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上海地区24家医院急性白血病(AL)世界卫生组织(WHO)亚型的分布,并与国外资料进行比较,探讨我国AL患者WHO亚型的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连续样本,对中美联合上海市白血病协作组805例AL患者同时采用FAB和WHO分型标准进行分型诊断.结果 本组AL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77.4%(623/8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4%(164/805),AML和ALL之比为3.8:1.伴有重现性细胞遗传学异常AML占36.4%,AML伴多系病态造血占17.7%,不属于上述分类的AML占45.9%.FAB分型中M4最多,占33.9%,M3和M4比例高于国外,M1比例低于国外报道.与上海市1984-1994年AL资料相比,M4亚型比例增多,M1和M5亚型比例减少.AML染色体异常率61.7%,AML伴t(15;17)比例高于国外,染色体预后良好组占30.1%,预后中等组占51.6%,预后不良组占18.3%,预后良好组比例高于国外.ALL中前体B细胞ALL占绝大多数(82.3%),ALL中t(9;22)占28.2%.结论 AML伴t(15;17)和M4比例高于国外,染色体预后良好组比例高于国外,AML的WHO分型和染色体异常类型与国外有所不同.与上海市1984-1994年AL资料相比,AML的亚型分布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2.
车玲玲  任翠爱 《山东医药》2009,49(11):72-74
目的 探讨近年来本地区急性白血病(AL)发病特点,为临床预防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血液科1998—2007年收治的620例初治AL患者的资料,分析AL的发病情况。结论AL住院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AML:ALL为3.13:1,男:女为1.17:1,AML和ALL比值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部分患者有伴发疾病。结论本地区AL住院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男性多于女性,以农民为主,AML较ALL多见,治疗相关性AL(TRL)及其他疾病相关性AL有一定发病率;临床应进行针对性预防及诊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11q23异常成人急性白血病(AL)的实验室资料与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992年8月至2003年11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收治的23例11q23异常的成人AL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11q23异常的患者中14例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7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例为急性杂合细胞白血病(HAL),1例为急性未分化白血病(AUL).AML中以AML-M4及AML-M5为主,ALL中以前B-ALL为主.异常核型主要为11q23缺失(n=9)和t(4;11)(n=8).23例AL的中位存活时间为175 d,14例AML的中位存活时间为185 d,7例ALL的中位存活时间为167 d.结论 11q23异常AL在成人主要见于AML-M4及AML-M5和前B-ALL,具有高白细胞、易于髓外浸润、化疗缓解率低、预后差等临床特点,为预后不良的细胞遗传学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在过去20年中我国急性白血病(AL)发生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5~200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门诊就诊的6 429例AL患者的资料。结果:①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见(男∶女=1.42∶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多见(AML∶ALL=2.67∶1),AML以青壮年为主(76.2%),ALL老年少见(2.3%);②病例数呈逐年增高,但1990~1995年及2000~2005年间出现两个增长高峰;③儿童患者农村高于城市(P<0.05),老年患者城市高于农村(P<0.05);④治疗相关性白血病比例明显低于国外文献报道比例,且主要原因是银屑病口服乙双吗啉所致。结论:本研究进一步肯定了一些有关我国AL发病情况的一些特征,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些新的变化有待于下一次全国性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来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Fas、P-糖蛋白(P-gp)在急性白血病(AL)的表达及二者在多药耐药(MDR)中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57例初发AL患者治疗前及完全缓解(CR)后Fas、P-gp水平.结果:①Fas在初发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中阳性表达率比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高,P-gp在AML和ALL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在AL患者中,Fas 与P-gp 呈显著负相关;③单因素COX分析:Fas、P-gp过度表达对疗效有影响;多因素COX分析显示:Fas更具判断预后价值.④Fas 组CR率明显高于Fas-组,P-gp 组CR率明显低于P-gp-组.结论:①Fas过度表达可能是AL预后良好的因素;②P-gp为疗效差、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应用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 1 8例急性白血病 ( AL ) ,对照 1 1例骨髓单个核细胞( MNC)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 ( PBSCT)时采集的外周血干细胞 ( PBSCS)的白血病相关复合物表达情况〔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 AML)以 CD3 4/CD56复合物为标志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ALL)及急性未分化细胞白血病 ( AUL )以 CD3 4/CD56,CD19/CD3 4,CD19/CD3 3 ,CD19/CD56复合物为标志探讨这些白血病相关复合物对 AL的预后价值。1 病例和方法1 .1   病例来源1 8例 AL患者包括 AML 1 5例 ( M2 8例 ,M3 7例 ) ,ALL- L2 2例 ,AUL1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bcl-2、bax的表达与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上bcl-2及bax的表达水平,行AL疗效分析。结果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bcl-2表达分别为(46.12±27.29)%和(57.94±32.19)%,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4±5.64)%(P<0.01),AML与ALL间bcl-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9例AL临床治疗有效组bcl-2表达为(36.81±30.35)%,无效组为(56.36±26.78)%,无效组高于有效组(P<0.05)。各组间b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水平对判断AL疗效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为临床精准诊疗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8年12月湖南省3家大型医院血液科947例成人A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61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34例,根据不同AL分类对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2种类型AL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病原流行病学分布及预后相似。在病原菌分布方面,G-菌为2种类型A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分别占66.6%vs 75.1%,其次为G+菌(25.9%vs 16.5%)和真菌(7.5%vs 8.4%)。耐药菌分布方面,2组均有较高的多重耐药菌占比(61.7%vs 59.9%),2组碳青霉烯耐药G-菌占比类似(9.1%vs 7.7%);临床特征方面,AML组患者年龄≥55岁(17.8%vs 11.1%,P=0.006)、查尔森指数>3(21.4%vs 15.9%,P=0.041)、疾病状态缓解(36.9%vs 21.3%,P&...  相似文献   

9.
自17年前将鬼臼乙叉甙(VP-16)用于临床以来,大量的研究证实了其抗白血病活性。本文总结 VP-16在急性白血病(AL)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单独应用 VP-16单独用于治疗复发的或难治性 AL 有一定疗效,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完全缓解率(CR)为10%~2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有效率很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AL)初诊时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溶酶原活性及AL细胞表面膜联蛋白Ⅱ(Ⅱ)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的表达的变化,探讨AL纤溶指标改变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初治AL患者63例,以MICM诊断分型分组,留取治疗前外周血浆标本和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以发色底物法和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纤溶指标(纤溶酶原活性、t-PA:A、PAI-1:A、t-PA:Ag、PAI-1:Ag、FDP),流式细胞术检测AL细胞表面An-nexin Ⅱ和uPAR的表达,RT-PCR检测AL细胞Annexin Ⅱ和uPAR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AL组PAI-1:A,PAI-1:Ag较正常对照组升高,纤溶酶原活性较正常对照组降低,M3组最低;t-PA:Ag、t-PA:A与正常对照无差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FDP含量较正常对照为高,M3组升高最为明显.AML细胞均可检测到An-nexin Ⅱ和uPAR的表达,M3、M4及M5细胞表面AnnexinⅡ和uPAR及其mRNA的表达较高,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LL)细胞表面Annexin Ⅱ和uPAR及其mRNA的表达极低.结论:急性白血病均存在纤溶激活,纤溶指标异常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主要是M3、M4、M5)更为明显,这与临床上M3、M4、M5患者出血倾向较其他类型AL明显相一致.M3、M4、M5细胞表面AnnexinⅡ和uPAR及其mRNA的表达增高,可能是导致这3种类型白血病纤溶活性增强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受体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G-CSF受体单抗,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G-CSF受体在AL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制备骨髓单个核细胞(MNC)悬液,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G-CSF(10μg/L,15μg/L,20μg/L,25μg/L),培养24、48、72h后计数MNC数。结果:G-CSF受体的表达率: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初诊为(76.5±12.8)%,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初诊为(6.12±1.98)%,二者比较P<0.05。骨髓MNC培养24、48、72h后的计数在初诊AML随着G-CSF浓度的增加有上升趋势;在缓解的AML及初诊、缓解的ALL则无此变化。结论:G-CSF受体主要表达于AML细胞,并促进其增殖,不表达于ALL细胞,不促进其增殖。  相似文献   

12.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应用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应用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预后的可能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171例可评价AL患者。分别采用χ2、Cox回归、KaplanMeier等方法分析1疗程完全缓解(CR)率、总CR率、治疗有效率、化疗后WBC减少时间、CR期、生存期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等级相关分析GCSF用量与CR期及生存期的关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交替采用以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DA)或高三尖杉酯碱 阿糖胞苷(HA)或米托蒽醌 阿糖胞苷(MA)为主的方案进行诱导缓解和缓解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交替采用以长春新碱 柔红霉素 泼尼松(VDP)或长春新碱 阿霉素 泼尼松(VAP)或长春新碱 米托蒽醌 泼尼松(VMP)或环磷酰胺 长春新碱 柔红霉素 泼尼松(CODP)为主的方案进行诱导缓解和缓解后治疗。用药组均在患者WBC<1.0×109/L时予以重组人GCSF(rhGCSF)(1.5~6.0μg·kg-1·d-1),一般WBC达2.5×109/L时停用。结果(1)AL患者化疗后应用GCSF可使化疗后WBC减少时间明显缩短;但不影响患者的1疗程CR率、CR率和治疗有效率;(2)使用GCSF不影响ALL患者CR期,但明显缩短AML患者CR期;(3)使用GCSF不影响ALL患者的生存期,但缩短AML患者的生存期;(4)尚未发现使用GCSF的AML患者中因子用量多少与CR期及生存期存在相关关系。结论AML患者必须非常慎用GCSF。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 (VEGFR)在成人急性白血病 (AL)中的表达、对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以及与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 6 4例成人AL患者VEGF、VEGFR 1、VEGFR 2、mdr 1mRNA表达水平。结果 :VEGF基因在AL组中表达的平均水平和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其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AML)组广泛表达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症 (ALL)组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AL组VEG FR 1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VEGFR 2表达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VEGF表达水平在临床耐药组高于临床敏感组 (P <0 .0 5 ) ,是影响缓解率和生存期的危险因素。VEGF与mdr 1表达无相关关系。结论 :VEGF及VEGFR 1基因在成人AL患者中有异常表达 ,是影响成人AL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经流式细胞仪(FCM)确诊的急性混合型白血病(MAL)与经骨髓细胞形态学组化染色发现具有急性混合型白血病特性的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符合率。方法:选取12例MAL患者,经FCM确诊,对比其相应的骨髓细胞学组化染色FAB分型结果,并计算经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发现MAL特性的AL患者占经FCM确诊MAL患者的百分率。结果:经FCM确诊的MAL患者,其中急性双表型白血病8例,急性双克隆型白血病3例,发现急性细胞系转变型1例。此12例AL患者经骨髓细胞学组化染色确诊7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例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另2例经细胞形态学未确诊的AL患者中,1例多次细胞形态学显示呈骨髓坏死,但最终FCM技术也确诊为MAL。结论:经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组化染色发现具有MAL表现的AL患者仅占经FCM确诊的MAL患者的17%,误诊率极高。应重视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在MAL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MLL基因重排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0年8月确诊的23例MLL基因异常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2016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共350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2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25例,有MLL基因重排者23例(AML-M5 7例,AML-M4 3例,MDS转化AML 4例,AML-M2 4例,B-ALL 5例),占所有急性白血病的6.57%(23/350),在AML中比例为8%(18/225),在ALL中比例为4%(5/125)。18例MLL基因重排AML患者中,MLL-PTD阳性11例(61.1%),MLL-AF6阳性1例,MLL-ELL阳性3例,MLL-AF9阳性3例。5例MLL基因重排B-ALL患者,均为MLL-AF4阳性。23例患者经过2个疗程诱导化疗后,只有11例(47.8%)达完全缓解。接受移植的9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4(12~45)个月,未接受移植的14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5(0.53~4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MLL基因异常的AML中FAB分型以M5、M4居多,基因异常类型以MLL-PTD居多,伴MLL基因异常的ALL主要为B-ALL,基因异常类型主要是MLL-AF4。此类白血病对传统化疗反应不良,易复发,已成为疾病预后不良的标志,异基因移植有可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6.
123例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 1 999年我院血液科收治急性白血病(AL)患者 1 2 3例。全部病例均以细胞形态学、组织细胞化学为基础 ,或加用单克隆抗体检查进行诊断 ,按 FAB分型。为总结 AL诊治的体会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AL患者 1 2 3例 ,男 63例 ,女 60例 ;年龄 7个月~ 82岁 ,中位年龄 2 9岁 ,<1 4岁 2 0例 ,≥ 60岁2 2例。 1 2 3例中原发性 AL(PAL) 1 0 7例 (87.0 % ) :年龄 <1 4岁者 1 9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 5例 (78.9% ) (L11 1例、L2 2例、L32例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4例 ;≥ 1 4…  相似文献   

17.
Cen D  Lü JX  Pei RZ  Tu ZG  Yu XL  Wen YA 《中华内科杂志》2008,47(5):401-404
目的 定量检测急性白血病(AL)骨髓单个核细胞(MNCs)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制备67例初治AL患者的骨髓MNCs,提取定量MNCs的总RNA,并制备c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GF mRNA在AL的表达.结果 HGF mRNA在AL组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6.936 4±1.613,0.407±0.170,P<0.001),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27±1.911,6.635±0.934,P>0.05).在AL中,M5呈显著强表达(9.998±1.454),高于M2、M3、M4、L1、L2和L3表达(P<0.001);而后者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GF mRNA在性别、年龄间的表达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HGF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未缓解组(6.393±1.165,8.041±1.848.P<0.005).结论 HGF mRNA在AL组与对照组、AL亚型间的表达存在差异,但在AML与ALL、AL患者的性别、年龄间的表达无差异,且低表达者疗效较好,提示HGF mRNA可能是AL诊治的又一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8.
急性白血病P—gp和GST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初诊急性白血病(AL)耐药机制。方法:应用免疫酶法(APAAP)检测74例初诊急性白血病(AL)P-gp、GST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结果: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P-gp阳性率21%,GSTπ阳性率27%,两者均阳性13%;急性淋巴白血病(ALL)患者P-gp阳性率14%,GSTπ阳性率50%,两者均阳性9%。无论是AML还是ALL两者均无相关性。P-gp和GSTπ均阳性者完全缓解(CR)明确低于均阴性者(P<0.05)。结论:P-gP、GSTπ共阳性是AL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survivin基因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关系。方法收集2003—2004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AL患者的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CNA和RT-PCR方法检测survivin在AL在治疗前后以及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结果初发AL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PCNA和survivi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在治疗前与治疗缓解后其PC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高表达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缓解率低,但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缓解率与survivin表达无关。结论PCNA和survivin在白血病中均高表达,与白血病的发生及发展有一定的联系,PCNA与survivin互补,可作为判断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初治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不同类型细胞表达VEGFR1和VEGFR2的情况,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VEGFR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CD45/SSC设门方法检测27例初治AL患者骨髓淋巴细胞、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和1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淋巴细胞、粒细胞VEGFR1、VEGFR2、VEGFR1/VEGFR2的表达。结果:VEGFR1在初治AL组与正常对照组淋巴细胞之间或粒细胞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初治AL组,VEGFR1在淋巴细胞的表达高于在粒细胞或在白血病细胞的表达(P<0.05),但在粒细胞与白血病细胞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对照组,VEGFR1在淋巴细胞的表达高于在粒细胞的表达(P<0.05)。VEGFR2、VEGFR1/VEGFR2在初治AL组和正常对照组淋巴细胞之间、粒细胞之间、淋巴细胞与粒细胞之间、淋巴细胞与白血病细胞之间以及粒细胞与白血病细胞之间表达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EGFR1、VEGFR2、VEGFR1/VEGFR2在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与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白血病细胞之间表达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