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石倩  陈志 《中国防痨杂志》2020,42(10):1087-1091
目的 探讨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学指标特点。方法 搜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全军结核病研究所明确诊断为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117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随机选取同时期诊断为单纯肺结核患者117例(对照组)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和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差异。结果 结核抗体38kD+16kD(1kD=相对分子质量1000)和结核抗体38kD的检测中观察组患者阳性率[分别为6.84%(8/117)、21.37%(25/117)]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39/117)、71.79%(84/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59、59.78,P值均为0.000)。观察组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为57.26%(67/117)与对照组患者阳性率[55.56%(65/1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P=0.792)。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中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513.00(339.75,844.50)个/μl,CD4+/CD8+值的M(Q1,Q3)为0.96(0.74,1.5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绝对计数[M(Q1,Q3)为380.00(320.00,503.00)个/μl]和CD4+/CD8+值[M(Q1,Q3)为0.91(0.74,0.9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1,P=0.035;Z=4.90,P=0.000)。而观察组外周血CD8+细胞计数[M(Q1,Q3)为377.50(193.00,528.50)个/μl]低于对照组[M(Q1,Q3)为475.00(410.00,524.00)个/μ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P=0.023)。结论 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及外周血CD8+细胞计数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与单纯肺结核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学指标特点。方法 搜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全军结核病研究所明确诊断为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117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随机选取同时期诊断为单纯肺结核患者117例(对照组)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和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差异。结果 结核抗体38kD+16kD(1kD=相对分子质量1000)和结核抗体38kD的检测中观察组患者阳性率[分别为6.84%(8/117)、21.37%(25/117)]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39/117)、71.79%(84/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59、59.78,P值均为0.000)。观察组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为57.26%(67/117)与对照组患者阳性率[55.56%(65/1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P=0.792)。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中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513.00(339.75,844.50)个/μl,CD4+/CD8+值的M(Q1,Q3)为0.96(0.74,1.5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4+细胞绝对计数[M(Q1,Q3)为380.00(320.00,503.00)个/μl]和CD4+/CD8+值[M(Q1,Q3)为0.91(0.74,0.9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1,P=0.035;Z=4.90,P=0.000)。而观察组外周血CD8+细胞计数[M(Q1,Q3)为377.50(193.00,528.50)个/μl]低于对照组[M(Q1,Q3)为475.00(410.00,524.00)个/μ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P=0.023)。结论 风湿性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及外周血CD8+细胞计数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与单纯肺结核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脊柱结核患者中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单纯扩散系数(pure diffusion coefficient,D)、假性扩散系数(pseudodiffusion coefficient,D *)的参数值范围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临床活检、手术组织标本病理检查证实的18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结核组,男13例,女5例;年龄20~79岁,平均(40.39±14.84)岁;结核病变累及椎体46个,其中5例胸椎结核病变共累及23个椎体,13例腰椎结核病变共累及23个椎体。同期在就诊患者或人群中选取与结核组患者性别构成比相同、平均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与结核组受累椎体节段一致且椎体正常的18名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36例(名)受检者均行Signa 3.0 T MR常规和IVIM-DWI序列扫描(包括自旋回波矢状面T1WI、T2WI、压脂序列扫描,冠状面轴面T2WI序列),采用双指数模型后处理软件,得到脊柱结核组(病变椎体、跳跃2椎体、椎间盘)和与之相对应的正常对照组(正常椎体、椎间盘)的IVIM定量,应用IVIM模型计算两组fDD *等参数指标并进行比较,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fDD *均为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核病变椎体fDD *参数值的曲线下最大面积、敏感度、特异度、最佳诊断阈值。结果 结核组病变椎体f值[12.91(8.15,22.73)%]低于对照组正常椎体[37.16(30.45,47.07)%](Z=6.841,P<0.001);D值[0.88(0.73,1.40)×10 -3mm 2/s]、D *值[39.99(20.15,66.35)×10 -3mm 2/s]明显高于正常椎体[分别为0.07(-0.12,0.28)×10 -3mm 2/s,20.37(12.26,29.97)×10 -3mm 2/s](Z值分别为7.598、3.842,P值均<0.001)。结核组病变椎体与跳跃2个椎体的正常椎体f值比较,前者低于后者 [40.51(33.75,46.28)%](Z=3.421,P=0.001);D值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0.05(-0.20,0.15)×10 -3mm 2/s(Z=3.743,P<0.001)。结核组病变椎间盘f值[6.72(4.36,11.53)%]、D值[2.06(1.92,2.26)×10 -3mm 2/s]均高于对照组正常椎间盘[分别为5.72(3.00,7.85)%、1.88(1.79,1.85)×10 -3mm 2/s](Z=2.276,P=0.023;Z=3.919,P<0.001)。ROC曲线获得D值的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960,敏感度为95.74%,特异度为87.56%,最佳诊断阈值为0.63×10 -3mm 2/s。结论 IVIM-DWI可定量评估病变水分子扩散和微血管灌注特性,通过IVIM中fDD *各定量参数值范围分析,D值对脊柱结核诊断敏感度、特异度最高,为临床诊断脊柱结核可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搜集2019年6—12月就诊于西安市胸科医院的196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5例(74.0%),女51例(26.0%);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38(26,53)岁。按IGRA检测结果分为IGRA检测阳性组(106例)和假阴性组(90例)。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资料,以及胸部CT表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GRA检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196例研究对象中,IGRA检测阳性106例,阳性率为54.1%。IGRA阳性组白细胞计数的M(Q1,Q3)为6.3(5.0,7.5)×109个/L,低于IGRA假阴性组的7.4(5.8,9.2)×109个/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64,P=0.001);血红细胞沉降率的M(Q1,Q3)为34.5(16.0,58.0)mm/1h,低于IGRA假阴性组的53.0(31.8,84.3)mm/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92,P=0.000);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M(Q1,Q3)为553(371,737)个/μl,高于IGRA假阴性组的432(320,645)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0,P=0.0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7.0×109个/L[OR(95%CI)=3.003(1.618~5.572)]、ESR≥40mm/1h[OR(95%CI)=2.270(1.228~4.195)]、CD4+ T淋巴细胞计数<400 个/μl[OR(95%CI)=2.198(1.155~4.181)]是影响IGRA检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白细胞计数升高、血红细胞沉降率升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是IGRA检测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用IGRA辅助结核病诊断时需结合患者情况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搜集2019年6—12月就诊于西安市胸科医院的196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5例(74.0%),女51例(26.0%);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38(26,53)岁。按IGRA检测结果分为IGRA检测阳性组(106例)和假阴性组(90例)。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资料,以及胸部CT表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GRA检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196例研究对象中,IGRA检测阳性106例,阳性率为54.1%。IGRA阳性组白细胞计数的M(Q1,Q3)为6.3(5.0,7.5)×109个/L,低于IGRA假阴性组的7.4(5.8,9.2)×109个/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64,P=0.001);血红细胞沉降率的M(Q1,Q3)为34.5(16.0,58.0)mm/1h,低于IGRA假阴性组的53.0(31.8,84.3)mm/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92,P=0.000);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M(Q1,Q3)为553(371,737)个/μl,高于IGRA假阴性组的432(320,645)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0,P=0.0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7.0×109个/L[OR(95%CI)=3.003(1.618~5.572)]、ESR≥40mm/1h[OR(95%CI)=2.270(1.228~4.195)]、CD4+ T淋巴细胞计数<400 个/μl[OR(95%CI)=2.198(1.155~4.181)]是影响IGRA检测痰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白细胞计数升高、血红细胞沉降率升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是IGRA检测涂阳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用IGRA辅助结核病诊断时需结合患者情况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江苏和四川省部分县(区)涂阳肺结核患者门诊直接医疗费用及支付方式,并对患者检查费用的支出内容进行溯源。方法 2014—2016年,在江苏省A市的2个县和四川省B市的3个区连续24个月纳入于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治疗的确诊的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30例,其中江苏省患者313例,四川省患者117例,平均年龄(49.0±21.2)岁。通过基线问卷调查获得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一般治疗情况等信息,建立患者队列随访至治疗终点,通过门诊信息系统和就诊病历卡收集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各项直接医疗费用和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和治疗结局等信息。结果 江苏和四川两省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例均直接医疗费用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分别为1609.0(1160.5,2534.0)元和1761.0(839.5,3052.0)元;江苏省患者的例均自付费用[M(Q1,Q3)]为1186.0(829.5,2092.0)元,占直接医疗费用的73.7%(1186.0/1609.0);四川省患者的例均自付费用[M(Q1,Q3)]为1302.0(36.0,2158.5)元,占直接医疗费用的73.9%(1302.0/1761.0),四川患者的自付费用明显高于江苏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98,P=0.047)。估计纳入患者的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自付直接医疗费用占家庭年收入的比率≥40%)发生率为18.1%(78/430)。初治和复治患者的例均自付费用[M(Q1,Q3)]分别为1208.0(689.0,2085.3)元和1008.0(684.8,2292.5)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4,P=0.971),41例初治患者延长了治疗疗程。99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例均自付检查和自付其他药物费用[M(Q1,Q3)]分别为635.0(528.0,925.0)元和515.5(0.0,1545.0)元,高于331例无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585.0(210.0,829.0)元和40.0(0.0,518.0)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07和4.88,P值均<0.01)。98例并发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的例均检查的直接费用和相应自付费用[M(Q1,Q3)]分别为1009.5(732.5,1278.5)元和680.0(394.5,905.3)元,高于332例未并发其他疾病者的936.0(588.5,1183.8)元和585.0(281.3,835.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9和-2.17,P值分别为0.022和0.030)。对照“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合作项目”(二期)推荐的肺结核患者诊疗服务包,发现基本诊疗服务包内检查项目的人均费用M(Q1,Q3)为468.5(360.0,620.0)元,高于基本诊疗服务包外检查项目的人均费用[310.0(244.0,644.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7,P<0.01)。结论 江苏和四川省部分地区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肺结核直接医疗经济负担较重,门诊自付费用均超过千元,检查和治疗药物均可产生不同比例的自付费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自付费用的增加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流程优化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在朝阳市第四医院施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的59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对本组患者行慢性结核性脓胸清除及纤维板剥脱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重点阐述了“流程优化”手术方法及效果。流程优化手术方法是笔者通过自身临床实践,为克服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诸多技术难点而设计的新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改变胸腔镜手术切口布局顺序,改进胸腔镜操作空间建立技术,统一纤维板剥脱顺序流程,独特的胸腔引流管放置方法等流程优化方法。结果 5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电视胸腔镜手术。手术持续时间60~180min,平均[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110(90,140)min;术中出血150~2000ml,平均[M(Q1,Q3)]700(550,800)ml;引流管留置时间4~22d,平均[M(Q1,Q3)]7(5,10)d;术后住院时间6~24d,平均[M(Q1,Q3)] 9(7,1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14/60):包括切口延期愈合5例、肺持续漏气5例、乳糜胸1例;3例切口再次感染形成慢性窦道,经正确处理切口均得到愈合。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随访[M(Q1,Q3)]16(8,22)个月,患者均无脓胸复发。结论 采用流程优化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膜结核瘤的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湖南省胸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病理学和(或)病原学证实或临床诊断(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免疫学检查结果,以及诊断性抗结核药品治疗有效进行综合诊断)的87例胸膜结核瘤患者。将其中资料完整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1例,女19例;年龄13~78岁,中位年龄27岁。其中8例胸膜病变经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43例经胸膜活检病理检查确诊,9例为临床诊断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结核病相关实验室检查、胸部CT平扫、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分析评价患者的临床及胸部MRI表现特征。结果 60例患者MRI表现为单发病灶47例(78.3%),多发病灶13例(21.7%)。共74个病灶,其中右下肺37个(50.0%)病灶,34个病灶(45.9%)呈类圆形;51个病灶(68.9%)与胸膜呈宽基底相贴,边缘光滑,病灶基底部胸膜有移行性增厚。60例患者中,13例(21.7%)为未成熟结核瘤,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表现弥散系数(ADC)图像呈稍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呈等信号,弥散不受限;增强检查呈斑点状强化或结节状均匀强化。29例(48.3%)为中心凝固性坏死结核瘤,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ADC 图像呈混杂高信号,DWI呈等信号,弥散不受限,增强检查呈不均匀结节状强化或环形强化;18例(30.0%)为中心液性坏死结核瘤,T1WI呈低信号,T2WI、ADC图像呈高信号, DWI呈混杂高信号,弥散受限,增强检查呈环形强化。2例(3.3%)可见多个结核瘤灶融合,形成脓肿,破溃至胸膜外脂肪间隙和(或)胸壁,ADC图像呈低信号,DWI呈高信号,弥散受限,增强检查呈环形和分隔样强化。结论 胸膜结核瘤具有一定的MRI表现特征,MRI在判断胸膜结核瘤累及范围及其所处病理阶段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膜结核瘤的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湖南省胸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病理学和(或)病原学证实或临床诊断(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免疫学检查结果,以及诊断性抗结核药品治疗有效进行综合诊断)的87例胸膜结核瘤患者。将其中资料完整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1例,女19例;年龄13~78岁,中位年龄27岁。其中8例胸膜病变经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43例经胸膜活检病理检查确诊,9例为临床诊断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结核病相关实验室检查、胸部CT平扫、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分析评价患者的临床及胸部MRI表现特征。结果 60例患者MRI表现为单发病灶47例(78.3%),多发病灶13例(21.7%)。共74个病灶,其中右下肺37个(50.0%)病灶,34个病灶(45.9%)呈类圆形;51个病灶(68.9%)与胸膜呈宽基底相贴,边缘光滑,病灶基底部胸膜有移行性增厚。60例患者中,13例(21.7%)为未成熟结核瘤,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表现弥散系数(ADC)图像呈稍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呈等信号,弥散不受限;增强检查呈斑点状强化或结节状均匀强化。29例(48.3%)为中心凝固性坏死结核瘤,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ADC 图像呈混杂高信号,DWI呈等信号,弥散不受限,增强检查呈不均匀结节状强化或环形强化;18例(30.0%)为中心液性坏死结核瘤,T1WI呈低信号,T2WI、ADC图像呈高信号, DWI呈混杂高信号,弥散受限,增强检查呈环形强化。2例(3.3%)可见多个结核瘤灶融合,形成脓肿,破溃至胸膜外脂肪间隙和(或)胸壁,ADC图像呈低信号,DWI呈高信号,弥散受限,增强检查呈环形和分隔样强化。结论 胸膜结核瘤具有一定的MRI表现特征,MRI在判断胸膜结核瘤累及范围及其所处病理阶段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鸟-胞内分枝杆菌(MAC)肺病伴空洞的CT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菌种鉴定为MAC肺病且胸部CT扫描显示伴有空洞的21例患者入组(观察组);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同时期符合纳入标准的21例空洞型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匹配原则为同性别、年龄±2岁。分析两组空洞类型、壁厚、直径,以及支气管扩张征、实变影、长径>1cm的结节或肿块、小叶中心性结节(包括树芽征)、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钙化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共检出空洞74个,空洞直径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27.9(17.3,39.8)mm,空洞壁厚的M(Q1,Q3)为2.7(1.7,4.1)mm;对照组共检出空洞55个,空洞直径的M(Q1,Q3)为20.6(13.4,32.0)mm,空洞壁厚的M(Q1,Q3)为3.6(2.5,4.7)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41、-2.431,P值均<0.05);观察组薄壁空洞检出构成比以及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伴小叶中心性结节检出率分别为60.8%(45/74)、85.7%(18/21)、57.1%(12/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占36.4%(20/55)、38.1%(8/21)、23.8%(5/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7.543、10.096、4.842,P值均<0.05);观察组厚壁空洞、周围卫星灶、引流支气管征检出构成比以及长径>1cm肺结节检出率分别为39.2%(29/74)、58.1%(43/74)、28.4%(21/74)、23.8%(5/2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占63.6%(35/55)、94.5%(52/55)、63.6%(35/55)、76.2%(16/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7.543、21.582、15.966、11.524,P值均<0.05)。 结论 MAC肺病患者胸部CT扫描更易看到薄壁空洞伴支气管扩张、肺小结节;肺结核患者CT扫描更易看到厚壁空洞伴引流支气管征、周围卫星灶、长径>1cm肺结节,两者CT表现有各自的特点,可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于西安市胸科医院住院确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其中57例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并发组”); 300例未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未并发组”)。并发组中,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30(26,38)岁,其中14~<44岁年龄组有40例,≥44岁年龄组有17例。未并发组中,年龄M(Q1,Q3)为39(32,48)岁,其中14~<44岁年龄组有198例,≥44岁年龄组有102例。对患者年龄、性别、口腔黏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肺结核患者病程及痰菌检测情况等7项与颈部淋巴结结核发生情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并发组和并发组在上述各因素中,年龄≥44岁者占比分别为34.0%(102/300)、29.8%(17/57);男性占比分别为45.7%(137/300)、40.4%(23/57);发生口腔黏膜炎者占比分别为11.7%(35/300)、45.6%(26/57);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者占比分别为16.3%(49/300)、36.8%(21/57);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占比分别为8.0%(24/300)、10.5%(6/57);肺结核患病时间>3个月者占比分别为41.0%(123/300)、38.6%(22/57);痰菌阳性者占比分别为19.3%(58/300)、68.4%(39/57)。两组比较,χ2值分别为0.376、0.547、38.963、12.781、0.397、0.115、58.326,P值分别为0.540、0.459、0.000、0.000、0.529、0.735、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口腔黏膜炎(Wald χ2=12.279,OR=3.564,95%CI=1.751~7.255,P=0.004)、发生上呼吸道感染(Wald χ2=9.987,OR=3.092,95%CI=1.535~6.227,P=0.002)及痰菌阳性(Wald χ2=26.320,OR=5.880,95%CI=2.989~11.568,P=0.000)是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结论 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口腔黏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及痰菌阳性的患者易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可作为临床预防的关注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于西安市胸科医院住院确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其中57例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并发组”); 300例未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未并发组”)。并发组中,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30(26,38)岁,其中14~<44岁年龄组有40例,≥44岁年龄组有17例。未并发组中,年龄M(Q1,Q3)为39(32,48)岁,其中14~<44岁年龄组有198例,≥44岁年龄组有102例。对患者年龄、性别、口腔黏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肺结核患者病程及痰菌检测情况等7项与颈部淋巴结结核发生情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并发组和并发组在上述各因素中,年龄≥44岁者占比分别为34.0%(102/300)、29.8%(17/57);男性占比分别为45.7%(137/300)、40.4%(23/57);发生口腔黏膜炎者占比分别为11.7%(35/300)、45.6%(26/57);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者占比分别为16.3%(49/300)、36.8%(21/57);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占比分别为8.0%(24/300)、10.5%(6/57);肺结核患病时间>3个月者占比分别为41.0%(123/300)、38.6%(22/57);痰菌阳性者占比分别为19.3%(58/300)、68.4%(39/57)。两组比较,χ2值分别为0.376、0.547、38.963、12.781、0.397、0.115、58.326,P值分别为0.540、0.459、0.000、0.000、0.529、0.735、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口腔黏膜炎(Wald χ2=12.279,OR=3.564,95%CI=1.751~7.255,P=0.004)、发生上呼吸道感染(Wald χ2=9.987,OR=3.092,95%CI=1.535~6.227,P=0.002)及痰菌阳性(Wald χ2=26.320,OR=5.880,95%CI=2.989~11.568,P=0.000)是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结论 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口腔黏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及痰菌阳性的患者易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可作为临床预防的关注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颈部淋巴结结核药物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南省胸科医院收治住院进行标准化抗结核药物治疗的160例颈部淋巴结结核初治患者。收集患者MRI资料进行临床分型,根据复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疗效良好组119例和疗效欠佳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分型和MRI影像学资料的差异。结果: 160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中结节增生型20例(12.50%),结节坏死型79例(49.38%),淋巴结周围炎型46例(28.75%),周围脓肿型15例(9.37%)。疗效良好组中结节增生型、结节坏死型、淋巴结周围炎型、周围脓肿型例数(构成比)分别为19(15.97%)、67(56.30%)、30(25.21%)、3(2.52%),而疗效欠佳组中对应各分型例数(构成比)分别为1(2.44%)、12(29.27%)、16(39.02%)、12(29.27%),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272,P<0.01);疗效良好组病变未突破包膜者占72.27%(86/119),明显高于疗效欠佳组(31.71%,1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67,P<0.01)。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图上为混杂信号且以高信号为主的患者96.3%(77/80)疗效良好,而ADC图为明显低信号的39例患者预后欠佳;疗效良好组的平均ADC值为(1.49±0.21)×10-3mm2/s,疗效欠佳组平均ADC值为(1.06±0.19)×10-3mm2/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76,P<0.01)。结论: MRI联合DWI对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效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病变突破淋巴结包膜或弥散受限多提示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参数的变化。方法 2014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HCC患者76例,均接受TACE治疗。治疗前后进行MR检查,记录表观扩散系数(ADC)、容积转移常数(Ktrans)和组织间隙-血浆速率常数(Kep)。结果 在TACE治疗前,76例HCC患者病灶ADC为(1.1±0.1)×10-3mm2/s, Ktrans为(1.4±0.3)min-1,Kep为(1.9±1.1)min-1,与治疗后(分别为(1.4±0.2)×10-3mm2/s, Ktrans为(0.7±0.2)min-1,Kep为(1.3±1.0)min-1)比,差异显著(P<0.05),而治疗前后病灶大小并无显著变化【(7.7±3.2)cm对(6.5±2.8) cm】;在76例经TACE治疗的HCC患者中,应答59例(77.6%); 59例应答患者治疗后病灶ADC为(1.4±0.4)×10-3mm2/s,显著大于17例未应答患者【(1.1±0.3)×10-3mm2/s,P<0.05】,Ktrans为(0.8±0.2)min-1,显著低于未应答患者【(1.2±0.4)min-1,P<0.05】,而两组病灶大小【(6.6±3.1)cm对(7.4±3.8)cm】、治疗前ADC【(1.1±0.2)×10-3mm2/s对(1.0±0.2)×10-3mm2/s】和Kep值【(1.4±0.3)min-1对(1.4±0.4)min-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ACE治疗的HCC患者肿瘤病灶功能磁共振成像参数可能会发生一些特征性变化,了解这些变化对判断疗效可能具有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 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由参加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我国15省21家医疗机构360187例住院肺结核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结核病灶累及部位等信息,比较分析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结果 360187例肺结核患者中,男238910例(66.33%),女121277(33.67%),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 [M(Q1,Q3)]为47(28,62)岁;42987例(11.93%)并发肺外结核,并发率依次为结核性脑膜炎[2.72%(9809例)]、颈部淋巴结结核[1.93%(6966例)]、结核性腹膜炎[1.59%(5733例)]、结核性心包炎[0.94% (3399例)]、肠结核[0.94%(3380例)]等。男性肺结核患者并发结核性脑膜炎、颈部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心包炎、结核性多浆膜炎、腰椎结核、胸椎结核、胸壁结核的并发率分别为2.44%(5829例)、1.44%(3429例)、1.41%(3376例)、0.90%(2138例)、0.75%(1791例)、0.67%(1604例)、0.64%(1522例)、0.60%(1438例),均明显低于女性[分别为3.28% (3980例)、2.92% (3537例)、1.94% (2357例)、1.04% (1261例)、0.90% (1093例)、0.79% (960例)、0.76% (924例)、0.66% (805例)](χ 2=215.235,930.541,144.480,18.061,23.272,16.442,18.585,4.976;P值均<0.05)。不同年龄组(1~岁组至≥65岁组)肺结核患者并发结核性脑膜炎、颈部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结核性心包炎、结核性多浆膜炎、腰椎结核、胸椎结核、胸壁结核、咽喉结核的并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3870.549,2939.502,1830.620,673.372,115.428,319.078,52.512,19.308,439.177,136.619;P值均<0.05)。除胸椎结核的并发率未呈现出随年龄变化的趋势($\chi^{2}_{趋势}$=0.814, P=0.367),结核性心包炎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 ($\chi^{2}_{趋势}$=62.087,P<0.001)外,其他肺外结核的发生率均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 (P值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的风险女性高于男性[OR(95%CI)=1.325(1.297~1.353)];其他各年龄组风险均高于≥65岁年龄组[1~岁组、15~岁组、25~岁组、35~岁组、45~岁组、55~岁组的OR(95%CI)值分别为:4.995(4.655~5.360)、2.481(2.397~2.568)、2.053(1.982~2.126)、1.683(1.619~1.749)、1.276(1.228~1.326)、1.109(1.067~1.153)];在控制了性别的影响后,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的风险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OR(95%CI)=0.817(0.812~0.821)]。结论 肺结核患者可并发结核性脑膜炎、颈部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心包炎和肠结核等多种肺外结核;且并发肺外结核的风险女性高于男性,并呈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庆云县人民医院65例有肝脏内局灶性病变(focal liver lesion,FLL)的患者的DWI扫描(b=50,400,800s/ mm2)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其中104个病灶(包括56个良性病变和48个恶性病变)实质部分的平均ADC值,避开内部坏死区。分别计算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运用方差分析检测各类局灶性病变的组间差异。 结果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为0.980×10-3mm2/s,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的平均ADC值(1.433×10-3mm2/s),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ADC值为1.066×10-3mm2/s时,恶性肿瘤的特性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6.6%和73.6%。在所有的病灶中,约39.5%的病灶平均ADC值低于1.0×10-3mm2/s,这些病灶中恶性病变占90%。约20%的病灶平均ADC值大于1.5×10-3mm2/s,他们中有9.5%的为恶性病变。 结论DWI的应用提高了磁共振对于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的能力,尽管ADC值不能作为肝局灶性病变良恶性鉴别的特异性指标,但其可以作为一项鉴别良恶性性病变的重要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