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睫状肌麻痹下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了解电脑验光能否取代检影验光,方法:随机选择门诊睫状肌麻痹下的屈光不正患者的301例602眼(1例除外)全部进行远近眼力,外眼和眼底检查,均无眼前节炎症,白内障、眼底病和其他眼疾,使用日本生产的7100型自动验光仪先作电脑验光、再作检影验光。然后选其中双眼均为复性近视散光和复性远视散光者进行对比。结果:两种验光测得的散光轴轴向相同或极相近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复性近视散光眼,散光轴轴向的屈光度,电脑验光比检影验光平均每眼高-1.00D,经统计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复性远视散光组,散光轴轴向的屈光度,电脑验光比检影验光平均每眼低+1.00D,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电脑验光检测复性近视散光和复性远视散光患者的散光轴轴向,接近于检影验光的结果,但其所测得的屈光度误差的精确度却超过了0.12-0.25D,故电脑验光还不能取代检影验光,因电脑验光简便,快速、可为检影验光提供参考,并可用于屈光不正的群体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5年11月16日起应用Keracor116型准分子激光器治疗近视性屈光不正287例,531眼,现将其中部分随访结果报告如下:观察对象:(1)年龄18岁~45岁,平均年龄28.8岁,两年内屈光度变化不超过1D。(2)按屈光度分组:一组:-2.5D一6.75D,34眼;二组:-7.00-10.00,37眼;三组:-10.0D--14.0D,16眼。全部1次切削完成。(3)散光度:-0.25D—-4.0D。(4)无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身心健康。(5)散睦前后用TOMEY电脑仪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段(包括角膜表面及厚度正常),通光体无严重混浊,…  相似文献   

3.
孙怡 《临床眼科杂志》1996,4(3):172-173
近年来随着眼屈光手术的进展,对近视眼的屈光指数进行活体结构测量显得尤为重要。现就作者对近视眼角膜曲率半径与眼轴长度的测定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对象:我院1995年9月~11月行近视屈光手术的患者185例,其中男110例,女75例,共计370只眼。年龄18~49岁,平均为25.9岁。行检影及电脑验光近视度为-2.00D~20.25D,根据屈光度不同分为四组:低度组(≤-3.00D)24只眼;中度组(-3.25D~6.00D)99只眼;高度组(-6.25D~10.00D)136只眼;超高度组(>10.25D)111只眼。2.方法:用美国产DGH—4000型眼用A…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引起中青年复性近视散光角膜形态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分别测量333例666眼18~46岁复性近视散光(-1.00DC以上)患者的角膜地形图、非接触眼压、角膜中央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并进行散瞳检影验光、记录散光度数及轴位,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角膜地形图的散光度与验光散光度呈正相关(r=0.68,P〈0.01),其回归方程Y=0.145±0.678X(F=569.7,P〈0.01);角膜地形图的散光轴与验光散光轴呈正相关(r=0.229,P〈0.01);CCT与眼压呈正相关(r=0.422.P〈0.01),其直线回归方程为Y=-3.479±0.037X(F=143.54.P〈0.01),角膜CCT大约每增加37μm,眼压上升1mmHg(1kPa=7.5mmHg);CCT与屈光度无明显直线相关关系(r=0.003,P〉0.1)。结论中青年复性近视散光68%由角膜散光决定,对患者作出诊断及处理之前,应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二次切削对近视性角膜切削术欠矫的疗效。方法对23例(30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欠矫而采用光学性角膜切削术,术前平均屈光度为-8.888D(-3.5—-15.5D),其中4眼为中度近视(-3.25~-6.00D),8眼为高度近视(-6.25~-9.00D),18眼为超高度近视(≥-9.25D)。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4月表明,70%的裸眼视力≥1.0。0.5≤9眼(30%)的裸眼视力<1.0,平均屈光度-0.333±0.603D。角膜混浊与一次术后相近。结论 准分子激光二次切削治疗近视性角膜切削术后欠矫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角膜地形图仪与散瞳验光测得的散光差异。方法以138眼(74例)近视眼为研究对象,角膜地形图仪记录角膜地形图形态、角膜屈光度、角膜散光度;散瞳后应用全自动电脑验光仪结合带状光检影及试镜.确定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和轴位。所有数据用SigmaSTAT软件包进行统计学配对t检验。结果二组总的平均散光度,散瞳组为-1.21±0.9D,角膜地形图组为-1.37±0.63D,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平均散光轴位:散瞳验光组为100.14°±76.4°,角膜地形图组为96.80°±78.0°,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角膜地形图仪和散瞳验光记录的散光度有差异性,轴位无显著性差异,在设计屈光性手术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科于1992年6月用现代国际通用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器械和设备开展了放射状角膜切开术,至1993年4月已作手术217例(429眼)。现将429眼手术结果及对随访6~10个月的186眼疗效观察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病例:男155例,女62例,共217例,其中5例为屈光参差行单眼手术,合计429眼。年龄最小18岁,最大43岁。近视屈光度一2.00D—一11.00D,平均为一5.85D。其中低度近视(一LOOD~L75D)24眼占5.59%;中度近视(一3.00D~5.75D)208眼占48.49%;高度近视(-6.00D—-11.OOD)为197眼占45.92%。矫正视力均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8.
准分子激光散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复合性近视散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散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astigmatic refractive keratectomy,PARK)矫治复性近视散光的有效性、准确性和预测性。方法 采用Commpak-200型准分子激光机,对34例46眼复性近视散光行角膜椭圆形切削,根据散光度大小分为2组;A组(-1.75~-2.75D),B组(-3.00~-5.25D),并随访0.5a以上,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械法一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散光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散光等于和高于-1.00D的复性近视散光和单纯近视散光214例(417眼)运用Epi—LASIK矫正,顺规散光138例(270眼),逆规散光46例(91眼),斜向散光30例(56眼)。散光-1.00D~-3.00D者344眼,~3.00D- -6.00D者73眼。结果术后刺激症状轻微,314眼(76.29%)疼痛评分为0~1分。术后6月达到预期矫正视力者384眼(92.09%),实际矫正散光度接近术前预测矫正散光度。角膜地形图由术前354眼(84.93%)对称蝴蝶结形和不对称蝴蝶结形,术后6个月321眼(77.14%)为圆形和椭圆。术后hase反应-1.00D~-3.00D和-3.00D以上两组对比,hase2级及2级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pi—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散光安全有效,haze反应轻,视觉质量好。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固体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散光的疗效,采用LightBlade固体激光手术系统对44例60眼复性近视散光同时竟性进行近视和散光角膜切削术,随访6~12个月,对手术前后屈光度变化,视力结果统计分析,并与同期手术的单纯近视进行比较。结果:60眼平均球镜屈光度从-6.74±2.14(-0.75-16.00)D降到-0.147±0.23(-0.25-0.75)D柱镜度从1.62±0.53(0.75-4.75)D降到0.064±0.27(0-0.75)D。裸眼视力0.5,57眼95%,裸视力1.04者7眼73.33%。单纯近视术后裸视力0.5和1.0的分别是94.23%和75%,复性近视散光和单纯近视的固体激光疗效无明显差别(P>0.1)。结论:LightBlade固体激光手术系统治疗近视散光安全有效,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11.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低、中、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应用波长193nm的ArF准分子激光对147例(289眼)屈光度在-1.00D~-20.00D的近视及近视散光行LASIK治疗。结果对289眼随访6-10月,92%术后探视达到或超过术前最好矫正视力,10%的裸视达2.0,89.6%的术后屈光度在±1.00D之间,欠矫25眼,欠矫率仅为8.7%,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LASIK手术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优于PRK手术,是一种更加准确、有效和安全的屈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显微板层角膜切除术后角膜地形图和临床屈光变化的关系,对近视屈光度-7.00D~-32.00D的26例42眼高度近视眼于术前及术后6~9月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并与同期的验光结果行对比。结果角膜地形图数值分析与临床效果有较大的差异,且综合指标呈下降趋势,与疗效不符。结论该差异的产生与地形图仪分析软件设定范围有关,手术增加的散光与切削区偏心有关,但该偏心多与视轴中心吻合,故对术后视力恢复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采用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831例(1637眼),其中第1组:屈光度-1.00D至-6.00D,共574例(1140眼),平均屈光度-3.73D;第2组:屈光度-6.25D至-10.00D,共210(414眼),平均屈光度-7.34D;第3组-10.25D至-18.00D,共47例(83眼),平均屈光度-12.03D。结果术后总眼数中裸眼视力大于或等于0.5者1617眼(98.82%),总眼数中裸跟视力大于或等于1.0者1407眼(85.94%)。约有接近1/3病例在术后可以超过术前矫正视力l到2行。结论飞点扫描准分产激光治疗近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为个性化LASIK治疗近视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王勤  韩兵 《眼科新进展》1997,17(1):31-33
研究角膜厚度,直接关系到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的实施。我们对168例(332眼)近视眼患者及健康者25人(50眼)进行了角膜厚度测定,从中获取了一些有趣的数据,兹整理报告如下。一般资料一、检查对象近视组:欲行RK术问168例近视患者,男性if)8人,女性60A年球员大青38岁最个者17岁,平均227:扦《听有如)老幼生目动验光仪和散续b义iyt它为近况.<一3()31眼、一30D—一AOD〕门眼.>一6cDv4眼,屈光度最低者一2.0(),最高者一9.50D..正常组25人,为全身健康状况良好的男性青壮年,年龄最大者48岁,最小者23岁.平均31上7…  相似文献   

15.
我院从1991年4到1993年8月共作放射状角膜切开术430例(858眼),取得良好效果,采取了一些措施提高该手术的疗效,减少并发症,总结如下。对象和方法1.一般情况:本文430例(858眼),男243例(466眼),女196例(392眼)。年龄20~45岁,平均24.6岁。近视度数:-2.00—-12.00D,<-6.00D798眼,占93%。2.手术方法:全部采用从中央向角膜缘的离心性切口,切口深度达透明区边缘处角膜厚度的95%左右。散光少于一1.50D者不作横切口,但散光度数折半并入球镜度数统一考虑手术量。透明区大小、切口条数与近视度数的关系见附表。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准分子激光(NIDEKEC—5000型)治疗24D以下.伴或不件5D以内散光的近视眼。214只治疗眼随诊6个月以上。结果随诊1年以上的病例显示术后3个月屈光度及视力基本稳定。术后6个月时,在等值球镜度低于6D的治疗眼中,裸眼视力≥1.0者占92.04%,≥0.5为100%,80.53%的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99.12%的眼屈光度在预定矫正度数的±1.00D以内。低于10D的高度近视眼也有近似的疗效。214只治疗眼中操眼视力≥1.0者占78.97%,≥0.5为90.65%,72.43%的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88.32%的眼屈光度在预定矫正度数的±1.00D以内。6只眼(2.80%)最佳矫正视力减少2行以上,有Ⅱ级以上Haze的有7眼间(3.27%)。结论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具有很高程度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在<10D的近视眼中更显示了良好的预测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59例118只眼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屈光不正的早期改变进行分析。全部病例术前由专一验光师用睫状肌麻痹剂扩瞳检影验光,并根据其屈光不正情况将其分成轻、中、重度近视及复性近视散光4组。在术后第2周、3个月及9个月时分别再用同一方法验光。发现轻、中度近视组术后裸眼视力均明显提高,近视度明显减少,其屈光度变化在0.25~1.75D之间且保持较稳定状态;高度近视组在1.50~6.25D之间;复性近视散光组在0.50~2.50DCA之间;后两组且不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性近视散光与单纯近视的角膜形态差异。方法近视88眼.分为复性近视散光组44眼,单纯近视组44眼,用角膜地形图仪检测角膜形态,并进行统计分析及组间比较。结果二组近视角膜前表面屈光力SlmK、ACP组间无差异(P>0.05),角膜表面散光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形态SRI、SAI值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复性组检影散光与角膜表面散光值无显著差异;角膜地形图类型在复性组以对称性蝴蝶结形和非对称性蝴蝶结形为主,单纯组则以规则圆结形和非对称性蝴蝶结形为主。结论角膜散光是复性近视散光与单纯近视之间角膜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散光眼与近视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了解生长发育期眼的散光与正视化及近视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查4 ~7 岁和10 ~16岁两组对象的屈光情况,部分病例随访3 年以上,睫状肌麻痹下验光,角膜曲率计测角膜散光。随访3 ~12 岁混合散光患儿21 眼。鸡41 只于出生次日行单眼角膜散光术,另眼对照,观察屈光及A超和游标卡尺测球径。结果:散光发生率为71.4% 。4~7 岁组中散光眼和无散光眼随访3 年以上,平均远视屈光度分别降低+ 0.94±0.86D和+0 .58 ±0.48D,差异明显(t= 2.57,P<0.01) 。10 ~16 岁组中散光眼和无散光眼随访3 年以上平均近视屈光度分别增加-1.21±0 .63D和- 0.625 ±0.29D,差异显著(t= 5.85,P< 0.001)。混合散光眼3 年后多转变为复性近视散光。动物人工角膜散光可诱发低度近视屈光,与对照眼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鸡实验眼轴长多大于对照眼,组织病理学无明显改变。结论:散光在人及动物生长发育期可加速眼的正视化及诱发眼的近视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小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应用国际通用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标准器械及设备选择近视屈光度-2.00~-8.00D,平均-4.75D的31例62只眼进行微小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结果术后5天术眼的平均屈光度为+1.00D,实际矫正屈光度-5.75D,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小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具有术中不出血,术后反应轻,视力波动小,屈光度矫正良好,特别是抗暴力强,防止眼球破裂等潜在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