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龄初产妇2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1985~1986年间高龄初产妇(简称高龄组)和较年轻初产妇(简称年轻组)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高龄初产的高危因素。临床资料本文将初产妇年龄≥35岁列为高龄初产妇,共243例,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的2.02%(243/12041)。年轻组243例,为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分娩者,年龄均<30岁初产妇。年龄分布为:35~39岁223例,≥40岁20例,其中最大者45岁。年轻组年龄22~29岁。高  相似文献   

2.
双胎妊娠产科处理与围产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双胎妊娠是高危妊娠疾病中高危因素较多的一种异常妊娠。低体重儿发生率和围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现对1993年1月~199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246例双胎妊娠结局总结如下。一、资料分析我院在1993~1998年,6年期间住院分娩20632例,双胎妊娠246例,占1.2%(1:83)。孕妇年龄对~40岁,平均28.5岁;初产妇220例,经产妇26例;孕周28 4~40+4周,平均孕36+4周。1.主要并发症:(1)妊娠期并发症:早产133例占54.1%;中重度妊高征102例占41.5%;妊娠贫血76例占30.9%;胎盘早剥13例占5.3%;前置胎盘5例占2%。(2)分娩期并…  相似文献   

3.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例临床处理结果分析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4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发病急骤 ,来势凶险 ,母婴病死率较高。现对我院 6例产科DIC进行分析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0年至 1999年 10年间我院住院分娩孕妇 1972 8例 ,发生产科DIC6例 ,发生率 0 0 3%。患者年龄 2 336岁 ,平均 30 5岁 ,孕周 1939+ 3 周 ,平均孕周 31+ 1周。初产妇 2例 ,经产妇 4例 ,2例在家中发病 ,4例在院内发病。 3例发生在分娩前 ,3例发生在胎儿分娩后。1.2 诊断标准 采用 1987年中华血液学会提出的DIC诊断标准 (修正案 ) [1] 的实验室检查。本组 5例进行 6项检查均异…  相似文献   

4.
巨大儿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巨大胎儿(胎儿体重大于4000g)有增多趋势,临床上现尚无准确的预测方法,以至分娩时母婴并发症发生率高。为了提高对巨大儿的认识,现将我院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间分娩的巨大儿72例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改善母婴预后。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2233例单胎,其中巨大儿72例,无>5000g者,发生率为322%,男婴54例,占75%,体重4500g的特大儿8例,占111%。初产妇61例,占8472%;经产妇11例,占1527%。同期分娩的单胎非巨大儿2161例中,经产妇288例,占1332%,两组无明显差异。孕妇年…  相似文献   

5.
孕妇体重增加与胎儿出生体重及分娩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我国妇女孕期体重增加情况,以及与胎儿出生体重和分娩方式的关系,对孕期体重增加的合适范围和孕妇营养提出建议,我们测定了510例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和胎儿出生体重,并分析了与分娩方式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1996年10月至199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围产期保健及分娩的孕妇510例,23~42岁,平均278岁,孕期均无糖尿病和心肝肾疾病,无任何饮食限制。其中初产妇498例,占976%,经产妇12例,孕37~42周。12 研究方法121 孕妇体重测定 每例孕妇于孕12周内建保健卡,测定身高、体重、血压等,按体重(kg)/身高(m)计算平均…  相似文献   

6.
孕妇自控镇痛与催产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旨在探讨分娩中孕妇自控镇痛 (PCEA)是否需增加催产素的用量。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 1998年 8月至 1999年 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 75例 ,随机分为镇痛组 35例 (其中 1例因急产剔除 ) ,对照组 40例。孕龄 37~ 42周 ,单胎头位 ,无明显头盆不称 ,无产科并发症、合并症 ,胎儿情况正常 ,无硬膜外穿刺禁忌证 ,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体重、身高、宫颈Bishop评分等均无差异。1.2 镇痛方法及评分 镇痛前征得孕妇及其家属同意后 ,让孕妇熟悉PCA泵操作事项及视觉模拟评分。当孕妇宫口开大至 1.5~ 3cm时 ,镇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初产妇分娩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住院分娩的184例非妊娠期糖尿病且无严重内外科合并症初产妇分娩的巨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随机选择的同期分娩的无内外科合并症初产妇正常体重儿作对比分析。结果:初产妇分娩巨大儿组孕妇的孕龄、孕末期体重、宫高、腹围、产时及产后两小时出血量、异常产程、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都高于初产妇正常体重儿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初产妇正常体重儿组比较,正规产检比率明显降低,过期妊娠率高。结论:加强孕妇围生期管理、产前正确预测胎儿体重、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对预防产后出血、降低母婴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廖红霞  秦秀菊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12):952-952,954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影响妊娠预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我们回顾分析了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63例高龄初产妇并发GDM患者的母儿结局,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与分组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分娩并发GDM的初产妇63例,患者年龄  相似文献   

9.
395例巨大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巨大儿是产科常见的胎儿并发症之一 ,是难产、新生儿产伤的高危因素 ,近年来有明显增加趋势 ,是产科医生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本文对 395例巨大儿做回顾性分析 ,探讨巨大儿产前预测及分娩方式 ,减少母儿并发症。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1 996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 5年间在我院分娩的骨盆、身高正常的产妇共 4 72 9例 ,其中巨大胎儿395例 (出生体重≥ 4 0 0 0g) ,发生率为 8 4 % ;正常体重儿4 334例 (出生体重≥ 2 5 0 0g ,4 0 0 0g) ,发生率为 91 6 % ;孕妇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39岁 ,2 5~ 34岁占 82 2 % ;初产妇 32 2例 ,占 81 5 …  相似文献   

10.
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在北京民航总医院剖宫产分娩的623例高龄孕妇(年龄≥35岁)的临床资料,分为产后出血组(胎儿娩出后2h内出血量≥400ml或至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和非产后出血组,对可能影响术后出血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23例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52例,发生率为8.35%。单因素分析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流产病史、经产妇、巨大儿、宫缩乏力和前置胎盘7种指标与高龄孕妇产后出血相关。非条件多因素分析结果筛选出3个主要的危险因素: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疾病。结论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疾病是高龄孕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学社区人群孕期初筛高危对妊娠异常情况及结局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孕妇873例,分为初筛高危组和对照组,收集初筛高危因素、孕期及产时产后资料,比较两组妊娠情况及结局,并分析各初筛因素对妊娠结局影响,筛选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危组年龄及体重指数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孕次、分娩孕周、胎儿结局和分娩方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龄和双胎妊娠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OR=1.91,P0.01OR=5.21,P=0.02)。结论该医学背景人群妊娠初筛高危对妊娠并发异常情况及结局均有显著影响,高龄、双胎妊娠是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双胎妊娠中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双胎妊娠属于高危妊娠 ,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 ,围生儿病死率也高[1,2 ] ,所以其分娩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对我院 1989年 1月至 2 0 0 0年 9月分娩的 2 0 2例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989年 1月至 2 0 0 0年 9月分娩总数 18932例 ,其中双胎 2 14例 ,发生率 11 3‰。 2 14例双胎中除外 6例胎死宫内和 6例胎儿畸形的患者 ,余 2 0 2例为本文分析对象。产妇年龄 2 0~ 40岁 ,平均 (2 8 0 7± 3 95 )岁。其中早产 76例 ,剖宫产 87例 ,正常产 115例。围产儿40 4例 ,…  相似文献   

13.
高危妊娠118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危妊娠是产科工作的重点 ,我院 13年间发生高危妊娠 11882例 ,现将 11882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0年至 2 0 0 2年 8月分娩的产妇共 2 1963例 ,按《妇产科学》第 4版教材所定义的高危妊娠[1 ] ,共筛选出11882例作为观察对象。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 13年间 11882例导致高危妊娠的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及可能影响孕产妇和围生儿安全的各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2 .1 高危妊娠发生情况分析在 2 1963例分娩产妇中 ,高危妊娠病例 11882例 ,发生率为 5 4 1%。 2 1963例分娩中发生妊高征…  相似文献   

14.
<正> 我院自1985年2月至1987年4月,对567例孕妇进行B 型超声检查,其中胎儿畸形57例,全部经分娩或引产证实,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57例均系我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病例,其中初产妇36例,经产妇21例,年龄最大35岁,最小21岁,30岁以上者共11例。孕妇产前行B 超检查指征:凡临床检查有羊水过多、与妊娠月份不符、多胎;以往妊娠有流产史、胎儿畸形史及死胎史者、妊娠期内有发热病史以及孕妇  相似文献   

15.
胎儿脐带绕颈4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脐带异常是引起胎儿窘迫以至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探讨脐带绕颈对围产儿的影响及临床监测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 44 0例脐带绕颈胎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我院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3年间 ,分娩胎儿总数为 412 2例 ,发生脐带异常 (包括脐带绕颈、扭转、水肿、打结、过长、过短、脐带附着异常等 ) 5 5 6例 ,发生率为 13 5 % ;其中 ,脐带绕颈 44 0例 ,发生率为 10 7% ,占脐带异常的 79 1%。 44 0例发生脐带绕颈的孕妇年龄为 19~ 37岁 ,平均 2 7 4岁。其中初产妇 34 7…  相似文献   

16.
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并发早产分娩方式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常并发早产。此时由于胎儿较小 ,各个器官功能发育尚不成熟 ,且对缺氧的耐受能力较差 ,因此 ,需权衡分娩方式对母婴可能产生的利弊。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共 36 18例 ,同期发生胎膜早破 392例 (10 83% ) ,而妊娠在2 8~ 36 + 6周之间发生胎膜早破者 119例。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的 3 2 8% ,占整个胎膜早破的30 35 %。本组病例平均妊娠周数为 33+ 4 周 ,平均年龄2 6 5岁。其中初产妇 10 9例 ,经产妇 10例 ;单胎 10 9例 ,双胎 10例 ;胎死宫内 2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龄孕妇(至预产期时的年龄≥35岁)于孕中期行血清学二联指标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04年5月至2006年9月期间在北京协和医院等11家医疗单位就诊的、孕周为14~20周+6并同意接受产前筛查的单活胎孕妇行血清甲胎蛋白(AFP)和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二联指标检测,将二联指标测定值输入唐氏综合征风险计算软件,以1/270为高危切割值,≥1/270确定为唐氏综合征筛查阳性孕妇,对阳性孕妇进行遗传咨询,并记录所有孕妇的妊娠结局.11家医疗单位共有66 132例孕妇纳入本研究.按预产期年龄不同分为高龄组(≥35岁)3610例(5.46%,3610/66 132)和低龄组(<35岁)62 522例(94.54%,62 522/66 132).分别计算两组孕妇的筛查检出率、假阳性率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1)两组孕妇的胎儿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 比较:高龄组孕妇中诊断胎儿唐氏综合征22例,低龄组孕妇中诊断胎儿唐氏综合征75例.以1/270为高危切割值进行筛查,共筛查出阳性孕妇5470例,从中诊断胎儿唐氏综合征91例.其中高龄组中阳性孕妇727例(13.3%,727/5470),胎儿唐氏综合征22例(24.2%,22/91).低龄组中阳性孕妇4743例(86.7%,4743/5470),胎儿唐氏综合征69例(75.8%,69/91).筛查阴性孕妇共60 662例,从中诊断胎儿唐氏综合征6例.其中高龄组阴性孕妇2883例,未发现胎儿唐氏综合征;低龄组筛查阴性孕妇57 779例,诊断胎儿唐氏综合征6例.在66 132例孕妇中共发现胎儿唐氏综合征97例,在本研究人群中的胎儿唐氏综合征发生率为0.15%(9q/66 132);高龄组中胎儿唐氏综合征发生率为0.61%(22/3610);低龄组中胎儿唐氏综合征发生率为0.12%(75/62 522).(2)两组孕妇筛查检出率、假阳性率和阳性预测值比较:以1/270为高危切割值,采用孕中期行血清学二联指标对高龄组孕妇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为100%,假阳性率为19.7%,阳性预测值为3.0%;低龄组孕妇筛查检出率为92.0%,假阳性率为7.5%,阳性预测值为1.5%,两组上述各指标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高龄孕妇行孕中期血清学二联指标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其筛查效率高于低龄孕妇,以1/270为高危切割值,可以有效地检出妊娠胎儿唐氏综合征的高危、高龄孕妇,降低羊膜腔穿刺率.建议对高龄孕妇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的胎儿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和诊断策略.  相似文献   

18.
巨大儿139例分娩方式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胎儿出生体重达 40 0 0 g称巨大儿 ,属高危妊娠 ,本文对在我院分娩的巨大儿 139例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间分娩总数为 476 5例 ,其中巨大儿 139例 ,占分娩总数的2 9% ,139例孕妇的年龄 ,最小 2 1岁 ,最大为 42岁 ,平均2 7岁。初产妇 72例占 5 1 8% ,经产妇 6 7例占 48 2 % ;新生儿出生体重 40 0 0 g者 5 0例 ,占 1 0 5 % ;体重在 410 0~45 0 0 g者 79例 ,占 1 6 6 % ;体重在 46 0 0~ 5 0 0 0 g者 8例 ,占0 17% ;体重在 5 30 0g者 1例 ,占 0 0 2 % ;体重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高龄孕妇中不同年龄阶段及其他高危因素孕妇发生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特点,以探讨针对单一年龄因素高龄孕妇的产前筛查及诊断策略。方法:本研究收集近三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产前诊断的高龄孕妇(预产期年龄≥35岁)的临床资料,共6047例,分为4组:A组预产期年龄≤40岁,无其他高危因素;B组预产期年龄≤40岁,存在其他高危因素;C组预产期年龄>40岁,无其他高危因素;D组预产期年龄>40岁,存在其他高危因素。针对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①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总发生率为6.10%,其中非整倍体为4.10%[21三体综合征(T21)为2.30%,18三体综合征(T18)为0.79%,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为0.94%,13三体综合征(T13)为0.07%],染色体结构异常为1.97%。②A组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包括T21、T18、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及染色体结构异常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与C组的T21、T18、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染色体结构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的T21、T18、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的T18、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21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纯高龄因素的孕妇与非单纯高龄因素的孕妇比较,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逐渐交汇的趋势;而胎儿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发生率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存在单独年龄因素时,预产期年龄≤40岁的孕妇,其发生胎儿非整倍体异常的风险显著低于预产期年龄>40岁的孕妇,也低于具有其他产前诊断高危因素的人群,采用恰当的产前筛查技术有助于提高此类人群的产前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20.
双胎3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双胎与胎次、孕妇年龄、遗传等因素有关。近年由于促排卵药物的应用 ,双胎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双胎的母婴并发症增多 ,早产儿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增加 ,故应给予足够重视[1 ,2 ] ,现将我院近 10年双胎 30 8例的有关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0年 1月 1日至 1999年 12月 31日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 33 6 80例 ,分娩新生儿 33 988例 ,其中双胎30 8例 ,分娩新生儿 6 16例 ,男婴 2 92例 ,占 47.40 % ,女婴 32 4例 ,占 5 2 .6 0 %。产妇 2 3~ 42岁 ,平均 32 .5岁。初产妇 2 47例 ,经产妇 6 1例。分别统计双胎的孕周、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