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环扎加压术后眼前节改变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樊莹  张皙  王卫峻  刘堃  严正 《眼科研究》2000,18(6):554-556
目的 观察环扎加压术后患眼眼前节的结构改变,探讨这些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测25名非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前后眼前节的改变,观察是否有脉络膜脱离,并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行配对t检验。结果 术前9只眼(36%)有睫状脱离,以裂隙状主。术后21只眼(84%)发生睫状体脱率,以楔状为主,并伴有睫状体水肿,水肿的程度与脱离的宽度密切相关(r=0.713,P〈0.05)。定量测定表明:房角开放距离、小梁/虹膜平角、睫状体厚度、睫状体脱离的宽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前房中央深度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睫状体脱离,睫状体水肿,前房角狭窄是环扎加压术后的普遍现象。房角狭窄是继发青光眼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常眼压老年人眼前段超声生物显微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窄前房角和宽前房角老年人眼前段结构的形态特征。方法选取59-73岁正常眼压老年人41名(62眼)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房角镜检查分为窄房角组(32只眼)和宽房角组(30只眼),分别用A超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测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眼轴长度、晶体相对位置测量,睫状体厚度、房角开放距离、小梁虹膜角、虹膜厚度、虹膜晶体接触距离,并且对比点1%匹罗卡品滴眼液前后眼前段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宽角眼相比,窄角眼前房浅、晶体厚度较大、相对晶体位置前移、睫状体薄、小梁虹膜角窄,房角开放距离小、虹膜厚度小、虹膜晶体接触距离较大;睫状体厚度与晶体厚度呈负相关(r1=-0.53,p<0.01;r2=-0.40,p<0.05),与前房深度成正相关(r1=-0.83,p<0.01;r2=-0.79,p<0.01);窄角眼点匹罗卡品后使小梁虹膜角增加,房角开放距离增加,睫状体厚度增加,虹膜晶体接触距离增加,虹膜厚度变小,前房深度减小。宽角眼点匹罗卡品后小梁虹膜角减小,前房深度减小,房角开放距离减小,虹膜厚度变小,睫状体厚度增加,虹膜晶体接触距离增加。点1%匹罗卡品滴眼液前后,两组的前房深度差值、小梁虹膜角差值、房角开放距离差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睫状体厚度差值、平均虹膜厚度差值、以及虹膜晶体接触距离差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窄前房角的眼前段结构预示,他们可能是发生闭角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匹罗卡品对正常眼压老年人眼前段结构变化影响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对比窄前房角和宽前房角老年人眼前段结构的形态特征.方法 根据房角镜检查,选取具有窄前房角的患者21例(32眼)和宽前房角的正常志愿者20例(30眼),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对2组滴10 g·L-1匹罗卡品滴眼液前后房角结构指标进行观察并运用专用软件给予测量.结果 窄角眼滴匹罗卡品后表现前房深度减小,虹膜厚度变小,小梁虹膜角增加,房角开放距离增加,睫状体厚度增加,虹膜晶状体接触距离增加.宽角眼滴匹罗卡品后表现前房深度减小,虹膜厚度变小,小梁虹膜角减小,房角开放距离减小,睫状体厚度增加,虹膜晶状体接触距离增加.滴匹罗卡品滴眼液前后,2组前房深度、小梁虹膜角、房角开放距离变化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虹膜厚度、虹膜晶状体接触距离和睫状体厚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罗卡品可以引起窄角眼前房角增宽,其时房角的改变依靠于滴药前房角的状况,它对正常眼压老年人的窄角眼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外伤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前节结构变化,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30例(31只眼)外伤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眼前节形态结构,并进行定量测量。检查结果采用两组间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期睫状体厚度为(1.388±0.201)mm,恢复期为(1.308±0.135)mm,差异有显著性(P<0.05)。反映前房角改变的参数证实:急性期前房变浅,房角开放距离减小、小梁虹膜夹角度数减小、小梁睫状突距离减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伤性闭角型青光眼具有睫状体水肿及前转位、前房变浅及房角变窄的形态改变,而睫状体水肿及位置的改变可能与外伤性闭角型青光眼有关。  相似文献   

5.
曾云  杨安怀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2138-2141
目的: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roscopy,UBM)观察巩膜外加压术后患者眼前节结构的改变,研究巩膜外加压术后眼前节结构改变与眼压升高之间的关系,探讨巩膜外加压术后眼压升高的机制。方法:将2011-07/2012-02于我科行巩膜外加压术(除去有原发性青光眼病史、青光眼家族史及房角存在新生血管的病例)的患者156例161眼纳入分析。所有患者在术前及术后均进行Topcon非接触眼压计眼压检查、裂隙灯眼前节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及房角镜、间接检眼镜等检查。比较高眼压组与正常眼压组术前术后各测量参数的改变,评价其与术后眼压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研究巩膜外加压术后高眼压发生机制。结果:高眼压组术后可出现瞳孔阻滞,睫状体全周脱离、水肿、前旋。参数测量:高眼压组与正常眼压组前房深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3,P=0.048),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高眼压组与正常眼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1,P=0.049),睫状体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2,P=0.038)。结论:UBM在检查巩膜外加压术后眼前节结构方面行之有效。术后眼压升高是巩膜外加压术后的一个常见的并发症。术后早期(2wk内)ACD,AOD500及CBT等眼前节结构参数的改变与眼压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术后睫状体水肿前旋致前房变浅、房角变窄,导致眼压升高,相关参数提示高眼压组术后较术前有前房变浅、房角开放程度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陆炯  邢茜  顾正 《临床眼科杂志》2010,18(2):142-144
目的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眼前节测量了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后眼前节组织空间结构变化。方法对20例(21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UBM测量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小梁网睫状突距离、虹膜厚度、虹膜晶状体接触距离。结果术前与术后比较,中央前房深度、小梁网睫状突距离、虹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房角开放距离、虹膜晶状体接触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房角开放距离增加,瞳孔阻滞缓解,但睫状突前位没有改变。UBM是一种客观的、有效的随访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巩膜扣带术后眼前节的远期改变及发生闭角性青光眼的危险性。方法: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对17例(17眼)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巩膜扣带手术前、手术后1周及手术后5个月的前房轴深、睫状体厚度、前房开放距离和小梁虹膜夹角进行检测。结果:经术后5个月随访,17例患者全部获得视网膜解剖复位。前房轴深,术后1周与术前比明显变浅,术后5个月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睫状体厚度,术后1周比术前明显增厚,术后5个月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前房角开放距离和小梁虹膜夹角,术后1周比术前房角明显变窄,而术后5个月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巩膜扣带术对患眼的眼前节远期影响不明显,不会增加闭角性青光眼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Wang T  Liu L  Li Z  Zhang S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5):365-368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研究睫状体改变在青光眼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结合A超检测99只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58只正常眼的活体眼前节结构,并对两组测量参数进行对比研究。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闭)50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慢闭)49只眼。结果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眼相比,角膜小、前房浅、眼轴短、晶体厚、相对晶体位置偏前、睫状突肿胀、睫状体前置,以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急闭与慢闭相比,前者前房更浅,相对晶体位置更偏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闭与正常眼相比,前者的睫状体与晶体距离较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慢闭与正常眼相比,前者的睫状体与晶体距离亦较短,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与其自身的解剖特点有关。其中晶体位置前移导致的瞳孔阻滞及继发的房角变窄是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共同机制;而睫状突肿胀、睫状体位置的改变及与年龄相关的晶体厚度增大是导致晶体位置前移的可能原发因素。对于急闭而言,瞳孔阻滞是其发病的更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吴娜  张红 《眼科研究》2007,25(8):605-608
目的 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对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后患眼进行检测比较,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UBM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后患者眼前节结构的变化,分别比较有晶状体组、人工晶状体组术前术后各测量参数的变化。结果 高眼压组术后瞳孔阻滞,睫状体全周脱离、水肿、前旋。参数测量:有晶状体组的高眼压组与正常眼压组前房深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0,P=0.049),房角开放距离500高眼压组与正常眼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9,P=0.050)。人工晶状体组的高眼压组与正常眼压组前房深度相比有统计学意义(t=2.066,P=0.050),高眼压组与正常眼压组睫状体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6,P=0.037)。结论 术后睫状体水肿前旋致前房变浅、房角变窄,导致眼压升高,参数测量提示有晶状体高眼压组术后较术前有前房变浅、房角开放程度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脱离巩膜环扎术后眼前节结构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ei W  Yang W  Chen Z  Zhu X  Wang J 《中华眼科杂志》1999,35(4):309-311,I017
目的 观察巩膜环扎术后眼前节结构的变化,探讨术后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30例(33只眼)孔源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后3-7天的活体奶前节形态结构,并分别进行定量测定,检查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配对tswcw,以P〈0.05作为差异有显著性标准。结果 术前1只眼存在裂隙样睫状体脱离。术后11只眼(33.3%)发生睫状体脱离,睫状体增厚水肿;术前睫状体厚度为(821.  相似文献   

11.
PURPOSE: To evaluate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ultrasound biomicroscopic (UBM) features of the anterior segment in eyes with primary congenital glaucoma. METHODS: UBM of 45 eyes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congenital glaucoma (39 previously operated and 6 unoperated eyes) and 28 control eye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UBM parameters were correlated with ocular biometry. Iris thickness, ciliary body thickness, ciliary body-lens distance, posterior chamber depth, and anterior chamber angle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with control eyes. Other features of the anterior segment were qualitatively evaluated. RESULTS: A thin, stretched-out ciliary body and abnormal tissue at the iridocorneal angle were features seen in 90% of UBM scans. Iris thickness and stretched zonules correlated with the axial length (r = -0.6 and 0.58, respectively; p = 0.04) but not with the mean corneal diameter. Abnormal insertion of the ciliary body to the posterior surface of the iris was noted in eight eyes (17%). CONCLUSIONS: The present study documents characteristic anterior segment dysplasia and ciliary body anomalies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congenital glaucoma.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眼压的变化与前房相关参数的关系,探讨眼压变化的相关机制。

方法:选取2015-01/12在我院肾内科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52例52眼(均取右眼为观察眼),根据Shaffer分级法并结合超声生物显微镜将52眼分为四组:宽房角组、窄房角组、极窄房角组及闭角组。分别在血液透析前和透析后60s内采取静脉血以计算血浆渗透压。采用回弹式眼压计分别在血液透析开始前30min内、透析2h后和透析结束后30min内测量眼压。在血液透析前和透析后30min内,分别采用角膜内皮细胞仪、眼部A超和超声生物显微镜进行中央角膜厚度、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房角开放距离、小梁虹膜角、虹膜根部厚度和睫状体厚度的测定。

结果:血液透析后血浆渗透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P<0.05)。血液透析不同时间点患者眼压的均数不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69,P<0.01),透析前眼压与透析2h眼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析后眼压与透析2h眼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透析不同分组患者眼压的均数不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4, P<0.01),宽角组眼压与极窄房角组眼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窄房角组眼压和极窄房角组眼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透析后各组睫状体厚度均变薄,但只有宽房角组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61,P<0.05)。血液透析后中央角膜厚度、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角距离、小梁虹膜角和虹膜根部厚度均降低,而晶状体厚度增加,但这些改变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液透析对眼压的影响与前房角功能状态相关,其中极窄房角是透析过程中眼压升高的危险因素,窄房角可能是危险因素,宽房角患者则相对安全。应及早对透析患者进行眼部筛查,关注窄房角结构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挫伤性前房积血术后睫状体脱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0月收治的Ⅲ级前房积血25例(25眼),首诊均曾作UBM检查未发现有睫状体脱离。行手术治疗后再次应用UBM检查并对眼前段形态结构进行定量测量。检查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例术后前房积血均完全消失,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眼压控制在21.0 mmHg以下;术后第2天UBM检查,睫状体脱离15例,其中全脱离10例,部分脱离5例,未沟通型者13例,沟通型者2例;术后睫状体脱离患者眼压较未脱离者低;睫状体脱离眼与对侧眼比较具有前房浅、睫状体厚度增加和小梁睫状体距离缩短的形态学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睫状体脱离于术后第14天均复位。结论挫伤性前房积血术后睫状体脱离大部分为未沟通型,2周内睫状体脱离复位;UBM对诊断睫状体脱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观察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结构的变化,进一步做疗效评价。方法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经虹膜切除术后暗室俯卧试验阳性的31例38眼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治疗前后均行眼前节裂隙灯显微镜、房角镜及UBM检查,对于治疗后无发作性眼压升高且连续两次暗室俯卧试验阴性的病例,应用0.5%托吡卡胺点眼散瞳后再行上述检查。结果36眼(94.7%)成功治愈。表现为:无青光眼发作、连续两次暗室俯卧试验阴性且散瞳试验均阴性。所有病例经治疗后周边前房深度均明显加深,静态房角镜检查小梁网可见范围增宽。UBM检查显示周边虹膜形态较术前明显变薄而平直,500um处小梁虹膜夹角(TIA500)、250um和500um处前房角开放距离(AOD250、AOD500)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周边虹膜厚度(IT1)明显变薄(p<0.01)。术后观察(1~2)年,疗效稳定且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可有效的改变周边虹膜形态,增加前房角宽度,防止瞳孔散大所造成的周边虹膜堆积,是治疗虹膜切除术后仍有急性发作或激发试验阳性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曹春林  薛春燕  李俊杰 《眼科研究》2010,28(10):979-983
目的采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L-OCT)、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及传统的A型超声3种不同的检测方法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眼前节解剖结构,评价3种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设计为诊断试验。对PACG合并白内障的患者30例42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于术前、术后1个月分别用SL-OCT、UBM及A型超声对眼前节进行测量,分析手术前后SL-OCT、UBM及A型超声测量的眼前节参数的变化,并比较3种不同的检查方法对眼前节测量参数间的差异,同时监测手术前后视力及眼压的情况。结果 SL-OCT、UBM、A型超声检测显示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中央前房深度(ACD)明显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695、t=-15.367、t=-6.981,P〈0.01);术后1个月SL-OCT和UBM检测500μm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小梁虹膜夹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周边部、中周部、瞳孔缘区虹膜厚度(IT)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1个月SL-OCT、UBM和A型超声3种检测方法测得的AC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060,P〈0.01;F=21.012,P〈0.01),术前和术后1个月SL-OCT和UBM检测的AOD500、小梁虹膜夹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d、7d、1个月眼压逐渐下降,视力逐渐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5.792,P=0.000;F=124.891,P=0.000)。结论 SL-OCT、UBM和A型超声可以客观、准确地提供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眼前节的解剖参数,为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的手术时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葡萄膜炎的超声生物显微镜图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小于  刘杏  王岚  陈秀琦  钟毅敏 《眼科学报》2004,20(2):98-100,106
目的:探讨葡萄膜炎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的图像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应用UBM对20例36只眼在我中心诊断为葡萄膜炎的患者进行眼前段检查,包括前房、前房角、后房、睫状体及玻璃体基底部,并对其图像进行分析。结果:20例36只眼的UBM图像可显示不同的改变,主要有前房点状高反射回声影;虹膜前粘连或部分虹膜前粘连,房角关闭;虹膜后粘连、高度膨隆、瞳孔闭锁;后房团片状回声影;睫状体水肿、平坦部“雪堤样”片状回声影;玻璃体基底部点、线状高反射回声影。结论:UBM可显示葡萄膜炎眼前段不同的病理改变,可为葡萄膜炎的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睫状体复位联合玻璃体手术在治疗伴有睫状体脱离的复杂眼外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严重钝挫伤患者20例(20只眼),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探查所有外伤眼睫状体360°全周脱离,离断口的范围在3~5个钟点,其中6例伴有不同程度的房角后退.术前眼压4~17mmHg,12例IOP≤6mmHg.伴随症状包括外伤性扩瞳、浅前房、前房积血、虹膜根部离断、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等.所有患眼施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睫状体修补术.结果 术后UBM检查睫状体脱离消失,离断口封闭.术后1月眼压13≤21mmHg,平均(17±3.15)mmHg.随访所有外伤眼视网膜在位,屈光间质清晰.结论 对于复杂眼外伤,尤其是伴有低眼压的患者,术前应常规行UBM检查.对于睫状体离断口范围超过2个钟点的,在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同时要联合睫状体修补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