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事心电图工作的医生,常会遇到异常ST-T改变,但一时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只描写出改变的现象或诊断为低钾、心肌损害、心肌缺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而这些心电图的相当部分实际仅表现为几个导联的T波低平或“+、-”、“-、+”双向。如单纯T波倒置或T波在aVF、aVL、Ⅲ导联上低平,以及aVL、I导联主波向上振幅偏小时的T波低平、平坦甚至倒置,此时不能作出肯定的讣T异常的诊断。只能建议临床医生结合患者实际的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考虑、追踪观察、复查心电图以明确诊断。此外饱餐、冷饮、食物生冷、硬、疼痛、过度呼吸、体位改变、情绪波动、睡眠欠佳、脑血管意外、内分泌疾病、自主神经紊乱、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以及心动过速、心包炎、心肌炎、心室肥大、心肌梗死等均可引起ST—T的改变,此时的诊断需全面考虑,问清病因、病史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不同年龄和性别健康人群心电图T波振幅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电图T波是临床心电图最重要的诊断指标之一。其振幅的改变可决定对疾病性质的诊断,如慢性心肌供血不足使T波振幅低平或倒置,急性冠脉梗塞的超早期和穿壁性心肌缺血,T波振幅可异常增高。T波振幅受年龄、性别和种族影响,故应建立国人正常心电图T波标准。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测ST-T段改变情况。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心脏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心电图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测,对比两组患者ST-T段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ST段缺血性压低、V1-V6 T波直立V1 T>V5 T、V4-V6 T波低平或倒置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ST-T段检测可诊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同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诊断也可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儿童β受体功能亢进症的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观察儿童β受体功能亢进症的心电图改变特点。方法 分析2,4例β受体功能亢进症患儿的心电图变化及心得安试验的结果。结果 2,4例患儿均有ST-T波改变,表现为T波低平或倒置,T波变化主要出现在Ⅱ、Ⅲ、aVF、V4、V5、V6导联,其中8例见于V5导联。18例患儿作了心得安试验,T波改变均恢复正常。结论 儿童β受体功能亢进症可出现ST-T波改变,其T波低平或倒置不仅可见于Ⅱ、Ⅲ、aVF导联,亦可见于左胸导联,心得安试验有助于鉴别儿童β受体功能亢进症与心肌炎等其它器质性心脏疾病所致的ST-T波改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收集我院住院患者中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下移≥0.05mV伴T波低平或倒置者300例,进行心得安测验,结合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及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心电图ST-T改变临床意义较多,对诊断心肌供血不足缺乏特异性、敏感性,沿用心电图对心肌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临床上会发现许多假阳性,而通过心得安测验鉴别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心脏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心肌缺血时常有心电图ST—T改变,有时则表现为原有异常ST-T的“正常化”,易使诊断延误或在治疗上造成心肌缺血“恢复”的假象和安全感。本文就T波“正常化”的心电图表现、发生原因及临床意义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日常心电图检查中常会遇到一些ST-T改变,包括ST段水平型、下垂型或下斜型压低,或者T波低平、倒置,以这些改变来判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部分患者并无ST段偏移,而仅表现为ST段的时间延长,伴或不伴QT及QTc间期延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心室起搏患者并发急性心肌缺血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笔者回顾分析了 30例右室起搏、3例冠状T波和 2 0例起搏后急性心肌缺血或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结果 :①T波电张力调整性改变主要出现在Ⅱ、Ⅲ、aVF导联 ,也可影响胸前导联 ;②冠状T波者起搏后T波可转为低平 ;③任何部位急性心肌缺血和梗死 ,均可见ST段和T波的改变 ,有些部位梗死后的q(Q)波和R波的变化仍可显示出来 ,而有些部位将会被掩盖。自身心律时梗死图形与非起搏者基本相同。结论 :分析起搏患者并发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时应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变化、症状期前后的心电图对比、自身心律心电图及酶学变化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无症状性T波深倒置长期随访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常将心电图ST段压低和T波倒置诊断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心肌炎.本文对我院8例老年无症状T波深倒置的患者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心得安试验对儿童β受体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心得安试验对儿童β受体功能亢进症(BRHS)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描记21例BRHS儿童在卧位、立位及心得安试验时的12导联心电图,对比分析ST-T波振幅及形态变化.结果 由卧位变为立位时,多个导联直立T波振幅降低、T波由直立或低平变为倒置、或倒置的T波振幅增加;2l例患儿心得安试验均为阳性,心得安试验时T波改变较体位试验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与卧位基础心电图相比,原有低平或倒置的T波变为直立,主要见于Ⅱ、Ⅲ、aVF导联.结论 心得安试验可作为辅助诊断BRH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心向量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它与心电图互补长短,能提高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将二者对比分析,以重点探讨T环异常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受检对象分3组: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150例病人中心绞痛118例,心肌梗死32例,根据心电图异常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甲、乙组。甲组100例,男76例,女24例,年龄48—83(平均56.7±15.6)岁,心电图均符合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乙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45—74(平均55.9±14.8)岁,心电图有不同程度的ST-T异常改变,但诊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条件不足。正常组100例,均为健康体检者,男68例,女32例,年龄在30—55(平均39.2±8.4)岁,心电图均正常。心肌缺血的心向量图诊断标准为:T环方位异常,QRS-T夹角增大,R/T比值>4,T环L/W比值<2.5,T环转向异常。在T环方位正常的情况下,余4项中出现1项异常为大致正常,2项异常提示心肌缺血,3项或3项以上诊断为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2.
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mV及在R波为主的导联T波平坦、负正双相或倒置为心肌缺血可靠的心电图指标.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不少冠心病患者,心电图上无ST-T变化,只表现U波倒置,即孤立性U波倒置.我们分析46例孤立性U波倒置的心电图,旨在探讨孤立性U波倒置在常规心电图上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由于至今各地心电图诊断报告尚未有规范化的统一要求,有时会因报告书写不当导致患者的误解(如将非特异性ST-T改变诊断为心肌缺血、心肌劳损或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甚至引发医源性的“心电图性心脏病”。本文结合我们多年临床心电图工作经验,提出心电图诊断报告的基本原则和建议格式,以期抛转引玉,引起同道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35~60岁工人、农民人群中ST-T异常改变与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关系。方法分析2123例人群的调查和随访资料(除外心绞痛、心梗、脑卒中),心电图按标准化方法(同步12导)ST段上移在肢体导联>0.1mV,V2~3导联>0.2~0.3mV,下移>0.05mV为异常,T波低平<同导联R/10或T波倒置为异常。结果ST-T异常的发病率在农村人群>城市人群,女性>男性,T波异常的改变明显多于ST段异常,ST-T异常组与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病率为97.5/万。结论在冠心病发病率较低的我国人群,ST-T异常同样增加冠心病事件和脑血管病事件发病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的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尽管冠状动脉造影被普遍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但是 ,心电图始终是临床冠心病诊断最常用和最实用的方法。动态心电图 (Holter)的出现、心电图与运动或药物等相结合 (负荷心电图 )能更好地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ST段的移位 ,而T波改变的特异性较差 ,其意义多需结合ST段改变分析。本文主要讨论缺血性ST段改变。一、心电图运动试验ST -T改变的诊断与评价1 ST -T改变的机制ST -T改变可由心肌缺血、除极异常、药物及生理因素引起。冠心病病人运动或冠状动脉痉挛时由于心肌供血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肌炎与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所致T波改变的鉴别。方法对照20例心肌炎者(A组)与20例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者(B组)心电图TⅡ、Ⅲ、aVF,P-R间期及Q-T间期改变。结果 A组P-R间期、Q-T间期有很大一部分是延长的,T波改变是很常见的心电图特征。B组主要表现TⅡ、Ⅲ、aVF低平或双向,特点是卧位时PQRS-T往往均正常,直立位时TⅡ、Ⅲ、aVF低平或双向,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心肌炎者与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者心电图改变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某些心电工作者常将T波异常为心肌缺血、冠脉供血不足,或定为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我认为,若在诊断时不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或患者病理改变复杂,可能会造成误诊。在分析T波异常时,应慎防陷入误区,注意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8.
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通常表现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近年来,有关专著虽曾提及心肌缺血时可能出现心电图的伪性改善现象。但是对心绞痛发作时原倒置T波转为直立,是心肌缺血加重的表现,甚至可能是心肌梗死(MI)的先兆,仍缺乏足够的认识。现将本院见到的心绞痛发作时ST-T伪性改善的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94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广泛心肌缺血。心电图显示肢体导联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本文附图为Ⅱ导联连续记录。P波形态可分为正常窦P(如P_(3、7、10、14、16、18、22))和呈M型或类弧形P波两类,异常P波时限增宽。各型下传心室的P-R间期基本恒定为0.20 s,下传的QRS波形态一致。P-P间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可出现多种异常改变,包括V1导联P波终末电势增加、QRS波时限延长、碎裂QRS波、QT间期延长、ST-T改变、左室高电压等。这些改变可与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不全、心肌缺血相关,也可以是房性心律失常或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甚至可以作为心源性死亡、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本文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特点、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旨在帮助临床工作者提高对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预防意识,进一步减少和避免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发生,降低高血压的致残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