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24周前超声诊断子宫颈短而无临产症状且无早产史的双胎妊娠孕妇,进行子宫颈环扎术能否降低早产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孕24周前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颈长度(CL)≤25 mm,无临产症状且无早产史的双胎妊娠孕妇,按照有无实施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分为环扎组(80例)和非环扎组(50例)。观察两组分别在孕周<37周、<34周、<32周、<28周早产发生率和新生儿结局[围产期死亡率、低出生体质量和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发生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34周早产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成CL≤15 mm和CL>15 mm两个亚组,分别进行组间早产率、新生儿结局比较。结果:环扎组与非环扎组在孕周<37周、<34周、<32周和<28周的早产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出生体质量、入NICU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扎组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率较非环扎组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环扎与否和CL是发生早产<34周的影响因素(P<0.05)。在CL≤15 mm亚组中,环扎组早产<34周的发生率、低出生体质量、极低出生体质量和入NICU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环扎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L>15 mm的亚组中,环扎组和非环扎组间早产发生率和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环扎术对CL>15 mm的无症状短子宫颈双胎孕妇并不能改善其早产率;而对CL≤15 mm的双胎孕妇可显著降低早产率及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2.
阴道超声测量子宫颈长度及宫颈管宽度对预测早产的价值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测量正常孕妇宫颈长度及宫颈管宽度对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无任何合并症和并发症的 1 54例正常单胎初产妇 ,于妊娠 1 6~ 35周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和宫颈管宽度 ,记录宫颈内口有无开大。按孕周不同分成 5组 ,观察不同孕周组孕妇的宫颈变化。同时对 58例有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进行宫颈长度及宫颈宽度的超声测量 ,并追踪其妊娠结局。结果  (1 )正常单胎孕妇各不同孕周组间宫颈长度及宫颈管宽度无明显不同 ,宫颈长度平均为(36± 5)mm ,宫颈管宽度为 (4± 1 )mm ,均无宫颈内口开大。 (2 ) 58例先兆早产孕妇中发生早产的 1 1例为早产组 ,未发生早产的 47例为非早产组。两组孕妇年龄、孕次、出现先兆早产的孕周、保胎的方法及指检宫颈长度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以宫颈长度 > x - 2s(2 6mm)为界值 ,早产组孕妇的宫颈长度均≤ 2 6mm ,平均为 (1 8± 6)mm ,显著短于非早产组的 (32± 6)mm。两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 )。 (3)以宫颈长度≤ 2 6mm为界值 ,预测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的敏感性为1 0 0 % ,特异性为 81 % ,阳性预测值为 55 % ,阴性预测值为 1 0 0 %。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测宫颈长度 ,对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先兆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中期子宫颈机能不全的患者行经阴道紧急子宫颈环扎影响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孕中期行经阴道紧急子宫颈环扎并分娩的孕妇82例的临床资料,按照环扎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61例)和失败组(21例),成功组为足月分娩及早产,失败组为晚期流产。对孕中期影响经阴道紧急子宫颈环扎的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行紧急子宫颈环扎的患者成功率为74.39%。单因素分析示:成功组与失败组的环扎孕周(22.87±2.66周vs 21.38±3.26周)、术前子宫颈长度(1.68±0.87 cm vs 0.80±0.84 cm)、宫口扩张(0.28±0.70 cm vs 2.74±1.30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示:术前子宫颈长度<1 cm、宫口扩张≥3 cm是导致紧急子宫颈环扎失败的危险因素(OR> 1,P <0.05);而子宫颈环扎孕周≥24周是紧急子宫颈环扎失败的保护因素(OR <1,P <0.05)。结论:孕中期行紧急子宫颈环扎术是安全可行的。对高危孕妇可尽早进行超声筛查,在子宫颈长度≥1 cm、宫口扩张≤3 cm时及时进行手术,能明显降低孕晚期流产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韩玉  杨海澜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12):938-942
目的:探讨行子宫颈环扎术患者的子宫颈机能不全(CI)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收治的单胎妊娠合并CI并实施经阴道子宫颈环扎术(CC)的患者209例为研究组(CI组),另随机按1∶2比例选择同期产科出院的非CI的患者348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I的危险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出预测概率,产生新变量多指标联合,进行ROC曲线的绘制,判断预测能力。结果:(1)单因素分析示:CI组患者体质量、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均值、孕前肥胖及超重、早产史、自然流产史、既往多胎妊娠史、体外受精-胚胎移殖(IVF-ET)/促排卵、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GDM)和孕前糖尿病(PGDM)]、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比例均高于非CI组((印)P(正)<0.05),而孕期增重及经产妇比例少于非CI组((印)P(正)<0.05)。(2)多因素分析示:既往有多胎妊娠史、IVF-ET/促排卵及合并GDM/PGDM、合并PCOS、子宫畸形均是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印)OR(正)>1,(印)P(正)<0.05)。(3)ROC曲线下的面积(AUC)显示:多指标联合(AUC=0.728)>糖尿病(AUC=0.614)>IVF-ET/促排卵(AUC=0.586)>多囊卵巢综合征(AUC=0.539)>既往多胎妊娠史(AUC=0.548)>子宫畸形(AUC=0.510)。结论:既往多胎妊娠史、IVF-ET/促排卵受孕、糖尿病(GDM和PGDM)、子宫畸形、PCOS增加了CI发病的风险,多指标联合对于CI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早产是导致早产儿近远期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尽管某些流行病学的高危因素是早产的主要诱因,但仅有10%的孕妇在妊娠34周之前发生早产。无论是单胎妊娠还是双胎妊娠,在妊娠18~24周常规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颈长度,以25mm作为截断值,可以起到预测早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中、晚期双胎孕妇子宫颈长度(CL)变化对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中期(20~25周)和孕晚期(28~32周)行阴道超声测量CL的双活胎孕妇166例资料,评估CL变化对32周前、34周前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作用,使用bootstrap法比较ROC曲线下面积,评估孕晚期CL与单独孕中期CL预测32周前、34周前自发性早产的价值。结果 166例中足月分娩90例,早产分娩76例。全人群孕中、晚期CL中位数分别为34mm、29mm,足月分娩人群分别为35.5mm、31mm,早产分娩人群分别为32.5mm、21mm,3组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按照CL缩短是否大于20%分为缩短组(CL缩短≥20%,78例)和稳定组(CL无缩短或缩短20%,88例),缩短组较稳定组32周前、34周前早产率增加了2.22倍、1.85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L≤25mm共计40例,其中34例在缩短组,6例在稳定组,排除这些双胎孕妇,缩短组较稳定组32周前、34周前早产率增加了7.58倍、2.09倍,缩短组与稳定组32周前早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孕晚期CL较孕中期预测32周前、34周前早产ROC曲线下面积均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双胎孕妇中,孕28~32周CL缩短≥20%,其32周前的早产风险增加;当CL25mm,CL缩短20%以上能更好地预测32周前早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单中心数据分析子宫颈锥切术对早产的影响以及其引起早产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07~2017年分娩的无明显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且既往有子宫颈锥切术史患者(锥切组)的临床资料,随机选择同期分娩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回顾性队列分析两组早产率差异。129例患者中有67例患者能够获得完整的锥切病理资料,并进一步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该67例锥切患者引起早产的高危因素。结果:研究纳入129例孕前接受过子宫颈锥切术的孕妇,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在年龄、吸烟、不良孕产史、产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锥切组早产率显著升高(13.2%vs 5.2%)(P=0.000)。67例锥切患者中锥切深度15 mm患者早产率为20.0%(8/40),而锥切深度≤15 mm早产率为3.7%(1/27)(P=0.055);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CINⅢ)患者早产率25.7%(9/35),而CINⅠ和CINⅡ患者早产率为0%(0/32)(P=0.008)。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CINⅢ是锥切手术引起早产的高危因素(P=0.006)。结论:子宫颈锥切手术后妊娠早产发生的风险显著增加,CINⅢ是锥切手术引起早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颜妍  苑文军  刘铭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7):510-512
正子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 incompetence, CI)又称子宫颈口松弛症,指子宫颈解剖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足月妊娠前出现进行性、无痛性子宫颈缩短、扩张,是造成反复孕中期流产及早产的原因之一~([1])。子宫颈环扎术(cervical cerclage, CC)最早由Shirodkar教授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是治疗CI自发性早产的唯一有效术式~([2])。由于CI是一种临床性诊断,缺乏诊断金标准,目前主要根据回顾性病史分析、  相似文献   

9.
双胎妊娠早产风险远高于单胎妊娠,故找寻可靠的方法对双胎妊娠早产进行预测,对改善新生儿结局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较为常见的方法有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颈长度(CL)、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测定、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测定及联合测定。经阴道超声测量CL以及fFN测定均为较为可靠的预测指标,故普遍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但两者各自的孕期最佳筛查时期、频次以及联合测定是否提高预测早产准确性还仍无定论。另外,现有研究表明NE通过损伤子宫颈组织从而促进早产发生,可通过对其测定预测早产,但关于双胎妊娠的研究较少,其准确性有待考证。因此,关于经阴道超声测量CL及fFN联合测定、NE测定是否能有效预测双胎妊娠早产,还仍需大量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颈管长度的测量对前置胎盘提早剖宫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3例前置胎盘孕妇,根据孕晚期阴道超声测量子宫颈管长度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宫颈长度≤25mm)及对照组(宫颈长度25mm),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并绘制子宫颈管长度预测前置胎盘孕36周前提早剖宫产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和最佳临界点。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前出血时的孕周和分娩时孕周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产前出血、早产、孕36周前的剖宫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生儿出生体重及5min 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转儿科治疗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输血、新生儿窒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宫颈长度25mm作为发生孕36周前提早剖宫产的预测值,其敏感度为83.6%,特异度为78.3%,ROC曲线下面积85.5%。根据ROC曲线分析得出预测提早剖宫产的宫颈长度最佳阈值为26.5mm。结论:阴道超声测量前置胎盘孕妇子宫颈管长度可作为预测其紧急提早剖宫产发生的一种方法,从而加强干预管理,避免严重的围产期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子宫颈长度、不同诊断孕周的单胎妊娠短子宫颈孕妇,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产前检查,妊娠12~33周+6超声检查诊断为短子宫颈(≤25 mm)的单胎妊娠孕妇4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435例短子宫颈孕妇中,子宫颈长度<10 mm 21例,≥10 mm 414例;诊断孕周<24周106例,24~29周+6104例,≥30周225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纯休息组、孕酮组、环扎组,比较不同子宫颈长度、不同诊断孕周下3组孕妇的孕37周前分娩率、34周前分娩率、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不良结局等妊娠结局,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短子宫颈的发生率为7.07%(435/6155),其中,诊断孕周<24周106例(1.72%,106/6155)、24~29周+6104例(1.69%,104/6155)、≥30周225例(3.66%,225/6155)。(2)子宫颈长度<10 mm的21例短子宫颈孕妇中,单纯休息组8例,孕酮组1例,环扎组12例。单纯休息组和环扎组的中位分娩孕周[分别为28.5周(25.0~40.0周)、37.0周(28.0~40.0周),U=18.000,P=0.020]、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1245 g(630~3830 g)、2648 g(1560~3830 g),U=19.500,P=0.028]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环扎组的新生儿不良结局优于单纯休息组(分别为3/12、6/8),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3)子宫颈长度≥10 mm且诊断孕周<24周的96例短子宫颈孕妇中,单纯休息组36例,孕酮组26例,环扎组34例,3组的分娩孕周、校正后的孕37周前分娩率、孕34周前分娩率、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不良结局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辅助生殖技术助孕(OR=11.97,95%CI为1.88~76.44,P=0.009)、感染(OR=46.03,95%CI为5.12~413.58,P=0.001)、羊膜腔内絮状沉积物(OR=9.87,95%CI为1.69~57.60,P=0.011)、妊娠期短子宫颈史(OR=7.24,95%CI为1.04~50.24,P=0.045)为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4)子宫颈长度≥10 mm且诊断孕周为24~29周+6的95例短子宫颈孕妇中,单纯休息组52例、孕酮组34例、子宫颈环扎术组9例。各治疗组的分娩孕周、孕37周前分娩率、孕34周前分娩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染是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OR=56.40,95%CI为4.67~680.61,P=0.002)。(5)子宫颈长度≥10 mm且诊断孕周≥30周的223例短子宫颈孕妇中,孕34周前分娩率为6.3%(14/223),妊娠结局良好。各治疗组的分娩孕周、孕37周前分娩率、孕34周前分娩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染(OR=10.91,95%CI为2.21~53.96,P=0.003)和早产史(OR=8.63,95%CI为1.25~59.65,P=0.029)是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短子宫颈是妊娠期较常见的并发症,子宫颈长度<10 mm的短子宫颈孕妇行子宫颈环扎术治疗的结局优于单纯休息和孕酮治疗;子宫颈长度≥10 mm的短子宫颈孕妇行孕酮及子宫颈环扎术治疗与单纯休息相比,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感染、羊膜腔内絮状沉积物、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妊娠期短子宫颈史、早产史是短子宫颈孕妇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子宫颈作为子宫腔与阴道的连接部位,孕期适时发生软化、成熟、扩张、产后复旧四个重塑阶段,以保障孕妇的足月妊娠及分娩,而过早宫颈重塑则引发自发性早产。目前自发性早产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早产预测在早产防治工作中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子宫颈结构、功能及孕期宫颈重塑四个阶段的生理变化,为早产预测提供新的思路,从而发现更多早产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角(UCA)预测双胎早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分娩的95例孕妇,于孕中期(24~26孕周)和孕晚期(28~30孕周)行阴道超声测量UCA,根据其分娩孕周分为34孕周早产组及34~37孕周早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评估孕中、晚期通过测量UCA预测34孕周前及34~37孕周自发性早产的价值以及UCA变化对34孕周前和34~37孕周前早产的预测。结果:两组产妇的孕周、孕次、受孕方式以及绒毛膜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4孕周前早产者孕中、晚期测量UCA分别为(100.31±5.66)°和(113.20±6.34)°;34~37孕周早产者孕中、晚期UCA分别为(96.08±5.40)°和(100.85±7.20)°。孕中、晚期测量UCA预测34周前早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6、0.909,最佳阈值为98°、113.4°;预测34~37周早产的AUC分别为0.643、0.902,最佳阈值为98.3°、105.2°。结论:应用超声测量UCA可预测无症状双胎早产的发生,孕晚期(28~30周)UCA预测早产优于孕中期(24~26周)。宫颈角变化10°,34孕周前早产可能性较小,宫颈角变化≥10°应警惕34~37孕周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汪敏  赵绍杰  赵敏  唐艳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2):120-124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经阴道子宫颈环扎术治疗子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因子宫颈机能不全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行子宫颈环扎术的患者资料,共计150例,孕前行腹腔镜子宫颈环扎者61例(A组),其中既往经阴道环扎失败35例;孕期行腹腔镜子宫颈环扎者49例(B组),其...  相似文献   

15.
孕中、晚期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对预测早产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祎  舒群 《生殖与避孕》2011,(6):426-429
目的:研究孕中、晚期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对预测早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无任何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单胎头位初产妇241例(A组),包括早产55例(A1组)、足月产186例(A2组),在孕中期14 ̄15+6周及23 ̄24+6周分别行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另选择同期住院的先兆早产孕妇63例(孕28 ̄34+6周)(B组)行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所有对象均于初次产检时取阴道分泌物进行生殖道感染的筛查,分析宫颈长度变化、生殖道感染与早产的关系。结果:①A1组与A2组孕中期不同孕周的宫颈长度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孕23 ̄24+6周的宫颈长度明显长于孕14 ̄15+6周的(P<0.05)。63例先兆早产孕妇中,妊娠结局为早产者(B1组)的宫颈长度略短于足月产组(B2组)(P>0.05),但1周后复测宫颈长度的21例中,12例早产者(C1组)宫颈长度的缩短明显大于足月产的9例(C2组),两者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A1组的支原体感染率显著高于A2组(P<0.05);A1组合并2种或以上感染者高于B组,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阴道超声动态检测宫颈可预测早产,但孕中期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对正常孕妇预测早产的意义不大;对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对孕期出现生殖道感染的孕妇尤其是支原体感染或同时存在2种或以上感染者更应加以重视,预防早产。  相似文献   

16.
约16%的早产主要是因宫颈机能不全引起。为研究孕妇直立体位对子宫颈的影响,将41例有宫颈机能不全高危因素的单胎孕妇做研究组(分为Ⅱ组和Ⅲ组),12例既往顺产的经产妇和12例无异常史的初孕妇做对照组(Ⅰ组)。检查时间:孕龄17~33周之间。方法:经阴道超声检查宫颈,患者取平卧位(至少平卧≥15min)和直立位(站立≥15min)。病人站立位进行检查时,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以便插入阴道探头。按闭合宫颈长度站立时比仰卧位减少<33%的孕妇为研究Ⅱ组,减少≥33%的孕妇为Ⅲ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剪切波E成像技术在预测孕妇早产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纳入孕28~32周孕妇,分为无先兆早产组(75例)和先兆早产组(42例)。采用常规二维超声经阴道测量宫颈长度,采用剪切波E成像技术经阴道测量宫颈剪切波速度。结果:先兆早产组的宫颈剪切波速度低于无先兆早产组(P0.001)。先兆早产组孕妇中,经治疗后足月分娩者的宫颈剪切波速度高于治疗后仍早产者(P0.001)。足月分娩者的门诊时宫颈剪切波速度高于最终早产组(P0.001)。门诊时宫颈剪切波预测早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4(95%CI为0.712~0.897),优于宫颈长度(P=0.035)。治疗后剪切波预测早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95%CI为0.658~0.947),优于宫颈长度(P0.001)。宫颈剪切波速度低于1.385m/s孕妇最终分娩早产的风险是高于1.385m/s孕妇的7.514倍。结论:宫颈剪切波E成像技术有作为临床中预测早产的潜力,且与宫颈长度相比,准确性和特异性更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病史指征的宫颈环扎术人群中超声监测宫颈长度(cervical length, CL)的变化及环扎术后<24周短宫颈(CL≤2.5 cm)对<34周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病史指征McDonald宫颈环扎术且资料完整的单胎孕妇共145例的临床资料, 记录在围手术期及环扎术后孕≥20~24、≥24~28、≥28~32周经阴道超声测量的闭合段CL, 按分娩孕周分为≥34周分娩组(n=118)和<34周分娩组(n=27), 分析2组环扎术后CL与<34周早产的关系及环扎术后孕≥20~24周短宫颈孕妇早产的风险。采用χ2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组的CL与<34周早产的关系, 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环扎术后CL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1)在145例病例中, 足月分娩106例(73.1%), <34周早产27例(18.6%), 其中7例(4.8%)<28周分娩(晚期流产)(其中2例为有生机儿并存活), 总体活产率96.6%(14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病史指征及超声指征的单胎妊娠孕妇行子宫颈环扎术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因病史指征或超声指征行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的子宫颈机能不全单胎妊娠孕妇共27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病史指征组(141例)和超声指征组(131例)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和母儿结局。进一步根据分娩孕周, 将272例子宫颈环扎术孕妇分为≥孕34周分娩组(225例)和<孕34周分娩组(47例), 分析孕34周前早产的影响因素。结果 (1)病史指征组和超声指征组的中位环扎孕周分别为16.6、23.4周, 分娩时较环扎时的中位延长孕周分别为21.4周、14.7周, 分别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病史指征组和超声指征组孕妇的足月产率分别为76.6%(108/141)和71.0%(93/131), 活产率分别为97.2%(137/141)和97.7%(128/131), 活产儿中位出生体重分别为3 155和3 055 g, 分别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72例子宫颈环扎孕妇的新生儿存活共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妊娠期宫颈成熟度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10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进行超声检查的妊娠妇女145例,根据孕周分为3组。所有妊娠妇女在常规产科超声检查后自愿行经阴道超声进行宫颈评价,在二维超声成像基础上测量宫颈长度,之后进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获得早、中、晚期妊娠时宫颈感兴趣区弹性应变率。结果:各妊娠组间宫颈长度以及宫颈感兴趣区弹性应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中期妊娠组宫颈长度大于晚期妊娠组,宫颈感兴趣区弹性应变率小于晚期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期与中期妊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长度与弹性应变率间呈负相关(r=-0.95,P=0.032)。结论: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妊娠期宫颈成熟度评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临床提供了宫颈成熟度检查的客观指标,并为预测早产开辟了一条新的检查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