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QT间期代表心室肌除极与复极过程的心电位变化,是心肌电生理、心脏几何学、躯体学、组织阻抗和生物信息各方面相互联系的综合反应。该值在各个导联上存有差异。1985年Campbell等发现这些差异的规律性,并提出了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这个概念。1990年Day等进一步证实了QTd这个概念,认为它代表了心室肌区域性复极化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且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随着QTd在临床各领域的广泛研究,其临床价值备受人们的关注。通常正常人生理性心室肌复极不一致所造成的QTd很小,而在病理状态下,QTd就会明显增大。本文现就其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稳心颗粒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QT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忠敏  马晓莉 《山东医药》2007,47(16):86-87
QT间期离散度(QTd)是反映心室肌复极不均一性和电活动不稳定性的心电学指标。缩小QTd对减少冠心病患者猝死具有重要意义。2003年2月-2006年10月.我们观察了稳心颗粒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QTd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观察运动诱发心肌缺血时QT离散度(QTd)的变化,分析68例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正常人运动后即刻QTd、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较静息时减小,QT离散率(QTr)无变化。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患者,其运动后即刻QTd较静息时无差异;QTcd、QTr明显增加。表明运动诱发心肌缺血时心室肌复极时限差异增大,QTr是QT离散程度更为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近期研究表明,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是引起心性猝死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常源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QT离散度(QTd)是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匀,心室肌复极的不均匀易在心室肌内形成多发性折返引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为探讨高血压伴LVH与QTd的关系,本文选取66例高血压患者,观察伴LVH的QTd变化,并与22例血压正常对照组对比,以了解心肌肥厚与QTd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体表心电图测量到的Q-T间期反映了心室肌跨膜动作电位的时间,代表心肌的复极过程。各导联的QT差值被称为QT离散度(QTd),代表心室肌复极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的程度。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疾病和慢性心衰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或猝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动态心电图(DCG)检出的46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与35例正常人的QTd进行分析比较,旨在探讨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运动试验中QT间期离散度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代表心室复极时间的QT间期在心电图各导联间存在差异,1990年Daa首次提出了QTJW期离散度(QTd)的概念,它反映了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性和不稳定性。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急性。C肌梗死、长QT间期综合征、肥厚性心肌病及充血性·C力衰竭时QTd明显增大。QTd被广泛用于预测室性·C律失常的发生、估计。C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及评估抗。C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并有报道将QTd与·G率变异性、·C室晚电位及运动试验等其它无创性检测手段结合,以期提高对冠。O病尤其是·C肌梗死后发生室性·C动过速、。C室颤动和辞死的预测价值。因此…  相似文献   

7.
董晓莉 《山东医药》2005,45(26):59-59
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主要死因。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间QT间期的变异,即QT离散度(QTd)可反映心室复极时间的局部差异,作为心肌各部位电活动稳定性的一项无创检查指标。本文通过对AMI患者和正常人QTd的对照分析,探讨QTd对心肌缺血性猝死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QT离散度(QTd)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1],本文对75例行PTCA术的冠心病患者和102例冠脉正常者术前术后(QTd)比较,观察成功的PTCA能否改善QTd.  相似文献   

9.
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是近年临床心脏电生理领域提出的新概念,代表心室肌复极不同步的程度。心室肌复极的不一致性增加易在心室肌内形成折返引发心律失常,严重的可致室速、室颤危及病人的生命。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是心源性猝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而这又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本研究选择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观察伴左心室肥厚者的QT离散度究竟有无变化。资料与方法一、对象2000年7月至2001年6月我院门诊及病房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60~75岁,平均64.0±10.5岁,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原发性高血压),除…  相似文献   

10.
<正> Q-T间期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是指在同一幅心电图中各导联Q-T间期差异的量度。它反映心室复极的紊乱程度,即不一致性,对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预测和研究有重要价值。自Campbell等1985年提出以来,受到广泛重视。目前国外有关研究报道越来越多,但国内则尚少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1.
QT离散度(QTd)主要反映各导联间QT间期的变化性,QTd增加,心室肌复极离散程度增大,是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危险信号。研究表明,急症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和直接支架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首选治疗措施,可达到早期开通梗死支,有效限制梗死面积,保存和改善左室功能;减少残留狭窄,降低再闭塞率的双重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心肌缺血(Mi)与心室复极离散度增加和室性心动过速(VT)的关系,对冠心病Mi时伴VT(22例)与无VT(NVT,35例)患者和见例健康人心室复极各参数对比分析后发现:(1)VT组和NVF组QT和JT间期各参数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而VT组的QTd、QTcd、JTd和JTcd又明显长于NVT组(P<0.01);(2)VT组与NVT组比较,VT组Mi总时间长,Mi阵次高以及全程呈持续性Mi的发生率高(P值均<0.05);(3)VT组室早总数和3级以上室旱总发生率均高于NVT组(P<0.05),尤其是成对室早(P<0.005)。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中VT可能与Mi致心室复极离散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
QT离散度(QTd)及其心率校正值(QTcd)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自1990年Day等首先证实Q-T离散度的临床实用价值后,近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病例QTd及QTcd明显延长。但关于低血钾引起QTd及QTcd的改变与心律失常关系少有报道。本文旨在对低血钾患者补钾前后QTd及QTcd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摘要)陈向民陈向军吴昱罗三保孙红军⒇体表心电图中,QT间期反映心室肌开始除极到复极结束所需时间,因此心室不同部位复极差异可在不同导联QT间期的差异中得到反映。本研究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左心室肥厚对QT间期离散度...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致左室肥厚患者QT离散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QT离散度 (QTd)是指 1 2导联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 ,反映的是心室肌复极的不一致性和心电的不稳定性〔1〕。我科 2 0 0 0年 6月~ 2 0 0 2年 1 2月收住原发性高血压 (EH)并左室肥厚 (LVH)患者 80例 ,通过与无LVH者 (对照组 )比较QTd的变化 ,探讨EHLVH患者QTd增加对评价致心律失常危险性的价值。1 对象与方法LVH组 :经常规体表 1 2导联同步心电图和M型超声心动图诊断为EH并LVH患者 80例 ,男 47例 ,女 33例 ,年龄 45~ 70 ( 68.1± 1 0 .7)岁 ,所选病例符合高血压及LVH诊断标准 ;对照组为同期EH住院患者 ,经心电…  相似文献   

16.
QT离散度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玲 《心脏杂志》2008,20(4):504-507
QT离散度(QTd)系指体表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的变异。它可能反映心室肌复极的非同步性。目前QTd研究领域已涉及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瓣膜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及各种基因型的长QT综合征等在内的诸多心脏病以及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和致心律失常作用,非心脏疾病领域的Ⅰ型和Ⅱ型糖尿病,透析患者,结缔组织疾病等。但亦有不少学者对其临床价值及立论基础持否定态度。本篇就QTd的测量,解释和临床重要性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7.
文献报道QT离散度(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心脏的猝死关系密切。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往往与局部心肌复极的不均一性有关,而QTd可以简单地表达出心室肌复极不同步的差异。现对AMI者QTd变化与高危室性心律失常之间关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来,人们发现QT间期离散度(QTd)反映心室复极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的程度,在临床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d与正常人以及AMI生存组与死亡组QTd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QT离散度(QTd)是表示心室肌复极离散程度。它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以及各种心肌病之间的关系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对其认识的分歧也很大,正反意见已有许多报道,但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与QTd的关系报道尚属少见。本文旨对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的QTd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Q-T间期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T间期离散度(QTd)是指同一心电图各导联最长与最短Q—T间期的差值,它反映了心室复极的非同步性和心电学不稳定的程度。1990年Day等首次证实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通过对冠心病、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长QT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AMI)等QTd的测定及其与心脏性猝死关系的分析,旨在探讨QTd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