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经阴道病灶切除术的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物切除及清宫术治疗的早期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这些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特点。结果:患者均有剖宫产史和停经史,血HCG均明显升高,妇科彩超及MRI检查时发现瘢痕妊娠。接受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及清宫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超声监视下清宫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病灶切除术组的术后血β-HCG转阴时间及月经来潮时间短,术后1个月超声测量子宫下段前壁肌层厚度较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经天数,血清HCG水平,超声病灶大小与出血量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及MRI有助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诊断;阴式病灶切除术亦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有效方法,经阴道病灶切除术可有效治疗瘢痕处憩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再次分娩时采用阴道试产,对照组患者继续采用剖宫产,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生产,未出现孕妇和胎儿死亡的情况。对比两组分娩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分娩出血量,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妊娠分娩时选择阴道顺产,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例逐渐增多。我院收治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3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收治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妊娠患者3例,年龄28~42岁,均为一次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距本次妊娠时间为3~14年。1.2临床特征有停经史及无痛性阴道不规则流血,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内诊检查:子宫颈正常大小,子宫后倾,质软,无触痛。1.3治疗1例清宫后行子宫切除术;2例应用甲氨蝶呤(MTX)肌肉注射,口服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成功。例1.患者42岁,14年前行剖宫产术。停经72d,阴道不规则流血28d,β-HCG最高为2…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0例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有停经或停经后无痛性阴道流血,血β-HCG升高的表现;超声检查确诊8例,2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10例患者中4例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4例行子宫动脉介入治疗,2例患者出血量大于2000 ml,合并DIC,而切除子宫.1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剖宫产史及超声检查可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甲氨蝶呤可有效减少清宫术中出血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联合药物或手术治疗是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瘢痕子宫不全破裂患者的原因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例妊娠晚期瘢痕子宫不全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均有剖宫产史,无先兆子宫破裂典型症状,10例患者仅表现为子宫下段压痛。孕晚期B超检查子宫下段最薄处约0.4~3.3 mm,大于2.5 mm 4例。所有病例在剖宫产术中确诊,均采取再次剖宫产终止妊娠,12例母婴均存活良好。结论:瘢痕子宫不全破裂临床症状不典型,仅靠临床病史及体征难以诊断,需结合B超动态监测。一旦疑似瘢痕子宫不全破裂,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瘢痕妊娠39例临床诊疗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特点,探讨CSP的早期正确诊断方法及恰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39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及临床诊疗经过。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是31.5±5.0岁,均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患者均有停经史,26例发生停经后阴道点滴到中度流血。28例误诊为正常早孕或难免流产而行人流或药流,2例阴道大出血急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确诊,其余患者由彩色超声多普勒确诊,依据血β-HCG值高低分组采用米非司酮加甲氨蝶呤全身和/或局部应用的个体化治疗,两例另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诊血β-HCG值至正常。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应当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结合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以期早期诊断,可根据患者血β-HCG值选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治疗有效,有效率97.8%(45/46)。36例患者介入治疗后行清宫术,35例术中和术后均无大出血,1例患者在栓塞治疗后22天因大出血切除子宫;另10例未行清宫术。所有患者血β-HCG平均1月降至正常,同时超声检查也恢复正常。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发热(19例)和局部疼痛(41例)。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讨。方法:对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分析。将其中再次剖宫产的83例与同期随机抽取首次剖宫产的83例进行对比,将剖宫产后阴道试产成功的48例与同期随机抽取非瘢痕子宫试产成功的48例也进行比较。结果:146例中有63例选择了阴道试产,48例试产成功。剖宫产后阴道试产成功组产程出血、产程时间、新生儿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组与首次剖宫产组的产程出血、产程时间及腹腔粘连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相比产程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分娩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对台湾某医院的该类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所有病例均使用阴道超声诊断 ,3种方法进行保守治疗以保留子宫 :甲氨蝶呤 (MTX)的局部病灶注射或全身用药 ,清宫以及剖宫产瘢痕处异位妊娠病灶的楔形切除。结果 :剖宫产瘢痕子宫妊娠的发生率为 1:2 2 16 ,在异位妊娠中所占比例为 6 .1%。平均发生年龄为 32岁 (2 7~ 4 1岁 ) ,从前次剖宫产到此次瘢痕子宫妊娠时间间隔为 6个月至 12年 ,诊断孕周为 5~ 12 + 4 周 ,5例中可见胎心搏动 ,所有病例均有阴道流血 ,其中 6例伴随腹痛。 1例因疑诊为不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煤炭总医院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2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确诊19例,1例B超可疑葡萄胎清宫后确诊瘢痕妊娠。4例单纯行清宫术;13例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后行清宫术;1例清宫+米非司酮;2例阴道大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止血,其中1例行清宫术,另1例行清宫后结合MRI检查明确病灶与膀胱的关系,行开腹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加子宫修补术。结论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因停经就诊时,要常规行超声检查,结合MRI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子宫动脉栓塞可以迅速止血,药物加清宫可作为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主要方法,必要时行子宫瘢痕病灶切除加子宫修补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理的分娩方式,以期降低再次剖宫产率.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07 ~ 2010年收治的34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妊娠合并的高危因素(胎盘位置异常或子宫切口异常等),分为“高危”瘢痕子宫妊娠组和“普通”瘢痕子宫妊娠组,同时将“普通”瘢痕子宫妊娠组孕妇按照分娩方式分为经阴道分娩组(VBAC组)和再次剖宫产组(RCS组),并对两组的分娩结局、母婴并发症及医疗费用等进行分析.结果:342例孕妇中,“高危”瘢痕子宫妊娠组86例,“普通”瘢痕子宫妊娠组256例,其中VBAC组12例,RCS组244例.RCS组中因社会因素手术者117例,占47.95%;VBAC组孕妇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RCS组(P<0.05).RCS组新生儿因RDS转NICU的发生率、NICU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高于VBAC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孕期应行详尽检查,筛选出胎盘位置异常或子宫切口异常等“高危”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其余应合理选择阴道试产,降低因社会因素导致的再次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瘢痕妊娠人工流产(人流)或清宫术中术后出现大量出血的原因、处理方法和临床预后。方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3例行人流或清宫术中术后大量出血、诊断为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停经天数、出血情况、处理方法、血β-h CG下降至正常时间、阴式超声监测宫内妊娠包块消失情况、治疗3个月后阴式超声瘢痕修复情况等。结果诊断:所有病例均经阴道超声、阴式三维彩超、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为瘢痕妊娠。处理:30例人流或清宫术中术后大量出血病人(大出血组),其中5例急诊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控制出血,另外25例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出血控制后,5例未予辅助治疗、7例辅以保守治疗、6例辅以保守手术、7例辅以清除修补术;另53例人流或清宫术后不规则阴道流血10~132 d(出血组),17例保守治疗、15例保守手术、21例清除修补术。疗效: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组、保守治疗组、保守手术组或清除修补手术组治疗后阴道流血时间、血β-h CG降至正常、宫腔内异常包块消失、正常月经恢复时间、恢复后第1次月经经期、治疗后瘢痕愈合不良或者憩室比率依次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剖宫产史患者再次妊娠,需常规行阴式三维彩超检查,及早排除瘢痕妊娠;未明确排除者于人流或清宫术中术后大量出血,应高度警惕瘢痕妊娠;UAE是紧急控制阴道流血的有效措施,保守手术或清除修补术短期临床疗效较为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方式的可行性,从而降低再次剖宫产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患者93例为Ⅰ组,同期选取非瘢痕子宫分娩产妇104例为Ⅱ组。结果Ⅰ组成功率为77.4%,分娩过程中未出现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产后出血量、总产程、新生儿评分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阴道试产过程中改为剖宫产的分别为21例和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具有剖宫产手术史的产妇在选取分娩方式时,在具备阴道试产适应症的情况下,阴道分娩是安全可靠的推荐方式。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以及恰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2006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25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发病年龄,孕产次,发病至剖宫产术的间隔时间,首发症状,发病部位,诊断过程,辅助检查、治疗方法,经过及结局。结果:剖宫产瘢痕妊娠占同期异位妊娠的1.1%,与同期正常妊娠数之比为1:1368。2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31.4岁,92%的患者仅有一次剖宫产手术史,发病至末次剖宫产术的间隔时间为4月至15年,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停经和阴道流血,其中11例发生阴道大出血。16例(64%)患者分别误诊为宫内早孕(14例)和滋养细胞肿瘤(2例)而给予相应处理,仅9例治疗前确诊。通过剖宫产病史,妇科检查和超声、磁共振等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可作出诊断。治疗方法包括全子宫切除和保守性治疗(全身或孕囊内甲氨蝶呤注射和保守性手术)。2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较少见,临床易误诊,对有剖宫产手术史的患者应结合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以早期诊断,强调根据患者情况予以个体化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瘢痕处早期妊娠临床特点及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清  王玉  尚涛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4,7(4):217-219,i002
目的 探讨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的病例特点和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3年 3月收治的 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妊娠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5例患者停经 6~ 8周后均有无痛性不规则阴道出血 ,5例患者均在超声监测下行清宫术 ,取得良好结局 ,无一例发生大流血或子宫切除。 结论 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再次妊娠时 ,有发生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可能 ,诊断时尤其要注意该病的临床特点 ,为防止子宫穿孔可采取超声监测下清宫术及辅助局部氨甲喋呤注射、纱布填塞创面止血等方法。术后应继续进行血hCG、超声等监测。降低剖宫产率和产后严格避孕是主要的预防办法。  相似文献   

16.
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再次剖宫产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再次剖宫产术的意义.方法:对2007年1~12月本院再次剖宫产病例在术前均行B超检查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其中瘢痕厚度3 mm组60例,瘢痕厚度≤3 mm组26例,对病例的术前宫缩情况、术中出血量、缩宫素总用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再次剖宫产孕妇B超检查子宫下段瘢痕厚度≤3 mm组在术前宫缩、产后出血发生率、缩宫素总用量上与3 mm组孕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再次剖宫产术中的处理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是指子宫下段剖宫产、子宫复旧后子宫峡部瘢痕处妊娠,是位于子宫体腔以外的异位妊娠。近年其发生率明显增加,可以引起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因此,被视为一种特殊而严重的异位妊娠。阴道超声检查在其诊断中起重要作用,手术及药物治疗成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综述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病因学、诊断与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8.
<正>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远期并发症。近年来,随着阴道彩超的广泛应用,CSP诊断率明显提高。目前,CSP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没有一种适合临床普遍开展的治疗方法[1]。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采用经阴道子宫瘢痕处孕囊切除术成功治疗2例CSP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同时保留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CSP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诊断、治疗方式及随访资料。结果 30例CSP患者中,29例(96.67%)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30例患者中,I型18例,Ⅱ型12例。18例Ⅰ型患者中,15例直接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治疗,其中1例清宫术中大出血,行经腹子宫局部病灶切除术+子宫瘢痕修补术;3例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清宫术。12例Ⅱ型患者中,9例采用天花粉或甲氨蝶呤杀胚治疗;3例行阴式子宫局部病灶切除术+子宫瘢痕修补术。30例患者均治疗成功,预后良好。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依靠阴道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后根据超声分型及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简称剖宫产瘢痕部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时,受精卵或胚胎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它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属于子宫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亦是异位妊娠中的罕见类型。CSP一旦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