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小儿血液病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及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妊娠对母儿围生期的影响。方法对1998年2月至2002年12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慢性乙肝、乙肝病毒携带者妊娠及正常妊娠妇女和胎婴儿的围生期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胎、早产、低体重儿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及产后病率均以慢性乙肝组为最高,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合并妊娠对母儿围生期影响最大,乙肝病毒携带者次之。对这两类患者应作好计划妊娠。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乙型肝炎慢性化主要发生于围生期及婴幼儿感染HBV。迄今为止,只有乙肝疫苗的使用能有效地预防病毒性肝炎。因此,本文就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母乳喂养将HBV传染给婴儿的危险性,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等一些机构进行研究,比较慢性HBV携带者母乳喂养婴儿和配方奶喂养婴儿感染HBV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常见的传染病.乙肝病毒是世界上传播最广泛的病毒.我国约有一亿多人力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故妊娠合并乙型肝炎较多见.孕妇患乙肝诊断井无困难,具有肝炎症状及体征,并经ELISA(酶结合免疫吸附测定)检测HBsAg、HBeAg(乙肝e抗原)、HBeAb·IgM(乙肝核心抗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高发区,约8%的人群是慢性HBV携带者,高达50%的慢性HBV感染者是经母婴传播造成的[1].感染时年龄越小,成为慢性携带者的概率越高,因此母婴传播阻断对慢性乙肝的控制有重要意义.HBV母婴传播可分为妊娠期、分娩期与哺乳期,或是宫内、产时、产后不同时段.本文从保护易感者、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等3个方面讨论HBV母婴传播阻断中临床医生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肝炎感染者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者约有 3 0 %~50 %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1 ] ,乙型肝炎慢性化主要发生于围生期及婴幼儿感染HBV。迄今为止 ,只有乙肝疫苗的使用能有效地预防病毒性肝炎。因此 ,本文就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 乙肝疫苗接种策略2 0世纪 80年代初乙肝疫苗问世 ,经过国内外大量的临床试验已充分证实其有效性、安全性。我国曾对血源乙肝疫苗进行了大量研究 ,单用疫苗对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在 60 %~ 70 % ,不同方案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 )对母婴传播阻断效果优于单用疫苗 …  相似文献   

7.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母儿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一种常见传染病,我国是乙肝高发区,感染率达10%。妊娠合并乙肝是常见的高危妊娠之一,对母亲可致产后出血、DIC,甚至引起孕产妇死亡,对围生儿可致早产、死胎、新生儿死亡和母婴传播。为探讨妊娠期HBV感染对母儿的影响,本文对我院147例妊娠合并HBV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抗病毒治疗对乙肝患者妊娠结局及降低新生儿乙肝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佑安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断明确的妊娠合并慢乙肝患者,按照病毒量高低分为高病毒载量组(A组)及低病毒载量组(B组),并将A组根据孕晚期是否行LdT抗病毒分为抗病毒治疗组(A1组)及未抗病毒治疗组(A2组)。分别对比A组与B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进一步对比分析A1组与A2组、A1组与B组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孕期乙肝病毒载量变化及新生儿乙肝感染率。结果 (1)A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A1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肝内胆汁淤积症、早产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A2组。(2)A1组抗病毒治疗后1个月及2个月血清HBV-DNA1.0×10~4 IU/ml发生率高于A2组,但明显低于B组;分娩前血清HBV-DNA1.0×10~4 IU/ml发生率明显高于A2组;(3)A1组产时污染率低于A2组。A1组及B组无一例出现新生儿宫内感染及免疫失败。结论替比夫定可改善乙肝患者不良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乙肝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乙肝病毒携带者实施体外授精处理的垂直传播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实施体外授精过程HBV DNA的变化,评价体外操作的安全性。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FQ-PCR)技术检测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卵泡液、精子上游液、IVF受精培养液中HBV DNA含量。结果:24对夫妇中妻子乙肝大三阳血清HBV DNA阳性率100%,卵泡液HBV DNA阳性率83.3%,IVF受精培养液HBV DNA阳性率54.16%。12对夫妇中丈夫乙肝大三阳血清HBV DNA阳性率75%,精子上游液HBV DNA阳性率25%,IVF受精培养液HBV DNA阳性率16.67%。1对夫妇双方均乙肝大三阳血清HBV DNA阳性率100%,卵泡液、精子上游液和IVF受精培养液HBV DNA阴性。16对夫妇中妻子乙肝小三阳,17对夫妇中丈夫乙肝小三阳,3对夫妇双方乙肝小三阳的血清、卵泡液、精子上游液、IVF受精培养液HBV DNA阴性。IVF-ET临床妊娠率乙肝大三阳组37.84%,乙肝小三阳组36.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8)。结论:乙肝大三阳患者血清、卵泡液、精子上游液和IVF培养液中HBV DNA阳性率高,临床和实验室操作应重视交叉感染问题,但IVF培养环境乙肝病毒检出率逐渐降低,提示体外培养没有增加病毒垂直传播风险,血清乙肝病毒复制水平高低对IVF-ET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乙肝)已成为世界上广泛流行的传染病,我国乙肝病毒(HBV)携带者高达1.3亿~([1]).为阻断HBV的传播,对新生儿联合应用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仍有10%~20%得不到保护~([2]).为探讨是否存在通过生殖细胞传播的HBV,本研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BV携带者性腺组织中HBV DNA,旨在为HBV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感染乙肝病毒(HBV)后,HBsAg( )孕妇尤其合并HBcAg( )者,可在围产期垂直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感染率达90%以上,其中80~90%的婴儿又成为新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全世界每年约有60万婴儿由于垂直传播而感染,在1岁内血清检测显示HBsAg( ),这是乙肝高发区HBV携带者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2.
正围生期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产科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635~1/500。由于妊娠期妇女的生理结构及阑尾解剖位置改变,使围生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且病情发展较快,并发症多,对母儿的预后存在潜在威胁,严重时可危及母儿生命。因此,如何早期诊断并及时处理为影响妊娠结局的关键。1围生期阑尾炎的特点在妊娠早期及产后,阑尾的位置与非妊娠期相似,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右髂前上棘至脐连线中外  相似文献   

13.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特点(附52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特点.方法分析52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者的产科情况、病原检查及肝炎临床类型、肝功等.结果52例孕妇中,47例(90.4%)为中、晚期妊娠合并肝炎;28例(53.8%)为乙肝病毒(HBV)感染;27例(41.9%)为急性肝炎,11例(21.2%)为慢性肝炎,9例(17.2%)为重型肝炎,5例(9.6%)为瘀胆型肝炎.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绝大部分痊愈或好转,重型肝炎9例均死亡.中、晚期妊娠合并肝炎者胎儿及新生儿总死亡比34.0%(16/47).结论近年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有下述特点①病原以HBV感染居多,其次,HAV、HCV、HEV、HGV及CMV、EBV等病毒散发感染均可见到,部分病毒性肝炎病原不明.②孕妇肝炎的显性感染以中、晚期妊娠占绝大多数;重型肝炎的发病率高;并发肝功能衰竭后,孕妇死亡比极高.③瘀胆型肝炎占一定比例.④流产、胎儿宫内死亡及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妊娠对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率及宫颈病变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至1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就诊的已婚育龄妇女30例,分别于妊娠前、妊娠期及产后2个月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FQ-PCR HPV16、18),宫颈脱落细胞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检查.结果 观察对象中妊娠晚期的HPV16、18感染率最高为70.0%,妊娠中期次之为33.3%,产褥期下降为20.0%,妊娠早期阳性的2例到妊娠晚期均自然转为阴性.各期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过程中无发生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病例.结论 妊娠增加HPV16、18的感染率,不加重宫颈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晚期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母儿结局,探讨其在围生期的处理.方法:收集我院产科分娩的99例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的孕晚期患者(畸形子宫组)及随机抽取100例正常分娩的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母儿结局.结果:畸形子宫组的不良孕产史、剖宫产率、先兆流产、胎盘植入、胎膜早破、胎位异常、早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率及围生儿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中隔子宫和不全中隔子宫的剖宫产率低于残角子宫、单角子宫、双子宫、鞍状子宫、横隔子宫(P<0.05);双子宫、双角子宫、鞍状子宫和完全中隔子宫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其他类型畸形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孕妇应放宽剖宫产指征,并警惕产后出血及其他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V)感染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孕产妇,其中单纯ICP孕妇为对照组272例;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ICP组为观察组59例。观察乙肝ICP组和单纯ICP组发病时孕周、肝功能及血总胆汁酸、妊娠结局及产后肝功能及血总胆汁酸水平,记录分娩时间、妊娠结局、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窒息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乙肝ICP组与单纯ICP组瘙痒、黄疸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乙肝ICP组患者出现瘙痒、黄疸时间明显早于单纯IC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病时的总胆汁酸、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无明显差异;二组低体重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差异;乙肝ICP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8.81%,高于单纯ICP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ICP的发病时间提前,产后出血率增高。  相似文献   

17.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了1989年1月至1992年12月期间183例妊娠期存在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妊娠结局。结果:(1)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各并发症的发生率:胎膜早破21.31%,早产12.02%,妊高征10.38%,胎儿窘迫12.02%,产后出血3.23%,新生儿窒息10.38%;(2)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有肝功能异常组与肝功能正常组相比其早产(28.17%)、妊高征(22.54%)、胎儿窘迫(25.35%)、产后出血(8.45%)发生率均明显增高,新生儿出生体重则明显降低。结论: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易发生胎膜早破、早产、妊高征、胎儿窘迫及产后出血,肝功能异常对这些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应重视该类病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新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结合孕期体重管理和膳食指导,加强母儿监护后,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围生期母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8月13日在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妇产科分娩的539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A组)与同期539例低危孕妇(B组)的围生期结局.将孕产妇与妊娠糖代谢异常相关的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并发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采用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后,产科分娩人群中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占17.71%,经过妊娠期糖尿病产科高危门诊健康管理,应用胰岛素的孕妇占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7.79%.A、B两组羊水过多、羊水过少、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早产、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黄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巨大儿、低体重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采用新的诊断标准,结合孕期体重管理和膳食指导,母儿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母婴传播和防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4月全澳胃肠病年会上世界各国有关学者宣读了不少有关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成果。我国应邀参加的学者亦报告了肝炎的研究论文。据近年来的研究报导提示围产期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传播和母婴防治问题是临床妇产科、儿科及传染科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课题。研究报导不仅涉及妊娠后期及产后初期的婴儿感染乙肝或易成乙肝病  相似文献   

20.
乙肝病毒血症与围产儿的关系:(附946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分析了946例孕妇乙肝病毒血症与围产儿的关系,结果发现:①妊娠合并乙肝组其早产率为16.10%,是正常孕妇的3.87倍,围产儿病死率为39.68‰,是正常组的4.99倍;②妊娠合并乙肝组新生儿窒息率达9.92%,为单纯妊娠期肝损的3.67倍;③有无乙肝病毒感染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但有无肝功能损害对胎儿生长有一定影响;④有乙肝病毒感染组其妊高征发生率、产后出血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⑤HBsAg和HBeAg均阳性者其母婴传播率为83.23%,新生儿肝炎发病率为16.67%,对母血乙肝病毒血症阳性的新生儿予乙肝疫苗预防接种,随访6至12个月婴儿出现免疫抗体阳性率为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