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对比头戴沉浸式显示(HMD)与桌面开放式显示(DP)在短期阅读使用时对人眼数字眼疲劳的影响差异。设计 二阶段交叉设计试验研究。研究对象 18~21岁在校大学生42人。方法  受试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21人。第一组先使用HMD、后使用DP阅读相同的文字40分钟,中间休息30分钟;第二组相反顺序使用。用开放式自动验光仪检查阅读前、后的屈光度,并计算调节反应。用Likert量表记录观看前、后的主观眼疲劳评分。根据受试者每分钟的阅读速度与正确率的乘积计算阅读效率。主要指标 阅读前后屈光度、矫正视力、调节反应、眼疲劳量表评分、阅读效率。结果 使用HMD,阅读前后屈光度分别为-0.045(-0.56,0.31)D和-0.025(-0.45,0.31)D(P=0.144);调节反应均为滞后,滞后量分别为(1.13±0.57)D和(1.16±0.62)D(P=0.612);矫正视力分别为1.00(0.8,1.2)和1.00(0.8,1.2)(P=0.978);阅读后眼疲劳主观评分2.50(1.00, 6.00)高于阅读前的0.50(0,3.25)(P=0.004)。使用DP,阅读前后屈光度分别为-0.070(-0.50, 0.23)D和-0.020(-0.50,0.26)D(P=0.305);调节滞后量分别为(1.09±0.58)D和(1.13±0.59)D(P=0.491);矫正视力分别为1.00(0.8,1.0)和1.00(0.8,1.0)(P=1.000);阅读后眼疲劳主观评分3.00(1.00,6.25)明显高于阅读前的0(0,3.00)(P<0.001)。将HMD组与DP组引起的眼部参数变化及阅读效率进行交叉比较,两设备引起的屈光度变化量无统计学差异(P=0.126),调节滞后变化量无差异(P=0.962),矫正视力变化量无差异(P=0.894),眼疲劳评分变化量无差异(P=0.160)。HMD组阅读效率(20.11±6.09)低于DP组(22.01±6.91)(P=0.009)。结论 与DP显示相比,HMD在40分钟的阅读使用时未引起更强的数字眼疲劳。(眼科, 2022, 31: 429-434)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调节检查仪AA-1( Accommodation Analyzer-1,AA-1 )分析观看三维(three dimension, 3D)立体视频诱导的人眼视疲劳。设计 实验研究。 研究对象  20~30岁健康受试者48例,屈光状态为正视或轻中度近视(球镜>-5.0 D, 柱镜在-1.0 ~+1.0 D之间),矫正视力均为1.0。方法 每位受试者分别观看两个不同立体显示技术的立体电视40分钟,A屏为硬屏偏振光4K立体电视;B屏为快门眼镜式4K立体电视。在观看前后应用综合验光仪检测调节功能,应用调节分析仪(AA-1)测试受试者的调节反应量及调节微波动高频(microfluctuation high frequency, HFC)值,填写主观问卷(包括眼干、眼痛、视物模糊或头晕头痛等症状,评分为1~10分,分值越高疲劳程度越重)。分析受试者在观看屏幕前后以及比较观看两个屏幕之间主观评分、各项调节指标的差异。主要指标 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PRA、NRA)、调节性辐辏/调节比(AC/A),HFC值以及观看3D视频后的主观评分。结果 受试者在观看B屏前右眼调节幅度为(13.22±3.39) D, 观看后为(13.92±4.13) D(P=0.035);左眼观看前为(13.93±3.99)D, 观看后为 (15.28±6.13) D(P=0.018)。而观看A屏后,仅左眼调节幅度较观看前变化显著(P=0.010)。观看A屏前后右眼HFC值分别为(60.10±10.96)、(60.26±10.74)(P=0.450),左眼观看前后HFC值分别为(61.22±9.00)D、(61.84±9.67)D(P=0.001)。而观看B屏后,右眼和左眼的HFC值[(58.45±10.63) D和(59.59±13.09)D]均较观看前[(58.93±11.20)D和(60.87±11.31)D]下降(P均=0.000)。主观问卷中,观看A屏和B屏的总评分分别为(3.13+2.35)分和(3.70+2.27)分(P=0.450)。结论 观看立体视频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视疲劳。通过AA-1仪检测HFC值及调节反应量变化,能够客观反映调节紧张及视疲劳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视觉显示终端(VDT)引起受检者视觉疲劳的差异和对视觉健康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纳入30名受检者,男7名,女23名,年龄23(23,25)岁,等效球镜度(-3.86±2.71)D, 受检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的顺序先后观看类纸护眼屏及电视屏幕的视频,所有受检者在相同环境相同视角下观看视频30 min,观看前后分别填写视疲劳量表,测量调节、集合、融合等视觉功能指标并记录瞬目次数。观看视频前后各观测指标数据的比较根据数据正态性选择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或Friedman检验及Wilcon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结果:观看2种屏幕后所有受检者的瞬目频率增加,看近的单眼、双眼正相对调节能力提高。观看类纸屏及电视屏前受检者的瞬目频率分别为15.7(11.8, 17.3)、 16.9(13.1,19.4)次/min,观看2种屏幕后分别为18.9(12.7,20.1)、20.4(15.3,21.9)次/min, 2种屏幕观看后都较观看前瞬目频率明显增加(Z=2.82,P=0.01;Z=-2.27,P=0.02),但2种屏幕间无差异;观看类纸屏后视疲劳量表评分较观看前明显降低(P=0.02)且明显低于观看电视屏后(χ2 =5.57, P=0.01),而观看电视屏前后量表评分无显著变化;观看类纸屏后看近水平外隐斜度数较看屏幕前增长明显(F=2.87,P=0.049),且明显大于观看电视屏后(P=0.049);观看类纸屏后调节性集合/调节比值(AC/A)相较观看电视屏后更低(χ2 =2.99,P=0.03),但观看2种屏幕前后无明显差异;观看2种屏幕后,受检者右眼、左眼及双眼的正相对调节能力(PRA)都较观看前增加(F=11.01、5.01、10.00, 均P<0.05),同时观看类纸屏后的双眼PRA较观看电视屏更高(P=0.02)。观看类纸屏后近眼位负融像破裂点,远眼位正融像恢复点较看屏幕前均有增加(P=0.02、0.04),观看电视屏后各融像性功能参数无明显改变。结论:短时间、中等距离观看VDT可引起视疲劳感受及部分双眼视觉功能指标变化;不同类型的VDT可对人眼的视觉功能产生不同影响,观看电视屏比观看低蓝光、无频闪的类纸护眼屏可能更容易引起视疲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持续观看立体(3D)视频(采用快门式立体电视)对人眼调节、聚散、立体视觉等视功能及主观视疲劳症状的影响.方法 招募32名受试者,在暗环境下配戴快门式立体眼镜持续观看90 min立体电视,在观看前后分别测量调节反应、调节微波动、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正负相对调节、梯度性AC/A、集合近点、远及近距离水平隐斜视、正负融像性聚散能力、立体视觉等双眼视功能重要参数,以及完成观看后的主观视疲劳问卷调查.结果 在持续观看立体(3D)视频后,受试者近距离调节反应[40 cm:观看前(1.58±0.33)D,观看后(1.67±0.31)D;25 cm:观看前(2.41±0.40)D,观看后(2.54±0.37 D)]和调节微波动[25cm:观看前(0.17士0.07)D,观看后(0.23±0.13 D)]均增加,内隐性斜视者的远、近距离隐斜视幅度[远距:观看前(1.96±1.71)△,观看后(0.36±1.21)△;近距:观看前(4.64±3.73)△,观看后(2.14±3.75)△]均减小、近距正融像性聚散能力[观看前(26.75±7.39)△,观看后(23.30±9.68)△]减低,观看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观看后多数人(91%)出现视疲劳症状,其中视远模糊、眼干等症状比较突出.结论 持续观看立体(3D)视频会对人眼视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并可诱导出现不同程度的视觉疲劳症状.  相似文献   

5.
Jiang ZY  Qu XM  Li XX  Liu YL  Shen NC  Zhang L  Ke BL  Zhao PQ  Jiang J  Yao K  Zeng J  Yang X  Chu RY 《中华眼科杂志》2010,46(12):1099-1103
目的 研究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在屈光性视疲劳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等11家医院多中心联合开展临床研究.选取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在全国11家医院就诊的属光性视疲劳患者,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点眼4周,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4周分别评估患者主觉症状、裸眼视力、屈光度、调节幅度、调节滞后量、调节灵敏度和正负相对调节进行观察,对所得数据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使用4周疗程,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各项主觉症状(F=353.30,P<0.05).治疗前、治疗1周和冶疗4周,左眼裸眼视力分别为4.51±0.50、4.52±0.50和4.54±0.49(F=23.39,P<0.05),右眼分别为4.50±0.52、4.50±0.53和4.51±0.52(F=15.62,P<0.05);左眼屈光度数分别为(-2.03±2.84)、(-1.98±2.82)和(-2.03±2.84)D(F=10.34,P<0.05),右眼分别为(-2.16±3.00)、(-2.13±3.00)和(-2.10±3.00)D(F=17.13,P<0.05);双眼调节幅度分别为(6.60±4.19)、(6.86±4.57)和(7.22±4.76)D(F=13.86,P<0.05);调节滞后量分别为(0.57±0.81)、(0.51±0.72)和(0.46±0.67)D(F=14.89,P<0.05);双眼调节灵敏度分别为(9.12±5.40)、(10.68±6.20)和(11.57±6.37)D(F=82.74,P<0.05).所有受试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结论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屈光性视疲劳主觉症状及客观调节指标都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治疗屈光性视疲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近视者在持续性近距离工作状态下,近视眼周边屈光状态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探讨其对近视发生、发展产生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25名近视志愿者参加本实验,年龄为23~33岁,平均年龄为(26.6±0.4)岁,等效球镜度数为-1.50~-6.50 D,平均为(-3.75±0.33)D,散光量〈0.75 D.用软性角膜接触镜对其双眼进行全矫,采用Grand Seilko WAM-5500红外自动验光仪,测量视远5 m和近注视33 cm调节状态下,以及33 cm注视距离下持续阅读45 min后右眼中心和颞侧30°的周边屈光度数20次,排除(均数±2×标准差)范围外的数据,然后取均值.屈光度数和周边屈光状态分别采用等效球镜和相对周边屈光度进行描述和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视远状态时,人眼的相对周边屈光度为(0.99±0.66)D,呈现远视化状态;近注视调节状态时,周边屈光度为(0.73±0.61)D,远视化程度下降,较视远状态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P=0.10);持续性近距离阅读工作后,周边屈光度为(1.05±0.68)D,远视化程度更明显,较阅读前近注视状态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P=0.00);近距离阅读前调节反应为(2.15±0.32)D,近距离阅读后略有上升至(2.19±0.33)D.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P=0.17).对持续近距离工作前、后的调节反应变化值与周边屈光状态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两者无显著相关性(r=-0.272,P=0.188).结论 近视眼在持续近距离工作状态下周边屈光度数有显著变化,呈现暂时性的远视性漂移,比近距离工作前周边远视性离焦更大.由此推测,近视的发生及发展可能与持续性近距离阅读状态下周边屈光度数的变化(即周边显著离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近视患者眼调节状态的影响,同时对眼调节状态的变化与视疲劳症状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09年3月至8月来东风总医院眼科行LASIK的双眼近视患者60例(120眼),年龄18-35岁,术前等效球镜值为(-5.52±1.60)D,散光度〈2.00D.最佳矫正视力(BCVA)≥1.0。选择正视者20例(40眼)作为对照组。术前及术后1周、2周、1个月,分别对两组测定其单眼及双眼调节幅度,并对其进行近距工作视疲劳症状的问卷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的调节幅度和视疲劳评分进行比较,对近视组各时间点的调节幅度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对术后1周调节幅度下降程度与术前屈光度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①调节状态:LASIK术后第1周,近视组单眼及双眼调节幅度分别为(7.82±0.58)D和(8.10±0.54)D,较术前下降(P均〈0.05),之后逐渐恢复,至术后1个月时超过术前水平,且与正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视疲劳症状:LASIK术后第1周,近视患者视疲劳症状均较术前明显加重,之后症状逐渐减轻,至术后1个月时视疲劳症状较术前明显减轻。③相关性分析:术后1周时,调节幅度的降低程度与术前屈光度呈正相关(r=0.83,P〈0.01);近视组视疲劳症状与双眼调节幅度呈负相关(r=-0.79,P〈0.01)。结论LASIK术后患者视近时调节需求增加,且单眼及双眼调节幅度均有短暂下降,术后第1周显著下降,之后逐渐恢复。LASIK术后视疲劳症状和眼调节状态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硅油对眼屈光状态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永华  沈丽君 《眼科研究》2010,28(12):1176-1179
目的评估有晶状体或无晶状体囊膜是否保留的不同状态下硅油填充对眼屈光状态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可能影响硅油填充眼屈光度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将行玻璃体硅油填充并拟行硅油取出的69眼依据晶状体的情况分为有晶状体眼组(n=34)、无晶状体囊膜保留完整组(n=22)和无晶状体无囊膜组(n=13)。硅油取出前后行屈光度、视力、眼压、B型超声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采用多元回归法分析硅油取出前后术眼的屈光度差值与患者年龄、性别、眼别、术前屈光度、硅油填充时间和眼压的相关性。结果有晶状体组、无晶状体囊膜(前或后)保留完整组及无晶状体无囊膜组硅油取出后屈光度的改变量分别为(-9.23±2.82)、(+1.09±2.50)、(+5.47±2.97)D,3组间屈光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89,P=0.000)。在有晶状体组中,硅油取出术后屈光度的改变量与年龄(r=-0.140,P=1.000)、性别(r=-0.164,P=0.982)、眼别(r=-0.008,P=0.981)、硅油填充时间(r=-289,P=0.997)和眼压(r=-0.038,P=1.000)间均无明显相关,但与硅油填充前屈光度呈负相关(r=-0.558,P=0.000)。B型超声检查显示,坐位时硅油泡完全与后极部视网膜贴伏。UBM检查显示,在有晶状体眼及无晶状体眼中囊膜后均有玻璃体残留。结论在晶状体、囊膜的不同状态下硅油取出术后的屈光度改变量各不相同。在有晶状体眼中,屈光度改变与硅油填充前术眼的屈光度有关。囊膜后玻璃体残留、囊膜的自身状态影响了硅油泡前表面的形态,导致个体差异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高度屈光参差近视患者双眼眼轴长度(AL)与黄斑区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SCP)血流密度、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无灌注区面积(FAZ)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等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于绵阳万江眼科医院眼科屈光中心就诊的高度屈光参差的近视患者70例(140眼)。患者双眼中屈光度低眼纳入低屈光度组,屈光度高眼纳入高屈光度组。经睫状肌麻痹验光获得双眼等效球镜度(SE),生物测量仪测量AL,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获得双眼SCP血流密度、DCP血流密度、FAZ和CMT,分析AL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低屈光度组SE为+1.75~-4.50(-0.92±1.57)D,AL为22.04~26.09(24.01±0.91)mm;高屈光度组SE为-3.00~-7.50(-4.89±1.29)D,AL为23.54~27.77(25.33±0.89)mm;双眼SE参差平均为3.97 D,AL参差平均为1.32 mm。两组患者间SE、AL、SCP血流密度、DCP血流密度、FAZ和CMT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L与SE(Y=-1.862X+43.046,R2=0.714,P=0.000)、SCP血流密度(Y=-1.517X+83.430,R2=0.446,P=0.000)、DCP血流密度(Y=-0.766X+69.111,R2=0.166,P=0.000)、CMT(Y=-5.419X+404.485,R2=0.617,P=0.000)均呈负相关,与FAZ呈正相关性(Y=0.007X+1.33,R2=0.232,P=0.000)。结论 高度近视眼随AL增长出现SCP及DCP血流密度下降,CMT变薄,FAZ面积增大等变化。  相似文献   

10.
唐萍  冯祎  孟梦 《眼科》2014,23(5):319-322
目的 探讨初发近视儿童调节反应与近视屈光度的关系。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验光配镜中心视力下降在6个月内的8~10岁儿童96例,复方托吡卡胺散瞳测双眼近视低于-1.00 D。方法 散瞳前采用综合验光仪进行调节反应、调节灵活度以及正、负相对调节检查。选取双眼中较低度数眼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指标 屈光度、调节反应、调节灵活度、正负相对调节。结果 受试者屈光度为(-0.66±0.25)D,调节反应为(0.25±0.36)D;调节灵活度为(6.31±2.54)cpm;负相对调节为(2.20±0.40)D;正相对调节为(-1.96±1.32)D。调节反应与近视屈光度呈负相关(r=-0.34,P=0.001);调节反应与调节灵活度、负相对调节无相关性(r=0.027,P=0.798,r=-0.140,P=0.174);调节反应与正相对调节呈正相关(r=0.231,P=0.023)。结论 初发近视儿童已存在调节反应滞后,调节反应滞后和正相对调节的降低,可能是近视发生发展的原因。(眼科, 2014, 23: 319-322)  相似文献   

11.
胡培克  李兆春  杨亚波  倪海龙 《眼科研究》2012,30(11):1026-1029
背景 主视眼是人类具有功能不对称行为的器官之一,它和非主视眼在很多方面的差异一直是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热点,但基于成年近视患者调节功能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目的 研究成年近视患者主视眼和非主视眼与调节相关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描述性系列病例观察的研究方法,纳入35例年龄为18~ 35岁、双眼屈光不正球镜度为-2.00 ~-10.00 DS、散光度≤1.50 DC且双眼屈光参差≤1.5 DS、最佳矫正视力(BCVA)≥1.0的单纯近视患者,采用卡洞法并结合拇指法判断主视眼的眼别,采用主观、客观综合验光法获得受检眼屈光不正的度数,用移近法测量单眼的调节幅度,以附加±0.50 D融合交叉柱镜(FCC)法测量受检眼的调节滞后情况,采用翻转法测量各眼的调节灵敏度. 结果 本组患者的主视眼与非主视眼调节幅度分别为(9.69 ±2.30)D和(9.60±2.37)D,调节灵敏度分别为(11.08±4.20) cpm和(10.63±4.60) cpm,调节滞后量分别为0和0.25 D,主视眼与非主视眼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94、0.260、0.141).右眼为主视眼的患者双眼调节幅度分别为(9.48±2.29)D和(9.33±2.49)D,调节灵敏度分别为(10.50±4.70)cpm和(9.99±4.90) cp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19、0.116),双眼调节滞后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0).左眼为主视眼的患者双眼调节幅度分别为(9.91±2.35)D和(9.88±2.26)D,调节灵敏度分别为(10.70±3.77) cpm和(11.25±4.27) cp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49、0.295),双眼调节滞后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8).结论 对于无或有较小屈光参差的成年近视患者,主视眼和非主视眼在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及调节准确性方面无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发病早期的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调节功能状态,分析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的调节功能水平.方法 应用动态检影法和移近法分别测量50例发病1~2年的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近视患儿调节滞后和调节幅度;同样方法测量20例正视儿童和25例远视屈光不正患儿;检测其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结果 近视患儿的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的调节幅度和调节滞后与正视儿童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的调节幅度比远视患儿明显更大(t=2.21,P=0.03<0.05;t=2.83,P=0.006<0.05);两组的调节滞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例近视患儿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的调节滞后值分别为(0.73±0.31)D和(0.81±0.38)D,主导眼和非主导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38<0.05);调节幅度分别为(13.39±3.51)D和(13.26±3.6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例观察对象(近视、正视和远视患儿)的主导眼的调节滞后度为(0.68±0.36)D,非主导眼调节滞后度为(0.75±0.34)D,主导眼和非主导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P=0.042<0.05);主导眼调节幅度(12.9±3.09)D,非主导眼为(12.6±3.0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P=0.14).结论 发病早期的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调节滞后值和调节幅度与正视儿童无明显差别;调节幅度比远视儿童的更大.儿童和青少年主导眼的调节滞后比非主导眼的更小,进行调节滞后相关研究时应注意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儿童和青少年远视性屈光参差调节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远视性屈光参差患儿的调节幅度和调节滞后量,并比较其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的差别。方法18例远视性屈光参差患几,年龄6.5~15(10.5±2.6)岁,屈光参差度+1.75~5.0(+3.5±0.9)D.7例伴有单眼轻中度弱视,11例不伴弱视。采用动态检影法检查患者40cm处的调节滞后情况.移近法测量调节幅度,区分主导眼和非主导眼,并与同期就诊的25例远视屈光不正患儿[年龄7—14(9.8±2.4)岁,屈光度(+4.5±2.3)D1和20例正视儿童[年龄7~12(9.5±2.6)岁]进行对照比较。采用t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远视性屈光参差患儿主导眼的调节幅度和调节滞后量分别为(13.3±3.2)D和(0.79±0.39)D.与正视儿童及远视屈光不正患儿无明显差别;非主导眼的调节幅度为(11.3±3.3)D,与正视儿童及远视屈光不正患儿无明显差别:调节滞后量为(1.10±0.12)D,与正视儿童及远视屈光不正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9,P=0.03;t=2.95,P=0.02)。远视性屈光参差患儿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的调节幅度和调节滞后量不同,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3.12,P=0.006;t=4.10,P=0.001)。伴弱视者主导眼调节滞后量比无弱视者主导眼调节滞后量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27),而两组非主导眼的调节滞后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P=0.45)。结论儿童和青少年远视性屈光参差的主导眼和非主导眼的调节幅度和调节滞后不同:其主导眼的调节功能与同龄儿童无明显差别.非主导眼的调节功能存在缺陷。伴弱视者.其主导眼的调节功能也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FPIOL)植入治疗高度近视术后患者调节功能的变化,为IFPIOL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试验组为IFPIO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患者12例(23只眼),对照组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正视眼11例(22只眼),试验组在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时检查调节幅度、单眼调节灵活度和双眼正和(或)负相对性调节.对照组也做同样检查.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定量资料方差分析对试验组手术前后调节功能的数据进行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调节幅度分别为(8.90 ±2.13)D、(9.10 ±1.72)D,明显高于术前(7.35 ±2.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88,P<0.01),且术后3个月时与对照组(10.10 ±2.09)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P=0.09).调节灵活度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分别为(8.17±2.09)cyc/min、(8.67±1.80)cyc/min,明显高于术前(5.67±1.53)cyc/min(F=64.27,P<0.01),且术后3个月时低于对照组的(14.51 ±3.81)cyc/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9,P<0.01).正相对性调节术后3个月时为(2.45±0.81)D,明显高于术前(1.61±0.80)D(F=6.10,P=0.01),且术后3个月时显著低于对照组(3.89 ±1.49)D(t=-2.83,P=0.01).结论 IFPIOL植入术后患者保留了正常的调节功能,而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稳定,但与正视眼相比仍有差距,较长期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背景 近距离使用电子平板设备是造成近视发生和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此类设备对人眼调节系统的影响可能为近视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 观察短时间进行平板电脑游戏前后青少年近视患者的调节反应值、调节微波动以及瞳孔直径的变化. 方法 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患者平均年龄(11.6±2.6)岁,平均等效球镜屈光度(SER)为(-2.38±1.08)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受试者随机分成不同游戏时间组,分别进行3、5和10 min iPAD电脑平板游戏,采用开放视野红外验光仪记录受试者游戏前后的瞳孔直径和调节数据,将采集的调节数据减去理论调节反应值计算为实际调节反应值,以实际调节反应值的均方根(RMS)作为调节微波动幅度,采用一维离散傅里叶变换法分析调节反应曲线的频谱特征.采用配对t检验对各组游戏前后的调节反应值、调节微波动幅度以及瞳孔直径进行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对各组游戏前后调节反应曲线的高频信号占总信号功率百分比进行分析.结果 10 min组受试者游戏后的调节反应值为(0.74±0.27)D,明显低于游戏前的(0.81±0.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3,P=0.036),而3 min组和5 min组受试者游戏前后的调节反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0 min组受试者游戏后调节微波动幅度(RMS)为(0.31±0.08)D,较游戏前的(0.27±0.09)D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9,P=0.036),而3 min组和5 min组受试者游戏前后的调节微波动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受试者游戏后调节微波动高频信号均高于游戏前,其中5 min组和10 min组受试者游戏前后高频信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13、-2.016,均P<0.05).3个组受试者游戏后瞳孔直径较游戏前均缩小,其中5 min组和10 min组受试者游戏前后瞳孔直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28,P=0.026;t=2.515,P=0.021). 结论 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短时间平板电脑游戏并不加重调节滞后,但是调节微波动幅度增加及调节反应曲线高频信号成分的增加均可能导致图像模糊,对控制近视进展不利.  相似文献   

16.
刘红  吕帆  陈洁 《眼视光学杂志》2011,13(4):282-285
目的调查单眼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视觉康复过程中视力和调节功能的康复情况,研究视力恢复后调节功能是否同步恢复。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正常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单眼弱视)治愈儿童55例作为实验组,采用SRW-5500红外自动验光仪检查这些患儿在阅读距离为20、33、50cm时的调节反应(双眼同时注视),采用公式——调节滞后=调节需求一调节反应,来计算调节滞后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阅读距离为20、33、50cm时,正常组主导眼调节滞后量分别为(0.26±0.31)、(0.12±0.02)、(0.10±0.01)D;非主导眼分别为(0.27±0.30)、(0.17±0.14)、(0.12±0.01)D。弱视者健康眼这3个距离的调节滞后量分别为(0.40±0.14)、(0.29±0.09)、(0.17±0.06)D,与正常组主导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弱视治愈眼调节滞后量分别为(1.66±0.47)、(1|38±0.34)、(1.16±0.34)D,比相应距离弱视者健康眼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31、22.764、21.020,P均〈0.01)。弱视治愈眼在3个阅读距离调节反应的个体标准差分别为(0.09±0.04)、(0.09±0.02)、(0.09±0.02)D,弱视者健康眼3个距离个体标准差分别为(0.04±0.01)、(0.04±0.03)、(0.04±0.00)D,小于弱视治愈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072、10.216、22.342,P均〈0.01)。结论弱视眼视力达正常后,与对侧健康眼和正常人眼比较,其调节反应滞后量较大,同时调节反应波动也相对较大.说明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眼调节功能的康复滞后于视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巩膜瓣可调整缝线的小梁切除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及术后屈光度稳定的时间.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眼科收治的7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为联合可调整缝线的小梁切除术患者40例40眼,对照组为单纯小梁切除术者30例30眼.检查记录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可调整缝线拆除前)、1个月、3个月的角膜地形图、角膜曲率、屈光度及眼压情况.结果 术后2组各时间点屈光度及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1周角膜散光:试验组(3.80±1.31)D和对照组(1.42±0.32)D与术前(1.48±0.79)D、(1.12 ±0.36)D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角膜散光术后1个月(1.50±0.71)D、(1.24 ±0.31)D及3个月(1.36±0.61)D、(1.09±0.34)D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试验组与对照组角膜散光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及3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角膜散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虽较术后3个月时偏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对照组顺规性散光眼数分别是33眼、22眼(P=0.36).结论 可调整缝线的小梁切除术术后1周(可调整缝线拆除前)角膜散光度数明显增加,术后1个月散光度数明显减少,至3个月趋于稳定,术后3个月时角膜散光以顺规性散光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