类调查的要求,于2003年6月在许昌县及陕县进行了白蛉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煤窑沟位于吐鲁番县北郊距城约50公里的天山南坡,海拔900~1100米。1968年以来每年都有黑热病发生,1983年在该地首次证实副蛉亚属的亚历山大白蛉为黑热病的传播媒介。由于黑热病患者都在白蛉季节后发生,而在白蛉季节内又能在荒野里查见自然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的亚历山大白蛉,由此推断当地人感染黑热病很可能来源于荒野的动物界。为了查明当地黑热病的动物宿主,我们于1985~1986年在煤窑沟对野生动物及家犬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12.
对四川省九寨沟县中华白蛉生物学的观察,表明中华白蛉是当地的优势蛉种,是黑热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当地白蛉季节较长,密度高,高峰季节峰幅宽,导致传播黑热病的强度增加。野外洞穴药物滞留喷洒对控制白蛉密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新疆伽师县的白蛉种类、季节消长等生态学特性。方法 2009年5月中旬至9月上旬,在伽师县卧里托克拉克乡的居民点和野外采集白蛉,鉴定后计算蛉种组成和性别比例,统计白蛉数量和密度,观察白蛉通宵活动情况。解剖白蛉,分析雌蛉生殖营养周期,检查白蛉体内利什曼原虫自然感染情况;以油纸、捕蛉罩等方法调查白蛉栖息地。结果捕获白蛉4540只,其中99.9%为吴氏白蛉,微小司蛉新疆亚种仅占0.1%。人房处在5月底6月初出现第1个密度高峰,8月中旬出现第2个密度高峰。白蛉的活动主要集中在22:00~次日4:00,午夜0:00达到活动最高峰。生殖营养周期分析表明吴氏白蛉为野生野栖蛉种,主要在户外吸血,有较强的嗜人血习性;在4只白蛉体内查到内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野外(3只)的自然感染率高于人房内(1只)。栖息地调查发现畜圈内墙壁缝隙等处是白蛉的栖息地。结论新疆伽师县的优势蛉种为吴氏白蛉,其每年有2个世代,主要栖息在各种隐蔽、恒温的洞穴和缝隙中。  相似文献   

14.
新疆北部白蛉区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告新疆北部白蛉区系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包括白蛉种类概况、垂直分布特点、白蛉分布与地理景观的关系。还着重阐述了大砂鼠洞穴白蛉种类组成及其与苏联中亚大砂鼠洞穴白蛉组成的分析比较,指出两地白蛉区系成分颇有不同,从而在传播疾病上各有差异。对主要7种白蛉生物学性状及其传病意义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巴氏白蛉 (帕塔西白蛉 Phlebotomus pa-patasi)广泛地分布于欧洲西部、北非、中东、南亚次大陆等地 ,传播硕大利什曼原虫 ,引起皮肤利什曼病。雌蛉吸血使卵发育 ,雌雄白蛉又以植物组织或蚜虫、介壳虫等昆虫所分泌排泄的甘汁作为“糖餐”以维持它们的日常活动。在约旦河流域 ,白蛉获得的糖类来自数量有限的植物种类 ,并发现感染原虫的巴氏白蛉有 2 0 %死亡。为追查原因 ,作者观察了白蛉取食的数种植物对白蛉存活的影响。实验室饲养的巴氏白蛉种群 ,取自约旦河流域 ,耶路撒冷东约 1 5公里的一村庄 ,日常保存在 2 6± 1℃ ,80 %相对湿度条件下…  相似文献   

16.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不同景观地带有不同类型的土壤和蛉种组成。在地带性土壤为棕钙土的山地和灌淤土区的古老绿洲,中华白蛉长管亚种分别占91.1%和92.5%,棕漠土区的山麓砾质戈壁,亚历山大白蛉为优势种,占91.5%,而在林灌草甸土区的荒漠,则以硕大白蛉吴氏亚种为多,占60.9%.本文结合以往新疆的蛉种调查资料分析,认为土壤类型是影响白蛉分布的重要因素。白蛉人工感染实验和自然感染调查的结果表明,上述三种白蛉都是阿克苏地区黑热病的媒介,其传病作用则随景观地带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7.
川北洞穴中华白蛉生态学及其与防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山洞为当地中华白蛉产卵、孳生的良好场所。在白蛉高峰时,试用奋斗呐(50mg/m2)对洞内墙面作滞留喷洒,结果能大量杀死洞内白蛉,自然感染前鞭毛体的白蛉也未再出现,并能保持两个白蛉季节无白蛉的良好效果。如能对近村寨周围的山洞,采用这种灭蛉方法,并结合村内家犬药浴措施,将对降低村内蛉口密度和预防内脏利什曼病起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PCR-RFLP方法对我国内脏利什曼病传播媒介中华白蛉(Phlebotomus chinensis)、吴氏白蛉(Ph.wui)、长管白蛉(Ph.longiductus)和亚历山大白蛉(Ph.alexandri)等4种白蛉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2区(ITS2)进行分型。PCR-RFLP结果显示,以限制性内切酶DraⅠ酶切ITS2片段,可分出4种RFLP带型,即A为450 bp,B为154 bp/127 bp/93 bp/66 bp/10 bp,C为311 bp/80 bp/60 bp,D为353 bp/300 bp/160 bp/58 bp。结果显示,4种白蛉均只有1种RFLP带型,中华白蛉为AA型,亚历山大白蛉为BB型,吴氏白蛉为CC型,长管白蛉为DD型。利用PCR-RFLP方法可区分我国4种内脏利什曼病传播媒介的种类。  相似文献   

19.
1982年以来,硕大利什曼原虫所致的皮肤利什曼病猖獗流行于突尼斯中南部各省,为此,于1985年5~10月白蛉成虫活动期,采用粘附陷阱法和人体诱捕法作了昆虫学调查。粘附陷阱法:用20×20cm蓖麻油浸过的纸呈花环状于黄昏时置于住房、畜棚和动物巢穴内。翌日采集捕获的白蛉,保存于70%乙醇中,每月至少捕捉2次。经AMANN氏乳酸苯酚液12~24小时澄清后,固定于氯醛树胶上,用Croset氏法鉴定,以每平方米粘纸捕捉到的白蛉数来计算其密度。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黑热病已于1958年基本消灭,但作者等于1973、1977~1978年在洛阳、周口、新乡等地区仍发现有中华白蛉和鳞喙白蛉残存。因此,于1987年6~7月在我省的伏牛山区和豫东平原,选点对白岭残存情况进行了监测调查。调查方法在我省伏牛山区的渑池、卢氏、伊川县及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