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青少年型关节炎与葡萄膜炎的关系。HLA-B27相关的脊椎关节炎儿童可伴发前葡萄膜炎。IgM类风湿因子阴性的青少年类风湿性关节炎(JRA)患者有20%并发双眼慢性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JRA患者发生葡萄膜炎的危险因素有:女性、少数关节发病的关节炎、循环抗核抗体阳性和HLA-DW5及HLA-DPw2抗原阳性。关节炎患儿发病7年后很少再并发葡萄膜炎。葡萄膜炎的视力预后良好者占25%,一般者占50%,其余25%因并发性白内障或继发青光眼而较差。细胞毒素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大,不宜用于治疗顽固性葡萄膜炎。继发性炎性青光眼的疗效不能令人满意,但晶体囊膜切开摘出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对并发性白内障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慢性葡萄膜炎的常见并发症——并发性白内障,可用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一直是采用白内障囊内摘出。近年来的报告,有用晶体—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者。本文作者首次报告对一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施行囊外摘出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并与一组单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者进行比较。作者于1981~1987年收集了38例(44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病例,其中27例(32眼)做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加人工晶体植入,11例(12眼)只做白内障囊外摘出,并由相同的医生完成。这组病例平均年龄40岁(8~70岁),男17例,女21例,均为慢性葡萄膜炎,  相似文献   

3.
葡萄膜炎是一种常见眼病,常引起白内障和玻璃体混浊而致盲。这种并发性白内障用常规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不满意,因为:①常有虹膜后粘连。给晶体囊内或囊外摘出造成困难;②由于玻璃体混浊,也使单纯白内障摘出术后视力提高不良;③手术会激惹,加重葡萄膜炎。Diamond 和Kaplan 于1978年首先报告了13例15眼用经睫状体平部作晶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简称ppl 和ppv)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获得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有葡萄膜炎引起的继发性青光跟和并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13例(15眼)同时患有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和并发性白内障的患者行连续环形撕囊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并发症、眼压和视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术后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3个月的视力平均为0.34±0.19,明显好于术前0.05±0.07(P<0.05);术后3个月跟压和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的种类分别为2.03±0.31kPa(15.21±2.36mmHg)和0.83±0.32种,较手术前的2.33±0.14kPa(17.5±1.03mmHg)和2.7±0.21种减少(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葡萄膜炎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和并发性白内障的又一种新的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术中前房及术后球旁注射曲安奈德对前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渗出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75例(75只眼)前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行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实验一组25例,术中前房内注射曲安奈德3 mg,实验二组25例,术后球旁注射曲安奈德20 mg,对照组25例未注射曲安奈德,观察并比较三组术后前房渗出情况及眼压指标.结果 实验一组术后前房渗出与实验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一组及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安奈德对眼压无明显影响.结论 前房注射及球旁曲安奈德均可减轻前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房渗出,但前者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6.
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Yang P  Wang H  Zhou H  Huang X  Zhong H  Chen L  Zhong H  Fu T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2):736-739
目的 探讨Vogt-Koyanagi-Harada(VK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盲目原因及诊断等有关问题.方法 对在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就诊资料完整的157例VKH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裂隙灯,眼底镜,三面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分型等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VKH综合征最常见的前驱症状为头痛(102例,73.5%),双眼同时患病118例(80.8%);后葡萄膜炎期眼部主要表现为脉络膜炎,视乳头及附近视网膜水肿(100.0%);前葡萄膜炎反复发作期眼部表现为复发性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128例,98.4%),晚霞状眼底改变(95.8%)及Dalen-Fuchs结节(71.2%),后葡萄膜炎期,前葡萄膜受累期及前葡萄膜炎反复发作期导致盲目的主要原因分别为视乳头炎,视网膜脱离及并发性白内障;毛发变白(36.3%)及脱发(35.0%)是最常见的眼外表现;炎症活动期FFA典型表现为斑驳状高荧光,ICGA发现脉络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等改变;VKH综合征患者HLA-DR4及HLA-DRw53的阳性率(54.9%及71.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4.7%及38.2%).结论 VKH综合征患者在后葡萄膜炎期眼部典型表现为双侧脉络膜炎,视乳头炎或神经视网膜炎,随后出现以反复发作的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为特征的全葡萄膜炎.眼外症状及相关的辅助检查包括FFA,ICGA及HLA分型等有助于VKH综合征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并发性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前房注射曲安奈德对前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渗出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68眼)前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4例,术中前房内注射曲安奈德2mg(0.05ml);对照组34例,术中未注射曲安奈德。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前房渗出情况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眼压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术后前房渗出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安奈德对角膜内皮及眼压无明显影响。结论前房注射曲安奈德可减轻前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房渗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8.
多种抗原参与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发生发展,但是这些抗原的免疫优势表位尚不明确.针对视网膜S抗原等葡萄膜炎自身抗原免疫表位的研究显示,每种抗原蛋白均存在多个可诱导易感动物葡萄膜炎发作的致病位点,每种抗原均存在多个可诱导葡萄膜炎患者产生体外细胞免疫反应的免疫原性表位,同种抗原的致病表位和免疫原性表位不完全一致.葡萄膜炎患者对于各抗原表位肽的反应性显示出高度异质性,表现为不同患者对不同肽发生反应和同一例患者在不同时期对不同肽发生反应.由此,提出了葡萄膜炎表位扩展现象,并利用动物实验得以证实.表位扩展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的防御现象,但是自身免疫反应的多样化同时又对抗原特异性耐受疗法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9.
顽固性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顽固性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顽固性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12例(16眼).术前单独使用皮质类固醇或需要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对葡萄膜炎患者治疗.术后随访6~12月,平均8.5月.结果 手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者2眼(12.50%),0.1~0.4者3眼(18.75%),0.5~0.9者7眼(43.75%),≥1.0者4眼(25.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顽固性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经过规范治疗进行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超声乳化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术 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2 1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接受超声乳化术 人工晶体植入 ,观察其视力变化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90 5 %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最佳矫正视力≥ 0 3者 17眼 ,约占 81% ;其中最佳矫正视力≥ 0 5者 12眼 ,占5 7 14 %。两眼术后视力无提高 ,其中一眼为陈旧性黄斑病变 ,另一眼为视神经萎缩 ;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据国内文献资料,葡萄膜炎致盲率为1.4~9.2%,占眼病的第4~8位。杨氏等(1982年)对236例(300眼)葡萄膜炎致盲原因分析,其单眼致富率为23.38%(55/236)双眼致盲率为2.54%(6/236),而致盲主要原因由于并发病,其中以并发性白内障居首位,占35.82%(24/67)。白内障摘出术是并发性白内障唯一治疗方法,对葡萄膜炎后并发性白内障摘出术的指征,时机、术式,术前后处理及预后估计等问题,各家意见不同,回顾国内对这个问题的研讨,尤以临床分析的文献不多,为此作者就近四年  相似文献   

12.
葡萄膜炎致盲目特点及原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我国常见类型葡萄膜炎的致盲特点与主要致盲原因。 方法 回顾分析1 214例各种类型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各种葡萄膜炎中常见的致盲类型及致盲原因。 结果 1214例患者1892只患眼中,355只患眼致盲,占18.76%。致盲时平均年龄34.38岁,男女比例为1.52∶1。全葡萄膜炎致盲248只眼,占此类患眼的26.27%,其中,Behcet病和Vogt-小柳原田(VKH)综合征致盲者分别占51.61%和29.44%。全葡萄膜炎致盲者中,主要原因为并发性白内障,共89只眼,占35.89%;玻璃体混浊53只眼,占21.37%;继发性青光眼30只眼,占12.10%。前葡萄膜炎致盲79只眼,占此类患眼的10.73%,主要致盲原因为并发性白内障,共56只眼,占70.89%;继发性青光眼16只眼,占20.25%。后葡萄膜炎致盲15只眼,占此类患眼的15.63%,主要致盲原因为玻璃体混浊,共9只眼,占此类患眼的60.00%;黄斑病变3只眼,占此类患眼的20.00%。中间葡萄膜炎致盲13只眼,占此类患眼的11.21%,主要致盲原因为玻璃体混浊,共8只眼,占61.54%;并发性白内障5只眼,占38.46%。 结论 葡萄膜炎具有致盲率高及盲目主要发生于青壮年等特点;全葡萄膜炎,特别是Behcet病和VKH综合征是我国葡萄膜炎中最重要的致盲类型;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是葡萄膜炎致盲的主要原因。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5, 21: 350-352)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6例晶体诱发性葡萄膜炎,其临床特征如下:(1)例1、2第一只眼是膨胀期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晶体摘除术后无炎症,而另一只眼发生葡萄膜炎和青光眼。(2)例3、4一眼外伤后炎症已消失,而健眼却出现葡萄膜炎和青光眼。(3)例5、6葡萄膜炎发生在高度近视眼伴早期白内障患者。(4)无手术及外伤史,表明晶体囊膜自发破裂或变性。(5)急性期病例大部分有灰白色羊脂状Kp,闪光一般不重。病程晚期有瞳孔缘后粘连形成。最后,作者着重讨论和指出晶体诱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4.
朱江  孙红艳  吴艳  黄振平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0):1933-1936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疗效。
  方法:本研究采用系统性回顾研究,选取2015-01/12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眼科诊断为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患者57例57眼,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患者的术中并发症,术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对手术前后视力进行非参数Wilcoxon检验。
  结果:所选患者超声乳化术中发生虹膜出血21眼(37%),后囊膜破裂4眼(7%),人工晶状体无法植入4眼(7%),术后裸眼视力获得不同程度提高,术前裸眼视力≥0.1者8眼(14%),术后3mo裸眼视力≥0.1者42眼(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42,P<0.001)。术后1 d发生角膜水肿17眼(30%)、葡萄膜炎2眼(4%)、高眼压1眼(2%),术后1wk发生角膜水肿3眼(5%),术后1mo发生葡萄膜炎1眼(2%),术后3mo发生角膜水肿1眼(2%)、葡萄膜炎2眼(4%)、高眼压1眼(2%)、后发性白内障3眼(5%)。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术后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葡萄膜炎的免疫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膜炎(Uveitis)是眼科常见主要致盲眼病之一.由于葡萄膜富含色素和血管,与眼球及全身组织有着广泛联系,使得葡萄膜炎表现得复杂而多样化.近年来的免疫学研究认为:葡萄膜炎与许多免疫因素有关,用免疫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葡萄膜炎相关抗原  相似文献   

16.
地塞米松缓释剂在并发性白内障术中前房植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地塞米松缓释剂前房内植入对前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和后囊浑浊的预防效果。方法  68例 ( 68眼 )前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者随机分为两组 ,植入组 3 6例 ,术中前房内植入地塞米松缓释剂 ;对照组 3 2例 ,术中未植入该缓释剂。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炎症反应情况及后发障发生率。结果 术后前房炎症和后囊浑浊 ,植入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前房内植入地塞米松缓释剂可减轻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炎症反应 ,减少后发性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光定位准确,色觉正常,角膜无明显浑浊,眼压正常,无视网膜脱离的并发性白内障27例(27眼),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术中以不同方法,对炎性机化膜进行清除处理。结果 27例通过手术治疗,视力均得到提高,达到复明效果。结论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在选好适应证的情况下以适当的方法进行手术,效果是可靠的,对此类患者不应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18.
色素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色素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周宏健,魏爱民慢性色素膜炎的常见并发症即并发性白内障,可以手术治疗 ̄[1,2]。传统的手术方式是采用白内障囊内摘除。近10年随着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完善和推广,我院对一组色素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施行现代囊外...  相似文献   

19.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2例13眼迟发性葡萄膜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本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男4例5眼,女8例8眼,平均年龄62岁(43-72岁)。常规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在术后早期(7-10天)眼内炎症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的情况下,突然发生急性葡萄膜炎症反应,发病时间最早在术后第12天,最迟34天,平均17.93天。结果:经局部及全身皮质类固醇、消炎痛治疗,6-15天眼部炎症完全消失,视力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与后遗症,随访6-24个月,平均18.6个月,无一例复发,视力稳定。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急性葡萄膜炎症反应,及时正确处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随着手术后时间的推移。免疫复合物逐渐清除及人工晶体在眼内耐受,其发病率会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0.
并发性白内障常见于葡萄膜炎、青光眼、视网膜脱离(RD)、高度近视、视网膜色素变性(RP)、玻璃体切割术后及青光眼滤过术后等,手术治疗仍是治疗并发性白内障的主要方式.其手术方式由最初的白内障囊内摘出术演变为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1-2].由于不同类型原发病引起的并发性白内障对手术的反应不同,术后并发症及视力恢复情况也有所不同.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10例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