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分别观察瑞舒伐他汀和血脂康对高脂蛋白(a)[Lp(a)]血症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高Lp(a)血症的理想药物。方法80例高Lp(a)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10mg/日)和血脂康治疗组(600mg/次,2次/日)各40例,观察1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的血脂水平特别是Lp(a)水平。结果治疗4周时血脂康组血Lp(a)水平已显著下降(P<0.05),治疗12周两组均有效降低Lp(a)水平(P<0.05,血脂康组P<0.01),且血脂康组较瑞舒伐他汀组更显著(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和血脂康治疗可安全有效降低Lp(a),可作为治疗高Lp(a)血症较理想的药物,血脂康较瑞舒伐他汀作用更快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药物瑞舒伐他汀钙对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LDL-C/HDL-C)和脂蛋白a[Lp(a)]的干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辛伐他汀为对照,采用随机平行组间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筛选合格的受试者随机分配为A组40例、B组40例(A=瑞舒伐他汀10mg,B=辛伐他汀20mg)连续8周。分别于受试后的第4周和第8周随访。观察调脂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数据统计。结果: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组在治疗第4周、第8周LDL-C/HDL-C均有显著下降(P0.05),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均优于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4周时Lp(a)水平均有下降,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时,瑞舒伐他汀组Lp(a)明显下降,且效果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显著降低LDL-C/HDL-C和Lp(a)的水平,且有良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冠心病(CHD)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宜昌市中医医院收治的CHD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脂代谢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Apo A1)和载脂蛋白B(Apo 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Apo A1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Apo 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及血流介导内皮舒张功能(F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FMD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可有效改善CHD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脂蛋白a(Lipoprotein 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攀钢集团总医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拟行PCI术的90例A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术后按5 mg,每晚一次剂量给予瑞舒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给予负荷剂量(40 mg)的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手术情况、hs-CRP及脂蛋白a水平、术后心衰及MACEs事件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STEAMI患者经PCI治疗后90 min STR70%及TIMI血流2级比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hs-CRP较PCI术前均有一定上升,且观察组脂蛋白a较PCI术前显著下降,对照组则未见显著变化,但观察组hs-CRP上升幅度及脂蛋白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心衰发生率及MACE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给予负荷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或可有抑制hs-CRP、脂蛋白a上调,提升PCI治疗获益,且并未显著增加安全性风险。  相似文献   

5.
张元兴  刘丽  赵子龙  张建宁 《山东医药》2012,52(36):51-54,105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颅脑损伤大鼠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的变化和认知功能改善的影响,并分析其差异性.方法 6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ham组)、盐水对照组(NS组)、阿托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对各实验组大鼠进行液压打击,各处理组分别于术后给予相应他汀药物灌胃,每天1次,每次1 mL,连续21 d,Sham组和NS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4、7、14和21 d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EPCs数量,22~28 d利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其认知功能.结果 脑外伤后循环血EPCs数量,第4天,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大于瑞舒伐他汀(P<0.05),第14天瑞舒伐他汀大于辛伐他汀(P<0.05)和阿托伐他汀(P<0.05);水迷宫训练目标象限百分率辛伐他汀组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P<0.05),辛伐他汀组与Sham组、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他汀能够动员脑创伤大鼠循环EPCs改善其认知功能,在动员EPCs作用方面,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先于并强于瑞舒伐他汀;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辛伐他汀强于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5月鄂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两组患者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水平、心肌酶谱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脂蛋白a[L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血清Lp(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K、LDH、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代谢,减轻炎性反应及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采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的原则,将所有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剂量为10mg/次(口服),1次/d,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剂量为20mg/次(口服),1次/d,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前后心功能、血脂及心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指标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水平均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内皮舒张功能(FMD)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s-CRP、TC、LDL-C及FMD变化差异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83%,与对照组的9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采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基本相近,但瑞舒伐他汀对于患者的血脂、心血管内皮功能等方面指标的疗效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为早发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0例ACS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钙(20 mg/d),观察组加用瑞舒伐他汀钙(10 mg/d),两组疗程均为8 w。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溶栓后血脂、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而观察组TC、TG、LDL-C下降幅度、HDL-C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炎症因子及内皮因子改善水平更显著(P<0.05)。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患者发生心绞痛3例,心肌梗死0例,心脏事件发生率为8.6%;对照组出现心绞痛3例,心肌梗死1例,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1.4%,两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可有效改善ACS患者血脂水平,抑制体内炎症反应,改善损伤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术后3个月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7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44例。两组均进行冠心病的规范治疗及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1次/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钙10mg,1次/晚。治疗前、治疗4周后,测定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EGF、NO水平明显升高(P0.05),ET-1、TNF-α、IL-1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能明显改善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脂康颗粒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7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给予脂康颗粒及瑞舒伐他汀钙口服;对照组37例,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口服。治疗前、治疗12周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TG、TC、LDL-C、TNF-α、IL-1水平明显降低(P0.05),VEGF、NO、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脂康颗粒联合瑞舒伐他汀钙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降血脂的同时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替格瑞洛应用于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4月到2019年3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冠心病高血脂症患者1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而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持续12周,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病频率和持续时间,记录两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以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在干预12周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TC、HDL-C、LDL-C、TG以及血清中Hcy、hs-CRP和VEGF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HDL-C、LDL-C、TG均显著改善(P<0.05),血清中Hcy、hs-CRP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VEGF的含量则明显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Hcy、hs-CRP水平显著下降,而VEGF的水平显著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替格瑞洛能有效控制冠心病高血脂症患者的血脂水平,抑制血清中Hcy、hs-CRP的含量,提高VEGF的表达水平,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惠者HDL-C亚型和T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普罗布考500 mg,2次/d;阿托伐他汀20 mg,1次/晚;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1次/晚。2组均常规使用硝酸酯类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检测TG、TC、LDL-C、HDL-C、HDL_2、HDL_3。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TG、TC、LDL-C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患者HDL-C和HDL_2明显下降,HDL_3、HDL_3/HDL-C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HDLC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TG、TC、LDL-C、HDL-C、HDL_2明显下降(P<0.05),HDL_3、HDL_3/HDL-C明显升高(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可更好降低TG、TC、LDL-C,虽然同时HDL-C总量有所下降,但逆向转运TC能力更强的HDL_3却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PON1)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确诊ACS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他汀组。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 qd;联合组在他汀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0.375mg bid。药物治疗前及随访3个月后分别检测血清PON1和ox-LDL的水平,并监测阿托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合应用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时ox-LDL、PON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ox-LDL水平降低幅度大于他汀组,两组患者治疗后ox-LD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PON1水平升高幅度大于他汀组,两组治疗后PON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较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更能有效的升高患者血清PON1及降低Ox-LDL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内皮功能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共入选1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及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有无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基线及3个月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及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8.29±5.11比10.64±3.82,P=0.029),而两组间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无明显差别(20.37±9.29比18.41±5.83,P=0.226);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术后3个月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较术前明显降低(5.26±7.20比7.86±5.51,P=0.037),而药物治疗组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前后对比无明显变化(7.14±6.99比7.91±4.52,P=0.401);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在两组之间及各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存在内皮功能受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一步加重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脂正常患者中的早期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炎症因子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干预效果。方法:122例血脂正常的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61例),另选择同期4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比较组间及阿托伐他汀治疗(10mg/日×6月)前和治疗后2、4周血清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ACS患者住院和半年随访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ACS患者血脂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别,但其IL-6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仅IL-6、hs-CRP显著降低(P均<0.01),治疗4周后血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IL-6、hs-CRP均显著降低(P均<0.01)且均低于常规治疗对照组(P均<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住院期间复发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半年随访期间复发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需再住院治疗等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血脂正常的ACS患者存在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能够抑制炎症因子,降低住院期间和半年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发生早期 (2 4~ 72 h)开始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 7例临床确诊为 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常规治疗 ,5 4例 ) ,阿托伐他汀组 (常规治疗外 ,加服阿托伐他汀 ,5 3例 ) ,于治疗前、治疗后 3、6和 12个月时分别测肝肾功能、肌酶谱、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DL - C)、一氧化氮 (NO)、C-反应蛋白 (CRP)、妊娠相关血浆蛋白 (PAPP- 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 C) ,统计心脑血管缺血相关事件。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 12个月后能有效地降低 ACS患者血清 TC、L DL - C、CRP和PAPP- A,升高 NO及 HDL - C,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两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有减少 ,但阿托伐他汀组更明显 ,(P<0 .0 5 ) ;两组缺血相关事件亦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阿托伐他汀组中有 6例轻度转氨酶升高 ,3例患者出现腹胀。结论  ACS发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脂、PAPP- A和 CRP,升高 NO及 HDL- C显著减少心血管缺血相关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价值。方法抽选来自2018年3-1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88例),按照双色球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4例),两组患者均运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但对照组所用的阿托伐他汀药物的剂量为20 mg/d,观察组所用的阿托伐他汀药物剂量为40 mg/d,细致分析不同药物剂量对于患者的影响。结果在实施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压明显下降,两组之间区别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脂情况明显更优,两组之间区别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血糖控制情况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情况更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对于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有着极佳的降血压的效果,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药物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6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6例),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mg/d,疗程为两周。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测定血清CRP、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两周后,CRP、TC、TG、LDL-C较治疗前下降(P<0.05 ̄0.01)。常规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CRP与TC、LDL-C水平变化无相关性。结论在ACS早期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使CRP水平下降,可能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干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荷丹片,两组患者均给药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炎性标记物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结果 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TG、LDL-C、T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IMT、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而观察组的TG、TC、LDL-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HDL-C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IMT、斑块面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炎性细胞因子IL-6、hs-CRP、MMP-3,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而IL-10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较好的作用,并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早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确诊的准备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试验组入院后立即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PCI术前12h给予阿托伐他汀负荷量80mg,至手术前2h再给予40m只,此后继续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d。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1个月检测患者血脂、肝肾功能、肌酶,比较两组用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后,ACS患者的血浆TC、LDL—C、TG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HDL—C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血浆肌钙蛋白(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AST、ALT、CK、肌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安全可靠,血脂达标率高,剂量增加不会导致毒副作用的增加,并且可明显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