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目的了解6月~3岁婴幼儿屈光状况,探讨婴幼儿屈光筛查的标准,早期发现屈光异常,早期干预,防治弱视。方法对我科常规体检和幼儿园入园体检的3565(7130眼)名婴幼儿,运用屈光筛查仪进行屈光筛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月~组的屈光异常率为37.7%,1岁一组异常率为14.6%,两组屈光异常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岁~3岁组异常率为12.7%,与1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屈光值均数也有相应的差异,柱镜度差异较大。结论6月。3岁的婴幼儿屈光异常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运用屈光筛查仪行婴幼儿屈光筛查时,建议把常规的屈光异常范围与统计结果中的P5~P95范围结合分析,进一步检查与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6月~6岁儿童双眼屈光状态,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眼卫生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视力发育。方法采用美国伟伦公司的Suresight手持式视力筛选仪,对1466例儿童的双眼进行屈光状态检查,并从性别、年龄、屈光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屈光筛查异常者转眼科进一步诊治。结果 1466例6月~6岁儿童中屈光异常人数503例(1006眼),总异常率为34.31%;男、女童屈光异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2426,P>0.05);屈光异常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与母亲视力异常。结论重视儿童视力发育状况,早期屈光筛查,早期干预,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导致不良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3.
Suresight筛选仪在儿童屈光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为了快速、初步了解学龄前儿童群体中的屈光状态及变化,及时发现超出生理范围可能影响视力的屈光异常,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弱视。方法用Suresight筛选仪自然状态下筛查15933人(31866眼)。对屈光异常者中313人(626眼)做散瞳验光明确诊断。结果6月~5岁儿童群体屈光筛查,屈光异常率为18.89%。超过仪器测量范围及仪器测量不出者占2.31%。各年龄段中,6个月屈光异常率最高,1岁以后下降,4~5岁又有上升趋势,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统计学意义(χ2=431.05,P<0.01)。复查屈光异常者313人(626眼),自然状态下Suresight筛查仪筛查的屈光异常结果与散瞳检影比较,球镜度数相关系数r=0.536(P<0.01)。柱镜度数相关系数r=0.754(P<0.01)。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自然状态下Suresight筛选仪在仪器测量范围内的屈光筛查异常者中,24.45%确诊为弱视。超过仪器测量范围及仪器检测不出者,均为弱视。结论Suresight筛选仪适用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屈光筛查,对屈光筛查异常者应尽早行静态屈光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幼儿屈光状态,尽早发现屈光异常,及时排除有关眼病,诊断、治疗弱视.方法 Suresight 筛查仪于自然光线的室内筛查眼保健门诊的20336名6个月~5岁的幼儿屈光状态,对3~5岁屈光异常的287人(574只眼)散瞳验光确诊.结果 40672只眼屈光筛查,屈光异常为17.89%,6月~组屈光异常率最高,占26.06%,随年龄增长,屈光异常有下降趋势,3岁~组稍有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1).3岁~组筛查仪在仪器测量范围内的屈光筛查异常者中,17.99%确诊为弱视.对筛查仪显示±9.99的57眼散瞳检影均确诊为弱视.多次筛查仪无读数的5例6个月幼儿,4例确诊为先天性白内障,1例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结论 Suresight筛查仪适用于儿童眼保健门诊使用,特别是6个月~5岁幼儿的屈光状态观察,筛查仪显示±9.99者要尽早散瞳验光,对多次筛查仪检测无读数者及时做相应的眼科检查.  相似文献   

5.
学龄前儿童弱视相关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甸萍  王洁  钱俊  傅东红  陆融  林菁  藏涵怡 《眼科》2007,16(2):135-136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弱视的相关因素,为群体防治弱视提供依据。设计 横断面调查及问卷调查。研究对象 2635例3-6岁学龄前儿童。方法 采用美国伟伦公司SureSight手持验光仪在本市6所幼儿园对2635例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屈光检查,对屈光异常者用1%阿托品眼液扩瞳检影,矫正远视力40.8诊断为弱视。同时对这些儿童及家长进行11项弱视相关因素问卷调查。主要指标 弱视儿童的屈光不正家族史,母孕史,儿童发育史等。结果 2635例学龄前儿童中,弱视98例(188眼)。在11项弱视相关因素中屈光不正家族史、早产窒息史、婴儿期眼遮盖史和儿童偏食史(肉类、鱼类)这5项与儿童弱视相关,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生有明显的相关因素,是防治弱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刘虹  王菁  李桥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4):657-659
调查南京市江宁百家湖社区学龄前儿童的双眼屈光状态及同时视,分析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的分布、屈光不正的患病情况及同时视情况。 方法:采用带状光检影镜,TSJ-IV型同视机在半暗室光线非散瞳下对南京市江宁百家湖社区7所幼儿园3~5岁儿童1352例的双眼屈光状态及同时视进行检查,其中男孩728例,女孩624例,对检查结果按屈光状态检查及同时视检查分类,并分别统计不同年龄组的结果。 结果:屈光状态检查中,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率为13.35%,5岁~组屈光不正率最高,但各年龄组无统计学差异(P=0.408)。屈光不正眼中,3岁~、4岁~、5岁~年龄组远视、散光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3),4岁~年龄组散光占比高于其他组。同时视检查发现视轴异常162例,占总人数12.01%。其中视轴向内偏斜角>+5°占96.30%,向外偏斜角>-5°占3.70%。3岁~、4岁~、5岁~年龄组视轴偏斜异常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3岁~组异常率最高,视轴向内偏斜为主(P=0.001)。视轴偏斜异常162例,屈光状态以正视为主,占81.48%(132/162),视轴偏斜异常的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患病率与视轴正常的儿童屈光不正的患病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25)。 结论:南京市江宁百家湖社区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主要类型为散光和远视,双眼同时视检查异常以视轴向内偏斜为主。在半暗室光线下行非散瞳检影并同时行双眼同时视检查可作为幼儿园屈光状态及初级视功能检查的有效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检影法调查南京市江宁百家湖社区学龄前儿童的双眼屈光状态,了解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带状光检影镜,在半暗室光线菲散瞳下对南京市江宁百家湖社区7所幼儿园3~5岁儿童1352人的双眼屈光检查,其中男孩728人,女孩624人,对检查结果按不同年龄组统计分析.结果 1.共2704只眼接受检影检查,屈光不正率13.35%(361/2704).3岁~、4岁~、5岁~年龄组屈光不正率分别为12.38%(104/840)、13.07%(120/918)、14.48%(137/946),5岁~组屈光异常率最高,但各年龄组无统计学差异(x2=1.791,P=0.408).2.屈光异常361只眼中,远视155只眼(42.94%),散光204只眼(56.51%),近视2只眼(0.55%).3岁~、4岁~、5岁~年龄组远视、散光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x2=11.317,P=0.003),4岁~年龄组散光高于其他组.结论 1.在半暗室光线下行非散瞳检影可作为幼儿园屈光状态检查的有效筛查手段.2.南京市江宁百家湖社区3~5岁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患病率不低,各年龄段屈光状态无明显差异,屈光不正主要类型为散光和远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武汉市新洲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状况及弱视患病率。方法:受检儿童3211例使用目前我国通用的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3岁及以上视力低于0.5,4~5岁低于0.6,6~7岁低于0.7或双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者,通知到医院门诊复诊。结果:受检儿童3211例视力异常检出率为7.51%。视力异常眼的屈光状态以远视为主;在屈光不正性弱视中,轻度弱视占比例最大,中度弱视次之,弱视患病率为6岁组3.68%,5岁组3.76%,4岁组7.93%,3岁组16.48%。各年龄组的视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各年龄组视力主要分布:3岁(0.5518±0.1910)、4岁(0.6444±0.1584)、5岁(0.6662±0.1544)、6岁(0.7601±0.1119)。视力异常率在3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异常率在4~6岁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的视力呈动态发育过程,对弱视的诊断应考虑年龄因素。应加大弱视常识及危害性的宣传,提高家长、社会对弱视的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开封市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的动态变化规律和特点,为指导儿童眼保健,降低弱视、近视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至2010年每年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5所幼儿园3~6岁儿童7862名应用美国伟伦Suresight验光仪进行屈光度筛查,屈光异常者进一步常规检查,散瞳验光,明确诊断,综合治疗。结果 (1)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率由2008年13.7%增至2010年16.8%;随年龄增长,异常率增高;男女性别间无差别,但左眼异常率高于右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屈光异常者经复查视力,三个年龄组异常符合率分别为63.1%、68.9%、61.7%,随年龄增长,符合率增加,4~5岁组最高,6岁组下降且最低。(3)共筛查23586人次47172眼,所有儿童动态屈光构成比以远视性为主,占97.8%,近视性、正视、混合散光分别占0.2%、0.2%、1.8%,各年间各年龄组间无明显差别。(4)散瞳验光1733人,确诊弱视1409人占81.3%。弱视屈光类型以远视为主占75.9%,近视、混合散光分别为5.2%、18.9%。3年变化趋势为:远视成分逐年降低,近视有所增加,尤其混合散光比例明显增加。结论定期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和屈光度检查,掌握各年龄变化规律和特点,对指导儿童眼保健、儿童眼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山市学龄前儿童斜视和弱视调查情况及解决对策.方法:随机抽取中山市市区及镇区34所幼儿园3~7岁学龄前儿童7291名14582眼进行屈光筛查,对于屈光异常者采用浓度为10g/L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测定儿童的矫正视力,确定弱视.采用检影验光测定屈光性弱视,采用角膜映光法、交替遮盖法等完成斜视的筛查,分析中山市学龄前儿童的斜视、弱视情况.结果:入选的7291名学龄前儿童中有687名屈光异常,异常率为9.42%,236名弱视,检出率为3.24%,13名斜视,检出率为0.18%.3~<5岁及5~7岁年龄段屈光异常、弱视及斜视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6名弱视中215名屈光不正性弱视,占总弱视的91.10%;13名儿童斜视性弱视,其中8名共同性内斜视,5名共同性外斜视;8名形觉剥夺性弱视,斜视性弱视与形觉剥夺性弱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6名中3~<5岁轻度弱视儿童构成比高于5~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中度和重度弱视儿童构成比低于5~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山市学龄前儿童斜视弱视发生率相对较高,应该早期筛查,对于异常儿童尽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提高儿童视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屈光不正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通过屈光筛查和微量元素测定,选择192例屈光不正儿童和192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屈光不正组儿童的血锌、血铜、血钙和血铁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汉族儿童血锌、血铁含量明显高于维、哈少数民族儿童,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量元素,尤其是锌、铜、钙和铁含量与儿童屈光不正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背景羌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有特定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羌族人群的疾病谱以及结膜囊细菌状况是否与汉族有差别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目的了解羌族与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的异同。方法研究遵循统一的调查流程及方法。由经过培训的眼科医师整群抽取四川北川县2个羌族聚居点的中老年人106人212眼及居住地地域近似的2个汉族聚居地160人320眼进行眼科检查、问卷调查并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48h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2组受检人群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羌族和汉族受检者的人口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P=0.57)。羌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9.43%,汉族为6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7,P=0.13)。羌族结膜囊多种细菌共存者占26.20%,汉族为11.80%;羌族人群中多种细菌共存的构成比明显高于汉族(X^2=106.40,P=0.00)。羌族结膜囊中棒状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20.70%,汉族的为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75,P=0.00);羌族结膜囊中表皮葡萄球菌培养的阳性率为21.70%,汉族人群为1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9,P=0.17)。结论羌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与汉族中老年人基本相似,羌族和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的细菌大多为单一菌株,但羌族人多种菌株共存的现象比汉族更为多见。羌族人与汉族人结膜囊细菌属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3~6岁视力低常儿童的屈光状态分布并探讨不同屈光类型与弱视发生的关系。方法描述性研究。对674例(1 348眼)3~6岁裸眼视力低于正常(3岁≤20/40,4岁≤20/32,5岁及以上≤20/25)儿童进行阿托品散瞳后验光检查屈光状态及矫正视力。分析不同年龄段、弱视眼和非弱视眼的屈光状态分布,不同年龄段屈光参差分布以及屈光参差与弱视发生的关系。不同年龄段屈光分布的构成比及弱视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视力低常儿童中屈光分布以远视为主,近视发生率较低;随着年龄增加,远视所占比例逐渐降低,近视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99.7,P<0.001)。弱视眼和非弱视眼屈光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20.1,P=0.01);弱视眼中前3位屈光类型分别为复性远视散光(59.4%)、单纯远视散光(17.8%)和混合性散光(15.8%),而单纯近视眼中无弱视发生。双眼等效球镜度差值≥1 D时容易引起屈光参差性弱视,并且弱视发生率随屈光参差程度增大而升高(χ²=62.9,P<0.001)。结论学龄前视力低常儿童的屈光状态分布以远视为主,远视性屈光不正、散光、屈光参差等屈光异常更容易引起弱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和当地汉族小学生斜视弱视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差异性和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勐腊县7 214名6~15岁在校小学生,检查包括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位、眼前节和眼底情况等,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1)所有研究对象中,斜视患病率为2.12%(外斜视占85.62%),弱视患病率为0.60%(屈光性占74.42%);(2)斜视患病率在性别、年龄和民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外斜视患病率在民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祜族比汉族发生外斜视风险高(OR=1.86,95% CI:1.12~3.09)。直系亲属斜视或外斜视者、近视、远视均是斜视的危险因素(P<0.05,OR>1),其中近视是外斜视的危险因素(OR=2.13,95% CI:1.32~3.44); 随近视度数增加,外斜视的OR值增大(P<0.05);(3)弱视的患病率在性别、年龄、民族方面无差异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视和远视均是弱视的危险因素(P<0.05,OR>1)。

结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少数民族青少年儿童直系亲属有斜视者发生斜视的危险性高,外斜视有一定民族差异性; 近视和远视均是斜视、弱视的主要危险因素,斜视、外斜视的患病风险随近视屈光度的增加而加大。当地的低弱视率和屈光不正患病率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近视眼的流行病学状况、分析相关因素,为早期预防近视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佛山市五区属下幼儿园5182例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使用尼德克AR-20快速电脑验光仪对所选儿童进行屈光筛查。可疑近视者和屈光度≤+2.00D者予10g/L阿托品眼膏涂双眼3d,由专人进行视网膜检影。确诊为近视及屈光度≤+2.00D的儿童由专人进行近视相关因素调查。确诊为近视者经适当的屈光矫正后,每6mo进行1次屈光复查,按要求进行为期1a的随访。结果:学龄前儿童近视眼患病率为1.95%,城区2.10%,农村1.80%;其中3~<4岁占0.98%,4~<5岁占1.96%,5~6岁占2.45%。相关因素分析:学龄前儿童近视眼发生与近亲近视史密切相关。城区与农村学龄前儿童近视眼发病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学龄前儿童近视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冯晶晶  李亚平  闫琦  乔爽  陈巍  李晓慧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0,18(3):120-120,I0001,I0002,124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儿童的屈光状况,为防治屈光不正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uresight手持自动验光仪对17356名4月~6岁儿童(34712只眼)进行屈光检查。结果儿童群体屈光筛查异常率为21.22%。随年龄增长,屈光异常率逐渐下降,3岁时明显下降,4~5岁时又有上升趋势。屈光不正中散光占多数,为19.16%,但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从各年龄组球镜、柱镜均数可看出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其屈光值逐渐减低。统计得到了各年龄组球柱镜的参考值范围。结论了解儿童各年龄屈光状况非常必要,可以发现潜在问题,预测发展趋势,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背景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民族结膜囊的菌种分布有所不同,可能与其居住环境有关.了解不同民族结膜囊菌种的分布特点对感染性眼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藏族与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的异同.方法 整群抽取四川甘孜州康定县、九龙县各1个藏族聚居地40岁以上藏族人群145人,九龙县1个及康定县2个汉族聚居地汉族人群173人,共计346眼进行调查,取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分离鉴定,比较藏族与汉族人群的检查结果.结果 受试的藏族和汉族人群的性别及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987,P=0.320;t=1.142,P=0.254),两组人群农牧民和非农业人口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57,p=0.000).藏族人群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0.7%,汉族为60.4%,藏族人群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042,P=0.014).藏族结膜囊多种细菌共存者占11.6%,汉族为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7,P=0.869);藏族人群结膜囊中表皮葡萄球菌培养的阳性率为26.6%,汉族人群为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50,P=0.060);藏族人群结膜囊内棒状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15.9%,汉族人群为1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8,P=0.618).结论 四川甘孜州藏区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较汉族中老年人低,藏族和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的细菌的种类及分布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蚕蚀性角膜溃疡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w基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7例中国汉族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血样,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来进行HLA-Cw基因分型。正常对照组来源于已知的研究资料。结果蚕蚀性角膜溃疡组HLA-Cw01、Cw02、Cw03、Cw04、Cw07、Cw08、Cw12、Cw14和Cw15的基因频率分别为20.59%、2.94%、26.47%、5.88%、11.76%、17.65%、5.88%、2.94%和2.9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HLA-Cw与蚕蚀性角膜溃疡致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现况,并对其屈光状态进行分析。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21-12/2022-01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北京市通州区9所幼儿园3~6岁儿童1 513人3 026眼,均进行视力和屈光度检查,并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视力和屈光度分布情况。结果:纳入儿童视力低常率为15.47%,屈光异常率为14.24%,且随着年龄增长,屈光异常检出率减少,而屈光异常类型以单纯近视性散光为主(11.46%),随着年龄增加,单纯性远视率逐渐降低,单纯性近视率逐渐增加。屈光度检查结果显示,纳入儿童球镜度为0.50(0.25,1.00)D,柱镜度为-0.25(-0.50,-0.25)D,等效球镜度为0.375(0,0.625)D。不同年龄段儿童球镜度和等效球镜度均无差异(P>0.05),但柱镜度有差异(P<0.001)。结论:3~5岁儿童视力低常率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6岁后又呈增加趋势。3~6岁儿童屈光异常以单纯近视性散光为主。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情况应重点关注,应定期进行视力和屈光状态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各民族13~16岁青少年眼部生物学参数及视力不良率的差异。 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包头市13~16岁中学生1326例(2652只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01例(1402只眼),女性625例(1250只眼);年龄13~16岁,平均年龄(14.3±1.1)岁。全部受检者共包含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及达斡尔族等5个民族。使用智能视力筛查系统检查所有受检者的裸眼视力;使用KR-8900型电脑验光仪进行屈光度检查;使用Lenstar900型眼部光学生物测量仪检查受检者的角膜曲率、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及眼轴长度等眼部生物学参数。视力不良的诊断标准为裸眼视力≤0.8,近视眼为等效球镜屈光度<-0.50 D。视力不良、近视眼及远视眼的患病数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角膜曲率、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及眼轴长度为计量资料,以±s表示,总体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当总体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时再采取LSD法进一步两两比较。 结果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及达斡尔族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64.5%、56.6%、56.3%、58.0%及52.6%。各民族视力不良率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42,P<0.05)。各民族中学生的远视眼患病率分别为6.8%、6.9%、6.3%、7.1%及7.7%,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0,P>0.05)。各民族中学生近视眼的患病率分别为57.6%、49.7%、50.0%、50.9%及44.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81,P<0.05)。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及达斡尔族中学生的角膜曲率分别为(44.10±1.11)D、(42.49±0.80)D、(42.27±1.38)D、(42.69±0.98)D及(42.88±1.26)D,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26,P<0.05)。经LSD法两两比较,汉族与蒙古族、回族、满族及达斡尔族中学生角膜曲率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4,3.627,2.793,2.435;P<0.05)。各民族中学生的前房深度分别为(3.38±0.19)mm、(3.28±0.13)mm、(3.41±0.18)mm、(3.25±0.13)mm及(3.30±0.12)mm,各民族中学生前房深度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53,P>0.05)。各民族中学生的晶状体厚度分别为(3.33±0.17)mm、(3.34±0.22)mm、(3.22±0.11)mm、(3.25±0.14)mm及(3.35±0.18)mm,各民族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211,P>0.05)。各民族中学生的眼轴长度分别为(25.14±0.72)mm、(23.33±1.17)mm、(25.00±0.96)mm、(24.89±1.28)mm及(23.38±0.74)mm,各民族中学生眼轴长度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09,P<0.05)。经LSD法两两比较,汉族与蒙古族及达斡尔族中学生眼轴长度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3,3.934;P<0.05);汉族与回族及满族中学生眼轴长度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3,0.579;P>0.05)。 结论包头市少数民族中学生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是近视眼,少数民族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低于汉族,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是影响蒙汉族中学生屈光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