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小儿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以86例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患儿为对象,都选自2017年5月~2019年3月于本院住院治疗期间,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43例采用鼻导管吸氧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43例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气功能无明显改善(P>0.05);不同方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指标明显上升,其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PaO指标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儿,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患者的血气指标得以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得以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分析呼吸衰竭患者运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共68例,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34例)实施常规对症治疗与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1)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气指标改善方面,观察组治疗后的PaO2与SaO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相比于对照组则明显降低(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心率(HR)、呼吸频率(RR)、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水平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R、RR、DBP、SBP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3例,8.82%)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13例,38.2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运用无创呼吸机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其动脉血气水平,改善各项生...  相似文献   

3.
石亚华 《现代养生》2014,(20):118-118
目的:探讨采用无创呼吸机对伴随Ⅱ型呼吸衰竭病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2013-07-13至2014-07-13在我院收治的84例伴随Ⅱ型呼吸衰竭病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将84例研究对象平均分组治疗:无创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的对症支持医治手段,和对照组不同的是,无创组除了行常规对症支持医治手段之外,加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对比无创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无创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比较无创组与对照组的血气情况,无创组的血气情况比对照组改善程度更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无创呼吸机对伴随Ⅱ型呼吸衰竭病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强,医疗价值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有独立测压管的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采用有独立测压管的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气指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较对照组(81.4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有独立测压管的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6.
程改存 《医疗装备》2021,(1):98-100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医院收治的88例AHF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 d后,试验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HF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与心功能,有助于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在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诊断并收治的106例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性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气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_),心率(HR)、呼吸频率(RR)、治疗有效率和氧合指数。结果观察组HR、RR、pH值、PaCO_2、氧合指数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51/53),高于参照组的83.0%(4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在其抢救过程中应用无创呼吸机开展辅助通气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8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研究组给予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评估临床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48h的血气指标,观察患者预后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氧分压(PaO2)和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效率为80.49%(33/41),对照组为70.73%(29/41);研究组改用有创通气和死亡总发生率为7.32%(3/41),对照组为17.07%(7/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气状况,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对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以此为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取抽签法将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96例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给予开展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给予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放弃治疗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较于对照组同等数据明显较高,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40/48),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②观察组临床各项指标相比较于对照组改善情况较为显著,观察组心率、呼吸、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对数据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与常规治疗方案相比较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不同通气疗法对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持续无创正压通气疗法)与观察组(1∶1间歇无创正压呼吸疗法)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2 h后的血气指标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H值、PaO_(2)水平均上升,PaCO_(2)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1∶1间歇无创正压呼吸疗法可有效改善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集的118例本院治疗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指标。  相似文献   

12.
张宁  车现涛 《现代保健》2013,(24):15-16
目的:探讨ICU病房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2年于本院ICU病房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37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41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加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时间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2周时间内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气管插管率远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治疗前后的表现如呼吸、心率以及pH、PaO2、PaCO2等血气结果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ICU病房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减少死亡率、气管插管率,在心衰和呼吸衰竭的其他比较中,同样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异丙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于本院中接受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8例,依据接受治疗的时间平均分为W组与R组,其中W组患者给予异丙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R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对比W组与R组患者ADL生活质量评分、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DL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DL生活质量皆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W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与R组患者无显著不同(P>0.05),治疗后,W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显著优于R组,(P<0.05)。W组患者的FEVI、FVC、FEVI/FVC显著高于R组(P<0.05)。结论:给予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异丙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能缓解患者气流受阻症状,切实改善患者肺部功能,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高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BiPAP无创呼吸机)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1例,对比疗效、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血氧饱和度(SpO_2)、肺功能水平、动脉氧分压(PaO_2)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RR、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iPAP无创呼吸机在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提升肺功能,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研究中根据双盲原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结果:经统计,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4.0%,低于观察组的96.0%,检验两组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和呼吸频率无差异,治疗后所有患者各项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经数据比较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率,并能够改善肺功能与心率,临床应用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并呼吸衰竭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对45例急性左心衰竭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根据是否应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观察治疗24h后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氧合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及28d病死率。结果(1)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24h后PaO2、PaCO2及氧合指数较常规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pH值、LVEF较常规组亦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8d病死率治疗组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能改善急性左心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状态,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发生急性左心衰,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方式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2011年2月所收治的50例发生急性左心衰且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在对照组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治疗组则在该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氧合指数以及生命体征等加以观察,并观察其在一天内病情改善的状况、死亡概率等。结果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改善,插管率等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好转率高,但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于伴随呼吸衰竭的急性左心衰患者来说,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拟定机械通气治疗方案并应用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4月—2019年7月收治的62例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试验对象;依据呼吸衰竭类型的不同完成分组;均拟定机械通气方案展开疾病治疗;A1组(25例):呼吸衰竭类型为Ⅰ型;A2组(37例):呼吸衰竭类型为Ⅱ型;就组间血气分析指标结果以及并发症总占比展开对比。结果治疗前,A1组PaCO2水平为(71.46±18.25)mmHg,PaO2水平为(50.45±12.23)mmHg;治疗后分别为(46.37±14.19)mmHg以及(84.35±22.26)mmHg;治疗前,A2组PaCO2水平为(70.35±12.55)mmHg,PaO2水平为(49.42±15.15)mmHg;治疗后分别为(48.83±12.45)mmHg以及(82.35±28.35)mmHg;治疗前,A1组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同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1组PaCO2水平以及PaO2水平同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并发症总占比(8.00%)明显低于A2组(45.95%,P<0.05)。结论本次研究发现,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于临床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随着呼吸衰竭分级的增加,患者表现出并发症的概率呈现出一定程度增加,对此临床针对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需要做到早期诊断以及治疗,以使得患者预后显著提升,提高病情转归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