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限制液体复苏与积极液体复苏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限制液体复苏组、积极液体复苏组、高渗组、限制性液体高渗组,通过观察手术前患者死亡率、术后24h内死亡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率及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积极液体复苏组死亡率为32.5%,ARF3例,DIC4例,ARDS5例,MODS4例;高渗积极液体复苏死亡率为30%,ARF2例,DIC2例,ARDS3例,MODS3例;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死亡率为20%,ARF1例,DIC1例,ARDS2例,MODS2例;限制高渗液体复苏组死亡率为17.5%,ARF1例,DIC0例,ARDS1例,MODS0例。结论限制性高渗液体复苏治疗能降低未控制出血的患者的死亡率,限制性高渗液能减少MODS和ARDS的发生率,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患者86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对照组(常规液体复苏),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及疗效。结果:2组患者复苏前血清乳酸、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血气剩余碱值(BE),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后血清乳酸、HCT、Hb、BE、PT和APTT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输液量、MAP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存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5%vs 37.0%,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能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在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在抢救多发伤创伤失血性休克(HTS)患者的过程中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LFR)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HTS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应用积极液体复苏(AFR),观察组采用LFR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输液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愈率比较上,观察组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61%,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76%和1.47%,均较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25.37%和8.96%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抢救HTS患者的过程中实施LFR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推荐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肌钙蛋白T的影响。方法选择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行液体复苏成功患者84例,随机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A组)与常规液体复苏组(B组)各42例,两组均在接诊第一时间监测心率、血压、脉搏氧,评估伤情,吸氧,固定骨折肢体、止开放性出血、止痛及开放静脉通道等基础抢救措施。A组在基础抢救的同时行限制性液体复苏,以维持收缩压在70-90 mm Hg、平均动脉压在50-60mm Hg;B组在基础抢救的同时行常规液体复苏,维持血压120/80 mm Hg。两组在液体复苏的同时并分时(30、60、90、120min)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肌钙蛋白T。结果 A组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肌钙蛋白T在液体复苏中的30、60、90、120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液体复苏120 min时,比较两组的总输液量、失血量、输血量、肝肾功能以及心肌耗氧量,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期间,能够降低患者的心肌损害,并能够提高患者的救治率及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在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解放军105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急诊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积极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复苏液体使用量、胶体溶液使用量、复苏6 h后pH值和碱剩余(BE),入院72 h、2周病死率,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复苏液体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胶体溶液使用量、复苏6 h后pH值和B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72 h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2周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在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少复苏液体使用量,降低患者病死率,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的液体复苏方法对老年创伤失血性休克(HTS)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136例老年HTS病例。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液组(A组),生理盐水+羟乙基淀粉组(B组),生理盐水+7.5%高渗氯化钠溶液组(C组)。记录患者复苏1 h所需液体量,28 d内MODS的发生率和患者死亡率,复苏前和复苏后1 h PT、APTT、FIB、RBC、Hb、P lt的检验结果。结果 A组输液量(2 545±587)m l最多,C组输液量(1 652±386)m l最少。C组MOD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A、B、C三组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和B组复苏1 h后的PT、APTT值明显高于C组(P<0.05),A组复苏1 h后的RBC、Hb值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复苏早期给予小剂量高渗盐溶液有利于HTS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7.
限制性液体复苏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液体复苏是抢救创伤性休克的必要手段。随着对失血性休克病理生理过程的更深入研究,发现在活动性出血休克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使机体代偿机制和液体复苏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提高救治成功率,明显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老年机械通气休克患者中应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血流动力学及容量复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18例老年机械通气休克患者,随机分予以Vigileo监测的观察组以及常规监测的对照组,复苏前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基础体征及干预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复苏前比较,复苏及液体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升高明显,每搏量变异度(SVV)、外周血管阻力(SVR)则降低明显(P<0.05)。复苏前,两组患者的基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氧合指数、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升高明显,心率(HR)、机械通气时间、复苏时间及并发症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仅1例(1.69%),而对照组发生4例(6.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机械通气休克患者中应用Vigileo监测,可较好地对于患者的容量反应性进行监测,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容量复苏及液体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及中心静脉压(CVP)监测辅助指导老年危重哮喘患者液体管理的临床年龄。方法选择老年重症哮喘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5例,分别在PICCO及CVP监测指导下予以容量复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呼吸机参数、血乳酸、脑钠肽(BNP),病死率变化情况。结果 72 h内治疗组呼吸机参数(PIP,PEEP)、BNP及血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O通过对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等指标的监测,能准确、可靠地评估患者血容量状态,对指导老年重症哮喘患者的液体管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能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可替代CVP临床监测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限制性输液复苏在产后失血性休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0例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大量输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限制性输液复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输液量、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率、动脉压、血红蛋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输液复苏在治疗产后出血性休克时的疗效明显优于大量输液,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致休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常规液体复苏组27例,限制性液体复苏组30例,对复苏后2组患者的血乳酸、血气剩余碱值(BE)、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限制组患者复苏后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乳酸、BE值与常规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改善全身灌注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作用。方法:收集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补液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比容、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氧合指数Pa O2/Fi O2明显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及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格拉斯哥预后评估量表(GO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新发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降低(60. 00%vs 33. 33%,P 0. 05),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减少[(9. 58±2. 58) d vs (7. 58±2. 88) d,P 0. 01],机械通气时间减少[(8. 57±2. 27) d vs (6. 12±3. 18) d,P 0. 01],持续血液滤过时间减少[(10. 58±3. 27) d vs (8. 75±2. 92) d,P 0. 05]。结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可升高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比容,降低凝血酶原时间,较常规液体复苏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炎症因子表达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制作休克模型;失血性休克模型制作成功后,实验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给予大量液体复苏;在休克前(T0)、休克模型建立后(T1)与复苏后(T2)测定血液中炎症因子变化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空白组与实验组大鼠生存率都为100.0%,对照组大鼠死亡3只,生存率为70.0%,空白组与实验组大鼠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抽样失血量都高于空白组(P0.05),对照组的输液量也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三组T0时间点白细胞介素(IL)-4和IL-1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与T2时间点IL-4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实验组与空白组(P0.05),实验组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0、T1、T2时间点CD4~+/CD8~+比值分别为1.98±0.42、2.00±0.56与1.92±0.63,对照组分别为1.92±0.45、1.54±0.42和1.11±0.32,实验组T1、T2时间点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空白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复苏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能促进IL-4、IL-10释放,纠正免疫功能紊乱,降低大鼠死亡率,减少输液量,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限制性液体管理对山莨菪碱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肺动态顺应性(Cd)的影响。方法 ALI老年病患63例采取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1例给予山莨菪碱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32例在山莨菪碱联合机械通气治疗中实施限制性液体管理,对比两组Cd改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1 w后,胸肺顺应性(Cs)、Cd、氧合指数(O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Cs、Cd、OI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ALI患者开展山莨菪碱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给予必要的限制性液体管理可改善Cd,调节肺通气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与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甘草人参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液体复苏组与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每组各30例,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凝血酶原时间、输液量、血压、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血乳酸及BE值。[结果]限制性液体复苏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常规液体复苏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组间相比差异显著(χ2=5.67,P〈0.05)。限制性液体复苏组的凝血酶原时间、输液量、平均血压与常规液体复苏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t=3.23,P〈0.05;t=9.12,P〈0.05;t=4.51,P〈0.05)。限制性液体复苏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血乳酸、BE值与常规液体复苏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t=7.84,P〈0.05;t=8.11,P〈0.05;t=7.94,P〈0.05;t=5.22,P〈0.05)。[结论]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甘草人参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凝血酶原时间,输液量较少,各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显著,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用参附注射液及大黄抢救重度失血性休克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及大黄在抢救重度失血性休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重度失血性休克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在抢救中均采用止血、扩容、个剐病例输血等措施,治疗组加参附注射液、大黄。结果 治疗组在血压升高、尿量减少及末梢循环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率治疗组为6.7%。对照组为16.7%(P〈0.01)。结论 参附注射液、大黄在抢救重度失血性休克中有提升血压、改善微循环、降低MODS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酸清除率可否作为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氧输送目标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依次达到早期复苏目标中心静脉压(CVP)及平均动脉压(MAP),所有病人均监测乳酸,实验组以乳酸清除率10%为氧输送目标,对照组以中心静脉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即Scv O270%为氧输送目标。上述试验完成后所有病人再次回顾性依照乳酸清除率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及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60例采用早期目标定向治疗方案治疗6 h均达标,乳酸清除率组及中心静脉(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组患者输液总量及输液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 d死亡率及ICU住院天数无差别(P0.05)。而高乳酸清除率组的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1)。结论血乳酸清除率可作为老年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有效的临床监测指标。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液体复苏法治疗感染性休克患儿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14-06~2015-06该院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扩容方法治疗,观察组行液体复苏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1小时内输液量为(45.86±10.12)ml、血循环稳定时间为(107.64±52.81)min,住院时间为(4.5±1.8)d,对照组分别为(30.37±7.34)ml、(187.93±77.46)min及(7.0±2.2)d,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死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体复苏法治疗感染性休克患儿疗效显著,可显著缩短血循环稳定时间和住院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江亚 《肝脏》2017,22(7)
目的探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无痛胃镜对ICU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复苏成功率、止血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无痛胃镜组(联合治疗组,n=40)和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单独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止血效果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95.0%(38/40)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75.0%(30/40)(P0.05),止血时间为0~1 d比例62.5%(25/40)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12.5%(5/40)(P0.05),大于2 d比例7.5%(3/40)明显低于单独治疗组62.5%(25/40)(P0.05),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2.5%(1/40)、0明显低于单独治疗组40.0%(16/40)、25.0%(10/40)(P0.05)。结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无痛胃镜能够有效提升ICU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改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脓毒性休克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生脉组)19例,采用生脉注射液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对照组13例,给予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来纠正休克。观察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及治疗6 h后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尿量、血乳酸及用药前和用药后6 h的血清肌钙蛋白I(cTn 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评价48 h后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6 h后,治疗组的血压上升,心率下降,呼吸平稳,血氧饱和度升高,尿量增多,血乳酸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后治疗组的cTn I和CK-MB均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两组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用于老年脓毒性休克能有效的升高血压,改善循环与灌注,抑制心肌细胞的损害,降低MODS的发生率,提高老年脓毒性休克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